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象 ▏周易預測的捷徑】連載012期

簡單

第三章

易的回歸於學習方法【012期】

孔子是義理與象數貫通的一個人,後人稱為「聖人」。聖人引力一定很大,除了「粉絲」,一定有眾多的門徒學生。學生是其思想的繼承者,誰都想完整地把老師的思想傳承下來,但歷史發展總有其規律性,太極一定會生兩儀,「易」 在孔子之後,演變成「兩派六宗」。

兩派者,為「象數派」與「義理派」,六宗,則是因「兩派」而衍生出的六個流別。象和數在易學中常常連用,其實象和數的含義是不一樣的,象是形狀,數是數目和計算。象數派系注重卦象的變化研究,用來推導天時、地利、人和的變化與吉凶。「義」是意義,「理」是道理,義理學派是注重發掘《周易》的卦名、卦爻辭和卦象中所蘊含的意義與道理。

理、象、數必將三位一體

《周易》從起源的理、象、數三位一體經歷了義理、象數的分離,必將回歸「易」的「初始階段」,但這種回歸是「易」發展、完善的過程,是與時俱進的過程,是「易」的升華。

易學雖具有科學的成分,但絕不等同於科學,易是生命的體驗,不是純客觀的「自然哲學」,而是人與自然合一的生命哲學。《禮記》說:潔靜精微,之教也。所謂「潔靜」的內涵,同時具有科學周密明辯的作用,易可以從象數上入手,但最終也必然與精神世界相融合。

易學探索要循序漸進

易的學習有跡可循嗎?應該是有的。《孔子家語》中講述了一個孔子學琴的故事。

孔子學琴,師襄子,彈奏一隻曲子,十天後,師襄子曰:「不錯了,可以換首新曲了。」孔子曰:「丘已習其曲矣,未得其數。」會彈曲子,但對節拍之數(指演奏技巧)還沒有掌握。過了一段時間,老師說:「已習其數,該換首新曲了。」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對樂曲中所表現的思想感情還沒有領悟。」又過了一段時間,老師曰:「已習其志,可以換首新曲了。」孔子曰:「丘未得其為人也」,還不知道作者是什麼樣的人。又過了一段時間,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遠志焉。」曰:「丘得其為人,黯然而黑,幾然而長,眼如望羊,如王四國,這個人好像是個王者,他的眼睛關注著四方,不是文王又能是誰呢!」師襄子離開座位站起來曰:「這就是周文王所作的《文王操》。」

這雖是講孔子學琴的故事,但與學易也有很多共通的地方。故事除了描寫孔子的學習態度外,還描寫了孔子對琴曲學習和理解的幾個不同的感知階段:「習其曲」,「得其數」,「得其志」和「得其為人」。故事給我們極大啟迪,使我 們浮躁的心態變得沉靜。

「習其曲」、「得其數」,是對易學的基本常識的熟練,並對易的內涵有了一定的感知。「先得象數,方可說理,不然事無實證,虛易差矣。」易象研究必須對易的起源、八卦性情、五行干支、卦爻基本規律、先後天八卦圖、預測基本技巧等基本知識有全面的認知,紮實的基本功是易象預測學的基礎。

在易的研究中有王弼先生的「掃象言理」,也有陳摶老祖的「學易者當於羲皇心地中馳聘,無於周、孔言語下拘攣」。所有的這些理解是對易全面理解後的一種領悟,想在自由的天空飛翔,必須有紮實的基本功,伏羲的先天境界是文王與孔子告訴我們的,作為後天的人,先要把「人」做好,把基本的「象」研究明了。沒有易的基本功,就想開始搞什麼「頓悟」、「外應」,這不是易學,是邪門歪道。

「得其志」,是領悟到了「易」的實質。通過易象象數學習,尤其對孔子的認知,從中領悟人生的哲理,完成術到德的超越。易的學習是尋求對客觀事物發展規律的把握,用「數」來探究規律,用「德」來認識「數」的緣起,以致把「易」與自已的思想結合起來,完成社會、人生系統的認識論。

最後,「得其為人」與易融為一體。這是一次回歸,「得其為人」不是見到這個人,而是完成與「易」的融合,與天地一體。

伏羲老師有幾位優秀的學生,如老子、莊子、文王、周公、孔子,他們都繼承了伏羲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卻走了不同的道路。

我們讀過《道德經》發現道與德是緊密相連的,老子講「道」,認為人要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就是自然規律,這是一種「無為」的思想。孔子曾經拜見老子,向老子請教道和禮,據說是受了批評回來的,但孔子回來告訴弟子們說:老子像一條龍!(「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可見孔子對老子是敬仰的,但他並不想成為「龍」,而且他強調人的回歸必須從人做起,要成為「君子」,要符合社會倫理。人類社會和諧了,人與自然才能和諧。孔子一生所追求並為之努力奮鬥的就是恢復周禮: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會。孔子提倡每一個人的言行都要以周禮的標準來規範自己,他要「非禮勿聽,非禮勿視」。在此基礎上,孔子主張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老子強調自然,凡事要自然而然;而孔子卻認為要自然很難,要自然先要 「克己復禮」、「每日三省」約束自己的言行思想,最終才能融入自然。按照伏羲的易思維,世界來自虛空,老子的飄逸與孔子的沉穩只是方法不同,有朋友說孔子的「德」,有些漸修的「小乘」情調。

您可以選擇您的道路。殊路也會同歸,希望我們在目的地相見。全面領悟象數與義理十分重要,曾看到黃壽祺教授說過:治《易》務必「從源溯流」、「強幹弱枝」,源者,謂《周易》經傳也;干者,謂象數義理也。這真是恰如其分,您無論從何入手,象數與義理這個主幹是要時刻把握的。

《周易》研究體系

三位聖人完成了對自然屬性、社會屬性的全面探討,為我們留下無窮的精神財富。而這種思想為我們這些後來的「漸悟」者,提供了學習的「次第」。如果把易學比喻成一棵大樹,那麼完整的易學也應該由樹根、主幹、枝葉組成。

1、樹根——本源與研究主線

任何學術思想都有源頭,對源頭的把握有利於對事物總體認識。「易」是一個整體,沒有一個系統的思維,不對易學源頭、歷史進行認真的研究,是很難領悟其真諦與本質。

2、主幹——規律與主要定理

易學的規律,最基本的有太極、陰陽、八卦學說、五行學說、河圖洛書、 「象」、卦爻作用規律等,並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融合,形成各種定理與定式。

3、枝葉——實踐應用

以八卦、五行、「象」等規律為應用,就是把先人「易」的思想和「易」 規律,運用到實踐過程中,形成象數推理體系,包括預測策劃、環境風水等。

「易」的理、象、數三位一體,是本源、規律與應用的結合。如果割裂了三者關係,如一棵大樹只有根、或只有主幹與枝葉,都不是完整的,如果您看到一個只談「數」的人,一定是畸形,多落個賊子的下場,但從文字到文字,同樣也不正常,只不過是照本宣科的先生,那不是易學。易學的應用,著重象數的研究,但絕不能偏離易的精神,同樣,把握易的精神也是研究《周易》最好的方法。一個真正的易者,無論從何種門徑進入易的世界,都會領悟人生的意義與宇宙的真諦,而術也在其中了,因為世界是天人合一的。我們的探討也是從《周易》的根談起,雖然不屬於頓悟,但很穩妥,因為我們想成為孔子的學生。

「易」「廣大悉備,無所不包」,融合了天道、地道、人道的宇宙變易之學,沒有一個系統的思維,是很難領悟其真諦的。對熱愛《周易》的朋友來說,行之有效的治易方法有兩條:一是明義理,二是通象數,但一定要融貫,因為唐三藏與孫悟空一起才到達西天,下面的章節我們重點談「孫悟空」,但要注意沒 有唐三藏悟空也只是會打鬥的猴子。

《周易預測的捷徑》——朱東方

[前言](001期)

[上 篇] 易學的本源

第一章 易的基礎(002期)

第一節 伏羲對天、地、人關係的探索(003期)

第二節 天、地、人的關係(004期)

第三節 「天人合一」是「易」的基礎(005期)

第二章 易的主線(006期)

第一節 主線一——觀物取象的觀念(007期)

第二節 主線二——陰陽對立統一規律(008期)

第三章 易之德(009期)

第一節 孔子之「德」與啟迪(010期)

第二節 預測機理與方法探究(011期)

第三節 易的回歸與學習方法(012期)

[中 篇] 易學的規律

第四章 八卦之象

第一節 乾為天

第二節 坤為地

第三節 震為雷

第四節 巽為風

第五節 坎為水

第六節 離為火

第七節 艮為山

第八節 兌為澤

第五章 五行干支體系

第一節 八卦的能量探索——五行

第二節 八卦與五行

第三節 干支與五行

第四節 五行作用關係

第五節 八卦能量的靜態分析

第六節 八卦能量的動態分析

第六章 易象的規律

第一節 六畫之象

第二節 方位之象

[下 篇] 易學的應用研究

第三節 象形之象

第四節 爻位之象

第五節 反對之象

第六節 互體之象

第七章 易象起卦法

第一節 先天起卦法

第二節 後天起卦法

第三節 起卦方法拓展

第八章 易象預測法

第一節 易象預測程式

第二節 易象預測的基本思路

第三節 易象的分類預測

第四節 易象預測的擴展

第九章 預測的延伸

第一節 易象策劃的基本思路

第二節 天時的策劃

第三節 地利的策劃

第四節 人和的策劃

附錄:萬物類象


————

推薦閱讀:

奇門疾病預測案例分析
預測世界盃總決賽
看完此文就會預測 易經人人可學
涵辰八字預測10
辟邵偉華、邵偉中《周易預測學講義》之謬7

TAG:預測 | 周易 | 捷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