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兵器譜(每日一更):程咬金三板斧—斧鉞

 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功臣中,程咬金是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小說、評書、戲劇、影視都說他生性豪爽,為人魯莽又有幾分狡黠。他在夢中學得斧法,但只會三式半。後來他憑藉這三式半斧法,使用一柄宣花大斧,劫得楊林獻給隋煬帝的二十八萬兩皇綱銀,又三斧定瓦崗,做了混世魔王。然而歷史上的程咬金卻不是這樣,他既不魯莽,又不使用大斧。《舊唐書》說,程咬金又名程知節,山東東阿人,「少驍勇,善用馬矟」,是隋末農民起義軍中少有的勇將,投唐王李世民後,「破宋金剛,擒竇建德,降王世充」屢建奇功。後繪圖凌煙閣,死後陪葬茂陵,於唐太宗李世民同葬一處。

  歷史上程咬金使用的馬矟是一種雙刃長柄矛,乃隋唐時期騎兵慣用的制式兵器。而傳說中程咬金使用的宣花大斧,北宋曾公亮撰修的《武經總要·器圖》繪有其圖形,斧頂較平,中間還有一個鷹嘴狀鉤,斧身較厚,斧刃弧如彎月,兩刃角外撇。斧身有銎,安長柄,柄後裝短矛狀斧鐏(圖一)。

  

  圖一 大斧

  其文曰:「大斧,一面刃,長柯。近有開山、靜燕、日華、無敵、長柯等名。大抵其形一耳。」大斧一般雙手使用,既能劈砍,又可以鉤鎖對方的兵器,還能調轉大斧,用矛狀斧鐏刺擊敵人。只是分量較重,只有身強力猛的人才能用得。傳說讓程咬金使用宣花大斧,正符合程咬金的秉性,也給民間傳說程咬金劈腦袋,掏耳朵,小鬼剔牙的板斧三式留下了創作空間。

  《武經總要》中還收錄有幾種斧的圖形,如鳳頭斧,與大斧形制相似,但尺寸較小,斧頂形如鳳頭,鳳冠、鳳目、鳳嘴俱全。斧頭長八寸,柄長二尺五寸。蛾眉斧,斧頂曲彎如蛾眉,斧頭長九寸,柄長三尺。這兩種斧尺寸短,分量輕,主要用於挖地道、砍樹根開路。還有一種剉手斧,斧頭橫闊弧刃,高四寸,寬七寸。直柄,柄長三尺五寸,柄與斧頭相接處還裝有四刃。剉手斧是守城器械,當敵兵攻城時,用來鉤刺敵人和砍斫攀城人的手臂(圖二,1—3)。

  

   圖二,1 鳳頭斧

  

  圖二,2 蛾眉斧

  

  圖二,3 劊手斧

  目前發現時代較早且與《武經總要》中大斧形象相似的實物,是天津市博物館珍藏的鐵鎏銀魚龍紋斧。其斧刃圓弧,近乎半月形,斧身鑄成魚龍紋,龍頭巨大,張口吐舌,魚身窄長有鱗,魚尾分叉為斧頂。斧身下接鑄鐵銎柄,銎柄上細下粗,中部及下端各有一道箍棱。在龍口外斧刃處有銘文十二字:「嘉祐丙申歲次十二月五日造」。嘉祐丙申為北宋仁宗年號,即公元1056年。

  在歷史上,斧的出現可追溯到原始社會,舊石器時代有打制石斧,新石器時代有磨製石斧,當時做生產工具使用,夜間或用來狩獵,到了原始社會後期,成了部落間爭鬥的器械,從而也就成了兵器。夏代以後青銅鑄造技術出現,便開始用青銅鑄造斧,夏商周三代,斧與鉞連在了一起,統稱斧鉞,既是兵器,又是權力的象徵,是禮器,擁有者都是統治者。商周乃至春秋戰國時期的斧鉞鑄造精良,花紋凌厲,讓人望而生畏。這一時期,斧鉞也有用玉琢制的,如河南安陽殷墟商代後期婦好墓,在出土兩件大銅鉞的同時,出土了一件玉斧。玉斧用碧玉製成,長身方刃,高僅10厘米,厚2.6厘米。斧身中段琢大獸面紋。婦好為商王武丁的嬪妃,她睿智勇敢,是一位能征善戰的將軍,又為商王主持祭祀儀式,因此死後才有這麼高的禮遇。兩漢時期,斧除了做兵器使用外,也做儀仗使用。當時的斧多用鐵製做,斧身有銎,將直柄插入銎內,其形制至少有長柄斧、短柄斧、斧戟三種。20世紀60年代河南浚縣出土過一件特殊的西漢鐵質兵器,以斧為援,以矛為刺,稱鐵鉞戟。漢代畫像石圖像中,有手持斧的武士圖像(圖三)。

  

  圖三 南陽漢代畫像石雙手持斧武士形象

  出行圖的導車中也有斧車的圖像,稍後的甘肅武威雷台墓中出土過手持大斧的武士,以及斧車的銅模型(圖四)。

  

  圖四 甘肅武威雷台銅斧車模型

  在我國北方及西南邊遠地區,自商周至兩漢都在使用斧類兵器,如內蒙古鄂爾多斯青銅管銎斧、鶴嘴斧,雲南古滇國的管銎斧、直銎斧等,它們的形制都帶有地方民族色彩,與中原明顯不同(圖五,1—3)。

  

  圖五,1 內蒙古寧城小黑石溝出土銅管銎斧(西周末至春秋初)

  圖五,2 內蒙古小黑石溝出土矛狀銅管銎斧(西周末至春秋初)

  

  圖五,3 雲南晉寧石寨山出土銅雉鈕斧 (西漢)

  隋唐以後,除了做格鬥兵器外,還多做儀仗兵器使用。直到清代,做為兵器,軍隊中仍裝備有長柄斧、短柄斧、雙斧等。《清會典圖·武備》:「斧,俱煉鐵,橫置柄首,一前鋒左翼用」;「一為雙斧,左右雙持」(圖六,1、2)。

  

  圖六,1 清前鋒左翼斧

  

  圖六,2 清綠營雙斧

  在歷史上,斧在戰爭中發揮過重要作用。東漢末年,曹操進兵宛城,置酒宴請張綉,讓猛將典韋立於身後侍宴。典韋手持大斧,威風凜凜,令張綉將帥不敢仰視。後來,蜀相諸葛亮為了戰爭的特殊需要,建立了一支使用長柄斧的攻堅部隊,稱虎賁義從,並作《作斧教》教習士卒。唐代天寶年間,安祿山、史思明兵變范陽,叛軍直犯長安。郭子儀率兵在長安附近香積祠與之對陣,叛軍恃精兵凌王師,一時陣腳大亂。郭子儀部將李嗣業率二千死士手持長刀、長柯斧嚴陣撲向敵軍。刀砍斧剁,所向披靡。郭子儀趁叛軍膽懾之時揮兵掩殺,從日中戰到日落,斬敵六萬,叛軍潰敗,收復了長安。宋紹興十年(1140年),金兀朮率兵圍攻順昌,時值盛夏,天氣炎熱。宋將劉錡堅守城池,在羊馬垣下以逸待勞。到了午後申未時分,金兵早已人困馬乏,劉錡看到時機已到,先令數百人出西門與敵兵佯戰,又遣千餘勇士出南門,突入敵陣,揮舞利斧砍斫金兵。入夜大雨,次日金兵移營,劉錡抓住戰機,遣兵追殺,雙方展開激戰。金兀朮著白袍,乘甲馬,帶領三千號稱「鐵浮屠」的重甲騎兵對戰,宋軍用長矛挑去金兵鐵兜鍪,大斧砍斫敵人胳膊、馬腿,大獲全勝。這一戰劉錡率領不足兩萬的宋軍,破金兵步騎十餘萬,斬敵萬餘。創造了以少勝多的戰例。

  在古代歐亞草原地帶軍隊中也用斧做兵器,如管銎斧、無尾管銎斧、銎內斧等,有些斧的形制對中國北方牧獵地區斧的形制有一定影響。

註:本文經原作者許可,轉載自《古兵探觀》工作室 於炳文 楊萍


推薦閱讀:

程咬金在歷史上是怎樣一個人?
第四十八回 程咬金抱病戰王龍 劉文靜甘心弒舊主
隋唐十八條好漢:沒李元霸,程咬金第四秦瓊第五,第一位百萬人敵

TAG:程咬金 | 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