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上巳、寒食、清明合三為一成清明節

清明時節,我們總會憶起唐朝詩人杜牧的《清明》,既有描寫節氣的「雨紛紛」,又有「牧童」與「杏花村」,沒有節日像清明節這樣是以二十四節氣作為節日徽記,而且千百年來已經演變為全民性的節日,因為它承載著整個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與情感。可是你知道嗎?現在的清明節融合了古代上巳節、寒食節、清明節三個節日的傳統文化。尤其是上巳節,曾經是唐代宮廷與民間共同慶祝的大節日。

>>上巳節

唐代長安水邊多麗人

上巳節原本是中國古代非常重視的傳統節日,指農曆三月上旬巳日。從周代開始,中華民族已經開始在三月上巳日去水邊舉行祭祀活動了,目的是「招魂續魄,祓除不祥」。因為農曆三月初,大地蘇醒,萬物復甦,春天欣然來臨,好比整個自然復活一般,所以人們習慣在上巳節去除穢氣,為大地招魂。所以,有一些人類學專家認為,上巳節與西方復活節有相同的文化內涵。

從魏晉時代開始,三月初三就被稱為上巳節。在唐代的長安城中,上巳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上巳節和農曆九月初九的重陽節、二月初一的中和節並稱「三令節」,除了祭祀之外,人們還給上巳節加上了遊玩、娛樂的內容,皇帝要在上巳節賞賜百官,大宴群臣,普通老百姓則要到渭水、曲水等河邊春遊、遊戲、踏青、作詩慶祝。

所以,關於上巳節的主題古詩非常多,比如唐代詩人崔灝就寫過《上巳》,其中有兩句:「停車須傍水,奏樂要驚塵。弱柳障行騎,浮橋擁看人。」當然,描寫上巳節最有名的古詩則是詩聖杜甫的《麗人行》,「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雖然現在上巳節已經有點陌生,但是這些名家詩作中,我們還能窺見唐代長安上巳節的熱鬧情景。

>>寒食節

關中至今仍有吃涼麵習俗

寒食節是我國古代另外一個重要節日,在俗語中有「上巳接寒食」之說,在寒食節,民間不能生火,只能吃冷食,現在,關中地區,還有在清明節前一兩天吃涼麵的習俗。

寒食節是冬至後的第一百零五天,據古代典籍記載,這一天會刮大風、下大雨。從先秦時起,我國古代就有了過寒食節的習俗。但是為何要在寒食節吃冷食?民俗專家們給出了不同的看法。

火在遠古人心目中是有靈性之物,火帶給人們溫暖與熟食,也帶來災難,人們對火既崇拜又害怕。所以,民間留有的火種,過一段時間要用新的火種換掉,被稱為「改火」,古人認為「改火」可以預防生病。從先秦到漢代,人們形成了一套「改火」禮。

也有人將寒食節與晉文公重耳忘恩負義的故事聯繫在一起。據《左傳》記載,春秋時期,晉國發生內亂,公子夷吾和重耳逃亡,介子推割自己大腿上肉給飢餓困頓中的重耳食用,重耳大受感動,聲稱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報答介子推。但重耳復國後未賞賜介子推。介子推隱居山林,晉文公知悉後上山尋訪卻尋不得,聽小人之言,下令三面燒山,希望逼他出來,結果介子推被燒死在山中也不願出來。晉文公悔不當初,便下令「禁火」紀念介子推。後來演變成了寒食節。

宋代以後,「改火」的傳統就慢慢消失了,可是「寒食」的習俗還一直保留在民間。此外,寒食節還有鬥雞、盪鞦韆、拔河、放風箏的民間習俗,與上巳節的春遊踏青活動有重合之處。從古詩里,我們也能找到唐代寒食節的景象:「秋貴重陽冬貴臘,不如寒食在眼前。」這是詩人王冷然的《寒食篇》開端,足見其隆重。

因為寒食節禁火,所以,唐代人在寒食節祭祀先人時不能燒紙錢,更多是選擇將紙錢掛在墳前的方式。

>>清明節

唐朝開始與上巳、寒食融合

清明節最早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農事節氣,在《曆書》中,清明節氣為春分後第十五天,因為此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而且「氣清景明,萬物皆顯」,故這個節氣被稱為清明。

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在民間與清明有關的俗語頗多,因為清明最初為農事節氣,所以這些俗語多與耕種有關。如:「清明要明,穀雨要淋」「清明前後一場雨,勝似秀才中了舉」「清明、穀雨緊相連,浸種、耕田莫遲延」「清明播谷,小滿栽秧」「清明前,好種棉,清明後,好種豆」「清明種菜,有吃有賣」「雨水清明緊相連,植樹季節在眼前」。

上巳節、寒食節、清明節在時間上較為接近,節日習俗上也有很多重合之處,因而,在唐代的時候,這三個節日已經開始融合,界限不是那麼清楚了。到了宋代,這三個節日慢慢合而為一。所以,清明節的內容變得更為充實。現在,清明節是中國的「時年八節」之一,一般是在公曆4月5日前後,節期很長。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清明節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從2008年起,清明節全國放假一天,來保護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 華商報記者狄蕊紅


推薦閱讀:

90上墳雜想
除了上墳 古人清明節還幹些啥?
清明節是怎麼來的?(清明節五種傳說)
清明節掃墓的禁忌
清明,與她的約會 — 獻給賦予我生命的你

TAG:清明 | 清明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