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說這話不是哄孩子,是在毀孩子,奶奶最應注意

媽咪讀呀

晚上下班回到家,看到一天沒見的小小費,小傢伙舉著手裡的葡萄:「媽媽吃!」我正喜上眉梢,心想:嘿小子,沒白養你啊。下一句他說:「我吃新鮮的,媽媽吃我剩下的!」聽罷,一口老血沒噴出來。

原來,老人帶孩子時,總把最好的留給孩子,使得孩子認為他吃新鮮的水果理所當然。這種現象並非我一家獨有。曾親眼見到,一位奶奶帶孩子在餐廳吃飯。拳頭大小的港式菠蘿包,很是可口。奶奶捨不得吃,孩子掉在圍兜里的甜點渣,奶奶撿起來放嘴裡。這情景,真心酸。

曾經,我們也是家中的掌上明珠,有好吃、好穿的先緊著我們。小時候吃雞肉,爸爸不留神夾到雞腿,筷子還沒夾穩,媽媽如來神掌就把爸爸的筷子打掉,還伴有暴呵:「不準吃孩子的腿!」

現在,我們的孩子頂替我們,站在食物鏈頂端。家裡的食物鏈變成:孩子——我們(爸媽)——老人。最辛苦的永遠是我們的父母,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

有老人幫忙帶孩子,很幸福。另外一方面,真是心疼他們。畢竟走入職場以後,白天的時間只得託付給老人。可是,因為寵愛孩子,老人有些話,卻在無形中影響了孩子,導致他們認為自己是宇宙中心。這些話,需要盡量跟老人溝通,盡量要少說。

1、你再這樣我就不帶你了!

如果有哪句話,擁有一說出口就能讓孩子暴哭,這句「我不帶你了」可謂屢試不爽。職場家長早出晚歸,老人帶孩子比較多。甚至有的家庭,老人帶著孩子睡覺,以至於孩子跟老人感情特別深。

可是,孩子畢竟年幼,淘氣的時間多。有時候跟獼猴般上躥下跳,老人控制不住,一生氣就會說:我不帶你了!我走了!這句話絕對奏效,孩子很可能會因擔心老人真不帶他而收斂。但消極影響是:孩子沒有安全感,對老人更加依賴,獨立意識變差,不利於個性成長。

2、媽媽不給你買,奶奶給你買!

帶孩子去商城,看見走不動道的玩具。孩子開始撒潑打滾要買,媽媽鐵了心不給買。早教書看得多了,要培養財商意識,「買玩具不在我們這趟行程中。」正苦口婆心地勸說,一邊老人看不過去,心疼孩子嗓子哭啞了:「寶寶別哭啊,媽媽不買,奶奶給你買!」說罷,拍拍身上的背包,示意自己有錢買。

孩子破涕為笑,媽媽卻憋出內傷。到底父母權威何在?要知道,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天職。孩子犯錯、不聽話,家中盡量要統一。千萬不要父母說一,老人說二。現在的孩子精明極了,他發現,原來拿下父母只要搞定老人就可以,那以後自己豈不是呼風喚雨了?

再心疼孫子,也要跟孩子的爸媽統一戰線。否則,最終害苦的,還是小孫子/孫女而已。

3、「你再調皮,媽媽就不要你了!」

每次聽到威脅孩子的這些話,當媽的是不是特別反感?諸如這樣的語言還有:你不好好吃飯,我讓警察抓走你!在孩子心裡,他可分辨不出來真的假的,只會認為「連姥姥都這樣說了,媽媽可能真的不要我了」。

如果正好媽媽還懷有二胎,孩子的傷心就更深了。各種恐懼和害怕混合在一起,負面情緒佔據孩子的內心。他也許會如同變了一個人,當媽媽在家時變本加厲的搗蛋:背後的原因只有一個,希望得到媽媽更多的關愛。

家裡有老人帶孩子,一面要感恩,一面需要多溝通。語言,能成就孩子,也能毀了他。

回到本文開頭,當孩子這樣說時,我立即糾正他:「我們家可沒有這樣的規矩,最好的東西先緊著姥姥吃,然後是媽媽吃,最後才是寶寶吃!快給姥姥喂個鮮葡萄去!」看著孩子跑向姥姥,我慶幸自己糾正得早。


推薦閱讀:

父親和奶奶相繼過世,臨過世前,他們對我說了一個一樣的故事
奶奶、糨子、袼褙、鋪陳市(專輯)(珍藏版)
老年人菜譜,適合沒胃口沒牙口的老人吃?
這種手相的女人,有著丫環的身體,卻是少奶奶的命
你想念你的奶奶嗎?你還記得你和你奶奶之間的故事嘛?

TAG:孩子 | 奶奶 | 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