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畫壇形成了一股以融合中西創新國畫的潮流

《國際藝術大觀》

國際第一藝術微刊·最受歡迎美學公號

傳播:國內、外藝術名家 | 藝術品收藏 | 文學 | 音樂 | 視覺

打開音樂

體驗不一樣的觀賞感受!

。。。

在當代中國畫壇形成了一股以融合中西創新國畫的潮流,併產生一批具有民族探索精神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國現代重彩畫大師及著名畫家,如:林風眠、黃永玉、張光宇、丁韶光、蔣鐵峰、曹俊等。

林風眠

林風眠(1900—1991)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原名林鳳鳴,生於廣東梅縣,自幼喜愛繪畫,19歲赴法勤工儉學。他先在蒂戒美術學校進修西洋畫,後又轉入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深造。

林風眠作品

1925年回國後出任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校長兼教授。1927年林風眠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創辦國立藝術院(後來的浙江美術學院)任校長。解放後,任上海中國畫院畫師。林風眠於70年代定居香港,1979年在巴黎舉辦個人畫展,取得極大成功。

林風眠作品

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山水》、《靜物》等。著有《中國繪畫新論》,出版有《林風眠畫集》等。林風眠擅長描寫仕女人物、京劇人物、漁村風情和女性人體以及各類靜物畫和有房子的風景畫。

林風眠作品

林風眠在數十年的探索中,創造出「林風眠格體」。林風眠是「中西融合」這一藝術理想的倡導者、開拓者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林風眠作品

他吸收了西方印象主義以後的現代繪畫的營養,與中國傳統水墨和境界相結合,並融入了個人的人生經歷。是已經接近了「東西方和諧和精神融合的理想」的畫家。受到學界泰斗蔡元培的賞識與提攜,成為我國第一所高等藝術學府——國立藝術院(今中國美術學院前身)的首任院長。是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主張「兼容並包、學術自由」的教育思想,不拘一格廣納人才。培養出李可染、吳冠中、王朝聞、艾青、趙無極、趙春翔、朱德群等一大批藝術名家。

林風眠作品

黃永玉

黃永玉,中國畫院院士,1924年7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常德縣(今常德市鼎城區),祖籍湖南省鳳凰縣城。土家族人。筆名黃杏檳、黃牛、牛夫子。擅長版畫、彩墨畫。曾在香港從事木刻創作活動,任長城電影公司劇本特邀撰寫人,香港《新晚報》畫頁編輯,1953年後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副主席、顧問。作品有《春潮》、《百花》、《人民總理人民愛》、《阿詩瑪》。巨幅畫有《雀墩》、《墨荷》等。1986年榮獲義大利總統授予的義大利共合國騎士勳章。出版有《黃永玉木刻集》、《黃永玉畫集》等。

黃永玉作品

黃永玉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人。有人說他小時候是藝術神童,版畫、油畫、國畫、雕塑等均無師自通;有人說他曾是弘一法師的三個方外弟子之一,得其真傳而練就了靈性十足的書法。但是如果仔細研讀他的書,用心賞析他的畫,並且有機會與他敘談的話,神奇的色彩褪去後,人們更多體會到的會是他深厚淵博的學識、卓而不群的才情、耿直倔強的性格、睿智風趣的談吐和筆耕不輟的勤奮。

黃永玉作品

黃永玉筆下的荷花是具有獨特風格的,它們沒有給人那種非常清高、出世的感覺,而是一種很絢麗、很燦爛的氣質。他曾開玩笑說荷花從哪兒長的,從污泥裡面長的,什麼是污泥呢?就是土地摻了水的那個叫做污泥,是充滿養料的那種土。

黃永玉作品

黃永玉被稱為「荷痴」,不單是緣於他畫的荷花多,還在於他畫的荷花獨樹一幟,神韻盎然。國畫傳統講究「計白當黑」,他偏偏來個「以黑顯白」,這種反向繼承不但使畫面看上去主體突出,色彩斑斕,而且顯得非常厚重,有力度。

黃永玉作品

黃永玉作品

張光宇

張光宇(1900年8月25日—1965年5月4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現代中國裝飾藝術的奠基者之一,江蘇無錫人。早年在南洋兄弟煙草公司廣告部畫月份牌年畫。後與他人創辦東方美術印刷公司、時代圖書公司,編輯出版《上海漫畫》、《時代漫畫》、《獨立漫畫》等雜誌。1949年後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張光宇長於政治時事和社會諷刺畫。他的裝飾畫在民族藝術的基礎上,吸取外國美術中的優秀成分,形成形式感極強,富有民族趣味的時代感風格。

張光宇作品

在構圖上,光宇吸收了中國傳統繪畫上的以大觀小之法。西方的透視法,在藝術上是科學的、又是不科學的。科學的方面,可以幫助畫家對解決三度空間上,有深刻的理解;其不科學之處,就是把藝術家降低為光學機器,只表現眼所見到的,不能表達心所看到的。光宇的裝飾繪畫,充分運用了中國山水畫以大觀小之法,將此法運用到畫面空間的處理上來。他吸收了中國壁畫、版畫,以及波斯與印度畫中的內景、外景不同空間並列法。他還運用了許多近代舞台藝術、電影藝術上的方法,他時常把遠景與近景、天空與地面、虛景與實景等等,都有機而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成為電影中的「蒙太奇」。

張光宇作品

在造型方法上,他人中國書法、銅器以及近代工藝上,得到了有益的啟示。中國書法的結構用筆,也是有方有圓,或方中寓圓、圓中寓方;其它裝飾藝術造型,亦同此理。方圓各有其長處,如純方,則訴諸人之感覺是有骨無肉,冷硬偏於理性;如純圓,則有肉無骨,混沌無精神。

張光宇作品

光宇造型之方法,無論一石一木,或人物、屋宇、舟車等等,皆方中見圓,圓中寓方;既有豐富之感情,又顯得挺拔有力,這也是他程式化所遵循的主要方法之一。

張光宇作品

奇中寓正,是從整個藝術效果來說的。中國畫法中,向來便主張「奇中寓正」「正中寓奇」,以達到藝術上變化統一。有正無奇,則獃滯刻板,如館客體印版字所要求的,會絞殺了藝術生機;若有奇無正,那是企圖以奇取勝的江湖術士手法,已去藝術甚遠。真的藝術要求,應該是奇正統一。有時從外形上看頗正,而奇寓其中,有時形式很奇而正寓其中。有人言光宇藝術太奇,是只從表面上看到其構圖大膽或形象誇張,未曾窺及其內在結構之嚴正,形象刻劃之認真;或有人言光宇藝術過於正,也只是對他的程式化的形象僅有表面之認識,未見到在貌似板拙的形象之中,卻包含有豐富的感情。

張光宇作品

丁紹光

丁紹光,著名美籍華人畫家。現定居美國加州洛杉磯。傑出的現代藝術家,11歲時就顯示出不凡的創造力和才華,曾任教雲南藝術學院,開創出聞名中國現代畫壇的雲南畫派。

丁紹光作品《靜夜思》

丁紹光作品《少女》

丁紹光的作品具有強烈的裝飾風格,突出的形式感訴諸觀賞者的視覺,所表現的感情是鮮明的,具有濃厚的魅力。其畫作之所以形成裝飾風格,應該說是很自然的探索過程,是他廣泛學習中國傳統藝術、民間藝術以及西方古典和現代藝術的結果,也是詩意地理解生活的結果。

丁紹光作品《祝福》

在丁紹光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廣泛吸取了敦煌壁畫、漢代畫像石和畫像磚,以及歷代青銅器的裝飾構圖,加上西方現代派畫家的構圖方法,形成了他的裝飾性構圖。而構圖中,他大量採用中國的透視法,形成既傳統又現代的獨特透視風格。欣賞丁紹光的作品,確實使人感受到他在色彩方面的努力極為深厚,融合東西方和古今色彩為一爐,華麗繁複,達到了感人的境地,不愧人稱他是當今世界的色彩大師。

丁紹光作品《遙遠的夢》

丁紹光裝飾畫作的風格形成,確是經歷了長期艱辛的生活和藝術上的磨練,一步一個腳印踏過來的。宋人王安石曾經寫過這樣的句子:「看似尋常最奇倔,成如容易卻艱辛。」丁紹光在苦心的探索中慘淡經營,他不追求奇和怪,更不把作品畫得令人難以理解。他追求平實、簡潔、單純的表現形式,而實質上借他的真情和愛心,使作品進入了內涵豐富、深邃、雋永的世界。

丁紹光作品《賣花女》

蔣鐵峰

蔣鐵峰,1938年出生於寧波市鄞州區,1964年從中央美術學院畢業後分配在雲南工作十多年,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雲南分會理事,為《醜小鴨》、《小紅帽》等中外名著作插圖,其中《阿詩瑪》的插圖榮獲國際兒童書籍插圖獎;1979年為北京人民大會堂創作壁畫《石林春曉》。1983年作為訪問學者赴美,翌年定居。

蔣鐵峰作品

1985年參加紐約藝術博覽會,成為首位參與美國大型藝術博覽會的大陸畫家,也是該大展唯一的重彩畫家。他的現代重彩畫頗受眾多西方人青睞,多次應當地博物館界人士邀請舉辦個展,促使美國畫廊一度興起重彩畫熱。蔣鐵峰因此被美國藝術界冠以「雲南畫派之父」的美譽。

蔣鐵峰作品

蔣鐵峰作品

蔣鐵峰作品

蔣鐵峰作品

曹俊

曹俊,1966年生於中國江蘇省泰州姜堰, 現居美國紐約,曾在紐西蘭生活十年。分別在巴黎盧浮宮、中國美術館、江蘇美術館、紐西蘭國會、紐西蘭布魯斯梅森中心等地舉辦畫展。

曹俊作品

自改革開放以來,當幾千年緊閉的國門開啟之後,曹俊猛然發現世界是如此廣闊,如此精彩,藝術的樣式和審美的觀念是如此豐富。社會、經濟、文化、物質諸結構都在發生著急劇的變化,迫使曹俊不得不重新認識和審視我們延續千年的傳統,不可「只拉車不看道」,應對傳統承其精華,棄其糟粕,讓其以新的姿態迎接新世紀的到來。比其他畫人幸運的是,曹俊有機會走出了國門,親身感受到西方繪畫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客觀性等特質。西方繪畫所具有的新穎的繪畫觀念和豐富的表現手法是他所欣賞的,但他並沒有加入到前衛藝術的行列中,在西方「觀念」、「先鋒」藝術的名義下馳騁。在他的心目中,依然迷戀著傳統中國畫意境之靈動,造型之傳神,筆墨之高妙,同時他又不滿其傳統中國繪畫表現力的有限。千餘年來,傳統中國畫在繪畫樣式上幾乎沒有多少突破,歷代雖不乏高唱「筆墨當隨時代」的畫家,但基本上還是在「筆墨」里轉圈,構圖的程式,色彩的貧乏,觀念的單一,更是中國畫固步自封難以前進的藩籬,中國畫需要變革是他發自肺腑的呼號,可是這種變革是有限的,絕非以犧牲傳統為代價,如果將傳統消融在變革之中,對他而言是幼稚和愚蠢的。經過一段時間的反思,曹俊選擇了東西方繪畫適度交融的審美取向,即當年徐悲鴻所倡導的「古法之佳者」留之,「西洋繪畫可採納者」融之的中和態度。正是由於他對國學有深度與廣度的研究,又非常了解西方文化,他的選擇是非常理性的,既少了「固守傳統」的教條,又沒有「全盤西化」的極端。曹俊正是在這種理念下進行他的工筆動物畫創作的。

——賈德江《談藝文集》(節選)

曹俊作品《比翼》

「曹俊能夠在思想上敢於創新,特別在中國水墨畫這個領域裡面,在如何從題材到筆墨都能夠做出新的時代回答,這樣的課題上下了很大的力氣,所以他在我們中國畫壇可以說是一位創新派的中年代表之一。」

——著名評論家、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

曹俊作品

任何藝術都無法迴避發生、發展、衰退的宿命。西畫自進入現代、後現代以來,已經非常清晰地顯示出了其半衰期癥狀。這就提醒我們若跟在西畫後面亦步亦趨,則只能鑽進死胡同。若中國畫家以傳承西畫的傳統模式為目的,當西畫傳統的衛士則更可笑而可悲。這就解釋了為什麼當我們看到中國人去畫那些和照片較勁的東西時會感到莫名其妙,因為,那樣的東西是把藝術技術化了,說到底是不需要什麼藝術感覺的技術化產品。如果我們身在西方文化背景的國度,搞這些東西,或許,最初洋人會因為你會點他們的繪畫語言而好奇,但他們是不會動真格地給你什麼位置的。道理很簡單,洋人的所謂再好的中國畫,在中國人看來也只能是「西洋景」,我們也會說:「不錯!」,但只是出於禮貌,與藝術並無關係。再打個更通俗的比仿,當初洋人沒怎麼見過中國人說英語時,你會個「hello」,他都會誇,這說明你英語真的很好嗎?恐怕誰都不會這麼認為。這說明藝術終究是個文化的面題,而文化的把握絕不是畫幾個石膏像那麼簡單!所以,當代中國畫家對「筆觸」不要排斥,要採取「拿來」的態度,但也大可不必五體投地。把「筆觸」作為重新審視自己「筆墨」的參照系,或作為自己創新熱情的激發點倒是很有必要的。

——曹俊《當代中國畫與「筆觸」》(節選)

曹俊作品欣賞

曹俊荷花系列作品

曹俊宇宙系列作品

-E N D-

【 國際藝術大觀 】

第964期 —— 當代中國畫壇形成了一股以融合中西創新國畫的潮流

法律顧問單位:

北京市傲雪律師事務所

【版權聲明】

推薦閱讀:

中國國標舞網-華爾茲的音樂與擺盪動作
中國體壇十大美女冠軍,郭晶晶第四第一竟是她
中國皇家把玩的玉石珠子,就是這麼貴氣十足!!
中國女服變遷圖,值得欣賞~
姓名測試-網路中國

TAG:中國 | 創新 | 國畫 | 潮流 | 當代中國 | 中國畫 | 當代 | 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