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佛教的世界觀

世界觀是人們對世界的認識。佛教講空性,並不是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存在!佛教認為世界從運行的法則規律講是緣起論的內容,從存在的特性講是空性論,緣起論和空性論都是對世界的認識和論述,緣起論和空性論是密不可分的,是一體的,故緣起性空就是佛教的世界觀!

何為世界?

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極其深遠,現在使用的很多辭彙,最初都來源於佛教,我們經常說到的「世界」就是來源於佛教。佛教所說的世界,由時間和空間組成。《楞嚴經》卷四曰:「云何名為世界?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現在、未來為世。」

「世」為遷流義,屬於時間的範疇。佛法認為,時間象流水一樣,處於不斷的遷流延續中,從過去延續到現在,又從現在延續到未來,所以時間的存在形式為三世:即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而「界」則是對於方位的界定,屬於空間的範疇。佛教對於宇宙的空間,有六方和十方之說。六方是指東、西、南、北、上、下;十方則是指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佛教又把世界稱為世間,「間」為間隔義,世界就時間來劃分,有三世的間隔;就空間來劃分,有方位的間隔。

佛法中所說的世界,古人稱之為宇宙。《淮南子》曰:「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宇為空間,即東、西、南、北、上、下;宙為時間,即古往今來的變化過程。就其基本定義而言,宇宙與佛教關於世界的概念基本一致。

世界包羅萬象,若是從佛法的角度來認識,也可以有不同的劃分方式。

從內容上,可歸納為兩個部分:一是有情世界,所謂有情,即一切有知覺、有情感的生命,包括人類以及地球上形形色色的動物;二是器世界,指一切生物賴以生存的地球及山河大地等物質世界。從結構上,可劃分為三個部分:即欲界、色界、無色界。從生命的存在形式上,則又分為地獄、餓鬼、畜生、天、人、阿修羅、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十種世界,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十法界」。

相對於我們看到的現實世界,佛法對世界認識顯然更為深遠。世界不是單一的存在,而是有著重重不同的層次。

認識世界的方法

認識世界就要有認識世界的方法,佛教主張如實的看世界,而我們凡人看世界常常帶著很多知見,這些知見就是如實看世界的最大障礙!佛教稱為已知障!

要正確看世界,首先就要徹底清除這些障礙——知見!清空這些知見後,一切都是從零開始!猶如剛出生的嬰兒,頭腦中空無一物,這就是認識世界的開端!好壞對錯都未知,萬丈高樓平地起!認識世界的目的就是要實現自己追求的目標,從世界中獲取自己需求的利益好處,解決自己的實際問題,解脫自己的煩惱,故需依照所求先做假設!

這時,我們就可以看到:認識世界都是從零開始,從假設起步的。假設世界是這樣的,而不是那樣的,由這些假設為基礎,做出推論,再以這些假設、推論為基礎,建立自己的目標系統,制訂行動計劃,努力去實現自己的目標,在實現自己的目標的過程中,證實自己的假設、推論是否正確。

在實踐中,如果能夠實現最終目標,就說明認識可能是正確的,否則就是不正確的,能夠實現最終目標的次數越多,說明這個認識越正確可靠,這就是借假修真。

這是認識世界的唯一方法!故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再深層的看,真正的標準就因果規律!目標系統正確順應遵從因果規律,最終目標就能輕鬆順利的實現!說明認識是正確的,否則目標系統違背因果規律,最終目標就很難實現,說明認識是錯誤的,「不管黑貓白貓,捉住老鼠就是好貓」,得失利弊,好壞對錯,切身感受,冷暖自知,故佛教特彆強調實證實修,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破除邪見、破除迷信的主要陣地就是實踐!

佛教的世界觀——緣起性空

緣起性空是佛教對於世界的基本看法,它是在人類社會實踐的過程中證明了的、也不斷的被人類的社會實踐證明著的,並非是禪定過程中不切實際的空想!

緣起性空是佛法的根本。《楞嚴經疏》說:「聖教自淺至深,說一切法,不出因緣二字。」空有、無常、因果、中道、三法印、四聖諦、十二因緣等教法,都是為了詮顯緣起思想的根本教理所作的方便教說,佛教的各種理論和派別,均以緣起論和空性論作為理論基礎來闡釋自己的宗教觀和宗教實踐。

緣起性空的內容詮釋:

緣起論是從世界的運行法則方面觀察論述世界,認為世界上的事物(一切有為法),既非憑空而有,也不能單獨存在,必須依靠種種因緣條件和合才能成立,一旦組成的因緣散失,事物本身也就歸於烏有,「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的因果定律,稱之為「緣起」。

性空論是從世界事物的特性方面觀察論述世界,自性應該是事物自己本身具有的、不依賴其它事物的存在而存在的特性,而由於世界普遍的聯繫,這樣的特性就根本不存在,故說萬事萬物自性皆空。稱之為「性空」。

緣起論和空性論都是對世界的認識,只是觀察論述的角度不同、範圍不同而已,因為世界只有一個,所以緣起論和空性論是密不可分的,是一體的。

1、果從因生

緣起的先決條件是「因」,有「因」再加上「緣」,條件具足,才能生「果」。「因」是生起萬事萬物主要的、內在的條件,是生果的直接力;「緣」是外在的、輔助的條件,能助因生果,是生果的間接力。所以,萬有諸法之所以存在,必定有其生成的因緣,這就是「果從因生」的理則。

2、相由緣現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這個「境」就是因緣,世間一切現象都是因緣和合所產生的假相,因緣並非單一,而是有了自己產生的所有因緣才會產生,有了自己存在的所有因緣才會存在,現象本身並無自性,即是在和世界萬事萬物的普遍聯繫中存在的,聯繫就是力,就是矛盾。所以,存在都是不由自主,無常變化的,所以說「緣起性空」;由於無自主性,所以能隨著緣生而現,緣滅而散,因此說「相由緣現」。

3、事待理成

宇宙萬法的生起,固然是要有因有緣,但是在因緣果報的生起上,還有著普遍的理則,也就是因果的法則。譬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瓜不能得豆,種豆不能得瓜。「如是因感如是果」,違背了這個「理」則,便不能成其「事」,所以說「事待理成」。

4、多從一有

在凡夫的觀念里,「一」就是只有一個,「多」就是有很多個;但是在佛教看來,「一」就是一個世界,「多」就是一個世界的多個局部,凡夫由於看不到真正的世界整體,盲人摸象,常把自己能夠輕易感覺到的色身作為 「我」,由於有這種錯誤的基礎認識,不知不覺之中就產生了分別之心,有了內外分別和形體界限,口說普遍聯繫,實則孤立片面,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總以為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不同事物,所以說「多從一有」。

5、有依空立

世間上的人,往往有一個錯誤的觀念,以為空就是沒有。在佛教裡面,現象的存在就是有,一切存在的自性是不存在的,即自性空,這就是佛法講的空,即就是該存在和世界的其它存在相互聯繫,也正是這種聯繫人們才會感受到這些現象的存在,聯繫就是力,力是改變物體狀態的原因,如果現象有自性,則現象都能夠決定自己的狀態,就沒有和其它現象的聯繫,現象界就不會生滅變化,存在的永遠存在,不存在的永遠不存在,故一切事物都不能夠形成發展;而正是由於自性空,一切現象都不能夠決定自己的狀態,也就是和其它現象有普遍的聯繫,有力的作用,故能夠緣起生滅,展示現象界的多樣性,複雜性、變化性,這就是是「有依空立」的道理。

所以《般若心經》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就是凡人眼中的現象其本質就是佛法所說的空,凡人眼中的空其實就是現象界中的一種色。龍樹菩薩在《中論.觀四諦品》中提出「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故,一切則不成。」

6、佛是人成

現象界的存在都是緣起性空的,性空意味著普遍聯繫,即全世界的事物之間都有力的作用,都有信息和能量的傳遞,故眾生都俱足全世界的信息,本身具有如來藏,只是由於煩惱無明未斷,智慧不能彰顯而已!故宇宙全息論是緣起性空的重要內容,是眾生皆有佛性的理論基礎,人人都有成佛的因緣!

佛陀悟道之初,曾經宣示說,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因此有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這就是「佛是人成」的最佳佐證。

7、因果同體

因與果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意思是說,因果不能截然分開,「因」可以生「果」,「果」也可以成為另一次的「因」。譬如甲因產生乙果,乙果又可以成為丙因,丙因又可成為丁果,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因果看來是二,其實是一,是相關涉的。一個事物既是前因產生的果,又是後果產生的因,故因果是同體的。

因果關係是二而為一,一而為二。這是說:能生的因,必定有所生的果,果又成因;即能生的果,又必成為所生的因。因此,因中有果,果又成因,因因果果,果果因因,種瓜不能得豆,種豆不能得瓜;善因不會生出惡果,惡因也不會生出善果。所以說:「因果報應,絲毫不爽。」

例如就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問題,說來很有意思,其實是因果的問題。佛教的回答就是它們同時存在!當只能看到雞時,形成蛋的種子也是存在的,只是因為它還沒有顯現出來而已,如果蛋不存在,雞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生出蛋來的;當只能看到蛋的時候,形成雞的種子也是存在的,只是它由於緣不成熟,沒有顯現出來罷了,如果雞不存在,蛋中永遠也孵化不出雞!這是因果一體的最好例證。

8、普遍聯繫

世間一切法不離「因緣」二字,因果規律是世界的根本規律。聯繫就是事物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就是力,就是矛盾。「一切因緣生,一切因緣滅 」就是普遍聯繫的另一說法,這是人類社會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獲得的正確認識。

世界是普遍聯繫的,故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故金剛經中說「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

對世界整體:內部各個部分都是普遍聯繫的;任何一個局部都不是整體的主宰;任何局部之間都是有聯繫的,聯繫就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即力,即矛盾;對世界整體來說普遍聯繫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是永恆的;對世界整體來說現象界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是永恆的;

在凡夫的世界中,普遍聯繫只是一句口號,因為我們是用眼、耳、鼻、舌、身、意來認識世界,我們的身體在產生覺知的時候就已經對世界的信息做了篩選、抑制和忽略,就已經失去了真正的世界整體,都是在盲人摸象,科學家和佛的最大差別就在這裡。

9、萬法空性

這裡的法就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對世界的每一個局部,其自性是不存在的,即自性空。

由於世界是普遍聯繫的,對世界局部事物:任何一個世界局部事物只有把它放在世界整體中,才能真正認識到該事物的真相,才能對它做出正確的、科學的認識和評價;

任何一個局部都不能算是真正的我,整體才算真正的我,故世界局部事物都是無我的;

任何一個局部是由極微塵因緣和合而成的,都是因緣和合而產生的,極微塵就是物質和意識的統一體;

任何一個局部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的,即無常的,運動變化才是絕對的;

運動變化的根本原因就是聯繫,也就是因緣,也就是力,也就是矛盾,事物其保持原來狀態的能力就是慣性,慣性的大小和物質的量的多少即質量有關係,質量越大,慣性越大,但是慣性是與其它事物聯繫的過程中產生和表現出來的,並非是事物本身的特性;

微觀世界中,慣性小,萬事萬物包括測量儀器對微粒都有影響,故有測不準原理;宏觀世界中,事物慣性大,萬事萬物包括測量儀器對事物的影響微乎其微,故無測不準之說。

我們所說的世界局部事物的特性都是該事物與其它事物的聯繫過程中產生的,不依賴其它的局部而存在的、自己的本身具有的特性是不存在的,即自性空;

任何一個世界局部事物都包涵著其它局部通過每一個聯繫傳過來的信息、能量,是全息的,故佛法所說的空性並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世界的一切信息都有。什麼都沒有那是斷滅相,就是否認現象界的存在。

真正認識空性就是要認識事物和世界的所有聯繫!而這些聯繫信息在事物自身都有,故都具有智慧德相,故說任何事物都佛性俱足,眾生皆有佛性!

局部的自性空就意味著世界整體是普遍聯繫的!

自性空的特性是萬事萬物的根本特性!

10、宇宙全息

因為緣起性空,任何一個世界局部的事物中,都有整個世界的全部信息,這種信息是通過普遍的聯繫傳送到世界局部的事物中的。這就是眾生的如來藏。

我們能夠覺知事物,那是因為我們和事物本來就有因緣聯繫,本來就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世界的全部信息就是由於因緣聯繫而來的,是由於事物的空性而來的,只是由於眾生的分別心,才會產生已覺和未覺。這種聯繫是無法用眼、耳、鼻、舌、身、意能夠詳細說明和了解的,只能籠統的說緣起甚深。眾生很難理解一粒微塵中有全世界的一切信息,所以說很玄妙,這是因為眾生總是以眼、耳、鼻、舌、身、意來感受和認識世界看到的都是局部,這就像盲人摸象一樣,總是看不到整體,看不到全貌。

一切眾生都具有如來德性,只因顛倒夢想而不能證得。

眾生最大的顛倒:一是認為事物的本質就在事物的色身內部。二是認為已覺是明,未覺是無明。

11、諸行無常

「諸行」是指一切事物和一切現象。「行」是遷流、轉變的意思。《俱舍頌疏》說:「造作、遷流二義名行。」《大乘義章》卷二說:「有為集起,名之曰行。」一切事物與現象都是遷流轉變的,所以叫做「行」,這個字本身就包含了無常的意義。「諸行無常」是指世間上一切形形色色的事物,沒有一樣不是在剎那剎那之間遷流轉變,沒有一樣是常住不變的。因為世間上的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起,因緣所生的諸法,空無自性,它隨著緣聚而生,緣散而滅。因果就是聯繫,就是力,就是矛盾,現象界無常變化的根本原因就是因果,譬如有情世間的人有生老病死的現象,器世間的山河大地有成住壞空的演變,心念有生住異滅的變化,因此,一切法在時間上是剎那不住,念念生滅;過去的已滅,未來的未生,現在的即生即滅,它是三世遷流不住的,所以說「無常」。

根據經論所說,「無常」有二種,一為「念念無常」,一為「一期無常」。

1.念念無常:念,剎那的意思。《探玄記》說:「剎那者,此雲念頃,於一彈指間,有六十剎那。」可見剎那是極短的時間。在世間所有事物中,變化速度最快的,莫過於我人的心念,根據《婆娑論》說:「一晝夜間,有六十四億九萬九千九百八十剎那五蘊生滅。」說明心念的生滅,剎那不住,比閃電還要迅速。《寶雨經》說:「此妄心如流水,生滅不暫滯;如電,剎那不停。」

除了心念是剎那不停、念念無常以外,任何器物由新到舊,都不是突然變化,而是剎那剎那間漸漸變化而成的,都是由於不斷的量變達到質變的,所以說「念念無常」是量變。

2.一期無常:在一段時間內,遷流代謝,終歸壞滅,稱為一期無常。事實上,一期無常是由念念無常累積而來的。譬如人的生老病死,物的生住異滅,世界的成住壞空,都是由剎那剎那的漸變,累積成一期的突變。所以說「一期無常」是質變。

諸行無常之所以為三法印之一,是因為它對我們的人生具有積極的激勵意義。因為「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所以容易生起宗教心,努力修行;生理細胞的新陳代謝是諸行無常的現象,因此可常保身體的無限活力;「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換舊人」,人事的新舊更遞也是諸行無常的變化,因此一個社會有機體就能常顯生生不息的青春生機。因為無常,事物才有變好的可能,人生才充滿希望。因為「念念無常」逐漸積累才能成為「一期無常」,所以做人做事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的來做,而不能一觸而就。佛陀當初之所以捨棄世間榮華,出家學道,是有感於人生的無常;成道之後,也以苦、空、無常的人生真象來開示眾生,因此原始佛教教團的成立,可以說是源於佛陀對於諸行無常的體悟。《大般涅槃經》卷中說:「一切諸行悉無常,合會恩愛必歸別離。」體念無常,能激發廣大菩提心,完成自己,也救護一切眾生。

12、諸法無我

「諸法無我」是指一切有為、無為法並無獨立的、不變的實體或主宰者。這裡所說的「法」,是指宇宙間所有的事物,包括物質現象和心識活動等,是有形無形事理色心的通稱。所謂「我」,是主宰和實體的意思;「我」是恆常不變的實體,具有自我主宰的功能;「我」既無聚散離合,也無變化生滅的實體,是獨立自主、永恆不變的主宰者。

任何一法都是世界整體中的一個局部,真正的我是世界的整體。故任何一法都不是真正的我,任何一法都不能成為世界的主宰者!也不能成為自己的主宰者

然而,世界上有沒有這種單一獨立的、自我存在的、自我決定的永恆事物?一般宗教對此都是肯定的。如婆羅門教就認為世界是由大自在天〈大神〉所創造的,天主教也認為有一個萬能的上帝,上帝創造世界,創造人類,上帝主宰一切。但佛教卻反對這種說法,認為一切事物皆依因緣而生,緣聚則有,緣散則滅,彼此之間相互依存,並無實體性,因此說「諸法無我」。無我有二種:

1.人無我:是說一般人執著為「我」的身體,是依煩惱業集、五蘊諸法所成,所謂「五蘊和合,假名為人」,是虛妄不實的,如樑柱瓦椽和合而有房舍,離開樑柱瓦椽則別無房舍,因此有情眾生只是五蘊諸法所成,沒有實體的我,所以說「我」只是假名而已,就如命名為人、狗、貓,都只是一種假名方便,沒有一定的實體。

2.法無我:世間一切的事事物物都是依靠種種條件因緣所生成,沒有本來固有的獨自本性,也就是空無自性,如幻如化,因此說法無我。

由此可知,「諸法無我」是指一切事物皆無自性,無自性即「緣起性空」,「運動變化」這是佛教的根本教義,所以要正確的把握佛教,必須徹知一切法無我。

13、涅槃寂靜

「涅槃」就是四聖諦──苦、集、滅、道中的「滅諦」。《大乘義章》卷十八說:「外國涅槃,此翻為滅,滅煩惱故,滅生死故,名之為滅。離眾相故,大寂靜故,名之為滅。」《華嚴大疏鈔》說:「譯名涅槃,正名為滅。」《涅槃經》說:「滅諸煩惱,名為涅槃。」可見涅槃是指熄滅煩惱、生死、痛苦、人我等種種無明火焰,而達於寂滅無染,充滿快樂、光明、自由自在的境界。

「寂靜」謂遠離煩惱,斷絕苦患,也就是涅槃的異名。涅槃境界遠離諸苦,湛然常住,無生無滅,所以稱為寂靜。《瑜伽師地論》卷七十說:「三苦永離故,名為寂靜。」《雜集論》卷八說:「何故名寂靜?於現法中,彼果心苦,永不行故。」

從以上的解釋可知,「涅槃寂靜」是一種滅除貪、嗔、痴、慢、疑等諸煩惱,身無惡行,心無惡念,身心俱寂的一種解脫境界。

涅槃的種類可分為:

1.本來自性清凈涅槃:又名本來清凈涅槃、性凈涅槃、自性清凈涅槃。一切諸法的萬相,它的理體就是寂滅的真如,所謂性凈涅槃,就是人人本自具足的真如。

2.有餘依涅槃:聲聞、緣覺、菩薩三乘聖者,雖已滅除三界煩惱,更不起業,但是尚且餘存過去業力所感受的依身(肉體)未滅,因此名為有餘依涅槃。

3.無餘依涅槃:煩惱既盡,由過去業力所感受的依身也滅除,無有遺余,因此名為無餘依涅槃。

4.無住處涅槃:菩薩以有大智慧故,斷離煩惱障、所知障,不住於生死迷惑的世間。由於懷有大慈悲,積極救護眾生,因此也不住於涅槃,獨自享受安樂。迷惑染污的世間固然不住著,常樂我凈的涅槃也不住著,因此名為無住處涅槃。

除了上述四種涅槃之外,尚有一種大涅槃,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思為如來的法身。《勝鬘經》說:「法身即如來大般涅槃之體。」大涅槃是諸佛的法界,是諸佛甚深的禪定,也就是「常樂我凈」的境界,此境界惟佛能證,所以《法華經》說:「惟如來證大菩提,究竟圓滿一切智慧,是名大涅槃。」

其實,涅槃佛性是人人本自具足的,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時,曾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顯現。」可見自性清凈的涅槃佛性,人人具足,但被煩惱、執著、無明等客塵蒙蔽而不能顯發。佛陀說三法印,就是為了破除眾生的我執,以引導眾生出離生死之苦,而得涅槃之樂。所以《法華經》說:「我此法印,為欲利益世間故說。」

涅槃寂靜其實是說世界的真諦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永恆的!這個真諦對整體世界來說就是普遍聯繫;對世界的運行法則來說就是因果規律,對事物特性來說就是自性空;對事物的存在狀態來說就是運動變化!對事物本身的自由度來說就是諸法無我!

14、世界無極

人類對於世界的探討主要涉及兩個問題:一是世界的本原;二是世界發展的規律,這也是古今哲學家和宗教學家關注的熱點。哲學上的本體論和宗教家的神創說,都是為解決這兩個問題提出的。

關於世界本原的探索,在哲學上有唯物論和唯心論兩種觀點。唯物論者著眼於現象,認為世界由物質構成。印度順世論提出世界由地、水、火、風四種元素構成;中國五行說將金、木、水、火、土作為萬物產生的基礎;古希臘的德謨克利特則認為世界由原子構成。而唯心論者則致力於現象產生的起因,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如古希臘的柏拉圖,認為理念是世界的本原;德國古典哲學集大成者黑格爾,認為絕對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但不管是唯物論還是唯心論,都只是從單一的角度來看世界,難免有失偏頗。其本質就是世界有無第一因,何為第一因的問題,即就是世界有無極點、有無邊界的問題,何為極點、邊界的問題。唯物論認為物質決定意識,物質是第一因,先有物質後有意識;唯心論認為意識決定物質,意識是第一因,先有意識後有物質。

神學家們基於各自的信仰,針對世界的形成提出了不同版本的「神創說」:印度婆羅門教認為世界由大梵天創造;伊斯蘭教將真主作為世界的創造者和維護者;基督教則崇拜上帝的無所不能的創造力……這種關於世界的本原的解釋又屬於唯神論。

佛法認為,世界由因緣而生,既有形成的過程,也有毀滅的過程。任何一個世界,都要在無常規律的支配下,經歷生成、穩定、毀壞、消亡四個階段,這個過程在經典中稱為成劫、住劫、壞劫、空劫。佛法正是從緣起的角度,才主張世界雖有成、住、壞、空,但是世界上不存在第一因,就世界整體來說是不生不滅的,是無限的。我們認識世界,都是以當下為參照,無論是空間和時間,我們窮盡畢生也不會找到盡頭極點。哪一個因是世界的起點?哪一個果是世界的終點?哪裡是世界的邊界?故物質和意識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共同構成世界!本來就是一體,故無分別心才可見世界的實相啊!

因為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各種條件的組合,就條件本身來說,是相互依賴的,並沒有一個最初的條件。就以我們身上穿的衣服來講,它是由棉紗、染料紡織工人和機器以及裁縫等眾多條件和合而成,缺少任何一種條件,都不能成為衣服,其中什麼才是最初的條件呢?這也正說明,世界上根本找不到所謂的第一因。所以,佛法否認世界有開始,否認世界有名為始基的本原。

15、不二法門

《維摩詰經·入不二法門品》:「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

世界是一個整體,無論怎麼說,怎麼做,也不會變成兩個,甚至多個,這就是不二;因為眾生執取,產生我相,由此產生陰陽對立的世界,這就是二。眼耳鼻舌身意從開始產生的時候就已經抑制和忽略了很多世界的信息,出現了錯誤,這是現代科學已經證明了的結論,所以,《金剛經》說「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而凡夫之人貪著其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16、最小元素

若從物質世界的緣起仔細觀照研究,世界之中有一個最小的元素,那就是無方分極微塵,道家稱為道,但是如果人們去思考和研究這個無方分極微塵時,物質世界就已經產生了運動變化,至少研究者的腦細胞變化了,因為緣起,這個無方分極微塵受研究者體內物質的變化的影響,也已經不是原來的哪個狀態了,由此我們細想,我們研究認識到的這個無方分極微塵也是緣起性空的,我們的認識還不是無方分極微塵的真相,所以《道德經》開章明義「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道德經》幾句話中的無就是人們找不到的無方分極微塵的自性,有就是通過仔細研究發現的無方分極微塵的實體。

世界即是物質的,世界又是精神的,是一體不二的,凡夫因分別心,產生了陰陽世界,從而產生不同的境界,因此佛教提出了「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的真知見真知灼見,即就是世間萬物都有自己的世界。

17、眾生平等

佛教認為眾生雖然形態不同,處境不同,但是其本質都是性空的,沒有差別,所以都是平等的,因為緣起,眾生今天是帝王將相,明天就可以成為貧民百姓,今天是人身,明天就可以成為畜生,都沒有永恆主宰自己命運的能力,都不能因處境好而驕傲,也不能因為處境不好而自卑,不能崇拜什麼,也不能鄙視什麼,眾生沒有高低貴賤的分別,

無明論

無明就是未覺察到,不清楚,不明白。明就是已覺察到,清楚,明白。

無明是佛教輪迴理論中輪迴原理(即十二緣起支)的開端,是輪迴的根源。無明這一支,包含了對善惡、因果、業力及世上萬事萬物之實際情況的誤解。這些無明,就似是一塊黑布,障住了我們的眼睛,令我們看不到事物的真正面目。自無始始輪迴以來,無明就伴隨我們,從沒有一刻離開過我們。

無明的產生

要認識無明,我們必須清楚我們意識產生的過程。

緣起論中有因果同體的規律,在 「因」中存在著產生「果」 的種子,在「果」 中也存在著形成「果」的「因」的成分。因此「因」和「果」 總是同體的,是相互依存、同時存在的,例如就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問題,說來很有意思,其實是因果的問題。佛教的回答就是它們同時存在!當只能看到雞時,形成蛋的種子也是存在的,只是因為它還沒有顯現出來而已,如果蛋不存在,雞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生出蛋來的;當只能看到蛋的時候,形成雞的種子也是存在的,只是它由於緣不成熟,沒有顯現出來罷了,如果雞不存在,蛋中永遠也孵化不出雞!這是因果一體的最好例證。

物質和意識的關係也是因果關係,故物質和意識也是同體的,沒有誰決定誰的問題!世界上沒有第一因。故佛法是不二法門。從時間上看世界,因為無第一因,時間可以向過去和未來無限延伸,是無限的;從空間上看世界,天外有天,人類的實踐已經證明世界是無限的。

如果認為物質決定意識(唯物論),或者是意識決定物質(唯心論),從時間上看,首先就有世界產生的起點!這與人們的實踐不符合,故佛教否認世界有第一因,肯定世界是無極的,物質和意識是同體的。

意識就是物體由於相互作用而存在的感應現象。由於世界的物體都是因緣和合而成的,因緣就是聯繫,就是力,就是矛盾。所以,所有物質都有感應能力,時時刻刻都在接受世界通過聯繫傳遞的信息和能量,同時也在時時刻刻的對這些信息和能量做出相應的反應,這就是意識產生的根源,故稱意根。

因為感應是普遍存在的,故萬物都有意根,都是生命體。萬物其實就是佛所說的眾生!

行就是事物的運動變化,由於世界是普遍聯繫的,事物的運動變化是永不停息的!每一行都有效果,運動變化的效果就是業。由此可見業是不可能消失的。善業就是好的效果,惡業就是壞的效果。

由於物體的因緣十分複雜,運動變化是完全自然隨緣的,卻又無法捉摸預測,這種狀態就是未覺。

因為未覺的緣故,物體的運行和感應都是自然而然的,沒有有意的造作。由於這種因緣感應的存在,在物體的內部的各個部分都在無相互的意識影響的狀態下運動變化,即自然運行,而且非常複雜多變,無法捉摸預測,混沌一片,這就是事物的本來面目——緣起性空。

當某些和物體作用的力強烈而持久時,物體內因緣相似的部分就產生反覆的相似的感應,由於物體內部也有各部分之間的相互影響,所以雖然前後的感應外緣是永遠不同的,而內部卻表現出了相同一致的感應。就像磁石對雜亂無章的鐵屑的作用一樣——有規則了,因為出現了有章可循的所謂的規則,可捉摸預測了,已覺就產生了,識由此就產生了,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條件反射。已覺的狀態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明,這種所謂的明,其實就是其內部抑制和忽略了對其它信息的感應,現代生命科學研究大腦的運行機理時,發現大腦有相應的功能區,當大腦的某些部分特別活躍時,其它部分的活動就會被抑制。這說明覺知認識的產生都是以抑制和忽略其它未覺信息的部分而作為代價的,總是有局限性的,總是有錯誤的,故只是對世界局部的反映覺知,這才是真正的無明啊!

未覺之時,就是真正不執著的時候,這時的行是自然的行,隨遇而安的行,順乎天理的行,故全是善行;未覺之時,並非是行停息了,而是沒有覺知認識而已,這種行是在自由自在不受干擾的狀態之下的行,物體內部所有部分都在順應世界的法則而行,順應世界合力的方向而行,雖然沒有覺知認識,但是感應卻遍行全世界,物體內部實際上全部被調動起來了,故能糾正在有覺知認識的時候產生的盲目性、局限性,徹底解除已覺狀態中抑制和忽略信息的根源,恢復和強化所有部分的感應功能,這就是佛菩薩的般若智慧;未覺之時,物體內部完全按照因緣作用運動變化,反映著整個世界的狀況,雖然全面反映世界的狀況,但無主次之分。

在已覺之時,就是有執著的時候,行是有意的行,有慾念的行,總是在有意識的造作,不一定總是順乎天理的行,故善行惡行都有,合稱無明行;已覺之時,雖然被覺知物應對應的感應區突出活動,但是其它部分的感應區被抑制,所以只見局部,不見整體,但是卻把主體部分強調出來,聚焦和注意了當下所覺的物體,主次分明;已覺之時,由於存在抑制和忽略,覺知的範圍被限制在所覺的內容,思維的焦點就產生了,其它的感應區被限制了,這些功能區也就停產了,長此以往,功能區的功能也就退化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大腦僅僅被開發了不到百分之十的真正原因;已覺之時,由於存在抑制和忽略,已覺的內容總是會出現錯誤。而我們卻總是不願意承認這些錯誤,這就是執見。

由上述可知般若就是未覺之時的狀況,我們所說的意識就是已覺之時的狀況。

凡夫由於已覺的意識經常運用,般若的意識卻日漸退化,故不識本來面目。其實就是明和無明顛倒了。由糊塗變聰明難,由聰明變糊塗更難。未覺就是最大的智慧,就是般若智慧,古人常說大智若愚,這是真實不虛的!

眾生認識未覺總是靠已覺之後的思維推理,而不是直接感知,已覺後就已經進入了無明,然而未覺的時候還是不能說明事物,還是無明,所以,無明無始無終,明和無明其實不二,只是眾生的執見而已!

眾生連無明都不知道,連自己在夢幻的世界中都不知道,自以為自己是明白人,常常要與整個世界的相抗衡,結果境界不能稱心如意,苦就產生了,故無明是苦的根源!

未覺的般若和已覺的意識,其實都是智慧運作的兩種形式。故未覺和已覺同時修鍊,同時發展才是如來正法。

無明和修行

所謂的修行就是要重新恢復這些體內退化的功能區的功能,讓它們重新發揮作用!有為法就是針對具體的功能區,有意的為這些功能區提供信息材料,使它們恢復生產,增強功能;而無為法則是針對所有的功能區,解除抑制和忽略未覺感應信息的根源,恢復所有功能區的自由,從而恢復所有功能區的生產,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眾生最大的顛倒有兩個,一是在對事物的本質的認識上,錯誤的認為事物的本質在事物的色身中,其實事物的本質在它和世界的普遍聯繫中;二是對無明的認識上,錯誤的把未覺當作無明,而真正的無明卻是已覺。

由於眾生的執著,常在色身中找本質,常把未覺當作無明,顛倒本末,千百萬億劫以來已經形成難以改變的習慣,故無為法很難做到,常在有為法中轉悠,難以成佛。明白此理,就明心見性了,明理修行,就是精進,佛道就在眼前,成佛指日可待。

四念處觀身、觀受、觀心、觀法,在修鍊什麼呢?不就是修鍊這個「覺」嗎?不就是在修鍊六入處嗎?六入處是什麼呢?不就是功能區嗎?不就是各種器官嗎?這都是有為法的修鍊,等到各個功能區,各個器官的功能都加強了以後,才會進入無為法的修鍊。所以,修行的關鍵就是修覺的能力,佛就是大覺的人!

人們每天都有去佛的世界走一遭,確不知道,這就是在睡眠中而且沒有做夢的時候。

人們會說,我去過佛土,我的大智慧怎麼沒有開發出來,我怎麼沒有佛陀的五眼六神通?這是由於已覺時對已覺之外的其它六入處(即功能區)的抑制,使已覺時,未覺部分的六入處的活動不一定順應規律,多時處於背道而馳的狀態,疲憊困苦,缺少產生已覺的信息和能量,就像人太餓太累了,即使解開他的束縛,他也不會大動一樣。疲勞也是體內結縛太深太多的表現。

睡眠對人體的狀態、機能有自動恢復的作用,這也是由於進入佛的世界,順應世界的規律的結果。

千百億萬劫以來的習氣不是輕易能夠改變的!只能藉助這些習氣先逐漸的恢復加強具體的六入處(功能區)的功能,這就是漸悟,而在未覺的時候,解除六入處之間相互的抑制,同時恢復所有的六入處的功能就是頓悟!

看到這裡,也許有人會說:「睡眠無夢時就是進入了佛土。那麼修行只需多睡眠就可以了,何需受苦受累呢?這種說法是否正確呢?」睡眠無夢時就是進入了佛土,這種說法是正確的,只是由於經常運用的已覺的六入處(功能區)比較靈敏,當它們經過佛土的滋養,恢復疲勞之後,就立即會活動起來,進入已覺的狀態,這就離開了佛土?也就是說,我們凡人住在佛土的時間,非常短,還沒有等所有的功能區的功能都全部恢復加強,就已經產生覺知,離開了佛土,墮入凡塵,又被習氣控制了,所以,修行僅靠睡眠那是不行的!

由此可見,改變自身的習氣,這是修行的根本。只有認識無明,才能真正明心見性,反觀到自身的不良習氣是什麼,才能真正出離輪迴。

緣起性空的啟示

1、無住而生其心

住,就是執著、停留,因為凡夫的認識世界使用的是眼、耳、鼻、舌、身、意,而我們的身體在產生覺知的時候就已經對世界的信息做了篩選、抑制和忽略,使它們都有焦點,看到的都是世界的局部,所以,只有讓它們的焦點在整個世界中高速的運動起來,才能彌補一些其自身的缺陷,看到更大的範圍,這是有分別心的凡夫認識世界的最有效方法。

真正能夠認識到世界整體的是般若的思維方式,也就是大圓鏡智,這是佛的思維方式,凡夫很難理解掌握,只能以無住而生其心的方法去替代般若的思維方式來理解佛法,認識世界,這就像中藥里用党參代替人蔘一樣,是權宜之計,方便之說。

2、實踐才出真知

緣起性空啟示我們,人們認識世界的方法只有一個,這就是借假修真。這個假就是人們對於事物的假設及其推論,修就是人們的實踐活動,真就是事物的真相。

只有人們的實踐,才是人們對於外界認識的真理性的標準。人們達到了思想中所假設的結果時,人們的認識才被證實了,人們要想得到工作的成功,即得到預想的結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於事物的規律性,如果不合,就會在實踐中失敗。人們經過失敗之後,也就從失敗中取得教訓,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適合於外界的規律性,人們就能變失敗為勝利,所謂「失敗者成功之母」,「吃一塹長一智」,就是這個道理。實踐的成功和失敗只能說明假設及其推論是否是真相的可能性的大小,並非說明它就是絕對的真相,因此《金剛經》反覆強調無住而生其心的道理。

3、人生重在當下

緣起性空啟示我們,人生的目標就是解脫,解脫的關鍵就在當下的努力,失去當下,您將失去一切。眾生受苦的根本原因就是無明,因為無明,產生無明行,因絕大多數的無明行不是順應整個世界的合力的,也就是說不是真正隨緣的,常常受到因果規律的懲罰,苦海由此而生。修行就是要斷除無明行,無明行是在每一個當下產生的,所以是修行的重點關鍵所在,當下無明行斷除,就會立即解脫成佛。

4、事物質量互變

佛教認為無常可分為念念無常、一期無常,這就是現代人們所說的量變和質變,緣起性空啟示我們,相由緣現,事待理成,質變是由量變逐步積累而來的,又是新的量變的開端。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任何事物的成就都不是一觸而就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5、世界整體思維

緣起性空啟示我們,世界是普遍聯繫的一個整體,解決任何問題都要有整體的思維,不能只看局部,思維要活躍,凡夫的思維都只是盲人摸象,普遍聯繫,整體觀念都只是口號,沒有真正落實到實踐上,只有佛的般若智慧才是真正的整體思維!

6、萬法不離因緣

緣起性空啟示我們,萬法不離因緣,一切方法的根本就是因緣,看到緣起就是看到了成功的方法。成功的基本方法就是尋找並創造實現目標的因緣(條件),由目標到因緣(條件)就是分析問題,由緣(條件)到目標就是解決問題。

7、無我道德自高

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道的解釋是:「從行從首,一達謂之道。」即道路、途徑。對「德」的解釋是「德者,得也。外得於人,內得於己」。在甲骨文中,「德」字的左邊是「彳」,它在古文中是表示道路、也是表示行動的符號,其右邊是一隻眼睛,眼睛之上是一條垂直線,這是表示目光直射之意,下面是心。所以這個字的意思是:眼光和心思始終不離開目標,這就是「德」。所以《說文解字》中的「德」的意思是從別人得到的以及自己認識到的道路對人的要求。

道德從字面上看,道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詞,道德本來的意思道德就是道路以及道路對人的要求。道路和道路對人的要求這兩個方面是緊密聯繫、不可分割的,統一於達到目標的過程即成功之道中。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為了階級統治的需要,道德逐漸的演化成了偏意詞,詞義的重點偏向了德字,通常指社會公德。

道德的根本就是因緣,遵循道德的源動力就是人的需求,這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但是為了利益,不不顧一切,違背因果規律,那就失去了人作為人的本質特徵——理性了,其實到最後,不但所求的利益得不到,而且連已有的利益也會丟掉,這就是有「我」的強烈意識而造成的,只有「無我」才會全面整體的看問題,才會自覺的認識和順應因果規律,才會正確的捨得眼前利益,才會成功解脫,這才是真正高尚的道德。

8、觀自才得解脫

觀自就是觀察研究自己,緣起性空啟示我們,不研究自己,就不知道自己受苦的因緣,找不到解決自身問題的方法,就不能獲得解脫。研究自己其實也就是研究整個世界,研究自己和世界萬物的關係,能看到自己和世界萬物的所有聯繫,也就知道了自我解脫的方法,最終就會由必然王國進入到自由王國了,也就是到達極樂世界了。

9、眾生皆無高下

緣起性空啟示我們,眾生是平等的,都是我們徹底解脫的條件,是需要我們尊重和正確面對的,如果我們有分別心,以個人的好惡取捨,必然會成為受苦的因緣,受到因果規律的懲罰,永世不得脫離輪迴苦海。

10、隨緣才得極樂

緣起性空啟示我們,隨緣才能到達極樂世界,真正的隨緣是隨整個世界的合力而運動變化,沒有般若智慧是不行的,極樂是順應所有的因果規律的世界。凡夫的隨緣是隨自己眼前的緣,還有無量無邊的自己沒有認識到的緣,所以離極樂世界還有十萬八千里的距離。

緣起性空世界觀的意義

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證悟成佛,他所證悟的便是這個宇宙人生的道理──緣起法。

但是,緣起並不是佛陀所創造或制定的,而是宇宙人生本質的、必然的、普遍的理則,佛陀只是發現了這個自然的法則而證悟成佛,然後將這個證悟的道理告訴我們:世間的一切諸法,都是「因」「緣」所生起,主要而力強者為因,次要而力弱者為緣,透過因緣和合,才有一切現象,才有一切法(事事物物)的生起。

緣起法顯示出宇宙萬法生滅變異的關係,也顯示出人生苦樂的來源。從緣起法中可以知道,任何事情的結果,都是由因緣所成,所以要獲得快樂的人生,就必須培植好因好緣,想擁有和諧的人際關係,便須廣結善緣。如果沒有植下善因善緣,一旦嘗到苦果,也要懂得改善因緣,而不是一味的在果報上計較,乃至怨天尤人,徒使自己陷入重重的煩惱中。所以,了解因緣果報的關係,使我們懂得改善逆緣,培植好緣,廣結善緣,隨順因緣。

諸法既是因緣所生,自然空無自性,無自性便無法自我主宰,所以說「無我」。我們若能正觀緣起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就能通達無礙,遠離一切愛欲、煩惱。煩惱是系縛眾生,使眾生不能解脫自在的最大障礙;煩惱既除,當然就能獲得生命的解脫。因此《稻芋經》說:「見緣起則見法,見法則見佛。」

過去佛教一直給人悲觀消極、遁世避俗的印象,這是因為一般人對佛教所說的「苦」、「空」、「無常」等義理,有了錯誤的理解,以為佛教只是消極的講苦、講無常,卻不知道其中的目的,是為了讓眾生認識苦、空、無常的人生真象,從而發起欣樂厭苦之心,積極地追求究竟涅槃之樂。因此,我們對於緣起性空應該有以下認識:

一、無常才有希望成功

緣起性空啟示我們:世間萬法是「無常」的,好的有可能變壞,壞的也有可能變好。因此縱使遇到困難、挫折,只要我們堅忍不拔地朝向正確的人生目標努力,一切的困難挫折終會成為過去,因為因緣所生的萬法,有賴於諸緣,一旦因緣散失,所生的諸法自然亦趨於散滅,所以「無常」可以為我們帶來新的希望。

所以無常也有它積極、樂觀、奮發的一面。譬如一個貧窮的人,只要他肯勤勞努力,也有發財的一天,因為貧窮的現象也是無常變化的;做事遇到挫折,只要能夠堅持下去,就可以改變逆境,因為世事是無常的,不會有永遠的災難。因此,無常給人生帶來無限的光明、希望與生機。

此外,無常可以提醒我們珍惜生命,把握時間,可以使我們脫離一時的貪慾。尤其學佛的人,有了「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的無常觀,才能精進不懈,進趣佛道,及早成就。所以,無常才能進步,才能更新,才能生生不息;無常蘊藏著無限的生機,是最實在、最親切的真理。

二、無我才能明理和眾

「諸法無我」是緣起性空重要的內容,佛教講「諸法無我」是為了破除眾生對自身的「自我愛」,以及對我所有物的「境界愛」。因為我們執以為「我」的身體,是四大五蘊假合而有,隨著緣聚而生,緣滅而散,毫無「自主」可言。而且從生到死,無時不在生滅變化,因此不是「恆常」而固定不變的。尤其身是眾苦所聚,生理上有饑寒、疾病、疲勞等諸苦;精神上有憎怒、畏懼、失意等苦。當眾苦逼迫時,欲離而不能,根本無「自在」可言。因此,《摩訶止觀》說:「無智慧故,計言有我;以慧觀之,實無有我。」

不過,這裡所說的「無我」,並非說沒有我這個人,而是要我們擺脫有形對待關係的束縛,使自己安住於無人我、無對待的境界中;換句話說,無我是要我們泯滅人我對待,把「我」融入大眾中。

修行之中,我等都是求福,而不是求禍,故應該認識和順應因果規律,而要認識和順應因果規律,就必須拋棄自己的私心雜念,捨棄自己的一些利益好處,所以,真正明白事理的人,就不會總是僅僅以我為出發點思考問題,而是要站在眾生的立場去思考問題。因此,只有無我才能真正認識和遵循因果規律,才能夠干大事,成大業。一切覺悟的標準就是無我!無我者都是菩薩!無我才能成功解脫,成功解脫就是佛!無量的成功解脫就是阿彌陀佛!

共同解脫是佛教的終極目標!因為一切因緣生,一切因緣滅,也就是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普遍聯繫的,內因是變化的依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對於眾生,如果沒有他們自己的覺悟和修行,任何人是無法徹底解脫他們的;對於自己,如果眾生沒有全部徹底的解脫,自己就缺少徹底解脫的條件,因此也無法徹底的解脫。眾生沒有全部解脫,任何人的解脫都是不徹底的,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故《金剛經》中說「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一眾生得滅度者」。故無我是實現佛教終極目標的基本要求。

佛教是非常重視大眾的宗教,離開大眾就沒有佛法。所以,學佛的人,首先要培養「以眾為我」的性格。能夠「無我」,才能融入大眾,才能「以眾為我」。所以,「無我」是個人修行的根本。

三、涅槃才是究竟至理

「涅槃」是佛教最圓滿的世界,但是一般人不了解涅槃的意義,以為涅槃是死後的世界。如某某人去世,便說得大涅槃了。其實涅槃不是死亡,而是與死亡截然不同的超脫境界。涅槃是不生不死、無為安樂、解脫自在的意思;涅槃是滅除我執、法執,滅除煩惱障、所知障,是度脫生死的意思。譬如一個犯人被杻械枷鎖系縛時,是毫無自在可言的,一旦卸除了,便得解脫;眾生被貪嗔痴等煩惱所系縛,也不得自在,如果修習佛法,斷除煩惱,便得解脫,解脫就是涅槃。

人生在世,短短數十寒暑,白雲蒼狗,無非夢境;「大廈千間,夜眠不過八尺;良田萬頃,日食不過幾斛。」面對這樣有限的生命,如果我們能證悟涅槃,就能突破時空的藩籬,將生命遍佈於一切空間──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充滿於一切時間──亘古今而不變,歷萬劫而常新。這樣的生命無所不在,無處不有,可以超越死亡和無常的恐懼,在無限遼闊的時空中生生不息。

因此,我們對涅槃應該有這樣的認識:涅槃是人生最究竟的歸宿,涅槃之樂不是死亡後才能得到,而是當下就可體證的。能夠對涅槃有正確的認識,才能得到真實究竟的常樂我凈,才能體會諸佛千古無我的涅槃妙諦,這是我們學佛應有的認識!

四、解脫自有恆常道法。

緣起性空啟示我們:「五蘊皆空,因果不空」,萬法不離因果,解脫的恆常道法就是認識和順應因果規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佛教既不是主張命由天定的宿命論,更不主是張人定勝天的人定論,而是主張事物的發展雖然有其規律,但也是可以改變的,命運三分靠天定,七分靠打拚。但是因果規律是誰也改變不了的。只能遵從,不可改造!

成功解脫的基本方法就是尋找並創造實現目標的條件(因緣),由此基本方法運用的時機、目的不同,解脫之法又可分為有為法和無為法兩種。

有為法和無為法都是解脫的方法。有為法是有目標、有追求的世間凡夫的解脫方法,有為法的特點是有我、喜歡、求取、有所得、有執著、有焦點、小視野;無為法是無目標、無追求的菩薩的解脫方法,無為法的特點是無我、厭惡、舍離、無所得、無執著、無焦點、大視野。

譬如一群人忽然遇到一座寶山,凡人一見寶貝,必定滿心歡喜,瘋狂求取,雖然必有所得,但在求取之時,執著之心日勝,眼光就有了注意的焦點,思維所想到的也就僅僅是局部了,這就是有為法,凡人們被慾望驅使,看到的只是眼前的寶貝,而看不到危險正在逐漸地到來——由於凡人們執著的挖寶,底下被掏空,寶山就要坍塌了。凡人們更看不到寶貝其實也就是包袱,得到的越多,包袱也就越重,行動也就越不靈活,看到寶山坍塌的時候,就算看到了也逃不了滅亡的厄運,故有為法雖然也是解脫的方法,但它永遠也不能令人徹底解脫!

而無為法就是雖然身在寶山,見到寶貝不動心,厭惡瘋狂求取的行為,更厭惡寶貝帶在自己身上令自己行動不便,故不求不取,無執著之心,眼光就沒有特別注意的焦點,思維也就靈動起來了,如此就能夠統觀全局了,也就沒有寶山坍塌的因緣了,即使危險來了他也能夠及時察覺,靈活避開,這就是無為法!一身輕鬆,解脫自在!

有為法是求取之法,真諦是尋找並創造實現目標的條件,為持戒修福之法,有為法修鍊到極點充其量也只能達到有餘涅般;而無為法是舍離之法,真諦是舍離、忘我、自然,心無掛礙,為成佛成道之法,無為法才能到達無餘涅槃!

凡夫求道,因缺福德資糧,難入正道,故先行有為法持戒修福,累積資糧,悲智雙運,覺行同修,功德圓融,即入涅槃,此謂有餘涅般;

菩薩求道,不慮福德資糧,即進正道,故行無為法,舍離陋習,止斷萬緣,止息內心,自然忘我,覺行圓滿,即入涅槃,此謂無餘涅般;
推薦閱讀:

假如釋迦牟尼那套理論真的是最好的,那為什麼佛教還有這麼多異端宗派呢?
中國佛教衰落的原因——太虛
大乘無量壽經  (第一0二集)  2000/10/14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2-034-0102
怎樣正確理解「緣起」?
關於修行的三個小問題?

TAG:世界 | 世界觀 | 佛教 | 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