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夫妻衝突類型及有效的溝通方式
長期地避免衝突,會帶來很大的問題,但衝突的結果並不總是負面的。衝突如果處理得當,可以為婚姻注入是生命力,成為通往親密的康庄大道,使親密關係更上一層樓。
如果兩人長期逃避衝突,關係就會逐漸冷淡,最後成為「相見如冰,「哀莫大於心死」, 甚至容易造成離婚收場。關係如果到這個地步,就要花很大的功夫才能醫治。是不是差異一定會導致衝突呢?我想在這裡給大家簡單聊聊這個問題
關於差異與衝突的三個小測驗
1.差異會導致衝突嗎?臨床實證資料指出,夫妻間相似與相異的程度,不能預測離婚。有些夫妻差異很大,但是依然很幸福、很恩愛。有些夫妻即使彼此個性非常相似,卻仍舊以離婚收場。而且很多個性不一樣的夫妻婚前會彼此吸引,但是婚後,雙方會因為一些差異而產生衝突。然而,只要他們能夠好好地學習愛,經過衝突、調適,最後很多人都可以進入一個非常幸福的婚姻。
2.那些爭執、吵架次數多的夫妻容易離婚呢?還是那些爭執、吵架次數少的容易離婚?過去30年的臨床實證資料表明,快樂的夫妻跟離婚的夫妻,吵架的次數平均起來差不多。不但吵架的次數差不多,連吵的內容都是一樣的:為金錢、子女教養方式、家務分配、雙方的姻親吵架,為雙方的娛樂、朋友、性關係吵架。所以,夫妻間吵架次數的多寡,跟是否離婚沒有關係。真正能夠預測夫妻是不是會離婚的,是夫妻間懂不懂得處理他們彼此的差異與衝突。
3.那一些快樂、幸福的夫妻,是不是他們之間的問題統統解決了?實證研究,即使是非常幸福、快樂的夫妻,他們的婚姻中還有69%的問題是無解的。只是幸福、快樂的夫妻沒有讓這些差異成為問題,而是懂得跟這些差異和平共存,並把這些差異變成他們生活的調味料。
可見,差異並不一定會帶來衝突。當我們用你死我活的眼光來看差異的時候,它就容易演變成為衝突,但是如果我們用一個新的眼光來看差異和衝突,就會完全不一樣了。
我在這裡想提出三個重要的觀點:
關於的衝突三個認知
第一,衝突是不可避免的。
任何關係,只要親近,就一定會有衝突。特別是在夫妻與親子關係中,因為這是人間最親的關係。引起夫妻衝突的事,通常是雙方都比較在乎的事。比如,我有一件舊衣服,破破舊舊的,你不小心在上面潑了些墨水,我可能不是很在乎。但如果我身上穿了一件潔白的衣服,是我母親在我過生日時送給我的禮物,非常珍貴,如果你不小心潑了墨水,我就會非常心痛,非常生氣,因為那是我在乎的事。夫妻間越大的衝突,通常是跟雙方越在乎的事情有關係。通常都跟〝我是不是被愛,是不是受到尊重有關〞。
當下夫妻親密關係的兩難是:跟你親近我就受傷,不跟你親近我又孤單;告訴你我真正的心聲與感受,你會離我而去,但是,如果我無法向你傾訴心聲,我會離你而去。如果希望關係親密,就一定要借著體驗式的學習,不斷操練處理衝突的技巧,學會建立安全的情境,讓兩人都能吐露真正的心聲與感受,處理雙方真正在乎的衝突,即所謂的「真我衝突」。
所以,衝突是不可以避免的。懂得處理衝突,可以幫助我們更加彼此了解,讓親密關係更上一層樓。
第二,衝突大部分都是與人對事的詮釋有關
我要跟大家分享的第二個觀念是基於哈佛大學一個專門針對人際衝突的研究。這個研究指出,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很少是與事實的本身有關,而大部分都是與一個人對這個事實的解釋,對這個事實的角度與看法,和雙方的價值觀有關係。
例如有一對夫妻,妻子在丈夫生日那天送他一個極為名貴的金錶,滿懷愛意地期盼看到丈夫驚喜若狂的神情,卻沒想到丈夫的反應竟是勃然大怒。妻子淚流滿面,大為受傷。原來,妻子來自一個富裕的家庭,在妻子原生家庭中,愛一個人就要捨得花錢,買最好的東西給他。丈夫卻成長於極為貧窮的環境,在丈夫原生家庭中,愛一個人就要為她省錢,以備將來不時之需。
每個人都需要被愛、被尊重。但我們是否能感受到愛與尊重,卻與雙方的文化、觀點、角度和價值觀有關。如果不懂這個道理,丈夫在妻子生日那天,也按自己的觀點、角度和價值體系,送妻子一件極為便宜的禮物,可想而知他們之間將產生多大的衝突。
在衝突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會覺得自己對,是對方的觀點和態度有問題,但殊不知,我們每個人的經驗世界都是有限的。
比如一對夫妻,有一天丈夫回來晚了,妻子就對先生說,為什麼常常這麼晚回來?光這句簡單的話就可能引起兩個人之間的戰爭。為什麼呢?因為在先生看來,我沒有常常晚,一個禮拜七天里我頂多遲到一天。先生會埋怨:你為什麼其他六天都不看呢?就專門看到遲到的這一天?但是對太太來講,先生遲到的那個行為真的引發了她痛苦的感受,妻子覺得丈夫回家晚這個痛的感覺是千真萬確的。但是先生覺得他為要準時回家所做的努力被漠視的感受也是很真實的。
所以第二個原則其實非常重要,我把它叫做瞎子摸象或者雙贏的原則。每一個人都像瞎子那樣在摸象。所以每一次吵架的時候請記得,也許我所看到的是千真萬確,但是別人所經驗到的,從對方的角度來看,很可能也是千真萬確的。我們都有錯的可能性!記得這一點,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衝突。
很多時候,在衝突中的夫妻不了解這一點。一般情況下,吵了架,我們就喜歡去找第三者,第三者可以是一個人,或是一群人,你希望他們能站在你這邊支持你。但是你會發現,即使有一千億人站在你這邊,說你才是對的,他是錯的,這對你們的關係也完全沒有幫助。不但沒有幫助,反而有傷害。你贏了理,卻輸了情。因為到最後,對方還是不會改變,對方會改變的惟一理由是當對方感受到你的愛。
家,不是爭辯到底誰對誰錯的一個地方,家是一個講愛的地方。有了愛,很多事情就容易了,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按照紐西蘭剛剛出來不久的一個實證研究,在所有的夫妻中,90%的夫妻都要努力改變對方。改變哪些事情呢?要改變對方的容貌、穿著、希望對方變得更溫柔、更體貼,變得更勤快,在工作上更勤奮、更有發展潛力。
但是,他們發現,努力改變的結果,都是一樣: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要叫對方往東走,對方就偏偏故意往西走。你越努力改變的結果,是對方越往你不要他去的方向走。
我發現在大多數情況下,如果要別人能有持久的、發自內心的改變,至少需要兩個條件:1.他要能感受到愛。2.他需要有空間,有改變或不改變的自由。大多數人受到壓迫時會反彈。很多時候你放棄改變對方,對方反而慢慢改變。就好像淑煙放棄了逼我洗碗,放棄了逼我鋪床,但不知怎的,我就越做越多,越做越好。
我深深體會到,在親密關係中,「多未必佳,少能勝多」。越努力逼自己睡著,越睡不著;越逼孩子彈鋼琴,他就越無法主動喜歡鋼琴。在親密關係中,你努力討好別人,但如果別人感受到壓力,產生了內疚感,就反而無法主動喜歡你、愛你。所以愛的藝術是學會「四兩撥千斤」,「不是要愛得更努力,而是要愛得更有智慧」。
第三,處理衝突的五種模式
第三個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我們在衝突的時候,通常會以下面的五種模式出現。而我們常常會以前四種不健康的方式處理衝突。了解這五種衝突形態會幫助我們發現自己的衝突模式和對方的模式,幫助我們改變不健康和不真誠的溝通方式,而學慣用健康和真誠的方式彼此溝通。
在衝突的背後:處理衝突的五種模式
1.指責型。英文叫做Fight,或者Attack。第二種是屈就、順服,英文叫做Submit。第三種,英文叫做Freeze,就是凍結,不知道怎麼辦。像一些動物,一隻兔子,被車燈照到的時候,突然僵在那個地方,不知道怎麼辦。第四種,叫做Flight,就是逃逸,在受到威脅或碰到危險的時候逃掉。第五種方式,叫做Collaborate,雙贏,是最成熟的方式。
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師薩提亞女士提到人碰到衝突和張力的時候,會有五種不同的應變形態,而且每種形態都有相應的姿勢:第一種形態,就是攻擊對方,叫做Blamer,就是指控者。這種人相信先下手為強,用攻擊別人來保護自己。指控者的姿勢是這樣的:左手叉腰,右腳伸出來。然後,伸出右手,指向對方,而且用很兇狠、惡毒的眼光看著對方。許多人受到傷害的時候,就容易用指控別人的方式來保護自己。大家試試這樣站一會兒,會感覺如何呢?會不會覺得很累?因為,指控久了是很不舒服的,而且會死掉很多細胞。
2.討好型Placator。這種人用討好別人的方式來保護自己。
討好型的姿勢是這樣的:左膝跪下來,右手伸上去,左手捧著心。最好是右手高高伸上去,然後頭低下來,再向上看。斯科特?佩克博士(Dr. Scott Peck)把人基本上分成上述兩種。有一種人是絕對不認錯的,碰到事情統統是別人的錯。另外一種人,碰到張力的時候,不分青紅皂白,馬上道歉:「對不起!對不起!都是我錯。」這是我們人容易走的兩個極端。
但是那個一天到晚都說「對不起!對不起!」的人,裡面受傷了。他不能這樣長久積怨。到最後,受奴役的人們,還是要起來的。比如一對老夫妻,老頭子很強勢,很暴力,老太太總是討好。老頭子天天要喝豆漿,逼她磨豆漿,這位老太太最後忍無可忍,就在磨豆漿時,一面磨,一面在豆漿里吐口水,攪一攪,再給那個很兇的老先生吃。被迫的這一方,最後總是要反彈的。
3.超理智型Computer,僵化、凍結。這種人有一種常見的生活形態:工作狂。他們壓抑自己的感覺,把所有的精力都投注到工作或者事情上,通過這樣的方式逃避感受,保護自己不受傷。
它也有一個特定的姿勢:身體筆直、立正。不但立正,還把頭向上看。這個姿勢是在說:我不想跟任何人有任何交流。跟人在一起,是非常危險,非常痛苦的。所以,我絕對不告訴你我心中的任何感受。我總會告訴你理論怎麼說,別人怎麼說,但我絕對不告訴你我心中怎麼想、有什麼感覺。這樣保持距離才安全。他們就像電腦死機了,沒有任何的運作,不跟任何人有交流。
剛才講到三種形態,經常會埋怨別人的,會傷害很多關係,人家碰到他就要逃避;而一天到晚道歉的人,比較容易產生憂鬱症;一天到晚僵化、凍結的人呢,比較容易產生成癮行為。
4.打岔型Irrelevant,就是說像小丑一樣。他碰到正式的問題時,馬上會開一個玩笑,避重就輕,不談正式的問題,他很懂得閃避。做這種類型的姿勢的時候,需要把兩隻褲管稍微拉起來一下,然後裝瘋賣傻。
以上這四種都是不健康的處理衝突的模式。可能每一對夫妻扮演的角色不同,而且一般來說,每個人都有主要和次要的自我保護方式。
其實,在前面四種衝突形態的後面,都有一個受傷的小小孩。如果我請人來表演這幾種姿態的話,我還會再請一位演員在每一個人的後頭,抱著頭,做受傷的小小孩的姿態。為什麼有人要討好?是因為怕被傷害。為什麼有人要指責?是因為怕被傷害,所以就先進攻。那個僵化的人後面也有一個受傷的小孩。他害怕跟人接觸,他寧可養一條狗,因為狗比較安全。
狗不會傷人,但人會傷人。他寧可跟電腦玩,一個指令,一個動作,電腦什麼都聽指揮,但跟人交往太複雜了。而那個小丑呢,也是怕受傷,所以要用滑稽的方式來保護自己。
上帝創造人,就是要人與人之間有關係。有關係就會有傷害,怎樣減少傷害、提升關係呢?我們都很容易看到對方表面的衝突類型,但是如果我們學會看到對方背後那個受傷的小小孩時,我們就比較能夠疼惜對方,修復關係。
一個成人的內心裏面其實有好幾個部分,有成人的部分,能夠辦事情,能夠賺錢,能夠養家。男人裡面有父親的部分,會心疼對方裡面的那個小女孩。女人有母親的部分,會心疼對方裡面的那個小男孩。如果夫妻都有辦法看到對方身上的那個小男孩和小女孩,女人的母性會出來,男人的父性也會出來,會想要抱抱對方,安慰對方。
為了要學會有效處理衝突,促進親密關係,我們都都來學習最健康的衝突處理模式:
5. 身心一致型。尋求雙贏,真誠地處理衝突
真誠型的表現是什麼樣呢?
真誠型的人有成熟健康的人格,他們知道自己是誰,需要什麼,也了解伴侶,知道對方需要什麼。他們懂得彼此疼惜,尋求雙贏,想辦法讓兩個人的需求都得到滿足。
真誠型的人懂得接納自己,也允許別人做自己。我在醫學院里看到一些讓我很痛心的事情,就是某個學生明明非常喜歡文學,喜歡音樂,但是他的父母親卻逼他當醫生,做他不想做的事情,結果最後大家都受傷,這對人對己都不真誠。真誠型就是學會做自己,也寬容別人,允許別人做他自己。
怎樣才能用真誠型的模式來處理衝突呢?
首先,我們要先讓自己本身安全起來,如果我自己本身不安全的話,就沒有辦法去愛別人。如果我自己有自尊心、自信心,有自我價值感,就不怕被傷害,就能更多地去愛別人。我愛別人的時候,別人就會愛回來。從惡性循環變成良性互動。
說明上述五種衝突模式的例子
一對夫妻,丈夫想在院子種菜,而妻子想種花。
如果丈夫用「攻擊」的模式來處理衝突,他就不管妻子感受,用霸道的方式,先種了菜再說,反正木已成舟,你對我無可奈何。
如果丈夫用「討好」的模式來處理衝突,他就委曲求全,壓抑自己需求,拱手把地讓給妻子種花。
如果丈夫用「凍結」的模式來處理衝突,每次妻子一提到要種花,他就不知所措,為了避免爭端,不敢表達意見,採用拖延戰術。
如果丈夫用「逃逸」的模式來處理衝突,每次妻子一提到要種花,他就開個玩笑,轉換話題,逃之夭夭。
「凍結」和「逃逸」的處理衝突模式有極相似之處,兩者都不敢正面處理衝突,前者採用較被動的方式,而後者採用較主動的方式來保護自己。
以上四種方式,都無法真正解決問題,而且到後來會傷害關係。但如果丈夫學會用「真誠型」的模式來處理衝突,他可以用下列尋求雙贏的步驟來滿足雙方的需求。
取得雙贏、滿足需求的步驟
很多爭吵往往是雙方都只關注自己的表面立場。如果雙方能夠在意對方的感受,探索彼此的深層的心理需求,就有可能發現雙贏的辦法來解決衝突。因此,我結合前人對心理學的研究,設計了一個雙贏的三個步驟,我的學員們在「親密之旅」培訓和小組活動中實際操練這三個步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學員們常常發現,兩個人刀兵相見的衝突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嚴重。當雙方能夠努力探索彼此深層的心理需求時,就常常能夠發現雙贏的解決辦法。
這三個步驟是這樣的:
A、覺察表面立場。表面立場是丈夫要種菜,妻子想種花。
B、探索深層需求:了解表面立場下必須被滿足的深層需求。
雙方以愛心和耐心彼此傾聽,輪流扮演記者的角色去探索,了解對方的深層心理需求。傾聽者用自己的話複述懇談者的語意,直到懇談者覺得被了解:「你的意思是不是……你需要的是……這樣,我聽對了百分之幾?」然後傾聽者不斷複述,直到懇談者覺得傾聽者聽對了90%以上為止,此時就可交換懇談者與傾聽者的角色。經過這樣持續的、愛的對話,最後,妻子了解到丈夫想種菜,是因為來自農家,心底深處非常想念那種跟大自然親近,看到綠色生命成長的感覺,並享受豐收果實的喜悅,而種菜正好可以讓他滿足這種願望;丈夫也明白了妻子因從小家裡髒亂,心中最夢寐以求的,就是要有美觀的家園,所以才堅持要種花。
C、合力尋求雙贏。由談判桌對立的雙方,並肩坐到桌子的同一邊,把兩人的深層需求在桌上放成一堆,合力尋求雙贏的解決辦法。可以按下面步驟來完成:
a、腦力激蕩,雙方都先寫下所有可行的解決方案。
b、雙方各選出三個自己喜歡並且較容易達成雙贏的解決方案。
c、在雙方所選的方案里,共同找出一個願意去嘗試的方案。
因為雙方都有尋求雙贏的心,最後兩人在院子裡面種上菜,在外面種了非常漂亮的花,正好把菜圃遮住,也增進了家的美觀。
「真誠型」、雙贏衝突處理的關鍵,並非最後找到滿足雙方需求的辦法,而是因為兩人平日不斷存款,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基礎,彼此有一顆疼惜對方、願意看到對方快樂,看到對方的夢想成真的心。臨床實證研究指出,幸福、快樂的婚姻中還有69%的問題無解,但只要有了這樣彼此相惜的心態,即使兩人一時找不到雙贏的解決方案,他們之間的差異與衝突也可以成為彼此了解、並肩作戰,不斷增進關係的良機。
要用「真誠型」的模式來處理衝突,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對於我們強調含蓄、忍耐的中國人尤其不容易,但這卻是值得所有愛的追尋者一生學習的功課。
推薦閱讀:
※和伴侶、和孩子、和老人,如何溝通?
※如果你想摧毀一段關係,每天這樣做就夠了
※夫妻最親密的溝通方式,竟然是吵架!
※孩子沒完成作業被老師打了兩巴掌,我可以去教育局告嗎?
※再讀《扁鵲見蔡桓公》——溝通的核心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