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釵唐銙 異域交流—馬未都說收藏(五)
隋釵唐銙 異域交流——隋唐玉器 歷史有很多驚人的相似,比如秦與隋就非常相似。其一,它們都結束亂,統一了全國;其二,享國時間都比較短;其三,都是拿下政權以後,很快過渡給後面的朝代,而後面的朝代都成了強大的帝國。
釵與簪
隋代由於享國時間短,文物相對稀少。最著名的隋代文物,大都出自於陝西西安的隋代李靜訓墓。李靜訓死時只是個9 歲的女孩,但因為身份高貴,隨葬品非常豐富,等級也很高。其中,出土了三件白玉釵。今天不怎麼說「釵」這個詞了,過去首飾里有!鳳釵;《紅樓夢》里有薛寶釵、金陵十二釵;詞牌里有《釵頭鳳》。目前發早的玉釵,就是隋代李靜訓墓出土的這三件。那麼,再往前查,山西侯馬過骨釵。 擺脫蒙昧時代的人類對自己的頭髮都比較在意,今天的人也在意,毹人留下第一印象的往往是頭髮,所以髮型很重要。早期要固定髮型,需要一些專用的束髮器。最早的束髮器有箍,我講早期玉器的時候講過,能把箍在一起,顯得髮型高聳誇張。還有一種叫笄,這個字今天基本不用。確常古老的詞「及笄」,意思是指女孩到了15 歲要盤頭插笄,表示已成年。過去女孩滿15 歲,就叫「及笄之年」。 對我們來說,相對熟悉的束髮器有簪和釵。簪是單股的,釵是雙股的。《釋名·釋首飾》中對「釵」有明確的解釋:「釵,叉也。象叉之形,因名之。」就是說釵的樣子像叉子一樣,有兩個分叉。《玉篇》里解釋:「釵,婦人歧笄也。」歧,就是分歧,岔開。有一點得說明,簪和釵也不一定都是女人在用,古代男子有時候也用它們來束髮。簪比釵出現的時間要早,從簪到釵的分化,是中國美學從簡化到繁化的過程,強調了中國古典的對稱美。 有人認為,釵的出現,來自於生活。一種說法是:釵來自於魚叉;或者來自於木叉,就是農牧業用的叉子;還有人認為它來自於兵器。不管釵的原型是什麼,它一定是從生活中來的。 簪和釵,其實今天還在用。比如今天最簡單的發卡,就是分出兩個叉,依然是從釵演化而來的。蹀躞帶 唐朝有什麼新鮮的玉器是以前沒有的呢?首推玉銬,是指在腰帶上面鑲有玉,也叫玉帶板。也有金帶板、銀帶板,等等。實際上帶板在唐朝以前就有,北朝發現過銅帶板,但從唐朝開始,將帶板作為一種國制。玉帶板的形式,是受游牧民族的「蹀躞帶」影響而來。蹀躞帶這個詞非常專業,指古代北方少數民族的傳統服飾,從腰帶上面垂下來很多懸掛物,比如刀子、解繩器等游牧生活中常用的工具。今天出土文物中可以看到早期的玉帶板,1988 年成陽機場擴建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北周墓,出土了一件九環玉蹀躞帶。「蹀躞」這個詞的本意是:小步走路,行進艱難。我們猜測它名字的由來,是因為佩帶後行動受阻。蹀躞帶最早是游牧民族使用的,他們出門的時候要帶上很多東西,就掛在腰帶上面。但掛上去以後,行動開始不方便,不能大步走。
漢語中有很多動詞會逐漸演化為名詞。比如扣。扣,本身是一個動作,說「扣上扣子」,但時間長了就演化成名詞。再比如洗,最早也是動詞,後來演化成具體器物,也叫「洗」。「洗」作為名詞比較古老,現在用得很少,但喜歡書畫的人都知道,案頭要擱一個「筆洗」。這個「洗」,就是由動詞轉化為名詞。蹀躞也是典型的動詞轉化為名詞,本意是小步行走,後來指這種特定的腰帶。
玉帶明珠袍 佩帶玉銬作為制度,文獻記載始於唐高祖李淵時期。《唐實錄》記載:「高祖始定腰帶之制,白天子以至諸侯,王、公、卿、相,三品以上許用玉帶。」《新唐書》則說:「靖破蕭銑時,所賜于闐玉帶十三鑄,七方六列,鎊各附環,以金固之,所以佩物者。又有火鑒、大梢、算囊等物,常佩於帶者。」唐初大將李靖,由於戰功卓著,高祖李淵就獎勵他一條白玉帶,鑲嵌有十三塊于闐玉,七個方的,六個圓的。「刑」,古意就是圓鈍無稜角的樣子,也就是半圓狀。這條玉帶明確帶有蹀躞帶的特徵,在玉板之下有環,環上佩物,有「火鑒、大縭、算囊」等等。「火鑒」是古代取火的工具,類同陽燧,相當於今天的打火機。古人取火是件很麻煩的事,當時也沒有火柴和打火機。我使過明清時期的取火工具——火鐮,反正感覺手法不行,弄了半個小時,才能把火弄著。
唐代的工具估計更不會使了。「大躺」呢?我前面講過,縭是解繩的工具,一頭是尖的,可以解扣。「算囊」,相當於今天的腰包,裝點兒隨身小雜物。這段記載很清楚,玉帶的形制跟今天能看到的實物非常吻合。
關於李靖,老百姓一般都知道他和紅拂女私奔的故事。他們倆再加上虯髯客,並稱為「風塵三俠」,在唐傳奇中就有描寫。在正史中,李靖是唐初大將,功勛卓著,曾經南平江南、嶺南,北滅突厥,西定吐谷渾,所以他獲得了高祖李淵的特殊獎勵。
根據文獻記載,唐代對玉帶的使用規定非常嚴格。第一,腰帶的顏色不同,紫色為最高。所謂顏色不同,是指腰帶的底色,玉鑲在底色之上。中國人對紫色有非常崇高的敬意,比如紫氣東來、紫禁城、紫檀木。第二,腰帶上鑲嵌材質以玉為高,其次才是金、銀、銅、鐵。這和一般人的想像不同。我們一般都會認為金是最高的,玉無非是塊石頭,金是貴重金屬啊!但是在腰帶的等級上,玉為第一。第三,按照官爵的高低,腰帶上的玉從十三塊到七塊不等,顯示尊卑有度。按照這種規定,李靖獲得的十三塊白玉的玉帶,應該是最高等級的獎賞了。李白有詩:「風流少年時,京洛事游遨。腰間延陵劍,玉帶明珠袍。」唐代詩歌里都在讚美這種玉帶。唐代禮儀玉器的重要發明,是把腰帶的功能性減到最弱,變成一個等級的象徵。玉帶使等級變得簡化而明朗,自唐到明,為官儀沿用,生命力旺盛,中國官方的等級都可以從腰帶上看出來。
何家村窖藏 唐代最有名的玉帶板出自哪兒呢?陝西。1970年10 月5 日,陝西西安何家村,施工時無意中發現了一個大陶瓮,旁邊還有一個小銀罐,裡面裝滿各種金銀器。陶瓮距地表只有80公分,非常淺。一般來講,文物出土時都需要挖很深,但何家村是個偶然。發現這個陶瓮以後,有學者認為不應該只有一個,應該擴大範圍再找找。結果沒過幾天,不遠處真的又發現一個。 何家村窖藏出土了各種價值連城的文物1000多件,包括大量金銀器,極為精美。這批文物在北京展覽時,我去認真看過。很多學者認為這就是個倉儲,由於戰爭,埋得比較倉促,所以離地表很淺。也有人認為這些寶物都是軍用物資,各種說法都有。同是出土,窖藏與墓出是兩個概念。墓出就不用說了,一定跟喪葬有關,帶盂大罐,現臧北京故冒一個,保定捨不得,自己也留了一個。1980 年,江西高安元代瓷器窖藏,僅帶蓋梅瓶就有6 個,分別寫著「禮、樂、射、御、書、數」。1991 年,四川遂寧發現南宋窖藏,出土文物1000 余件,大部分是瓷器,其中最精美的是南宋龍泉青瓷大罐。這些我都在《陶瓷篇》中講過。 何家村的窖藏,大都是以貴重材料為主的文物,主要是金、銀、玉。關於這批文物的研究,幾十年來越來越深入。2003 年,陝西省博物館、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聯合在北大舉辦展覽,這次展出的文物數量最多,很系統。同時,出了一本書,書名起得很詩意,叫《花舞大唐春》,取白唐代詩人盧照鄰的《元日述懷》:「人歌小歲酒,花舞大唐春。」我們的思路真是不如古人的思路,寫不出這麼漂亮的詩句。這冊書很系統地研究了何家村的窖藏。這麼重要的一份財產,關於它的埋藏時間和擁有者,真是個千古之謎。這麼多年來,對這批寶藏大致有三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流傳最廣,認為這批東西埋藏於安史之亂(公元755 年),在突然發生叛亂的情況下,鄰王府所有人員倉皇外逃前,將東西埋藏地下。為什麼這麼說呢?根據出土地點的實測,以及與史籍記載的對照,出土的位置大約是唐代鄰王府的原址。 第二種觀點認為埋藏的時間稍晚一些,大概是在唐德宗時期(公元780—805 年),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埋藏地點並不是邰王府,具體是誰呢,也說不清楚。這一說法的證據是依照金銀器紋飾的變化排序,這是個技術活兒,紋飾的演變過程的確可以作為鑒定的依據。 第三種觀點說得非常具體,時間為唐德宗建中四年( 公元783 年),時間具體,人物也具體,是誰呢? 租庸使劉震。租庸使相當於唐代稅務局局長,他的前任是楊國忠,楊貴妃的哥哥,你想這個職務有多大油水。建中四年,涇陽兵變,皇上帶著百官一起出宮跑了,這事當時鬧得特別大,跟安史之亂有一拼,謀反的朱泄都稱帝了,國號先「秦」後「漢」,聽著就沒什麼想法,果不其然,很快就被鎮壓下去了。劉震在戰亂中有權力處理官方財寶,趁亂埋到自己家後院了。劉震腦子糊塗,變節站錯了隊伍。叛亂平息後,皇上把劉震連老婆一同宰了,這批寶貝再也無人知道,倖存到今天。這段聽著,真有點兒像電視劇了。 何家村出土的文物中,金銀為主,但玉器也是唐代最重要的玉器。其中整整十副玉帶,玉帶板九副,蹀躞帶一副。玉帶之漂亮,凡是看到實物的人都非常震驚,不能相信那是一千多年前的東西。蹀躞帶為白玉,掛九環。其餘九副玉帶分別放在四個銀盒裡,盒蓋上都寫有相應的名字。有「白玉」、「更白玉」、「斑玉」、「深斑玉」,以玉色定名。「斑玉」與「深斑玉」指黑白相間的玉。何家村的玉帶多為一副有十五塊玉,比初唐定製要高。玉帶有兩種組合,一種是純方鑄組成;一種是方鑄和半圓形銬組成,每副都美不勝收。 我也曾經買過幾塊唐代玉帶板,壘是失群的,尺寸不一,題材不一。玉質有好有壞,最好的能和何家村的「更白玉」媲美。我發現,唐代玉帶板與後來的帶板有個很大的不同,就是帶板的立牆呈斜坡形,元明清以後的帶板,立牆都是直壁。形象地說,唐代的帶板都是覆斗狀。什麼原因呢?我百思不得其解。突然有一天,我在收拾皮帶的時候恍然大悟:唐代的皮帶不用的時候,可能是向里反卷的,目的是為了保護玉帶不受傷害,而後來的玉帶,應該是向外卷的。文物中有很多細小的差異,稍一疏忽,可能就忽略了。帶板上的外來文化
唐代的帶板在當時的社會是一個重要的官方象徵,所以今天很多人對收藏帶板非常有興趣。我們碰到完整玉帶板的機會非常少,一般都是零星一塊兒。碰上的人不太懂,就不知道是什麼。我有一個朋友,給我拿過來一塊玉,讓我給看看。我一看,是一塊鉈尾。玉帶最邊上的兩塊大的圓角矩形的玉,稱為「鉈尾」。「鉈」這個字寫法很多,有時候寫水塔的塔,有時候還寫金字旁加個「宅」字。他拿來的這塊鉈尾還真好,玉非常白,上面有淺淺的浮雕。他問我:「你看這上面是什麼呀?」我說:「這雕的是唐代的歌舞伎。」唐代的社會對外交流頻繁,很多西域的音樂、舞蹈傳進來,使唐代的歌舞非常發達。比如「梨園」這個詞,就是唐代興起的。在這種社會背景下,歌舞伎即專門以表演歌舞為生的藝人應運而生。帶有這類歌舞伎紋飾的玉帶,表明當時內地與西域文化的交流。
唐代的歌舞伎非常發達,影響到日本,今天日本還有很多歌舞伎,保留了濃重的唐代遺鳳。但在中國文化不停地演變,我們反而看不到了。
何家村出土的帶板中,有一副特別有意思,它雕刻的是獅紋。十五白玉板,每塊上面雕刻一隻或坐或卧的獅子。獅子是一種外來動物,並不是中國所有。唐朝的獅子都是西域進貢來的,《冊府元龜》獅紋玉帶鉈尾 唐代有記載:貞觀九年康國獻獅子,開元十年波斯國遣使獻獅子,等等。正因為獅子的稀少與珍貴,唐代人才將它裝飾在帶板上。從這副帶板上能看出來,唐代的獅子還保留了原始的樣子,毛髮披散,眼神都比較兇狠。至少到元代,獅子的形象還都算彪悍。可一到了明清,獅子就變得不一樣了,溫順得不行。今天天安門前的石獅子,和故宮裡的獅子,大部分是永樂年間的,體態肥胖,老老實實地坐著;毛髮打卷,跟燙了頭似的;身上有很多裝飾,完全是個獅子狗的樣子。
瑪瑙獸百杯 何家村當時還出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玉器,在當時引起轟動。是什麼呢?瑪瑙獸首杯。用瑪瑙製成的杯,呈羚羊頭狀,明顯受波斯薩珊文化的影響。「瑪瑙」一詞非常有意思,我們今天說得都很流利,但這個詞怎麼來的呢?有學者認為它源自於佛經,是佛教傳入我國以後,才有了「瑪瑙」一詞。還有一種說法,說它的紋理很像馬的腦子,所以叫「瑪瑙」。我覺得像馬腦的說法有點兒牽強。 瑪瑙也是一種玉,但它的硬度高於一般的玉,質地是半透明狀,色彩豐富。它不追求單色,追求「千樣瑪瑙」,講究紋理的不同。由於早期人們看到的瑪瑙大部分都是紅色,所以瑪瑙有「瓊玉」、「赤玉」之說。我們注意「瑪瑙」這兩個字,都是一個斜玉旁。我講過,凡是用斜玉旁的字,都跟玉有很大關係。比如瑪瑙、珊瑚、珍珠、琥珀、玻璃、玳瑁,包括以前講過的玫瑰,大量帶斜玉旁的辭彙,都跟玉文化相關。
瑪瑙獸首杯的樣子是個羚羊頭,嘴部有個蓋,可以打開。這種採用動物頭的造型,不是中國傳統的造型,學者一致認為它來自於西方,希臘人叫它「來通」(rhyton),這個名字是譯音。所以,有學者認為這件瑪瑙杯儘管是在唐代遺存中發現的,但並不是唐代製造的,而是在公元2 世紀到4 世紀由西方人製造的。也有學者持相反意見,認為這就是我們自己製造的,是唐代人仿西方造型。這個觀點也有證據,當時何家村窖藏中,跟這個獸首杯一塊兒出土的還有一個瑪瑙長杯,與它材質一樣。而瑪瑙長杯的造型一看就是受到羽觴杯的影響,非常接近。再有呢,同時期的唐三彩中,也有類似造型的杯子。
瑪瑙獸首杯身上有一個謎團,令我們想不通。羚羊的嘴部是個口,有個塞子,這事兒有點麻煩,怎麼用它喝酒啊?得把它舉起來,對著羚羊嘴喝嗎?今天除了小孩拿奶瓶這麼喝,成年人不可能對著它嘬。你想,如果今天舉辦一個大宴會,每個人都西裝革履,拿這麼一個杯子,都在那兒使勁嘬,成什麼樣子了!這就是它的問題所在。再有,這種杯裡面到底盛什麼?如果裡頭是比較濃稠的飲料,比如酸奶,我想還可以承受,打開以後不至於噴出來。但如果是水或酒,一拔開塞子,肯定就滋出來了。在宴會上,大家一千杯,塞子一拔,每個人都滋一臉酒,也說不過去呀!正因為這種飲用方式的不同,所以大部分學者傾向於它不是中國的,而是中外交流的產物。但無論如何,何家村的這件瑪瑙獸首杯,今天也是中國最重要的文物之一,作為我們的國寶,在陝西省博物館收藏。
飛天
佛教進入中國以後,佛教文化逐漸影響到世俗生活。比如唐代玉器中有飛天的圖案。飛天在佛教中普遍出現,常以女性的形象出現,在雲彩上以優美的姿勢飛舞。為什麼中國人很容易接受飛天的形象呢?因為我國傳統神話傳說中,也有仙人升天的情節。
人類從很早就希望能夠飛起來,能夠升天,所以對飛天非常推崇。 唐代的玉飛天,選材嚴格,全部採用潔白的羊脂玉雕成,表示純潔;動作非常優美,體現出飛翔感。玉飛天的面容都非常溫柔安逸,呈現一種非常自由的狀態。 飛天顯示出中華民族的特點,就是我們的想像有廣闊的空間,很形象。西方人一說要飛到天上,得騎個掃帚,怎麼也得有個工具;而我們的飛天只要擺個優美的姿勢,就能飛起來。環璧瑗
唐代最有名的美女,非楊玉環莫屬。我們都知道楊貴妃,知道她那流傳千古的愛情故事。我們先從她的名字談起,玉環,跟玉有關。
環是一種玉器,與璧相似。到底什麼是「璧」,什麼是「環」呢?我從專業的角度解釋一下。《爾雅·釋器》中說:「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璧、璦、環都是中間帶孔的扁片圓形玉器。「肉」,指玉的實地部分;「好」,指中間孔的部分。肉倍好,就是實地部分比孔大一倍,這時就稱為璧;如果好特別大,肉非常小,就稱為瑗,肉和好差不多大,稱為環。古書上就這麼記載,今天沒必要往死了掰扯這件事,說起來也比較繞嘴。一般來說,就是比較小的,視為璧;孔比較大的,視為環。至於瑗,今天不怎麼說這個詞,如果你不是專門研究它的學者,完全可以忽略。 照《爾雅》的說法,楊玉環應該叫楊玉璧,她是以肥為美,肉多嘛!但為什麼叫「玉環」呢?據說她生下來的時候,手腕上有一個環狀的白色胎記,父母恐其不祥,故取環套之意,取名玉環。我想這都是後人的文學添加。《開元天寶遺事》記載:「貴妃素有肉體,至夏苦熱,常有肺渴,每日含一玉魚兒於口中,蓋借其涼津沃肺也。」「素有肉體」,說得比較婉轉,就是楊貴妃很胖。胖子都怕熱,這是個規律。所以楊貴妃一到夏天,熱得不行,常常肺熱,覺得渴。於是就每天拿一個小玉魚兒,含在嘴裡,借其涼來潤肺。我不知道這招靈不靈,反正提醒大家:如果要含塊玉解熱,最好含個大一點兒的,小的弄不好就吞下去了。收藏秘訣——偏門 我早年逛地攤的時候,碰見過一個玉環。這個玉環很有意思,跟常見的戰國到漢的玉環完全不一樣,上面雕著一條大龍,這龍是典型的唐代龍的形象。收藏玉器的人,一說就是漢玉,對唐玉不怎麼感興趣,也不了解。所以,當時沒有人知道這個玉環是唐代的,就認為是明清的,不值什麼錢。我當時注意了一下玉環上的龍紋,一下子想起上海博物館也有這麼一塊相似的璧,曾經在很多書上專門介紹過。我一看,這個龍紋就是唐代的,所以當機立斷就買了。 我覺得收藏當中,可以注重一些偏門。有時死盯著一個高點,大家都知道的事,就會很難獲得很好的收藏。比如說,我們都知道漢代玉璧好,都去追求漢璧,你買的機會就相對很少。唐朝的壁儘管很少,但一旦出現,很多人都不認識,反而會價格低廉。所以,收藏中注重偏門,比注重熱門要好很多。疑惑重重癿唐代玉墜
唐代不流行玉墜,也沒有明清時期隨身攜帶的玉牌子,這一直是個定論,沒人懷疑過。可是,江蘇無錫明代顧林夫婦合葬墓出土了一塊人物撫鹿紋玉佩,一直被認定為唐代玉佩。這塊玉佩,呈水滴狀,較厚,又像玉墜。圖案貌似平淡,實為奇特。正面兩人物,一大一小,寬袍大袖。大人右手撫一鹿,神態安詳,頗有古風。奇特的是玉佩背面圖案,與常見的完全不同。一般的玉佩,兩面圖案互不關聯,而此佩背面的圖案是人物的後背。
圖案的內容,應為神話中的南極仙翁,頭上用道冠束髮,服飾高古。南極仙翁的坐騎,就是一隻鹿;旁邊小童頭梳雙髻,為仙翁侍者。玉的下部雕刻靈芝仙草,也與南極仙翁在道教中是長壽之神相印證。這樣重要的道教文物,向我們提示了中國傳統宗教的生命力。 這個玉墜有頗多疑點。第一,唐代沒有此類型的玉墜和玉佩,已是定論,目前全國出土中均未發現。此件不僅為孤例,還出土於明代墓葬之中,說服力極低。第二,整體風格雖古,但未能逾越明代的總體風格,玉質、造型與明代均十分接近。第三,人物撫鹿紋玉佩 明代 高7.7cm 無錫市博物館藏道教在明代中葉以後非常流行,這樣的玉佩出現在明代墓葬中,順理成章。因此,我認為此佩與唐代無關,定為唐代是個誤會。 歷史在文化中,曾經划過很多界限,由於年代久遠,頭緒繁多,今人很多時候看不清楚。我們的任務其實是在加重描黑那條歷史上已經淡化的界限,讓我們看清歷史的真實面目。 這一講講的是隋唐玉器。隋代享國時間比較短,因此能夠確認為隋代的玉器也非常少。唐代的玉器文化,主要體現在對外交流比較多,具有外來文化的氣息。唐代對外通商以後,使玉器具有了商品的特徵。一旦玉器具有商品的特徵,就開始向世俗低頭。 唐代的玉器跟揚州有很大關係。隋煬帝開鑿大運河以後,揚州就成為通商重鎮。國際通商帶來了很多外來文化,又把我們的文化從這兒帶出去。比如唐天寶二年,鑒真和尚就是從揚州出發赴日本,當時同時有85 位工手一同赴日。所謂「工手」,就是工匠。其中就有「玉作人」,也就是專門制玉的匠師,表明當時中國與日本之間文化的交流。
隋唐以後,中國進入了宋朝,宋朝是規範中國人後一千年行為的時代,那宋代玉器又是什麼樣呢?下一講就講宋代玉器。
推薦閱讀:
※【敬請收藏】2017公曆農曆伊斯蘭教曆對照表
※史上最著名的68位書法家及代表作,值得收藏!
※翡翠收藏,避免無價值的收藏
※收藏的幾款應季夏裝裁剪圖 服裝設計與剪裁技術交流(男裝、女裝、童裝、衣服等相 手工交流區
※【千字文】原文|譯文,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