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靳三針」的組方規律辨析

點擊上方藍色字 中醫

集結號可快速關注

作者/李艷芬,曾德毅

編校/穩穩


【導讀】所謂「三針」是指:①某些病症3次即可控制的意思,如用「鼻三針」穴位注射法治療過敏性鼻炎,3次可愈;②在10年的實踐中總結出來治療某些疾病的3個最重要、最常用的穴位。靳三針,有大學問,應該在臨床廣泛使用和推廣。

「靳三針」以其穩定、可靠靈驗的臨床療效為基礎,蜚聲海內外。早期的「靳三針」主要是指人們對靳老針灸療效神速的美譽,但靳三針系統的完成,是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靳三針」是廣州中醫藥大學的靳瑞教授在40餘年的親自臨床實踐的基礎上,集歷代針灸名家的臨床經驗之精華,總結現代國內外臨床針灸經驗之研究成果,經過其40多位博士、碩士研究生系統的臨床和實驗的研究而總結創造出來的一個針灸新學派。所謂「三針」是指:①某些病症3次即可控制的意思,如用「鼻三針」穴位注射法治療過敏性鼻炎,3次可愈;②在10年的實踐中總結出來治療某些疾病的3個最重要、最常用的穴位。

「靳三針」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實踐當中不斷完善和成熟。目前較完整的三針體系的組穴配方共有39個,這些配方絕大部分是以3個穴位為1組(有的是2個穴,左右共3個,個別4個穴位甚至10餘個穴位),它們具有獨特的療效及主治作用,其取穴依據也有各自的特點,按分類總結起來,「靳三針」的常用組穴配方,有如下特點。

1.益智清神類

包括智三針、四神針、腦三針、顳三針、暈痛針、癇三針、手智針、足智針、定神針。

1.1經脈辨證取穴為先

神智方面障礙主要病位在心、腦、腎。心藏神,智力是神的組成部分之一,治神必離不開心經及心包經穴位,故「手智針」處方組成為內關、神門、勞宮;《難經》說:「督脈者,起於下極之俞,並於脊里,上至風府,入屬於腦。」《靈樞·經脈篇》說:「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入絡腦。」故選穴除了心和心包經以外,還多用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穴,如「智三針」取神庭,「四神針」由前頂、後頂及雙側絡卻組成;「腦三針」取腦戶,「定神針」、「暈痛針」均取印堂;另外,腎藏志,主骨生髓,腦為髓海,根據標本根結理論,湧泉穴為腎經之根本所在,上病下取,所以「足智針」取湧泉為主穴。

1.2根據現代解剖學理論分部取穴

按照大腦皮層的功能定位在頭皮部的投影區和「寧失其穴,勿失其經」的理論,「四神針」較古代醫家的「四神聰」在腦的投影區域更寬闊,療效更好,可提高人及動物的記憶力;「智三針」位於額部,即神庭和左右本神組成,與神志密切相關,現代醫學認為大腦額葉和智力有關,故「智三針」是提高智力的要方;「顳三針」在頭兩側取顳Ⅰ針、顳Ⅱ針、顳Ⅲ針,為顳葉皮層投影區域,又靠近中央前、後回,顳葉與學習記憶關係密切,針刺「顳三針」對提高智力、改善運動功能起作用;「腦三針」在腦後部,相當於小腦的投影區,針刺該處的腦戶和左右腦空對有運動平衡失調者有良效。上述就是靳老總結出的「益智頭四項」。

1.3根據腧穴協同功能取穴

神智類疾病多屬疑難雜症範圍,靳老常將功能相同或相近的穴位組合起來,以提高療效,如「智三針」由神庭和左右本神組成,三穴均含有「神」字,而古人對經穴的命名都有用意,「神」是情感智力的源泉,從這三個穴名來看,說明它們能主治神志、智力障礙疾病;「腦三針」為腦戶、左右腦空,均位於後頭部和含有「腦」字,這說明三穴合用可治療腦部疾病;還有「足智針」處方為湧泉、泉中、泉中內,其穴均含「泉」字,說明三穴均為腦髓之源泉,生生不息,有補腎益腦之功效。

2五官類及外科類

包括舌三針、眼三針、鼻三針、耳三針、乳三針、突三針、褐三針。

2.1在病灶周圍取穴配方

這兩類三針中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近部取穴,即「以痛為腧」和依據「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的理論取穴法。五官及外科部分病症的發生雖與五臟六腑相關,但其局部癥狀較為突出,用近部取穴法有祛除局部邪氣,疏通患部經脈,消瘀止痛的作用。如眼三針在眼眶的內中外分別選眼Ⅰ針、眼Ⅱ針、眼Ⅲ針,耳三針在耳前取聽宮、聽會,在耳後選完骨,其它本類的三針都體現了這一組方特點。這加強了腧穴的近治作用,也體現了靳老將「以痛為腧」衍化為「以病為腧」理論的臨床結晶。

2.2充分體現辨證論治特色

除根據經脈辨證局部取穴外,還突出了「同病異治」的原則。治療鼻炎的「鼻三針」在治療過敏性鼻炎時取迎香、鼻通和印堂,而治療慢性鼻竇炎時則將印堂改為左右攢竹,以清熱開竅。

3肢體類

包括手三針、足三針、肩三針、頸三針、腰三針、膝三針、踝三針、坐骨針、痿三針、面三針、叉三針。

3.1病變範圍廣者,採用通經接脈法

肢體類病症多以痹症多見,病變涉及筋骨肌肉,組織相對單一,靳老常以病灶上中下三部取穴配方。如頸部上、中、下分別取天柱、百勞、大杼組成「頸三針」;「手三針」取肘部曲池、前臂外關和手部合谷;「足三針」取膝部足三里、小腿三陰交、腳背的太沖;坐骨針上部取大腸俞,中部取坐骨點,下部取委中。痹症的發生,多為風寒濕三種邪氣侵入機體,導致氣血瘀滯而成,故痹症治療應本著「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的原則。通經接脈法就是其活血行氣的臨床應用,治療痹症多能收效。

3.2關節病變用圍針法

關節病屬於痹證範疇,關節為經筋之總會,其病不僅病位局限,而且病變組織較為單純,靳老常用圍針法在病灶周圍,結合經脈循行取穴,以達行氣活絡通血之功效,如「肩三針」的肩Ⅰ針、肩Ⅱ針、肩Ⅲ針三穴分別位於肩關節內、外、上方,即關節氣血最旺盛、經氣最聚集之處,三穴合用,祛風除濕,通經活絡,活血止痛,療效明顯高於「傳統肩三針」;「踝三針」取解溪、太溪、崑崙,分別位於踝關節前方、外後方及內後方,解溪為足陽明胃經經穴,為其經氣所過之處,太溪為足少陰腎經原穴和輸穴,且腎主骨,「輸主體重節痛」,崑崙為足太陽膀胱經經穴,膀胱經「主筋所生病者」,三穴合用,運行包繞踝關節的經脈的氣血,通絡止痛。

4臟腑類

包括胃三針、腸三針、膽三針、尿三針、背三針、陰三針、陽三針、脂三針、肥三針。

4.1合募相配,力專效宏

根據特定穴中「腑病取募」,及「合治內腑」的理論,靳老在治療腑病時取募穴、下合穴甚至合募相配,加強調理內腑之效,如「胃三針」取胃募穴中脘和胃下合穴足三里相配;「腸三針」取大腸募穴天樞,小腸募穴關元,大腸下合穴上巨虛,三穴合用,調理腸腑之氣機;「膽三針」取膽募穴日月,肝募穴期門,膽經之合穴陽陵泉,三穴合用,疏肝利膽,清泄濕熱,治療膽道疾患;「尿三針」取小腸募穴關元,膀胱募穴中極,參與水液代謝的肝脾腎三髒的交會穴三陰交,共治水液代謝方面病變。

4.2妙用交會穴,多病合治

臟腑病變的臨床癥狀較為複雜,雖其突出表現為一臟或一腑病變,但是根據「臟腑相關理論」,五臟六腑皆相聯繫,因此,必須從多臟腑進行調理,才能達到治病求本之功。而交會穴這類穴位多具治療本經和交會經病症的作用,因其取穴精簡,效果顯著,靳老多選交會穴,以一穴治多腑。如「尿三針」關元、中極、三陰交三穴均為交會穴,能調理參與水液代謝的多臟腑功能,主治尿液生成、儲藏、排泄方面異常的疾病;「背三針」選手足六陽經之交會穴大杼,足太陽經與督脈之交會穴風門,共同防治侵犯體表之風邪;還有如「腸三針」選關元穴和「膽三針」選日月和期門等等。

5急救類

包括脫三針、閉三針。調和陰陽,醒腦開竅。

脫證、閉證雖有氣脫、血脫、氣厥、血厥之分,但其病機之根本在於陰陽不調或陰陽離絕,屬於瀕死病症,故「脫三針」、「閉三針」均取能起死回生的水溝穴(人中穴)。水溝穴為督脈脈氣所發,督脈與手足陽明經交會於此,同時也是任督相交,陰陽相通之處。其位居口鼻之間,古人認為「鼻氣通於天,口氣通於地,水溝穴位於其中間,故有交通陰陽之功」。

脫證、閉證還有神志昏迷癥狀,故「脫三針」取百會、神闕配水溝,「閉三針」取湧泉和陰陽經交接處的十宣穴配水溝,共達醒腦開竅之效。

綜上討論,「靳三針」處方是臨床辨證論治和經驗總結的結晶。但是靳老認為針灸治病並無絕招,主要還是在於辨證,抓住疾病本質,臨床運用中,三針只是基本方,再結合辨證配穴,使用多種療法,必定能收到滿意效果。


推薦閱讀:

檢察監督與監察監督相互關係辨析
翡翠收藏顏色質地及雕工辨析
伯宣與陳崇——「吳興藍田源流派衍齒錄」辨析
詞語辨析題
公共與公共性概念的辨析

TAG:規律 | 辨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