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歷史迷團

科學娛樂化:光緒絕不可能死於砒霜中毒 (2008-11-13 23:44:40)

標籤:晚清帝國回憶錄晚清的最後十年文化 分類:晚清帝國回憶錄

紀念光緒皇帝&慈禧太后逝世100周年

文金滿樓(獨家原創,禁止轉載)

據清人野史《十葉野乘》中記載,1908年七月的一個傍晚,天色漸暗,有個名叫趙士敬的士人和一群朋友吃完了飯,大家正坐在一起談天說地的時候,突然窗外有大光亮,同時空中還伴有隆隆霍霍的響聲,似雷非雷,似鳥飛鳥。這時,院子外面的僕人大叫:「呀,這麼大的一個流星啊!」 趙士敬等人聽後,都急忙出屋觀看。大家出來後,只見天上真有一顆大流星從西北掠過,聲音如雷,尾長數十丈,極為耀眼,且速度很慢。伴著爆裂的聲響,這顆大流星飛向東南方向隕落。由於持續時間長,當時看見這顆大流星的人很多,大家在一起議論紛紛,有人說這是紫微星墮落,恐怕這年要出大事了。

果不其然,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 1908年11月14日)的傍晚,年僅三十八歲的光緒在中南海瀛台涵元殿黯然離開人世。那天早晨,御醫周景燾曾入內看脈,據他說,當時看見「光緒仰卧在床上,瞪目指口,大概是想吃東西,而那時身邊一個太監都沒有。就連寢宮裡的器皿,也都被太監們盜竊殆盡,只剩下一個玉鼎」。頗為凄慘的是,光緒臨終前,沒有一名親屬及大臣在身旁,等到被人發現的時候,早已死去多時了。

而據《清光緒外傳》中說,十月初十是慈禧太后的生日,身體虛弱的光緒前去給慈禧太后賀壽。進門前,有值班的太監窺見光緒正扶著近侍的肩膀,在做疏鬆筋骨的動作,大概他擔心給慈禧太后跪拜的時候爬不起來了。但正要進去的時候,太監傳來慈禧的懿旨說:「皇帝卧病在床,免率百官行禮,取消賀拜儀式。」

原來,慈禧太后當時也快不行了,她當時患有痢疾,拉肚子已經有一兩個月。慈禧太后畢竟年事已高,經這麼一折騰,也已是日薄西山,奄奄一息。聽到這個消息後,光緒便返回知己寢宮,心情似乎還不錯。於是便有太監跑去密告慈禧太后說,皇上聽說太后病重,臉有喜色。

慈禧太后聽後勃然大怒:「我不能死在你前頭!」隨後的幾天,慈禧太后和光緒的病情都無任何好轉的跡象,太監和宮女們個個臉色陰沉,整個皇宮一片悚然。七月十八日,慶親王奕劻奉慈禧太后之命,前往普陀峪的陵區視察壽宮,也不知道當時是慈禧估計自己不行了,還是覺得光緒不行了,或者覺得兩個人都不行了。

七月十九日,皇宮禁門開始增加衛兵,凡是出入宮的人都要檢查,當時都傳慈禧太后和光緒都隨時可能掛掉,宮中氣氛非常緊張。二十一日,隆裕皇后去寢宮看光緒的時候,光緒早已死去多時,當時竟然無人知道。隆裕皇后心裡害怕,大哭而出,奔到慈禧太后那裡告知光緒已死。慈禧太后聽後,也只是長嘆一聲---這次她又比光緒稍勝一籌。

隨後,光緒的遺體被早已準備好的吉祥轎抬到乾清宮,由於光緒死前沒人在身邊,當時也沒有換壽衣,正當隆裕皇后指揮那些太監七手八腳的安頓光緒遺體時,一太監急匆匆的趕過來說,慈禧太后也已經不行了,隆裕皇后慌得不行,又丟下光緒的遺體,帶著太監們急急忙忙往慈禧太后那裡趕。當時太監李蓮英看見光緒的遺體放在殿中無人看管,心有不忍,便對身邊的小太監說:「我們先把皇上弄弄好吧?」最後在李蓮英的指揮下,光緒的遺體這才被草草料理好放進梓宮。

就在隆裕皇后為光緒遺體穿衣的時候,慈禧太后也撒手人寰,死在了中南海儀鸞殿內,終年七十四歲。慈禧的死亡時間是在光緒死去的第二天下午,兩者相差不到一天。

《清光緒外傳》是清宮野史,不可全信,但也透露了部分的真相。戊戌政變之後,這兩個大清帝國的權力象徵者和實際掌握者一直是矛盾重重。光緒和慈禧太后姨甥血親,據宮內太監稱,光緒在宮中一直叫慈禧為「親爸爸」。但是在政治上,他們又是競爭對手。在這場皇宮的權力鬥爭中,光緒從小就一直處於劣勢,在最後的十年中更是鬱鬱寡歡,飽受打擊。到最後,兩人的競爭變成了身體和生命存續的競爭,體弱多病的光緒和年邁衰敗的慈禧展開了一場時間上的持久戰。

1908年,兩人都已經意識到自己不行了,但卻盼著對方先死。十月十六日在西苑勤政殿,是慈禧太后和光緒最後一次召見大臣,據那天被召見的新任直隸提學使傅增湘說,「太后神態疲憊,據說幾個月的痢疾腹瀉不止。而皇上臉色晦暗,說話聲音無力,靠座位中間墊了幾個靠枕,才勉強支持」。看來,兩人在這個馬拉松式的爭奪中都已經是筋疲力盡,隨時都有可能會倒下其中的一個。

很可惜,先倒下的卻是光緒。光緒終生活在慈禧太后的陰影下,而死亡之日又恰在慈禧咽氣的前一天。對此,朝野人士議論紛紛,猜測裡面可能的隱情,而這或許又是一個千古難解的宮闈疑案了。當時被懷疑的對象,不僅僅包括慈禧,或許還有袁世凱、李蓮英等都有可能。但是,這件事情查無對證,又曠隔多年,到底是怎麼回事,也很難說清楚。

據清宮太監的回憶錄《清宮瑣談》中說:光緒在彌留之際,當時在瀛台侍疾者共六名,其中兩人餓死,剩下幾人食不果腹,「因餓失血者又凡三人」。光緒在死前曾在床上召喚醫生周某,周某見光緒兩眼瞪大,四次用手指口,知道光緒是餓急了,但環顧周圍,實在是沒有吃的。後來,光緒帝便漸無聲息了。

啟功也曾談及其曾祖溥良的一件往事:當光緒帝和慈禧太后傳出「快不行了」的消息後,時任禮部尚書的溥良和其它相當級別的官員也都晝夜守候在慈禧太后的寢宮之外,以防不測。大臣們都惶惶不可終日,就等著屋裡一哭,外邊就舉哀發喪。當時由於慈禧太后得的是痢疾,從病危到彌留之際的時間拉得比較長,守候的大臣們時間長了,都有些體力不支,便也顧不得大臣的禮儀,或坐台階上,或依靠在廊柱邊,大家一副疲睏不堪的狼狽相。就在宣布慈禧太后「駕崩」前,溥良見一太監端著一個蓋碗從寢宮中出來,他便上前問這太監端的是什麼,太監說:「這是老佛爺賞給萬歲爺的塌喇(滿語「酸奶」的意思)。」送後不久,就由隆裕皇后的太監小德張向太醫院正堂宣布光緒帝駕崩了。而這邊屋裡的那位還捱了一段時間才算完,也不知道裡面是真死了,還是密不發喪,非要等到宣布光緒死後才發喪。

曾在宮中擔任女官的德齡女士在《清宮二年記》、《瀛台泣血記》等書中,說是李蓮英下毒害死了光緒。鑒於德齡走的是暢銷書的模式,其作品往往拿清宮秘事嘩眾取寵,似不可信。況且,光緒從小就受李蓮英看護,一直叫他「諳達」(師傅),並曾誇他「忠心事主」。光緒被囚瀛台後,其它太監懾於慈禧太后的淫威,不敢對光緒多有接近,唯有李蓮英多方照顧,還經常到瀛台與光緒帝拆裝鐘錶消遣。再有一事可以佐證,八國聯軍撤出北京後,慈禧一行人在回京途中,曾在保定駐蹕。李蓮英侍候慈禧太后睡下後,隨後去光緒住處探望,只見光緒在燈前孤坐,無一太監值班。當時正是值隆冬季節,天寒地凍,光緒的房間竟然沒有鋪蓋而無法入睡。李蓮英見後抱著光緒的腿痛哭道:「奴才們罪該萬死!」然後趕緊把自己的被褥抱過來給光緒。光緒後來回憶西逃的苦楚時也曾說:「若無李諳達,我活不到今天。」由此看來,說李蓮英害死光緒似不可信。

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則談到,袁世凱在戊戌變法時辜負了光緒的信任,在關鍵時刻出賣了皇上。袁世凱擔心一旦慈禧死去,光緒帝決不會輕饒了他,所以就借進葯的機會,暗中下毒,將光緒帝毒死。這種說法基本沒有可信度。

《花隨人聖庵摭憶》里也為光緒喊冤,說光緒並非善終,但其懷疑的對象卻指向了隆裕皇后和其寵信的太監小德張,而幕後的指使人可能暗指慈禧太后。隆裕皇后是慈禧的侄女,她和光緒的婚姻簡直就是一場災難。作為當時後宮中的主要人物,隆裕皇后要搞點陰謀當然不是沒有可能,但要說隆裕皇后能象她的那個姑媽那樣心狠手辣,也不可信。

最大的可能,光緒還應該是自己病死的。光緒的最後幾年身患重病,鬱鬱寡歡,雖然有名醫陳蓮舫和施愚等人診治,但當時已是病入膏肓,這些名醫也大都束手無策。

事實上,光緒本人對自己病情的惡化也極度焦慮,對那些御醫們感到十分的失望。1908年五月二十六日,光緒見自己的病「屢易方葯,仍屬加重」,便斥責御醫們說:「病勢遷延,服藥總覺無效,且一症未平,一症又起。」七月十七日,又說:「服藥非但無功,而且轉增,實系葯與病兩不相合,所以誤事!」八月初七日,光緒更是大罵御醫說:「每次看脈,忽忽頃刻之間,豈能將病詳細推敲?不過敷衍了事而已。素號名醫,何能如此草率!」光緒的焦躁和絕望,可見一斑。

據《死虎余腥錄》中記載,1908年九月初的一天早上,慈禧太后與光緒在乾清宮臨朝,召見了慶親王奕劻、袁世凱等六位親政大臣。光緒當時已經病得非常重,連聽政的精力都沒有,不多大一會,就表情痛苦,疲憊不堪的伏在桌上休息。

慈禧太后見光緒這個樣子,也有點於心不忍,便說:「皇帝久患重病,各大臣何不保薦些名醫來給看看?」各大臣面面相覷,慶親王奕劻首先奏道:「臣自六十九歲大病之後,袁世凱曾推薦過一個西醫屈桂庭,效果不錯,自此後我就不再吃中藥了,也不知道有甚麼好的中醫。」

慈禧太后聽了很有興趣,便問袁世凱推薦的那個人是誰。袁世凱便說:「屈桂庭是北洋醫院出身,歷任醫官、院長,現在是醫院總辦,此人善用西醫,醫術也頗為高明。臣全家有事都請他來診治,前北洋大臣李鴻章總督直隸時,一般也是請他來診治的。

隨後張之洞與世續也說自己家人得病都請過屈某治病,醫術確實不錯。當時軍機大臣六人中,只有鹿傳霖與醇親王載灃沒有發表意見。慈禧太后便說:「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只要能治好病就行。既然大家保薦此人,那就請來看看。」

屈桂庭的學生王仲芹當時是袁世凱的侍從醫官,得到這個消息後趕緊發電報給自己的老師,向屈桂庭密告了這一消息。屈桂庭是當時的名醫,中西醫兼通,從清朝王公直到北洋要人,都經常找他看病。由於事情重大,屈桂庭接到電報後也是滿懷憂慮,夜不成眠。沒過幾天,屈桂庭便接到朝廷命令,讓他速速去京師為光緒看病。

屈桂庭趕到北京後,心裡還是惴惴不安,心想治好了倒也罷了,治不好恐怕會惹禍上身。古代因為治療不好病而被殺的太醫也不在少數,正如前輩所說的,太醫往往都是「有抄家,無封誥」的可憐蟲。

由於屈桂庭經常幫慶親王奕劻的家人看病,關係還算不錯,到北京後他便先去見了奕劻,把自己的擔憂給奕劻說了,奕劻說:「這次讓你去給皇上看病,是軍機大臣的共同保薦,不能不去。你只管去盡心看看,有無危險,可直言先告訴我,我再密奏太后。」

隨後,奕劻便帶著屈桂庭到正大光明殿去見慈禧太后和光緒。據屈桂庭的描述,當時光緒正面坐,慈禧太后坐在旁邊,見屈桂庭到後,便問他如何診法?屈桂庭說:「按西醫規矩,皇上要寬衣露體,且聽且看,然後才好診治。」

得到慈禧太后的許可後,屈桂庭便對光緒進行「望聞問切」的常規檢查。檢查完後,屈桂庭認為光緒的病徵主要有:常患遺泄(不能自控的遺精,可能是慢性腎炎引起),頭痛,發熱,脊骨痛,無胃口,腰部顯是有病;此外,肺部不佳,似有癆症;面色蒼白無血色,脈搏弱,心房亦弱。

屈桂庭的判斷是,光緒的體質本來就不強壯,容易神經過敏,加以早年房事過度,腰病之生,由來已久。其身體禁不住刺激,神經稍受震動,或聽到鑼鼓響聲,或受衣褲磨擦,或偶有性的刺激即行遺精,還不能經常吃補藥,越吃遺精就越頻繁。由此看來,光緒的病情是綜合征,兼有腎炎、高血壓、胃炎、肺癆等症,諸病齊發,極難救治。

隨後,屈桂庭請示見光緒的尿樣帶回化驗,併當場先開了兩張藥方,一為外敷,一為內服,並向慈禧太后奏明所開之方都是西藥,可去外國醫院或西藥房配製,個人不便進葯。屈桂庭估計是怕自己進葯的話,萬一發生類似明代的「紅丸」事件,到時就說不清楚了。此後,屈桂庭便每日早晨入宮到診一次。那些宮女們一看是屈桂庭來了,往往嬉笑著說:「外國大夫來了!」

光緒對中醫並不信任,每次服中藥前都要捧葯詳細檢視。但是光緒對屈桂庭還不錯,比較信任,對於屈桂庭食物營養選擇的建議也大都遵行,用藥也頗為有效。治療數周后,光緒神志轉清,呼吸漸入常態,病情也有所好轉。據屈桂庭稱,光緒臨朝之後,甚至還能以書畫自娛,屈桂庭見過光緒寫字,還說皇上寫字尤佳,相傳是得力於帝師翁同龢之功云云。光緒病情的好轉,當時內外相慶,人心漸安,宮中一時稱為幸事。

但沒過多久,慈禧太后又跑去干涉內務府大臣關於皇帝的進食之事,光緒本聽從屈桂庭的建議合理進食,這下又被氣得不行,當場把枕頭扔到地上以示抗議。光緒臨終前的一段時間,雖在重病中,但仍舊要每天清早前往儀鑾殿給慈禧太后請安,然後隨同到勤政殿臨朝,這種生活對於病魔纏身的光緒來說實在是一種莫大的折磨。雖然使用西醫療法後,光緒的腰痛減少,遺精也有所減少,但化驗其尿樣仍有少許蛋白質,估計其腰病還是一大隱患。

正當屈桂庭給光緒正常治病有一個月後,某天光緒突然連呼腹疼,汗如雨下,捂著肚子在床上亂滾,連喊:「肚子痛的了不得!」當時正是非常之時,慈禧太后也病得快不行了,宮廷無主,亂如散沙。光緒這裡無人管事,也沒有御醫,只有屈桂庭一位西醫在床前。

屈桂庭當時對光緒病狀的判斷是:夜不能睡,便結,心急跳,神衰,面黑,舌黃黑,但最奇怪的則頻呼肚痛,這和前期的病症似乎沒有什麼關係。屈桂庭當時也覺得心裡打鼓,感覺裡面有問題,但也不敢多言惹禍上身。當時他能做的,就是讓讓光緒躺在床上,以毛巾施行熱敷而已。等到光緒疼痛稍緩,屈桂庭便匆匆辭去。這也是屈桂庭進宮最後一次為光緒看病,此後宮內情形和光緒病狀,屈桂庭自稱毫無所知,只聽說慶親王奕劻被召入宮,酌商擇嗣繼位的問題,沒過多久,便聽說光緒已在瀛台涵元殿駕崩了。屈桂庭後來自己也說,光緒之死實是個難解之迷,以至斧聲燭影,人言人殊,至於怎麼回事,他也說不清楚。他說的這些東西,也只能為研究者提供佐證而已。

1980年清西陵文物管理處在清理崇陵地宮時,發現光緒的遺體完整,體長一點六四米,無刃器傷痕,後來通過化驗頸椎和頭髮,也沒有發現中毒現象。也就是說,光緒可能是屬於正常死亡,一些清史檔案專家和醫學專家的分析結論可能是正確的。當然,這仍舊不足以解釋為什麼光緒偏偏比慈禧早死一天,這種歷史的巧合很難打消人們的疑問。

(現在突然冒出什麼光緒砒霜中毒而死,純粹是胡扯。這個消息是誰發布的?所驗的頭髮取自何處?倘若是砒霜中毒而死,如此簡單的結果早就可以驗出,何必等到今天?筆者基本可以斷定,這是一個偽科學的娛樂事件)

不過話說回來,慈禧太后對光緒的關係也未必是外間人所傳的那樣惡毒和刻薄。事實上,光緒進宮的時候只有四歲,便由既是姨媽又是伯母的慈禧太后照管,並親自過問小皇帝穿衣、吃飯、洗澡、睡覺等生活瑣事。但是,在教育孩子這方面,雖然慈禧太后很想做好,但由於其性格和耐性方面的缺陷,其表現實在算不上合格,就像她自己的親生兒子同治,就是一個非常失敗的案例。

應該說,在最開始的時候,慈禧太后對光緒還是抱有很大期望的。光緒五歲的時候,慈禧太后為他精心挑選了師傅,包括書法和學問都聞名遐邇的翁同龢等人。但由於慈禧至高無上的威權,其對光緒的教育方法十分的粗暴性急,光緒稍微不合己意,便是譏諷、呵斥甚至責打,這對後來光緒的性格影響極大。小時候的光緒膽小怕事,聽到打雷或者大點的聲音往往都會顫抖哆嗦。慈禧太后過分的責罰,嚴重打擊了光緒的自信心,以至於其性格既懦弱怕事,但在青少年的時候又會出現強烈的逆反,正如光緒在甲午戰爭和戊戌變法中的表現一樣。

心理學理論認為,兒童每在被自己父母譏笑或者虐待的時候,往往會產生一種逆反心理,但在父母的威權下,這種逆反心理又誘發一種內疚感,從而否定自己的行為。長此以往,這種環境長大下的兒童往往患得患失,做事情猶豫不決,缺乏自信。與同治一樣,慈禧對光緒造成了巨大的陰影,以至於影響到他的一生。在自卑的同時,光緒往往會不自覺地進行消極反抗,比如見慈禧太后時總是一臉死相,讓慈禧太后掃興,這種關係就象是噩夢一樣。

光緒親政後逆反的表現,更是加重了慈禧太后對光緒的不信任,在她眼裡,光緒始終是個懦弱自卑、猶豫不決、依賴性強、難以獨當大任的孩子。她在光緒親政後對朝政的不斷干涉和把持,很大原因就是出於這種心態。但她從不去想的是,光緒之所以成為一個人格心理存在嚴重缺陷的人,正是因為她的粗暴教育所造成的。

天道不違,歲月無情。光緒的這一生,短暫而悲慘。他沒有好好的享受過母子之親、夫婦之愛、昆季之誼,甚至連皇帝應有的臣下侍從宴遊暇豫之樂也沒有。他這一生大部分是作為慈禧太后的傀儡而存在。就連在後宮生活中,慈禧太后也要對光緒加以控制,比如眾所周知的光緒選妃事件,結果造成光緒和隆裕皇后(慈禧太后的侄女)長期沒有正常的夫妻生活,兩人在一起也是默坐無言。而光緒後來喜歡的珍妃,卻為慈禧太后所厭惡,最後在庚子之役中,竟然將之賜死井中,這極大的傷害了光緒的感情,以至於後來光緒的身體每況愈下,最終康復無望。

人生苦短,血色殘陽,光緒的最後十年,在慈禧太后的壓制下,可謂是備受冷落,孤苦凄涼。也許是陰謀,也許是冥冥中的註定,光緒和慈禧太后一前一後的相繼離開人世。也許只有死去,光緒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

在人們的議論聲中,慈禧太后風光大葬,其葬禮極為的隆重而豪華,讓中外人士嘆為觀止。當時荷蘭阿姆斯特丹《電訊報》的駐華記者對此做了一個詳細報道:

「送葬隊伍中,打頭的是一隊穿著現代軍裝的長矛輕騎兵,裝束齊整,舉止得體;接下來是由僕役們用手牽著,成一列縱隊的小矮馬;再後面就是一大群身穿猩紅色綢緞衣服,帽子上插著黃色羽毛的僕役,大約有幾百人,他們輪換著抬靈柩。

  緊接著又是另一隊長矛輕騎兵,在他們的長矛上飄揚著紅色長條旗,後面跟著馬槍騎兵。他們屬於皇家禁衛軍,身穿有紅鑲邊的灰色軍衣。後面又有一排排穿著紅衣服的僕役,舉著綠、紅、紫、黃等各種顏色的旌旗和低垂的綢緞條幅。那些舉著鮮艷旌旗的僕役行列沒完沒了,似乎他們把皇宮裡的旌旗全都搬出來給已故太后送葬了。

  接下來是來自戈壁灘的高大駱駝,滿身絨毛,體格壯碩,它們成二列縱隊,行走在道路的兩旁。它們背負著用黃綢包裹的搭帳篷必需品,因為這個送葬行列在到達清東陵之前要走整整五天的路程。接著又有一群穿著紅色衣服的僕役,雜亂無章經過。在一些穿黑衣服的官員走過去之後,之後還是雜亂無章的僕役隊伍。接著突然出現了兩頂用金黃色綢緞裝飾,並由轎夫抬著的轎子,還有一些相當歐化的現代葬禮花圈。剛才被經過的馬匹和駱駝糞便弄髒了的路面現在又由僕役們打掃乾淨了。所有這些似乎都表明前面的只是一種開路的儀仗隊,因為後面的隊伍一時還看不見。

  隨後,在遠處土丘之間的下坡路上很快就可以看到隱隱約約的旗幟。獵獵紅旗映襯著天空,一排排的騎兵向我們走來;更多的黃色轎子自上而下地過來,在這些轎子的後面,閃爍著一團耀眼的金黃色火焰,體積大得嚇人,而且離地面很高。慈禧太后的靈柩非常緩慢地向前挪動著,方形的靈柩上頂著一個偌大的金球,而且是用一塊邊幅很寬的織錦罩起來了。它被一百多個轎夫用長長的竹杠抬著,高高地聳立在他們的頭頂上,以威嚴而莊重的方式向前移動。早在一個半小時之前,太陽就已經升起,使得那個靈柩上的黃色綢緞就像是天上的一道燃燒著火焰的金色河流。這種黃色是代表皇帝的顏色。那金色的靈柩前面有數百面黃色的旌旗作為先導,那些旗幟被人們用紅色和金色的旗杆高高地舉在空中。

  接著來了一大群身穿飄逸的長袍和帽子上插著黃色羽毛的僕役。他們的後面是一批身穿紫紅色長袍,上面有象徵長命百歲,用金線刺繡的「壽」字。這些人也手持黃旗。到處都是一片黃色的海洋,有無數方形或圓形,上面綉滿了龍鳳的黃、綠、紅、藍等各色旌旗。在其他浩瀚如雲的轎子、小矮馬、旌旗和喪旗的後面還跟著一大批身穿深黃色袈裟的喇嘛和尚,他們分別來自西藏和蒙古。

  最後一大批清朝的高官走上前來。他們身上只穿著黑色的喪服。他們的官帽上摘掉了表示官銜的飾物,即紅珊瑚和藍寶石頂子,以及孔雀羽毛。他們是大清王國最高層的官員,其中包括了親王、御史和大臣。所有的人都帶著哀悼的神情從我們面前經過,衣著質樸,就像老百姓那樣,身邊都未帶隨從。

  龐大的靈柩現在已經離我們很近,距離地面很高,這個用黃色織錦覆蓋著的龐然大物像一團火似的燃燒、閃耀、發光,釋放出明亮的金黃色。它由一百多個轎夫抬著,緩慢地向前移動。它前進的行程是如此的困難和複雜,恰似這黃澄澄的靈柩是一沉重的純金塊,其柩衣也好像是用金屬,而非織錦製成。在陽光下,它顯得像是一道金色的瀑布。在這個皇家的金黃色靈柩中居住著一個以藍鳳凰與紅花為象徵的造物。沿路的士兵們全都持槍致敬,外國公使的警衛們也都向靈柩敬禮。

  現場像死一般的寂靜,站在土丘上那成千上萬的人們也都靜穆無語。就像一位女神正從他們面前被抬過,其靈柩一搖一晃,莊嚴地向前挪動。有一位喇嘛用小木鼓敲擊出了轎夫們抬靈柩的步伐節奏,木球擊打著羊皮,在令人抑鬱的寂靜中發出一種冰冷和陰沉的聲音。」

慈禧太后的去世意味著一個時代結束了。正如那位記者所評論的,「慈禧太后是神聖和古老理念的最後一位代表---當另一個新的黎明降臨在這個已經成為世界未來一部分的奇妙王國時,上述理念就會已經隨她一起死去了。」

本文未完,請點連接:http://ximensongke.blog.hexun.com/25724459_h.html


推薦閱讀:

東漢歷史
有哪些鮮為人知神話故事?
哈爾濱十大著名歷史建築是什麼?
說滿清說滿清奠定中國版圖,是對為中國流血犧牲的歷代民族先烈們的侮辱。
那時的他

TAG: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