仲富蘭民俗博客(315)圖文(98)游暹粒
從暹粒吳哥窟說到《真臘風土記》
柬埔寨暹粒「小吳哥」五座塔遠眺
對吳哥窟心儀很久,總想找機會去拜訪一下。這次,隨團去旅遊了一下,也是了卻了心中隱藏的多年夙願。
所謂「吳哥窟」,其實是個統稱。它是一座由宮殿、寺廟、花園、城堡組成的完整的城市,古高棉王國的首都。公元802年,國王賈亞瓦曼二世統一了高棉王國,在洞里薩湖北岸興建首都,定名為「吳哥」。歷代國王大興土木,建造宮殿與寺廟,使吳哥逐漸成為整個高棉人的宗教以及精神中心。公元1431年,泰國人入侵高棉,高棉人被迫離開吳哥,在金邊建立了新的首都,從此吳哥湮沒在叢林之中,被世人遺忘。直到1860年,法國植物學家亨利·莫哈特為了收集植物標本來到暹粒,吳哥城才得以重見天日。從那以後,吳哥的發掘和修復工作一直在進行,直到現在也沒有結束,而對吳哥的掠奪和偷盜也沒有結束。
吳哥窟神像
夕陽下的柬埔寨小吳哥窟美景
柬埔寨吳哥窟四面神像,永遠的「吳哥的微笑」
1992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聯合國將吳哥古迹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此後吳哥窟成為柬埔寨旅遊勝地。一百多年來,世界各國投入大量資金在吳哥窟的維護工程上,以保護這份世界文化遺產。吳哥窟的造型,已經成為柬埔寨國家的標誌,展現在柬埔寨的國旗上。
公元12世紀時的吳哥王朝國王蘇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II)希望在平地興建一座規模宏偉的石窟寺廟,作為吳哥王朝的國都和國寺。因此舉全國之力,並花了大約35年建造。
吳哥窟是高棉古典建築藝術的高峰,它結合了高棉寺廟建築學的兩個基本的布局:祭壇和迴廊。祭壇由三層長方形有迴廊環繞須彌台組成,一層比一層高,象徵印度神話中位於世界中心的須彌山。在祭壇頂部矗立著按五點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寶塔,象徵須彌山的五座山峰。寺廟外圍環繞一道護城河,象徵環繞須彌山的鹹海。
吳哥窟的菩薩像
吳哥窟前的阿修羅形象
柬埔寨吳哥窟佛教神祗雕刻
由於是參加旅行團的方式遊覽吳哥窟,沒有時間深入細緻地觀察細節,到每個景點如同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只能談一下個人粗略的感受。
說到吳哥窟的歷史,得感謝一位中國元朝的一位學者,他的名字叫周達觀。周達觀是元朝浙江永嘉人。元成宗元貞元年(1295年),浙江溫州人周達觀奉命隨使團前往真臘,使團取海路從溫州開洋,經七洲洋,占城、真蒲、查南、半路村、佛村(菩提薩州),橫渡淡洋至吳哥國登岸。周達觀逗留約一年後於1296年7月回中國。回國後以遊記形式創作了《真臘風土記》。為今天的柬埔寨人留下了一段歷史的真實記錄。我在聽導遊,也是當地華裔的後代在介紹吳哥窟的歷史時,不時提到周達觀的名字,對這位中國人表達了感激與敬仰之情溢於言表。
12世紀中葉,真臘國王蘇耶跋摩二世定都吳哥。蘇耶跋摩二世信奉毗濕奴,為國王加冕的婆羅門主祭司:地婆訶羅(Divakara)為國王設計了這座國廟,供奉毗濕奴,名之為「毗濕奴神殿」。宋代趙汝適著《諸蕃志》記載,當時的國都名字「祿厄」。祿厄(Lokor)來自梵文nagara,即都城。16世紀,此寺被稱為「Angkor Wat」;「Angkor」,來自nagara,Wat是高棉語中的「寺廟」,「ngkor Wat」即「寺廟都城」。元成宗鐵穆爾在元貞元年(1295年),派遣周達觀出使真臘。
周達觀和他的使團駐吳哥一年。回國後周達觀寫了關於真臘風土民情的報告《真臘風土記》。《真臘風土記》稱吳哥窟為「魯班墓」,又說國王死後,有塔埋葬,可見吳哥寺乃皇陵。一些學者認為,吳哥窟是蘇耶跋摩二世的皇陵,根據有三:一是與吳哥大多數其他寺廟朝東,面對朝陽不同,吳哥窟正門朝西,面向日暮;根據荷蘭考古學家博施(Bosch)的研究,印度和爪哇的殯葬風俗,墓地一律朝西,祭祀的寺廟則朝東。二是畫廊浮雕反時針方向排列,是印度教葬禮時在墓地巡行的方向;三是吳哥窟畫廊中蘇耶跋摩二世與毗濕奴神相貌相似,暗含日後升天成毗濕奴長駐毗濕奴神殿之意。
元代另一位中國人,也是航海家的汪大淵在1330年-1339年間曾遊歷吳哥,他稱吳哥窟為「桑香佛舍」,這表明在十四世紀中葉,吳哥窟已經改為佛寺。汪大淵還報告吳哥窟有「裹金石橋四十餘丈」,十分華麗,有「富貴真臘」之語。永樂元年(1403年),明成祖派遣尹綬出使真臘。尹綬從廣州出發從海道經占城,過淡水湖(今洞里薩湖)、菩提薩州、經吳哥窟抵達真臘。尹綬回國後將真臘國的山川、地理和吳哥都城所見,繪畫成圖上呈,明成祖大喜。
暹羅破真臘國都吳哥,真臘遷都金邊,次年,吳哥窟被高棉人遺棄,森林逐漸覆蓋漫無人煙的吳哥。後來有些高棉人獵戶進入森林打獵,無意中發現宏偉的廟宇,也有一些當地的佛教徒在廟旁邊搭蓋屋寮居住,以便到廟宇中朝拜,但吳哥遺迹多不為世人所知。1586年,方濟各會修士和旅行家安東尼奧·達·馬格達連那(Antonio daMagdalena)遊歷吳哥,並向葡萄牙歷史學家蒂歐格·都·科托報告其遊歷吳哥的見聞:「城為方形,有四門有護城河環繞……建築之獨特無以倫比,其超絕非凡,筆墨難以形容」。但達·馬格達連那的報告,被世人目為天外奇談,一笑置之。
1857年,駐馬德望的法國傳教士夏爾·艾米爾·布意孚神父(Charles Emile Bouillevaux,1823年—1913年)著《1848-1856印度支那旅行記,安南與柬埔寨》,報告吳哥狀況,但未引人注意。1861年1月,法國生物學家亨利·穆奧(HenriMouhot)為尋找熱帶動物,無意中在原始森林中發現宏偉驚人的古廟遺迹,並著書《暹羅柬埔寨寮國諸王國旅行記》,大肆渲染,他說「此地廟宇之宏偉,遠勝古希臘、羅馬遺留給我們的一切,走出森森吳哥廟宇,重返人間,剎那間猶如從燦爛的文明墮入蠻荒」,這才使世人對吳哥刮目相看。法國攝影師艾米爾·基瑟爾(Emile Gsell)是世界上最早拍攝吳哥窟照片的攝影師。1866年他發表的吳哥窟照片使人們可以目睹吳哥窟的雄偉風采。
1907年,暹羅將暹粒、馬德望等省份歸還柬埔寨。1908年起,法國遠東學院開始對包括吳哥窟在內的大批吳哥古迹進行為期數十年的精心細緻的修復工程。吳哥窟的190米寬的護城河,如一道屏障,阻擋森林的圍困,因此吳哥窟比其他吳哥古迹,保存得最完整。但仍然雜樹叢生,有些樹根深植入部分建築物的紅壤磚縫隙,逐漸將縫隙擴大,最後將紅壤磚推落,使建築物坍塌。修復工程包括幾個方面的工作:清除雜草、樹林、積土、白蟻,穩定地基,支撐搖搖欲墜的建築物,然後運用考古學家在希臘雅典和印度尼西亞爪哇等地古迹重建工作中發展起來的分析重建術,運用在吳哥古迹的重建上。清理吳哥窟的工程在1911年完成。30年代,開始用分析重建術復原吳哥窟。分析重建法要求必須用遺址的原來材料,按原來的古代的建造方法復原遺址,只有在原物無存的情況下才允許適當使用代替物。這項工作到了六十年代曾因柬埔寨政局動蕩而停頓,於1990年代重新展開。吳哥寺在十四世紀中葉成為大乘佛教寺,因十三世紀時真臘國王闍耶跋摩七世奉大乘佛教為國教。十五世紀初葉暹羅入侵吳哥之後,因暹羅人信奉上座部小乘佛教,吳哥寺變為上座部佛寺。此後吳哥寺一直是上座部小乘佛寺,延續至今。
令人不解的是,在15世紀初,吳哥突然人去城空。在此後的幾個世紀,這座豪華壯麗的古城被莫名其妙地遺棄,變成了樹木和雜草叢生的林莽與荒原,只留下一片廢墟,隱匿在叢林之中。可是,為什麼這樣一個有雄偉的王宮、莊嚴的廟宇以及圖書館和蓄水池,有強大的軍隊和政權,繁榮昌盛的都城,竟然被叢生的莽草所淹沒了呢?按說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都應有它的延續性,何況吳哥是一個曾經繁榮過600年的王朝,但它的文化竟一下子就忽然中斷、忽然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了。吳哥到底遇到了什麼滅頂之災,歷史沒有記載,考古學家也有不同的觀點,現代學者則眾說紛紜。
有人猜測,吳哥城流行了一場瘟疫,導致了城市的毀滅。但瘟疫不可能使全城居民無一倖免地全部死去。還有人認為是因吳哥後期國王營造寺廟過甚,民眾不堪忍受導致起義,奴隸們殺死貴族之後逃離了這座城市。
也有人把這歸於外敵入侵,並明確地指出它是被暹羅軍隊攻佔所致。糧食收成的減少和人口的日漸稀少,加速了高棉王國軍事力量的衰落,導致暹羅人逐漸侵入。在1351年和1431年,吳哥遭到暹羅(現在的泰國)兩次入侵。在經過兩次致命的打擊後,國王考慮吳哥離泰國太近,吳哥遲早還會在新的戰爭中遭到襲擊,不得不將首都從吳哥遷移到金邊,部分居民跟隨國王去了金邊。暹羅人進入吳哥的目的只是為了劫掠。為了達此目的,需要消除抵抗,對留下的人大開殺戒、大肆屠殺。劫匪們滿載而歸,丟下大量的屍體,在熱帶的氣候條件下腐爛後,飲用水和空氣受到嚴重污染,很快就疫病流行,刀下倖存的少數人也就不能倖免,吳哥地區成了無人區。附近的人則傳說叢林里有一座「會吃人的古城」,人們因害怕吳哥有鬼魅瘴氣而不敢進入,久而久之,吳哥被叢林所包圍,世人遺忘了它的存在。
還有考古學家認為吳哥消失可能與氣候突變有關。考古學家認為,這座柬埔寨古都的滅亡很可能是由600年前的一場大幹旱造成的。他們依據的是對當地樹木年輪的分析,樹木年輪的密度可以為他們提供有關地區氣候的歷史記錄。潮濕季節可以促進大樹的生長,年輪也就相對密集,而遇到乾旱季節,年輪就會相對稀疏。在過去16年里,科學家一直在東南亞地區採集樹木年輪的樣本,以建立這一地區在過去幾百年中的氣候記錄。通過得到的數據,他們發現在過去700多年的時間裡,東南亞至少發生了4次特大幹旱災害。其中一場曠日持久的特大幹旱災害發生在1415年到1439年期間,這與許多考古學家得出的吳哥城滅亡的時間段正好吻合。吳哥得以作為一支強大的勢力在中世紀崛起,全仗著一套高明的蓄水系統,在乾旱季節幫助古城儲蓄水源,在雨季時又可發揮泄洪的作用。然而,幾百年不遇的大旱使這套蓄水系統運作失靈,農業因之荒廢。再加上年復一年無止境地建造神廟,這片土地和這片土地上面的人民早已不勝負荷。
幾百年後的今天,當旅遊者慕名來到這裡時,再也無法想像當年城市的繁華景象,只剩下石頭的廢墟記載著曾經的榮耀與衰落,也許只有它們才知道這個城市的文明是如何突然中斷的。
還是說說《真臘風土記》,《真臘風土記》全書約8500字。書中有描繪真臘國都吳哥城的建築和雕刻藝術;詳細敘述了當地居民的生活、經濟、文化習俗、語言;並記載了真臘的山川、物產等,其中還記載了當時居住在真臘的海外華人的狀況,其時他們被稱為「唐人」。
卷首是「總敘」﹐其他內容分40則:城郭、宮室、服飾、官屬、三教、人物、產婦、室女、奴婢、語言、野人、文字、正朔時序、爭訟、病癩、死亡、耕種、山川、出產、貿易、欲得唐貨、草木、飛鳥、走獸、蔬菜、魚龍、醞釀、鹽醋醬麴、桑蠶、器用、車轎、舟楫、屬郡、村落、取膽、異事、澡浴、流寓、軍馬、國主出入。
《真臘風土記》的記載內容詳細並翔實可靠,很有歷史研究的價值。例如,《真臘風土記》詳細的記錄了當時60多個柬埔寨語詞。《真臘風土記》中的「耕種」條載:「大抵一歲中﹐可三四番收種。蓋四時常如五六月天﹐且不識霜雪故也。其地半年有雨﹐半年絕無,自四月至九月﹐每日下雨﹐午後方下」據後來考證,確實真實的記錄了柬埔寨的氣候。而依「城郭」條對吳哥城的描述﹐後來經多位學者實地勘測,證實無誤,也確定了周達觀確實到過真臘。
仲富蘭
2012年7月31日於上海酷暑中
推薦閱讀:
※中華民俗 - 畲族
※巴爾幹北部的卡努法典具體在什麼時候誕生及其相關內容?
※喝隔夜的水不好嗎?
※煙花爆竹該不該禁?
※我的尋仙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