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詩詞賞析之中秋詞

「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望月思親」是我們的民族情結。這裡,我摘取與「中秋節」有關的5首著名宋詞,與朋友們一同欣賞。

1、《水調歌頭》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熙寧九年(1076年)中秋,蘇軾歡飲達旦,舉懷邀月,思念千里之外的弟弟蘇轍,而作成千古絕唱之《水調歌頭》,堪稱最著名的中秋詞了。全篇皆是佳句,誕生之日起,歷來都是推崇備至,《苕溪漁隱叢話》尤其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余詞即或不必盡廢,而蘇軾此詞自當高出一頭。

前幾年,王菲唱的《明月幾時有》很是流行。但我總覺得,好聽是好聽,卻也僅有清雅、空靈、幽靜之美,欠缺了《水調歌頭》的曠達、浩然意境。

2、《水調歌頭 徐州中秋》

――蘇轍

「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

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

豈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載涼州。

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綺裘。

素娥無賴,西去曾不為人留。

今夜清尊對客,明夜孤帆水驛,依舊照離憂。

但恐同王粲,相對永登樓。」

熙寧十年(1077年)的中秋,也就是蘇軾寫下《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第二年,蘇轍來到徐州,與蘇軾相聚。兄弟倆七年未見,自然十分歡喜,在中秋之夜登樓賞月,蘇轍作了這首《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相對蘇軾的曠達自適,蘇轍在詞里流露出的是憂鬱傷感:想到中秋一過,兩人就要再度分開,宦海沉浮,變幻莫測,再聚不知何時,心中滿是眷眷不舍。

3、《西江月》

――蘇軾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

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這樣悲涼的詞是元豐五年(1082年)十二月,蘇軾貶謫黃州寓居定慧院時所作,表達了詞人孤傲寂寞、清高自許的心境。「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兄弟之情見於末句之間矣。

也有人認為,這首詞是蘇軾貶謫海南時所作。當時,兄弟二人同時遭貶,東坡居海南,子由居雷州,一南一北隔海相望,患難與共,倍覺情篤。

4、《步蟾宮 中秋》

――蔣捷

「去年雲掩冰輪皎。喜今歲、微陰俱掃。

乾坤一片玉琉璃,怎算得、清光多少。

無歌無酒痴頑老。對愁影、翻嫌分曉。

天公元不負中秋,我自把、中秋誤了。」

蔣捷是宋末的著名詞人,宋亡後拒絕仕元,隱居太湖之竹山,人稱「竹山先生」,有《竹山詞》。劉熙載《藝概》評價云:「蔣竹山詞未極流動自然,然洗鍊縝密」。國破家亡的慘痛經歷,使得「竹山詞」多寫山河破碎、無處容身的悲哀,落寞愁苦中寄寓感傷故國之情。「天公元不負中秋,我自把、中秋誤了」之嘆,流露出的就是一種對人生無常、世事轉換的哀愁和惋嘆。

5、《木蘭花慢》

――辛棄疾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

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

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

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

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

一次中秋,辛棄疾大宴賓客,把酒賞月。有客人說,自古「賦月」、「待月」的詩詞太多了,就是沒有「送月」的詩詞。辛棄疾哈哈大笑道:「既如此,我今夜就作一首送月詞,用《天問》的體賦。」

因此,這首《木蘭花慢》在詠月詩詞中是非常獨特的。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高度稱讚「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之語,說「詞人想像,直悟月輪繞地之理,與科學家密合,可謂神悟」。

毛澤東也讚賞辛棄疾的詞,也認同王國維的觀點。1964年,毛澤東接見周培源、于光遠時,說:「地球繞太陽轉的理論,哥白尼的時代,在歐洲也只有幾個人相信,在中國一個人也沒有。不過,辛棄疾曾作了一首《木蘭花慢》詞,詞里說月亮從我們這裡落下去的時候,它就照著別的地方,可見是應了『月亮繞地球而行』的科學思想。」


推薦閱讀:

繹如學詩—018劉長卿《送上人》
4首少年詩詞:人在少年應有志,功名未就誓不還!
鞦韆競出垂楊里——詠寒食節古詩詞賞析(四)
趣讀詠春疊字詩......【中華國粹/詩詞賞析】
「詩詞鑒賞」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TAG:詩詞 | 詩詞賞析 | 節日 | 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