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拈花微笑與達摩東來

所屬分類:禪門公案發布日期:2010-8-5一、禪的起源——拈花微笑禪,是有情眾生的清凈本性,一切物質的本來面目,宇宙人生的事實真相,遠在西元前五世紀,因釋迦牟尼佛的證道而發現。佛陀降生在印度,誕生時有種種瑞相,曾有仙人預言他長大後會出家、修行、成道。年少時候的悉達多太子,常沈浸於對生命的意義、去來的思考;青年時期的悉達多太子,文武超群,人文思想更為細緻、豐富,對當時印度社會四姓階段的不平等,以及人生為何有痛苦、煩惱、生、老、病、死等問題,常縈繞於心。後來為了解決心中疑惑,找尋生命真理,他毅然的出家了。歷經五年參訪、六年苦修,終於在一日夜半,夜睹明星,徹悟禪道,開始他一生的教化工作。當時,佛陀化世的足足跡遍及恆河兩岸,度人無數。直到八十歲那年,才隨順「諸行無常」的法則離開世間。佛陀的色身雖已入滅,佛陀的教法卻由佛學弟子世代闡揚、流布,相傳直到今天。禪,原本存在於天地、方寸之間,然而世人顛倒無知,以致「當面不識」。因發現「禪」而悟道的佛陀,為了讓眾生也契會禪理,所以孜孜不倦的遊行弘化。在關「禪」的起源,根據《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所說:一日,佛陀行化至靈鷲山,時有大梵天王,為令今生、後世眾生獲得利益,以金婆羅華獻佛,捨身為床座,恭請佛陀為眾生說法。世尊登座拈華示眾,與會百萬人天大眾皆面面相覷,無法會意。唯心史觀有迦葉尊者當下靈犀相應,破顏而笑,於是佛陀開口道:「吾有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如是,禪在「拈花微笑」——師徒心意剎那交會之間傳了下來。此個,佛陀還傳下了袈裟和缽,所謂「衣缽傳承」的典故,由此而來。佛陀拈花,迦葉微笑,這是無言說教。由於禪的妙道,語言文字難以表詮,乃藉由拈花微笑的弦外之音,來啟發眾生迷昧的心靈。行者若能做到念念不思過去,念念不想未來,亦念念無住於現在,即能於現前一念上,契會「拈花微笑」的意旨。二、禪的傳承——西天二十八祖禪的傳承,源於佛陀在靈山會上傳法給摩訶迦葉尊者。迦葉為西天禪宗始姐,其後次第相承而至菩提達摩,計二十八代。中土以菩提達摩為初祖,傳承到大鑒惠能,共計六代。西天、東土綜合起來,即有三十三代。(這是指傳統順序傳承下來的祖師,不包括分化的旁系支派)今依序列名於下:第一祖摩訶迦葉。第二祖阿難陀。第三祖商那和修。第四祖優婆毱多。第五祖提加迦。第六祖彌遮迦。第七祖婆須密多。第八祖佛陀難提。第九祖伏馱密多。第十祖脅尊者。第十一祖富那夜奢。第十二祖馬鳴菩薩。第十三祖迦毗摩羅。第十四祖龍樹菩薩。第十五祖迦那提婆。第十六祖羅睺羅尊者。第十七祖僧伽難提。第十八祖僧伽耶舍。第十九祖鳩摩羅多。第二十祖闍夜多。第廿一祖婆修盤頭。第廿二祖摩拿羅。第廿三祖鶴勒那。第廿四祖師子尊者。第廿五祖婆舍斯多。第廿六祖不如密多。第廿七祖般若多羅。第廿八祖菩提達摩。三、大法東來——達摩東渡中土《景德傳燈錄》卷三載:菩提達摩於梁武帝普通年間(西元五二零-五二六年)來到中國,初到廣州,後被武帝迎至金陵。帝問:「朕即位以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記,有何功德?」師曰:「並無功德。」帝問:「何為無功德?」師曰:「此但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帝問:「如何是真功德?」答曰:「凈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帝問:「如何是聖諦第一義?」師曰:「廓然無聖。」帝問:「對朕者誰?」師曰:「不識。」由於機緣不契,達摩遂潛渡北上。武帝經寶志禪師點醒,連忙派兵馬隨後追趕,欲請回達磨大師。無奈達摩心意已決,見追兵到來,便隨手摺下一葉蘆葦,腳踏於上,過江北上。最後,止於洛陽嵩山少林寺,終日面壁,默然無語,一坐九年。古人曾為達摩作偈云:「一葦渡江何處去?九年面壁等人來。」之後,傳法給慧可,這是禪宗在東土傳承的開始。達摩於魏大統元年(西元五三五年)端坐而化。不久,從西域傳來『雙履西歸』之說。
推薦閱讀:

及時輸掉一切 也不要輸掉微笑
夫妻共渡一生 回家,別忘記帶著微笑
Remember To Smile Everyday
當你微笑時,生活也在微笑。
心靈盛開微笑之花1.

TAG: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