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堯特色歷史人物:千古傳奇李左車

唐代詩人胡曾有一首《詠史》詩,這樣寫道:

韓信經營按鏌鋣,臨戎叱吒有誰加?

猶疑轉戰逢勁敵,更向軍中問左車。

詩中所說的左車,便是楚漢戰爭中的軍事謀略家李左車。

漢元年(前206),劉邦擊潰項羽所封的三秦王章邯、司馬欣、董翳,穩定了漢中根據地。次年,乘項羽用兵齊地之機,揮師東下,在今河南、安徽一帶與項羽展開激戰。與此同時,為了開闢北方戰場,派韓信渡過黃河,討伐背漢親楚的魏王豹。魏在今山西南部,被韓信一鼓攻下,魏王豹被俘,押送劉邦帳下處分。接著,韓信領兵北上,蕩平代地(今山西北部、河北西北部),擒斬代相夏說。

漢三年(前204)十月,韓信在張耳協助下,準備從井陘口東進,攻擊項羽的附屬國趙國。

消息傳來,趙王歇、成安君陳余忙把20萬大軍拉到井陘口,佔據有利地形,築起營壘,準備迎擊漢軍。至於如何迎敵,大家意見並不一致。謀士廣武君李左車就很有主見。

李左車,柏人(今隆堯、臨城、柏鄉、贊皇、高邑一帶)人,戰國時趙國大將李牧之孫,秦中大夫詹事李泊之子。此人繼承家學,精通軍事,足智多謀。秦末戰亂中,項羽扶持趙王歇恢復趙國,左車輔佐趙王,因功被封為廣武君。當時,左車對陳余獻計說:

「聽說韓信跨過黃河,俘虜魏王豹,在閼與大破代軍,擒斬代相夏說。現在加上張耳輔佐,意欲攻滅趙國。乘勝遠斗,兵鋒所到,銳不可當。我聽說,從千里之外給軍隊運糧,士兵會因為供給不及時而挨餓,就地砍柴做飯,部隊很難吃飽。而韓信行軍所走的井陘道,兩側山高,中間路窄,兩輛車難以並行,騎兵不能並排前進,隊伍前後拉開數百里,糧食必然在後面。望足下給我三萬奇兵,從山間小路截斷他們的輜重。足下深溝高壘,不與交戰。漢軍前進不能決戰,後退退不回去。既得不到後續補給,又在周邊搶不到糧食。這樣不到十天,韓信和張耳兩將的頭顱便可送到帳下。望足下認真考慮我的計策。如其不然,一定會被二將所擒。」

成安君是個懦弱書生,自稱趙軍是仁義之師,不用欺詐奇謀。他還引經據典,說道:

「我聽兵法書上講,十則圍之,倍則戰之。現在韓信所將之兵,號稱數萬,其實不過幾千。他們不遠千里來襲趙國,已經師老兵疲,沒有多少戰鬥力。如果連這樣的軍隊都不敢迎戰,以後再有強者來攻,我們怎麼應對?」

陳余自以為是,斷然否決了左車的建議。

韓信派間諜偵察,得知陳余不用左車之計,非常興奮,立即帶兵進入井陘窄道。在離井陘口30里處暫時住下,夜半傳令前進。他挑選輕騎兵兩千人,每人手拿一面紅旗,走山間小路,隱蔽接近趙軍。下令道:「等到戰鬥開始,趙軍見我軍退卻,必然傾巢出動追殺。你們要趁機馳入趙軍營壘,拔去趙軍旗幟,換上漢軍紅旗。」

韓信以一萬步兵,背靠綿河水布陣。天亮時,打出大將旗幟,擂響戰鼓,直出井陘口。趙軍打開營門,以部分兵力迎擊漢軍。兩軍交戰一段時間後,韓信、張耳見時機已到,便假意丟下大將旗幟和戰鼓,撤入背水為陣的將士之中。然後,再次督促士卒與趙軍交戰。趙軍以為漢軍當真抵擋不住,便全部打開營門,蜂湧而上,爭奪漢軍旗幟和戰鼓。韓信、張耳撤回以後,將士們殊死作戰,趙軍擊之不敗。此時,韓信的奇兵兩千人見趙軍營壘空虛,趁機馳入,拔掉趙旗,換上漢軍紅旗。

背水為陣的漢軍無法後退,人自為戰,個個奮勇。趙軍攻打,不能取勝,又抓不住韓信等人,就想撤回營寨。但見營寨上漢軍紅旗飄飄,個個大驚失色,以為漢軍已經俘虜了趙王和將軍們。於是全軍大亂,紛紛逃命。趙將雖然當陣斬殺,也制止不住。此時,漢軍反攻夾擊,大破趙軍。趙王歇見大勢已去,奪馬南逃,到鄗地(今河北柏鄉北)被擒。成安君陳余跑得更快,往南跑到泜河南岸釣盤山,被追兵殺死。趙國滅亡。

韓信早就聽說李左車賢能,擊敗趙軍以後,下令全軍,不準傷害左車,誰能生擒,獎賞千金。

李左車跑到臨城北邊的泥河岸邊,預感大事不妙,問當地百姓:「此為何處?」答道:「泥河。」左車嘆道:「車入泥不能行,吾其亡矣」(〈臨城縣誌〉)。遂被追兵擒獲。左車被繩索捆綁,推到韓信帳下。

韓信見左車到來,趕緊為他鬆綁,讓他面朝東坐下,自己面朝西,以師生之禮相待。韓信問左車:「我想向北進攻燕國,向東攻打齊國,怎樣才能建立功業?」

左車辭謝道:「我聽說,打了敗仗的將軍,不可奢談勇敢,亡國的臣子,不可奢談保衛國家。現在我是俘虜,怎能策劃軍國大事呢?」

韓信道:「我聽說,戰國時百里奚住在虞國而虞國滅亡,後來他到了秦國,秦國則稱霸諸侯。不是因為他在虞國時愚笨,到秦國變得聰明,而是因為是否被重用,是否聽從他的意見。假如成安君當真聽從足下計謀,我韓信早就成為趙軍俘虜了。只因他不用足下計謀,我才可以侍奉足下。」又說:「我真心實意聽取足下意見,望您千萬不要推辭。」

經不住韓信恭恭敬敬,堅持請教,左車說道:

「我聽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所以愚鈍人的話,聖人也會有選擇地聽用。我的意見未必合用,不過是向您盡一份愚忠。」然後他向韓信分析漢軍的優勢和短處,擬定出以己之長擊敵之短的策略。他說:

「成安君有百戰百勝的計謀,一旦失算,軍隊敗於鄗城之下,自己身死泜水之上。現在將軍您渡過黃河,俘虜魏王豹,擒斬夏說,一舉拿下井陘,不到一個早晨就擊敗20萬趙軍,殺死成安君,名聞海內,威震天下。趙地的農民扔下農具,不再從事生產,只是好吃好喝,準備聽從將軍的調遣。這是您的優勢。然而將士們遠途跋涉,參加激戰,疲憊不堪,戰鬥力大減,難以為用。若是以疲憊的將士,屯紮在燕國防禦周備的城池之下,欲戰不能戰,攻城不能拔,曠日持久,軍糧短缺,戰鬥力勢必更差。如果連弱小的燕國都拿不下,齊國更會作好防禦準備,這樣哪裡還有戰功可言?如果將軍拿不下燕國和齊國,那麼將會影響全國戰局,劉邦、項羽就很難分出高低了。這是將軍您的劣勢。常言道,善於用兵者不以自己的短處攻擊別人的長處,而以自己的長處攻擊別人的短處。請將軍三思。」

韓信說:「既然如此,那麼具體怎麼辦呢?」韓信要搞清楚:如何用自己的長處攻擊別人的短處。

在韓信的追問下,左車才說出成竹在胸的奇計。他說:

「現在為將軍謀劃:第一步,休整部隊,養精蓄銳,鎮住趙國,安撫孤寡。這樣,百里之內的百姓都會宰牛沽酒,犒勞將士。第二步,待將士力量恢復,就把部隊移駐通往燕國的路上,擺出即將進攻燕國的架勢。然後派一位能言善辯的人,帶上勸降書信,出使燕國,宣揚漢軍威勢,燕國必然不敢不降。第三步,燕國降服以後,再東去說服齊王,齊國也一定從風而降。到那時,齊國縱有聰明的人,也不知如何是好。這樣,天下之事都可以設法謀取。兵法上有先虛後實之說,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李左車謀劃的「揚長避短,先聲奪人」之計,脈絡清晰,環環相扣,真所謂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超級謀略。韓信聽後,拍手叫好,全部採納。

韓信首先休整士卒,隨即派人出使燕國勸降。果然不出左車所料,燕國立即納款投降。

實施左車謀劃的第三步時,遇到了曲折。當韓信把說服燕國投降的情況報告劉邦以後,劉邦可能受此啟發,就派酈食其前去遊說齊王,齊王許諾納降。但是韓信卻又聽從蒯通之計,動用武力,引兵伐齊,結果使酈食其蒙冤遭烹,進而招致齊楚聯合對付漢軍。儘管韓信最終平定齊國,但顯然不及依照左車之計行事為好。

關於李左車的事迹,《史記》、《漢書》、《資治通鑒》的記述大致相同。據傳說,左車後來隨韓信東去平齊,又詐降項羽,引誘項羽進入韓信九里山十面埋伏陣中,遂致垓下之圍,項羽刎頸自殺。但這些,文獻沒有記載。至於他卒於何時,葬於何地,更是無從查考。

李左車作為一位軍事謀略家、主張以和平手段統一全國的戰略家,自古受到人們的愛戴和尊敬。時至今日,在河北、山東等地,還流傳著許多關於他的傳說。其中有一種傳說,說他死後被玉皇大帝封為雹神。清代短篇小說聖手蒲松齡,曾經據此兩寫《雹神》。

今天,關於李左車的出生地,各地說法不一。就連他死後葬於何處,也有多種版本:(一)河南開封市通許縣李左村李左車墓。(二)河北石家莊市趙縣宋村村西李左車墓。(三)河北石家莊市行唐縣史家莊李左車墓。(四)河北保定市容城縣南15里李左車墓。(五)河北衡水市深縣大馮營村西北李左車墓。(六)山東賓州市博興縣王木村村北李左車墓。(七)山東東營市廣饒縣韓家橋村李左車墓。

至於李左車祠廟、雹神廟、冷神廟,更是遍布河北、山東各地。在山東,有的地方還為李左車建了紀念館,民間自發辦了廟會,表達人們深致的懷念之情。


推薦閱讀:

90年歷史畫卷 25
陸貞傳奇——奇葩中的航空母艦
靜海歷史上的NB人物 你知道哪幾個?
牛軍教授編著:《歷史的回聲:二戰遺產與現代東亞秩序》
新文化史:為什麼轉移到「閣樓」?

TAG:歷史 | 歷史人物 | 人物 | 特色 | 千古 | 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