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常見生活現象的心理學解析

「讀心」一詞,頗具魅力。有人問心理學家:「你們真的能讀心嗎?」心理學家回答說:「可以。」有兩個簡單的小實驗可一定程度佐證此說法。

實驗一

請從紅色、藍色、綠色、黃色、紫色、茶色這六種顏色中憑第一印象選出一種顏色。

實驗二

請從0到9中選一個數字,並在心裡記住它。

想問,你的回答是什麼?你選的顏色是不是藍色呢?你選擇的數字是不是7,如果不是,那是不是8或3?

不知道你們有沒被「不幸」言中呢?個人而言,實驗一,當我看到答案時,不禁一嘆「我還真是選的藍色!」不過對於實驗二,我選的的是數字6。

或許有人就會說了,這不是也沒讀對呀,心理學家又在吹牛了。其實我們應該知曉,心理學並不是追求所謂的100%,而是針對大多數人而言。心理學研究者往往是通過大量實驗,並從中得到具有一定普適性的答案,既然這樣,出現偏差也就在所難免了。

如果有人說高等數學,物理那些學科太遙遠了,那心理學離我們就相對近多了。或許對不少人而言,偏微分方程,抽象代數就算了解了也不知如何運用,可心理學就不一樣了,用一句不太雅的話來講,學習心理學是可以「現學現賣」的。

一.生活常見問題的解析

1.很想去認識那個人,可是卻不知道怎麼開始第一步,我該怎麼做?

我相信不少人都有類似的困惑。有時候無意從朋友那裡知道一個很有趣的人,或者是從其他地方知道一個和自己趣味相投的人,於是很想去認識,但是卻不知道該怎麼做?唐突地前去自我介紹求認識可能又覺得不太合適,也沒有熟悉的朋友與其關係密切。

心理學上有一個「敗犬效應」:人有一個共性,那就是當看到別人陷於困境時,都會忍不住拉一把,即使最終得不到任何回報。另外,有一種說法是「示弱,從而使自己相較於對方處於劣勢地位,如此,自己的要求更容易得到滿足。

那麼,利用上面的效應,我們不妨去尋求那個想要認識的人的幫助。而為了增大得到幫助的概率,自己適當的示弱也許會有用。這種幫助,如果能由你們兩個完成就更好了,因為心理學上有研究表明,一旦兩個人有了共同回憶,也就有了可供分享與討論的資源,搞好關係就會變得簡單許多。例如你想去認識一個男神,可對他並不了解,你可以嘗試讓他幫你解決一道題,這個過程,你最好要提出一些自我疑問而不僅僅是看著他解題,雖然那樣你能好好欣賞男神姣好的外貌,如此你們就算有了互動。你看,這不就是就有了和想認識的人的接觸機會嗎?

而且,當你去拜託別一件事人時,那個人很可能就開始關注你,並逐漸對你產生好感,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謂的富蘭克林原理。此外,還有一個叫眼神交流原理的可以幫助到你,該原理說的是隨著相互間不斷注視,彼此的吸引力和好感也會增加。所以和別人說話時,別不敢看別人的目光。

2.其實那個人真的沒什麼,可是由於某件事,對他印象不太好,而且印象似乎越來越糟。

這也算是我們在生活中常見的一個疑惑。其實很多人都明白,人難免有缺點,但有時我們卻難以說服自己,即使心裡清楚那個人在很多方面挺好的。

解釋這個問題,可以用喇叭效應。這個效應說一般人有這樣一種傾向,即使某個人只有一點令人討厭,但你會覺得他越來越討厭,甚至覺得整個人都討厭,看他做什麼都不順眼。

那如何克服這種討厭呢?我們可以嘗試在空想中消泯物理上的距離感,萌生積極的情感,厭惡感便可以得到消除。通俗講就是在想像中構建和那個人和睦相處的情景然後幻想著從那個情景中他得到了你的好感。這樣一來,心理上的障礙得以消除。

進一步的,有個「單純接觸效應」:僅僅通過接觸次數的增加就可以消除討厭,產生好感。你可以試著與那個人接觸,我相信如果那個人真的有不少優點,你一定可以在一次次的接觸中消除對他的不好印象。況且,有與喇叭效應相對應的哈羅效應表明,一開始覺得某個人只有一點點討人喜歡,但是這種喜歡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得到強化。

這樣的轉變並不算多讓人意外,畢竟研究表明人際關係是具有彈性的,說明白些就是人際關係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以改變。

3.為何一些被稱作標題黨的文章會有那麼多點擊量?

相信我們中會有很多人不服,明明自己的文章內容更充實精彩,可就是因為標題不那麼吸引人,得到的關注還不如那些嘩眾取寵的文章。對此,其實是有一個心理學解釋的。

研究表明,那些令人意想不到、與期待相違背的話,或脫離常理的想法卻很容易留在人們的記憶力,一些標題黨無疑就利用了這一點,即使他們也許並不知曉這樣的研究結果。

對於文章標題與內容的探討,是需要一定篇幅才能去說的話題,並不在這次的討論之中,故略去。不過,順便提一下個人的看法:那些過分嘩眾取寵的標題,在配以並沒有多少實質東西的文,真的就像是一顆精神毒瘤,不幸的是還有不少人不自覺的中了毒。

4.面對聊天過程中的一個說話滔滔不絕的人,我想說話時該怎麼做?

或許是因為性格的原因,也可能是由於想顯擺,有些人在和你聊天過程中,總喜歡滔滔不絕地說。於是,本該兩個人的聊天變成了一個人的演講。礙於情面或者其他原因,你還不好意思去插話,可你真想說些什麼了,那該怎麼做呢?

這樣的情況可以看做是奪回話語的主動權問題。在心理學上,有兩種手段可以幫助人奪回主動權。一種是掉落一樣東西來打斷對話。比如在別人正激情「演講」時,自己的鑰匙突然吊到了地上。對大多數人來說,此種突發情況會轉移注意力,使說話者有一個短暫的中斷過程。而這時,就是你開始講話的一個好時機。

另一種就是「暫停」的技巧,即離開現場,從對方眼前消失。比如,你可以用上廁所或者去接個電話為理由暫時中斷他人的對話,然後在自己回來以後抓住機會開始自己的發言。

5.如何判斷別人的笑容是否真誠

研究表明,人在真正覺得有趣並露出會心的笑容時,頰骨上的肌肉會向上凸起,而逢迎地笑,諂媚地笑時,笑容幅度很小,只是通過嘴角來表達笑意,因此臉頰是不會凸起的。

可是,別高興得太早,一些有心計的人同樣會知道這點,通過刻意的練習,同樣能做出虛偽的「會心笑容」。所以,在這個問題上,上述方法只能起一個參考作用。不過如果你能清楚地知道眼前的那個人是一個很真誠的人,或許這一個方法就有用了。可話又說回來,我們真的了解眼前的那個人嗎?

以上就是對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問題,根據自我的理解和整合,利用心理學所做的簡單解析。錯誤和不嚴謹之處還請斧正。


推薦閱讀:

怎麼看懂泰迪犬的心理?
小時候常常被父母騙的小孩,你們現在有什麼心理問題嗎?
花園的力量|每個人都需要一座療愈花園
自然卷得人有多羨慕直發得人?
上大学一年了,觉得孤独、友谊不再像以前纯洁,如何调整心态?

TAG:心理學 | 生活 | 心理 | 現象 | 生活現象 |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