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邊疆》教學設計

《宇宙的邊疆》教學設計【設計依據及教學目標】《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發展獨立閱讀的能力,從整體上把握文本內容,理清思路,概括要點。」「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注重合作學習養成相互切磋的習慣。樂於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心得。展示自己的讀書成果。」《宇宙的邊疆》選自美國科學家、科普學家卡爾?薩根的著作《宇宙》,它也是一部大型電視片的解說詞。作者以其通俗、自然、生動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宇宙中的星系、行星、恆星及其特點。本文條理清晰,雜而不亂,通俗易懂,生動有趣。根據文本的類型特點,教學本課時,應引導關注觀點的科學性、邏輯的嚴密性和語言的準確性。【教學目標】(1)理清思路,粗知大意 (2)集疑釋疑,突破難點 (3)品味語言,領悟作品豐富的內涵。【教學過程與教學策略】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你知道太空有多少星系、行星和恆星嗎?你知道最遠的星星離我們有多遠?你知道恆星為什麼會散發出不同的光芒?你知道彗星為什麼拖著尾巴呢?天文奇觀使人類睜大了好奇的眼睛,宇宙的奧秘等待我們人類用智慧去不懈探索。今天就讓我們隨卡爾薩根一起去領略宇宙的魅力。(激發疑惑導入課文,增強學生的求知慾望)二、理清線索,整體感知1 、師:作者卡爾?薩根如同一位導遊,帶我們在廣袤的宇宙中遨遊。邊讀課文邊思考: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來介紹宇宙的?2 、理清思路,概括要點。第一部分 (1-4)探索宇宙的奧秘第二部分 (5-10)宇宙中的星系及其特點第三部分 (11-13)宇宙中的恆星及特點第四部分 (14-17)我們的星系及地球(引導學生自學,讓學生走進文本,通過理清思路,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培養學生整體感知的能力。)三、質疑釋疑,突破難點1 、通過閱讀《宇宙的邊疆》,你了解到了什麼?2 、對文中的內容,你有哪些疑惑之處?3 、集中疑問,篩選分類,查閱相關資料,分組合作,探究釋疑。(1)課文題目《宇宙的邊疆》,宇宙是無窮的,文題是否矛盾?(目前所探測到的最遠的世界是總星系,總星系的半徑為100億光年,也是目前我們心中宇宙的大小,但100億光年以外還可能有數不清的星系和星系團,它的邊緣在哪裡,至今仍是天文之迷,因此,文題的以宇宙的邊疆僅指目前所探索到的宇宙的範圍,文題不矛盾。)(2)「我們的本能告訴我們,我們是在這個大海里誕生的。」進化論明確告訴我們,人類是由類人猿進化而來的,我們為什麼是大海里誕生的?1974年前蘇聯生物化學家奧帕里涅提出假設,40億年前,在太陽紫外線的作用下,地球表面出現了第一批氨基酸,這些生命的原始物質掉進了海洋,便形成了所謂的「原湯」,隨著時間的推移,生命的原始物質不斷地進行組合,其結構越來越複雜,最後產生了生命。)(3)既然從宏觀看來,人類所關心的大多數問題都可以說是無關緊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我們在這個宇宙中只不過是空中飛揚的一粒塵埃,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不斷地去探索宇宙的奧秘?(雖然地球是宇宙的汪洋之中滄海一粟,雖然人類的努力和付出在宇宙中是微不足道的,但人類要求生存,求發展,就必須探索宇宙的奧秘。對宇宙及其他星體的探索,有助於我們更好地了解歷史,更科學合理地駕馭自身,人類的未來取決於我們對宇宙的了解程度。)(4)恆星的色彩為什麼可以顯示其年齡?(物體的顏色受物體溫度的控制,天上的星星也如此,天體的溫度不同,它們發出的光在不同波段的強度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藍色恆星表面溫度在25000℃以上,白色恆星表面溫度在11500~7700℃,黃色恆星表面溫度在6000~5000℃,紅色恆星表面溫度3600~2600℃。)(5)雜誌上看到有關外星人和不明飛行物的報道,而文中對此表述是「可能」、「或許」,你認為宇宙中有沒有智能生物和星際文明?(科學家推測在宇宙100億個星系中,若每10億個行星上有一個居住著智能生命,至少也有10億個行星上有智能生物,1960年5月7日第一個測聽外星文明信號的奧茲瑪計劃失敗。1972年美國發射了攜帶人類名片的宇宙探測器,這張名片在宇宙中經歷億萬年仍清晰可辨。就目前來說,星際通信網已建立,只是還沒有同外星人聯繫上,到底有沒有外星人只能用證據來說話。現在關於宇宙的智能生命的文學作品日益增多,越來越多專家致力於這項研究課題,尋找外星際文明成了一個國際課題。)(6)我們的地球具有哪些條件,使其成為目前宇宙中所發現的惟一有生命的星體。(科學家基於對構成生命的基本要素的研究,反覆計算了生命所必須的所有蛋白質,在某一個星球上,遇到一次偶然事件,而演化出生命的可能性概率約只1040000分之一,地球成為生命的惟一載體,是由其本身獨特的環境決定的:①陽光是地球上一切生命形成的基礎,不僅使地球表面,保持適當的溫度,為光合作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能源。只要把我們與太陽的距離縮短5%,地球上的生物就會熱不可耐而不能生存;這段距離只要加長1%,地球就要被冰川覆蓋。②水是生命演化的溫床,也是生命存在所不可少的物質條件,它維持了一切生命。③地球周圍的大氣層不僅保護了地球,也使地球表面維持了適當的溫度,任何行星要有一個適宜於生物生存,人類居住的大氣層,必須滿足多項嚴格的條件。④二氧化碳通過溫室效應,保存太陽輻射到地面的熱量,減少熱量散失,二氧化碳為光合作用提供了必要物質基礎。⑤氧氣是維持一切動物包括人類生命所必須的,如果地球大氣層中氧氣含量高於25%,地球上易爆發天然火災,含氧量低15%,大部分高級生物會窒息而死,大氣中含氧量一直保持在21%左右。)(7)天體處於不斷運動中,地球會不會受其他天體的衝撞,地球的未來是否也會變得荒涼?(20世紀80年以來,宇宙天體碰撞學說風行一時,科學家開始相信,地球歷史中發生的重大事件都與碰撞密切相關,這些事件的爆發造成了環境的災變,從而導致生物的大規模絕滅。專家估計,直徑大於1千米的小行星及超過600米的慧星,原則上都可能成為地球的潛在敵人,有可能使人類文明遭到毀滅,1千米的行星其爆炸威力可達1000億噸TNT當量,遠遠超過當今世界所有核武器同時爆炸的威力。目前,宇宙中直徑為1千米的危險分子大約1200~2000顆,太陽系中直徑達100米的慧星達100萬顆,潛在危險很大,但每年都發生的可能性50萬分之一,今後100年的可能性10萬分之一,人的一生中可能性20萬分之一。人類可以通過對近地小行星和慧星的長期監測,及時發現未來可能發生的碰撞危險,並依靠人類當代的科學技術研究,制定合理的防禦方案,在人類力所能及的範圍防止災難的發生。(質疑釋疑,構建開放的課堂,拓展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增強學生的求知慾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的能力。學生合作交流,資源共享。 四、品讀語句,體味特點本文屬科普小品,教學時,可引導學生從品味語句中體會其語言特色。1 、海水才剛剛淹沒我們的腳趾,充其量也只不過濺濕我們的踝節。海水是迷人的,大海在向我們召喚。……我們還鄉心切。(人類現有的知識大部分是從地球的陸地上來的,人類對大海的探索初具規模,但也僅僅是開始。海洋做為可利用資源還有許多仍待人類的開發、利用。「充其量也只不過濺濕我們的踝節」,形象生動地說明了這一點,並且闡述了人與海洋的密切關係:海洋是生命的誕生之地。)2 、有些恆星穩重端莊地轉動著,有些恆星狂熱地旋轉著,弄得自己面貌全非,成了扁圓形。(有的恆星旋轉平穩均衡,有些恆星是因快速旋轉而變了形。作者以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描述,彷彿向我們展示了不同恆星的性情:有的穩重沉靜,有的急切躁動。讀來生動有趣,妙趣橫生。)3 、我們探索宇宙的時候,既要勇於懷疑,又要富於想像。想像經常能夠把我們帶領到嶄新的世界,沒有想像,我們就處處碰壁。懷疑可以使我們擺脫幻想,還可以檢驗我們的推測。(對於未知領域的探索是需要懷疑和想像的,想像是科學的翅膀,敢於想像,並不斷地探索驗證,所謂「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懷疑否定舊知,產生新知。作者以簡潔的語言闡述了想像和懷疑看似矛盾的兩者在宇宙探索中的相輔相成,和諧統一。作者不囿於介紹宇宙知識,還發表自己的見解。)4 、我認為宇宙里很可能到處都充滿著生命,只是我們人類尚未發現而已。我們的探索才剛剛開始。(雖然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已取得了豐碩的出乎意料的成果,但這也僅僅是一個起步。更何況宇宙間可能到處存在著生命,而我們依據目前的科技,仍沒有發現怎樣才能探測他們的存在,這將是人類宇宙探索史上歷史性的一步。作者語言嚴謹,「可能」表達很有分寸感,「只是」,「而已」「才」「剛剛」用詞準確,有尺度,足見人類宇宙探索之長路漫漫。)(注意引導學生通過揣摩作品的語言文字,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表達技巧,體味語言特點,培養審美能力。)五、拓展延伸,培養情感學習了《宇宙的邊疆》你有哪些感觸和思考,同學互相交流。參考:(1)宇宙對於我們似乎是個很遙遠的概念,學習了本文,我們進一步知道我們和宇宙只密不可分的。我們所見的奇異的天象和宇宙發生的壯觀事件相比,微不足道,宇宙更深處的奧秘和奇觀還有待人類去探索發現。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只是萬里長征邁出的第一步。宇宙無涯,探索亦無境。(2)人類是幸運的,因為我們擁有地球,我們棲居在目前所發現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上,並在這裡生存繁衍,生生不息,創造出了輝煌燦爛的文明。人類在一邊創造著地球美景,一邊留下越來越多的環境災難,自然資源日益減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日益加劇。一系列環境和生態危機全面爆發,正使人類面臨空前的挑戰。人類狂妄自大地主宰地球只能自食其果。珍愛家園,保護家園,刻不容緩。(3)在宇宙中地球是渺小孤弱的,人類更加渺小脆弱,生命的存在本身就奇蹟,我們是宇宙中的幸運兒。熱愛生命,熱愛家園。(結合課文,各抒己見,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熱愛家園的情感及必要的憂患意識。)? 在以下選題中選出你喜歡的題目,課外查閱資料,撰寫一篇科學小品。( 1 )宇宙群星知多少( 2 )宇航員眼中的太空( 3 )人類探索宇宙成果錄( 4 )未來的太空城( 5 )如果發現了生命星球……( 6 )地球的未來( 7 )宇宙的邊疆( 8 )地球為何是生命載體( 9 )宇宙誕生及其發展( 10 )中國航天曆程參考書目:雜誌:《科學畫報》 《航空航天》 《太空旅行》《宇宙探索》 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 2001 年版《宇宙探索》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1999 年版《魔幻的星空》 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 2001 年版《閱讀宇宙》 文化藝術出版社 2002 年版《奇妙的地球》 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8 年版《奇妙的航天》 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8 年版《宇宙之迷與探解》 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 1998 年版《從宇宙到生命》光明日報出版社 2000 年版【評析】以上教學設計,體現以下幾方面的特色:1 、重視動態生成,實現從「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觀念的轉變,在本教學設計中,先讓學生從感知文本中提出問題,然後將這些問題進行梳理歸類,最後引導學生分組合作探究,解決這些問題,變靜態的預設為動態的生成,從而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 、在閱讀教學過程發展個性。在本教學設計中,注意引導學生查閱資料,共同釋疑,課後探究,採用先問後引的教學策略,學生可以針對自己感興趣的題材進行探究,既培養了學生探索的興趣,又發展了學生的個性。3 、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學生的實踐活動,在本教學設計中,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文本,走進生活,將學習知識與生活實踐緊密結合。蓮山課件 原文地址:http://www.5ykj.com/Health/gaoer/59637.htm
推薦閱讀:

山谷中的謎底》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鄉村四月》教學設計
《絕句》教學設計
《祝福》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中的教學目標分析

TAG:設計 | 宇宙 | 教學 | 教學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