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弘法用巧妙手段來掩飾,只能騙凡夫騙不了修行人

弘法用巧妙手段來掩飾,只能騙凡夫騙不了修行人

來源:凈土釋疑網 錄入時間:2016-10-25 12:12:08 關鍵字:騙人,掩飾,講經說法,夾雜,斷除外緣,反聞聞自性,用自性聽,根本戒,嫉妒障礙,夢,言行不一,弘法 【 點擊數:124 】 【字體: 大 中 小 】 【 收藏 】【 列印文章 】

摘自凈空法師《2014大經科注》第382集 2016年10月18日 講於 香港

點擊此處觀看視頻

不被外面境界所動是「收」、「攝」、「外絕諸緣」之意

  【科】壬三、咸為道慕

  【經】檢斂端直。身心潔凈。無有愛貪。志願安定。無增缺減。求道和正。不誤傾邪。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

  【解】「檢」者,檢束,不使分散;「斂」者,收斂。

  學習落實也就是守住自己的清凈心,沒有妄想、沒有雜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樣的「檢束」從內到外端莊、正直。念老的註解注得好。

  【解】故「檢斂」即經中耳、目、口、鼻皆當自端,收聽攝視,外絕諸緣之意。

  就是我剛才所講的,眼見色,這是真修行,大家要注意,怎麼個修法?「收聽攝視」。「收聽」,像觀世音菩薩「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我們這個「聽」沒收,我們向外攀緣,外面音樂彈琴的聲音,我們耳聞不知道向內;觀音菩薩能成無上道,就是「反聞聞自性」,他不向外跑,不跟著外跑,他往裡面去觀。觀什麼?能聽的是誰?這禪宗的話,能見的是誰?他把念頭轉到這上面去。

  六根,這用兩個代表——眼見,耳聽。「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要懂得回頭,向內緣,不要向外緣。我教同學,有時候也說,我記得也說得很多,不在少數,這都從《楞嚴經》上學來的,「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觀音菩薩用的方法。觀音菩薩用什麼方法修行?就用這個。「收聽」,不是叫你不聽;「攝視」,不是叫你不看。你可以聽,你可以看,聽得很清楚、看得很清楚,怎麼樣?不要放在心上就叫「收」。

  我們聽到好聽的音樂還想多聽一遍,這就是不知道「收」。見色聞聲、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被外面境界所動,這是「收」的意思、「攝」的意思,也是底下「外絕諸緣」之意。不能把外面的緣放在心上,那就錯了。為什麼?你生煩惱了。你喜歡的放在心上,生貪著的煩惱;不喜歡的放在心上,譬如人家罵你幾句,你放在心上,兩三天都消化不了,都在生悶氣,這就是你被外面的緣掌握住了。

  都可以聽,就是不要放在心上,善、惡都不放在心上,好!這是用什麼聽?用自性在聽。「一切法從心想生」,記住!我們如果要想像菩薩一樣定慧雙修得真實的受用,那就要學「收聽攝視,外絕諸緣」。外面身外,觀的是「鼻舌身意」六根,六根不向外攀緣,隨緣。

弘法利生用巧妙手段來掩飾,只能騙凡夫騙不了修行人

  攀緣是自己想,我今天想看什麼、我想聽什麼、我今天想吃什麼,你有「想」。「想」從哪裡來的?貪心出來的。「貪嗔痴慢疑」是煩惱,跟煩惱掛鉤了。不喜歡的想排斥,統統是煩惱。一定要學會六根在六塵境界上看得清楚、聽得清楚、(意根)想得清楚,那是自性般若智慧起作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動了貪心,想佔有、想控制,那就造業。善業感三善道;惡業感三惡道。起心動念在造業,你禁不起外面誘惑,做錯事情。

  煩惱輕的人會回頭,他知道錯了、知道懺悔,回頭,這個還能有救,佛菩薩還是攝受他;煩惱重的被牽跑了,沒救了,為什麼?他回不了頭。即使弘法利生、講經教學,天天增長「貪嗔痴」,他不增長「戒定慧」,他還要為自己用一些巧妙的手段來掩飾,其實這種掩飾能騙凡夫,不能騙修行人,修行人一看,你一文不值。

有能力辨別正邪、真假才能接觸外面;沒能力辨別少接觸好

  有些修行人功夫還沒有提升上去,還會受外界的影響,這些讚歎、毀謗,讚歎以為是真的,毀謗以為是假的,還會受這個影響。而且這種現象很普遍、很麻煩,這怎麼辦?這需要自己掌握著方向,不能有偏差,一向專念。我學一部經、我聽一部經,聽到自己有一點悟處之後我再接觸外面,為什麼?你有能力辨別他是正、他是邪?他是真、他是假?沒有能力辨別的時候,我們少接觸,好!少聽、少聞、少接觸,保護自己,學海賢老和尚。

  我心目當中觀察海賢是現前的聖人、佛菩薩再來,在今天這個社會想成就只有走他這條路——一門深入,他的一門真的是一門,他沒有第二門。我們念佛還要聽經,他經都不要聽、經也不要念,咒也不要念,經也不要聽,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九十二年不拐彎,師父教他一直念下去,他是老實、聽話、真干,幹了九十二年,自在往生,表演給我們看,好!

  我們要看在眼裡、記在心頭,他是我的榜樣,我們今天經教就一部《無量壽經》,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我們認真學習。學習一定要變成生活,幫助我們工作提升。無論哪個行業,或者是在家,在家幫助我們齊家,幫助我們提升工作,幫助我們安定社會,利益無邊,心無二念,就清凈了。別人好,很好,我讚歎他,別放在心上;別人不好,也好,我們希望他回頭,也不要放在心上,決定不要障礙自己的菩提道,這就好。

  下面說:

  【解】又「端」者,端正;「直」者,不曲、正直之義。

  我們做人身心都要端正,一定要遵守。我們「凈宗學會」當年在美國成立第一個會,我寫了一篇「緣起」,裡面提出「戒律五科」(五個項目)。

  第一個,「凈業三福」,那是大乘佛教修學最高的指導原則,不僅是凈宗,只要是大乘,不管哪個宗、哪個派,你要想學一定要遵守、要從這個地方下手。

  「凈業三福」三條:第一個,「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頭一條。這一條是大乘佛法教我們做人的道理,你才像個人。

  所以佛法的根是「孝親尊師」,「孝」用父母做代表,「敬」用老師做代表。這是中國古時候一個人在一生當中最尊敬的兩個人——父母、老師,念念不忘,用他們做代表,擺在第一句。

  「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我們有沒有做到?連個小蚊蟲、螞蟻都不忍心殺害它。它來咬我,大方一點,就布施供養它一頓飯;要是不願意,不願意揮手把它趕走,不能一巴掌把它打死,它沒有死罪。小地方看,走路看地上怕有螞蟻、小昆蟲。

  修十善業,這四句話是佛教人,教人、天兩道必須要修學的。上品十善,生天;中品十善,人道;下品十善,阿修羅。三善道從這裡紮根,學佛從這兒學起。

  從這裡再提升到第二,第二就學佛:「受持三皈,具足重戒,不犯威儀」。這第二里頭有三句。學佛,無論在家、出家,一定要受持「三皈」,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見解,我們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一定要與戒律相應。

  「十善」是根本戒。「身」: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無論在家出家要遵守。「口業」最容易犯的,所以有四句,「口業」是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四條。意業,不貪、不嗔、不痴。這「十善」是根本戒,包括在家、出家統統都要遵守,沒有「十善業道」,「三皈」、「五戒」你做不到。

  所以第一善做到了,你才能接受第二。「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是我們的依靠、是我們的榜樣,佛弟子無論在家、出家都能夠遵守,你說這個社會多好!統統具足了就是「凈業三福」都具足,你多快樂!你多幸福!你的家庭美滿、事業成功、社會安定、世界和平,就這樣做到的。這一條是小乘,是入佛門。

  第三福是大乘,是提升。向上提升了,是佛的真實弟子,「發菩提心,深信因果」。什麼是「菩提心」?在三四十年前,我在美國的時候提出來「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十個字,這就是「菩提心」。「真誠」,用真誠心生活,用真誠心做人,用真誠心接物,用真誠心學佛,不能用假心,妄心不行,妄心是六道輪迴心,出不了輪迴,不會成就的。

  我跟大家講「菩提心」講這十個字:「真誠」是「菩提心」的本體;「清凈」、「平等」是菩提心的樣子,相,菩提心的相,心地「清凈、平等」;「正覺」、「慈悲」是菩提心的作用,它能幫助你開悟,開悟之後「慈悲」表現在外面。「慈悲」。

障礙別人實際上障礙自己,那個問題可大了

  「慈悲」就是要教化眾生。我成就了,希望人人都成就。我達不到的目標,希望別人超過我,我幫助他先成佛,希望他將來,我往生的時候他來幫助我,好!不能嫉妒,不能障礙。嫉妒、障礙,障礙別人實際上障礙自己,那個問題可大了。所以做人要包容。不但要包容,要全心全力幫助人,希望人人都能成就,我自己也沾光。這正確的。

  「深信因果」這句話擺在第三。大乘菩薩我們要不要信因果?「凈業三福」這一句話,我搞了好多年才搞明白,為什麼?我們凡夫都相信因果報應,菩薩怎麼還要教「深信因果」?把我們搞糊塗了。大概總是六七年,我們才恍然明白了,這個「因果」不是普通的因果,普通的因果菩薩哪有不信?!這個「因果」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你看,我們有沒有相信?沒信,為什麼?不肯念佛,就是不信。

  誰相信?海賢老和尚相信。他真的是發菩提心,發心求生極樂世界,就是菩提心。「菩提」是覺悟,他真正覺悟了,往生極樂世界真能成佛,而且自己這一生真有把握可以做得到。其他的法門不行,不能帶業往生;這個法門是帶業往生。自己縱然幹了「五逆十惡」都不怕,只要相信有極樂世界、相信有阿彌陀佛、相信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度眾生,只要「信願持名」,個個人都能去。蓮池、蕅益大師告訴我們的,看看《疏鈔》、看看《要解》就明白了。所以這個「因果」不是一般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要相信這個。

  然後「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到「讀誦大乘」全是自利;後面這一句,自利之後要利他。

  我在這裡再加強一句,同學們要特別注意,這一生真正成佛,就是「信願持名」,不念經沒有關係,不念咒沒有關係,戒持得不幹凈也沒有關係,千萬不能障礙別人往生!

  怎麼障礙?他念佛念得好,你還要念咒、還要念經,這個還不行、不夠,還要加一些東西進去。這是把人害死了,這是造無間地獄的罪業。為什麼?你說這個話是謗佛、謗法、謗僧。毀謗三寶,無間地獄,你怕不怕?我知道你不怕。為什麼你不怕?你糊塗到所以然了,你不知道利害,你不知道邪正,自己墮落,還帶一幫人去墮落,這還得了嗎?!

  弘法利生,現在是末法,末法已經到黑暗時代,這相,我們現象看到了。古時候的人講經說法,沒有開悟不能講經,沒資格;大徹大悟你才能講經,不是人人都能講的。註疏、註解,給經論做註解也是要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不是到大徹大悟,不能講經、不能注經。

  李老師在台中建蓮社開經學班,他這個班一個星期只上一堂課,這一堂課三個小時,就是一個下午教講經。他那個時候,我去的時候要我參加,我不敢:老師,我剛剛進佛門,對於經教不懂,聽說古人講經說法都要開悟,我怎麼敢?老師說你跟我去看看。老師說你看看可以,那可以,我到講堂坐在最後一排,我也坐在當中,面對面看著老師。一堂課下來之後,老師告訴我:現在是末法時期,沒人講經佛法要中斷了,我們怎麼講法?講古人註解,錯了他負責任,我不負責任,推給祖師大德。這個方法妙!才把我帶進這個講堂。我不敢進這個講堂,帶進講堂。

  帶進講堂,真的,最初學講經時候就學李老師的,因為古人註解都有深度,我們一時還不能完全理解,老師怎麼講,我們怎麼講;老師沒有講的,自己不要加東西進去,就沒有過失,漏掉幾句沒有關係,這就好辦了。

  所以這個小班,還成就了二十多個講經的。那時候佛法在台灣很盛,台中蓮社有十七個布教所分布在台灣各地,這十七個布教所就是我們這個班裡頭二十多個同學輪流去講,一個星期講一次,輪流去講,這在台灣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為人演說。」自己學了,學多少就講多少,沒有把握的不要講,沒有搞清楚的不要講,「信願持名」這個可以講,絕對沒有錯誤。蓮池大師承認,蕅益大師承認,印光老法師跟李老師都承認,勸人念佛,老實念佛,求生凈土;勸人讀經;勸人讀註解,好!

  這個會集本真正了不起!李老師在台中講過一遍,以後就沒有再講第二遍。他講經這個筆記本就給我了,他的註解都注在經本上,寫得很規矩,行楷、小楷,毛筆寫的。

  善巧方便要把佛法傳下去。所以我們第四次學習。學完了之後第五次,我都著重在每個字、每一句我們如何觀想、如何實踐,真正用在生活、用在處事待人接物,真管用!這對我們自己有大利益,我們不是講給別人聽的。

  講給別人聽,還得要做給別人看。講的跟做的不變樣子,大家才能相信;講的跟做的不一樣,你看看佛法教我們放下,我們放下了沒有?名利沒有放下,貢高我慢沒有放下,批評人沒有放下,這不行。這是假的,這不是真的。

  如果這個人做得沒錯,我把他說成一文不值,讓大家都對他喪失信心,這個罪過是在什麼地獄,有沒有去想過?所以印祖勸人從哪裡紮根?從《太上感應篇》紮根、《文昌帝君陰騭文》紮根,有道理!你真正懂得因果、知道真有因果,你就不敢,你說話就會有分寸,這個話說了有因果責任。你的行為造作、起心動念都有因果責任,不能不謹慎。「端正,不曲,正直之義」。

  【解】故「端直」者外指身儀之端莊,內指心意之正直。是乃身心俱端也。

  美國的量子力學家提出來跟佛法講的同一個道理,因為量子力學肯定了物質現象是跟著念頭轉的。把「物質」研究到最後,看到基本的物質現象叫微中子。微中子再把它打破,就沒有了,就變成虛空,那就是佛教講的「鄰虛塵」。

  「物質」最小的,這個東西從哪裡來的?他們看出來,是從念頭波動裡頭。起念頭,念頭波動裡面產生的幻覺,不是真的。這個念頭波動速度多高?科學家沒有說清楚,就說太快了,但是佛經上有。佛經上《菩薩處胎經》這經裡頭有一段經文,釋迦牟尼佛問彌勒菩薩,其實他們兩個一問一對是叫我們聽的。

  佛問,凡夫我們心裡起個念頭,「心有所念」,這一個念頭裡頭有幾念,多少微細念頭形成一個明顯的念頭。「有幾念、有幾相」,這個「相」就是物質現象,就是今天科學家講的,物質現象是從念頭產生的。所以念頭產生現象,就是物質現象。還有「識」,「識」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裡頭種子,落謝種子。你看,佛一句話問三樁事情,「心有所念,幾念幾相識耶?」。這個「耶」是個問話、是個問號。彌勒菩薩回答的,彌勒是法相宗的祖師,發現等於我們現在大學心理學系,他是心理學系的導師、權威。所以佛這個問題,要讓彌勒菩薩來說明白。彌勒菩薩回答的是,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單位是「百千」,一百個「千」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得出來是三百二十兆。這一彈指三百二十兆個念頭,太快了,無法想像。

  我們今天看電視,電視屏幕顯出這個電波,一秒鐘一百次。我們再推算一秒鐘多少念頭,這一彈指,一秒鐘有人告訴我可以彈七次,我相信;我能彈四次,我九十歲了。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他們體力壯,彈七次我認為可能。那要乘「七」,三十二億百千念再乘七,就變成二千二百四十兆。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次的波動,就是我們今天你眼睛所見的、耳朵所聽的,你能抓得到的這些現象,有沒有?沒有。佛在《金剛經》上講過,「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次的生滅。

  我相信科學再有二三十年,會發現「念頭生滅」的數目字出來。他們對於佛法佩服得五體投地。他們費了四百年,一代一代接一代才把「物質」這個問題揭穿。

  宇宙的奧秘三個:物質;第二個念頭,心理學;第三個自然現象。這宇宙奧秘大乘經上有,佛是說過,用第六意識就是用我們凡夫思維想像,可以能夠緣到阿賴耶的三細相。

  就是像阿賴耶的「相分、見分、證自證分」能夠緣到,緣不到自性。就是說他還是凡夫,他不能見性,他能夠見到這個現象,他沒有辦法改變這個現象,這就是科學它有局限性。「明心見性」,那個「自性」裡面的功能是沒有局限性的。

  惠能大師的報告很詳細,第三句所說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是什麼?「萬法」是整個宇宙,一個都不漏。我們有個方法可以讓我們有個概念,我相信古時候講經說法大家都常用的、佛用得很多——「夢幻泡影」,「夢」從哪來的?為什麼會有夢境?「夢」究竟是怎麼回事情?佛用這四個字,重點是在「夢」,「幻、泡、影」是陪襯的,那都不是真實的,主要是「夢」。「夢」這個東西,你要能把它參透了,智慧也開了。「夢」是妄心變現的,這個宇宙是真心變現的,真、妄不二,「真心」跟「妄心」是一個心,一個是覺的作用,一個是迷的作用,這個不一樣。換句話說,法身菩薩,迷的作用完全明白了、放下了,心裡沒有迷了。有迷就「有」,沒有迷就「沒有」,轉迷為悟、轉迷為覺,覺悟就行了,問題就解決了。

  所以我們希望科學再能夠突飛猛進把第二個問題解決、第三個問題解決,那就是佛所講的達到了極限,後面就是「明心見性」。他畢竟是用的科學工具,不是用的禪定功夫。禪定功夫能見到,「明心見性」裡頭都見到。你看能大師的五句話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性是清凈的、不生不滅的,「能生萬法」,「能生萬法」在最後,「本自具足」,是自性。它要不是「本自具足」,怎麼會現出來?!

  那麼做夢「本自具足」,我們知道,那可以說是無量劫以來落謝在阿賴耶裡頭的種子,善惡統統都有,上面到佛菩薩、下面到無間地獄,奇奇怪怪東西都有,所以它會現,「妄心」現妄境,「真心」現我們現前這個環境。

  「本自具足」,離開心性,無有一法可得;離開自性,一切法沒有了。

  離開妄心,阿賴耶沒有了。那到哪裡去了?阿賴耶沒有了,這個人就住「實報莊嚴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阿賴耶都在,都還在;實報莊嚴土,阿賴耶不在了,「轉八識成四智」,法身菩薩。

講《無量壽經》的人還勸人加別的東西進去,這是大問題

  可是諸位一定要記住,你要勸人學佛、勸人念佛往生,為什麼?每一個往生的人生到極樂世界,阿賴耶它就轉成四智,它就轉了。這個不是功夫,這阿賴耶能「轉識成智」,完全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功德幫助你轉的。為什麼能幫助你?因為你本來沒有阿賴耶,你本來是佛,所以佛能幫得上忙;你本來不是佛,他幫不上忙。阿賴耶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能夠幫上忙;它要是真的,佛也幫不上忙。往生極樂世界,一半靠阿彌陀佛,一半靠自己。自己不想去不行,要真想去,這才得究竟圓滿的智慧。「究竟圓滿」是大家是一樣的,一切諸佛如來是平等的,同一個境界,同一個「常寂光凈土」,這個法門省多少事!

  但是就是難信!你看,甚至於講《《無量壽經》》的還勸人加別的東西進去,這個還靠不住,不可靠,這是大問題,不是小問題。這個話不是好話,如果他真的相信了,他這一生往生的機會可能就斷掉了。

  所以我們對這樁事情要特彆強調,希望大家都能夠意識到,諸佛如來所稱的「難信易行」,你要真信,你就中特獎了,這個機會你掌握到了,你永遠超越十法界、超越六道輪迴。往生到極樂世界等於成佛,雖然沒成佛,可是你的智慧、德能、神通跟佛幾乎沒有兩樣。我們相信,你在沒有真正成佛之前,你在「實報土」,「實報土」裡面阿彌陀佛決定加持你。連「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阿彌陀佛都加持,何況「實報土」,肯定得佛加持。所以他在十方世界示現成佛,普度眾生,沒有障礙。

  【解】故「端直」者外指身儀之端莊,內指心意之正直。是乃身心俱端也。「身心潔凈,無有愛貪」。

  這都是我們照鏡子,這八個字好。那個講經的不管是出家人、是在家人,你看看他身心潔不潔凈、他還有沒有愛貪,細心觀察。如果是有,他講的東西,有講得對的,聽到點頭,不錯;有講不對的可以搖頭。為什麼?他在講台上看到,我們在這裡給他打評分,看是點頭的多還是搖頭的多,讓他自己好好去反省。所以這八個字很管用。

  【解】蓋以契會中道,則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照破客塵,自然離愛,無有貪染。身心自然潔凈。

  「色」是什麼?有形色的宇宙,就是萬物。「空」是能生的自性,因為自性它什麼都沒有,但不能說它是「空」。因為它能生,它就「不空」;它不生,它就是「空」。它不是物質現象,它也不是精神現象,它也不是自然現象,它什麼都說不上。我們無論說什麼都起心動念,不起心、不動念你才能見到,所以叫「真空」。佛法用個不得已的名詞「真空不空,妙有非有」,稱宇宙之間一切萬法叫「妙有」,「妙有非有」、「真空不空」。「真空」是講能現的,「妙有」是講所現的,能現、所現都不能執著,都不能在這上面起心動念。

  由此可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是佛不得已而說的。你要在這句話裡頭去體會,你不能執著,執著就錯了。你不能認為它真有,不能認為它沒有,都不可以,起心動念都錯了,不管起什麼心、動什麼念。不起心、不動念,你就是如來、你就是佛;還有起心動念,是菩薩。把起心動念放下,就成佛。所以說佛,他的本事就是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不起心、不動念。菩薩的本事,菩薩有起心動念,他不分別、不執著。為什麼不分別、不執著?他知道「一切法不可得」。《般若經》上所說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把「能現所現」、「能生所生」全包括在裡頭,把真相說出來了。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是「總說」;「別說」就跟你講「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教你什麼?教你統統放下,自性裡頭一法不立。佛法有沒有?佛法沒有,一法不立,哪來的佛法?!佛法是因緣所生的。我們要明了,用的時候就善巧了,就有方便。

---------------------------------------------------------------------------------------------------

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關於拜佛的開示(非常殊勝)
凈空法師:想別的、干別的,把阿彌陀佛忘掉了,那就是造輪迴業
凈空法師:生病一心讀經、念佛病就能好嗎?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凈空法師)第三七一卷——第三八0卷
凈空法師:佛教本質 - 佛弟子文庫

TAG:修行 | 凈空法師 | 法師 | 凈空 | 掩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