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政和茶業

發布部門:政府辦 發布日期:2008-9-3 9:18:42 點擊數:1345

政和產茶歷史可以追朔至唐末五代時期,並與宋、元時期著名的建安「北苑貢茶」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古時東平、高宅、長城、東衢、感化五里是「北苑貢茶」產地之一。民間相傳,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關隸縣改名為政和縣,是因皇帝喝了關隸縣進貢的餅茶,十分滿意,便把年號「政和」賜給關隸縣為縣名。清代,政和茶葉發展較快,先進位茶技術得以推廣。咸豐年間,在鐵山鄉發現優良茶種大白茶並得以大量繁殖後,茶葉生產隨之迅速發展。同治十三年(1874),年產紅茶萬餘箱(每箱30公斤)。當時由於政和茶葉品質特佳,在福州茶行優先開盤,售價最高。民國《政和縣誌》中還有「茶興則百業興,茶衰則百業衰」的說法,足見茶葉在政和的經濟地位。民國初至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政和以茶葉為大宗出口商品。1940年,出口茶葉2.6萬餘箱,每箱價值銀元230元。當時,城內設示範茶廠,當今全國著名的茶葉專家陳椽曾任副廠長。陳椽專著《福建政和之茶葉》介紹:「政和茶葉種類繁多,其最著者,首推工夫及銀針,前者遠銷俄美,後者銷售德國;次為白毛猴及蓮心,二者專銷安南及汕頭一帶;再次為銷售香港、廣州之白牡丹、美國之小種,每年出產總值以百萬之計,實為政和經濟之命脈」。其後太平洋戰爭爆發,外銷受阻,內銷不暢,茶園大量拋荒,產量急劇下跌,至民國36年(1947),全縣產量僅100噸。新中國建立後,隨著國民經濟的恢復和國家對茶葉生產的扶持,政和縣茶葉生產得到發展,茶區面貌發生深刻的變化。1951年創辦國營政和茶廠;1958年創建國營稻香茶場。1970年全縣茶園面積33669畝,年產茶葉342.3噸。同年因紅茶滯銷而改制烘青綠茶。1972年試種茉莉花成功,始制茉莉花茶。1978年後,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全縣茶葉出口量逐年增加。1988年,全縣9個鄉鎮、4個國營農茶場均有產茶,全縣茶園面積53526畝,是1949年的3.57倍;茶葉產量1293.6噸,是1949年的9.28倍,茶葉產值624萬元,窨制茉莉花茶1622.65噸,出口創匯385.56萬元。茶業成為政和縣經濟支柱之一。第一章 茶葉種植第一節 面積產量政和縣種植茶樹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清咸豐年間,在鐵山鄉鐵山村高嶺頭髮現優良品種「政和大白茶」並得以壓條繁殖後,茶葉的種植面積和產量都出現了一個飛躍;至1936年,全縣茶園面積達22600餘畝,產茶309.2噸。後因日軍侵華和內戰等原因,茶葉生產受到嚴重阻滯,茶園大量拋荒,茶葉產量驟降。到1949年,茶園面積僅15000畝,產茶135噸。新中國建立後,縣人民政府發放茶葉貸款、化肥扶持發展茶葉生產。1952年,茶葉技術指導站成立,技術幹部背著背包,肩挑行李,深入茶區指導,使茶葉生產逐步得到恢復。至1957年,全縣茶園面積達17000畝,茶葉產量達到215.1噸。由於1958年浮誇風,茶葉生產出現「脫褲留帽」採摘,放「高產衛星」等,以及六十年代初三年經濟困難時期的影響,至1962年,全縣茶園面積僅有8693畝,茶葉產量120.01噸。三年困難時期過後,農村社隊紛紛開闢新茶園和墾複拋荒茶園,茶葉生產開始回升。1970年,全縣茶園面積達33669畝,茶葉產量342.3噸,收購量337噸。其後,縣人民政府把發展茶葉生產作為多種經營的主要項目來抓,全縣掀起開闢茶園的高潮,茶葉種植面積和產量不斷擴大和提高。至1978年,全縣茶園面積達44244畝,茶葉產量899.05噸。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全縣茶葉生產再次發生新的飛躍。1980年,縣政府先後組織兩批人員前往福鼎縣參觀取經,學習密植速成茶園的先進經驗,掀起建設高產茶園熱潮。1980年至1981年,全縣共新植密植速成茶園12750畝,佔全縣茶園面積的30.52%。至1988年,全縣茶園面積達53526畝,茶葉產量1293.6噸。已投採的密植速成茶園5256畝,佔全縣可採茶園面積的16.43%,產茶467.75噸,佔全縣茶葉產量的36.16%;平均畝產89公斤,是當年全縣平均畝產37公斤的2.4倍。1949~1988年茶葉生產情況表年 份面 積(畝)產 量(噸)收購量(噸)平均價元/50公斤精製量(噸)194915000139.4100195015000219.8219.148.8109195115000215.1284.148.93269.6195215000240.531852.52307.l195315000190.2199.964.22191.2195415000212.5166.571.32164195515000214.5187.671.73165.55195615000227.1207.489.33190.25195717000215.1228.2102.08180.7195812060290.6267.494.52235.85195912260355303.878.5189.2196012989269.3262.287.03201.319618554145.7154.7109.9152.719628693120.1103.4118.5897.919639157118111.3131.16103.75196414497126.3119126.81129.7196517501125.01119.4138.52136.7196621679140128.9147.86127.85196723220177.4170168.22172.35196826310191.9185.6155.48194.7196932138238.l235.1184.00232.1197033669342.3337.0134.26483.9197132865350.l341.7155.00499.4197232042430.1426.9162.50746.75197332517504.7497.6164.80933.4197436813580.3582.2168.301050.3197540705687.9680.0166.801070.3197640182722.8693.9171.781093.45197744269873.8835.3173.35900.2197844244899.1860.3173.61935.15197946500947.2916.7192.121000.21980475841086.91047.4208.881039.51981507761342.41262.7214.931139.61982569331242.31151.9201.171196.51983550751212.61108.8176.851265.01984535541287.81140.0179.921320.01985520471303.01156.7204.321320.61986516321226.0925.3241.001589.01987506681217.0763.0259.611668.31988535261293.6595.4343.351657.2註:收購量中含鄰縣在政和縣出售的茶葉數量。第二節 茶樹品種政和縣長期種植的茶樹品種:平原茶區以政和大白茶為主;高山茶區以有性群體的素茶品種為主。六十年代後期,國營稻香茶場首先引進少量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等。八十年代初,為改變茶區品種單一布局不合理的狀況,大量引進福雲六號、福鼎大毫、福安大白茶、梅占等特早芽和早、中芽優良茶樹品種。到1988年,全縣共引進8000多萬株,種植面積達2萬餘畝,使全縣茶園早、中、遲品種搭配合理,形成政和縣茶葉的獨特風格。1988年,全縣茶區種植面積較大的優良茶樹品種主要有:福雲六號 屬特早茶種,系政和縣茶科所自福雲58型有性群體中單樣分離選育而成,屬無性繁殖品種,貌似福鼎大白茶。其栽培特點:春茶發芽早,嫩梢生長整齊、迅速,對夾葉含量多,且易老化,應及時採摘;幼齡期生產快,應及時定剪;適制紅綠茶,還可作為特早芽種與早、中、遲品種搭配,趕製特種綠茶。福雲七號 屬早芽偏遲式中芽種,品種來源同福雲六號,為無性繁殖品種,貌似雲南大葉種。其栽培特點:幼齡期生長速度快,應及時定剪並連續進行;芽梢粗壯生長快,應及時採摘;嫩梢含水量高,應及時挑涼;適制紅、綠、白茶。福鼎大白茶 屬早芽種,原產福鼎縣點頭鄉翁溪村,為無性繁殖品種。其栽培特點:枝條應無,生根能力強,插播成活率高;分枝性能強,新梢生育迅速,輪坎多;幼齡期根生長速度快,莖分枝能力較弱,應及時定剪;適制性強;受茶葉蟬和蟎類危害較嚴重。福鼎大毫 屬早芽種,原產福鼎縣,為無性繁殖品種。其栽培特點:無性繁殖能力強;植株較直立,宜條栽密植;主枝生長迅速,應及時定型修剪;制紅、白、綠茶品質極佳。政和大白茶 屬遲芽種,原產鐵山村,已有一百多年栽培歷史。樹型小喬木狀,分枝部位高;葉片平展,葉面隆起,葉肉厚,質較脆;色濃綠或略黃綠具光澤,側脈明顯;芽毛特多,育芽能力不強,芽頭不密;生長期短,而耐寒性較強。全國主要產區均有引種。其栽培特點:插播或壓條成活率高,茶苗生長整齊;幼齡期頂端生長優勢特強,側枝不發達,應及時連續低位修剪;宜適當密植;春芽嫩梢生長迅速整齊,高峰期集中,應及時嫩采;葉齡短,僅八至九個月,應適當留秋梢;制紅、白茶品質極佳,制綠茶應適時挑涼;對抗浮塵子與紅蜘蛛能力較差。福安大白茶 屬早芽偏遲或中芽種,原產福安縣康厝鄉嶺頭村,為無性繁殖品種。其栽培特點:宜選擇陰濕肥沃山地種植;分枝少,應進行多次定型修剪;適制紅、綠、白茶。梅 占 屬中芽種。原產安溪縣蘆田村,為無性繁殖品種。其栽培特點:插播成活率高;枝條較直立,宜條栽密植;幼齡期頂端生長優勢強,應及時修剪;芽梢生長快,易老化,應及時分批採摘;嫩梢梗壯含水量高,制綠茶應適時挑涼;適制紅、綠、青茶。水 仙 屬遲芽種,原產建陽縣大湖鄉,系無性繁殖品種。其栽培特點:應及時修剪,制青茶品質極佳,亦可制白茶。此外,尚有錦屏仙岩茶,黃捺、毛蟹、鐵觀音、肉桂、鳳凰等少量品種種植。第三節 茶園分布政和縣地處中亞熱帶。全縣四季分明,氣溫適宜,雨量充沛,土質肥沃,自然條件十分適宜茶葉生長。茶園星羅棋布,全縣9個鄉鎮均有產茶。根據近幾年的統計,年產茶250噸以上的有石屯鄉;年產茶150噸以上的有東平鎮、鐵山鄉、鎮前鄉;年產茶100噸以上的有星溪鄉、澄源鄉和國營稻香茶場;年產茶50噸左右的有熊山鎮、外屯鄉、楊源鄉。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年產10噸以上的行政村。其中,年產茶50噸的有東平、范屯、洋後、王山口、富美等5個村;年產茶在25噸以上的有護田、鳳頭、營前、石屯、工農、長城、東峰、林屯、江上、鳳林、南干、下庄、以及石屯鄉茶場、鎮前鄉茶場等14個村(場);年產茶10噸以上的有21個村。全縣茶園分布在不同海拔高度:1988年,海拔300米以下的茶園24459畝,佔全縣茶園面積的45.70%,產茶938.4噸,佔全縣茶葉產量的72.55%;海拔300至600米之間的茶園5147畝,佔全縣茶園面積的9.61%,產茶67噸,佔全縣茶葉產量的5.17%;海拔600米以上的茶園23920畝,佔全縣茶園面積的44.69%,產茶288.25噸,佔全縣茶葉產量的22.28%。第四節 經營體制新中國建立前,政和縣茶園均屬個人私有。新中國建立後,除少量個人經營茶園外(以自產自飲為主),均為公社、大隊、生產隊(鄉鎮、村、村民小組)集體所有和國營企事業單位經營。1979年以後,隨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政和縣建立了不同形式的茶葉生產責任制,並在生產實踐中進一步得到完善。1988年鄉鎮村經營的茶園生產責任制有以下幾種形式:一是「統一經營、專業管理、小段包工、定額計酬」,經營面積9339畝,佔總面積的19.48%,產茶240噸,占年總產量的22.33%;二是「大包干、定上交利潤,幾年不變」。經營面積17401畝,佔36.43%,產茶419.9噸,佔38.99%;三是「專業承包、比例分成,聯產值計酬、幾年不變」,經營面積550畝,佔1.15%,產茶11.5噸,佔1.07%;四是村民小組分茶到戶經營的茶園面積20470畝,佔42.74%,產茶402.6噸,佔37.38%。此外,還有鎮前、外屯茶農聯合創辦的茶葉聯合體,經營面積118畝,產茶5噸。1988年全縣53526畝茶園中,屬於全民所有制單位的4800畝,佔全縣茶園面積的8.97%,產茶148噸,佔全縣茶葉產量11.44%;屬於鄉鎮經營的47938畝,佔全縣茶園面積的89.56%,產茶1127噸,佔全縣茶葉產量87.12%;個人經營的788畝,僅佔1.47%,產茶18.6噸,佔1.44%。在鄉鎮經營的茶園中,鄉鎮茶場7個,經營面積4439畝,占鄉鎮茶園的9.26%,產茶208.75噸,佔19.38%;村辦茶場92個,經營面積24052畝,佔50.17%,產茶718.05噸,佔66.07%;村民小組經營面積19447畝,佔40.57%,產茶200.2噸,佔18.5%。附:國營稻香茶場1958年,政和縣為發展茶葉生產,創建國營稻香茶場。1964年原稻香大隊併入,以茶為主,綜合發展。全場面積7500畝,茶園2000畝。其中:政和大白茶1600畝,為當家品種,毛蟹50畝,水仙20畝,共有遲芽種面積1670畝,占茶園面積的83.5%;早、中芽種的福鼎大白茶235畝,福安大白茶10畝,梅佔50畝等,共330畝,佔全場茶園面積16.5%。1981年,稻香茶場創辦茶葉精製廠,同時引進烏龍茶生產機械設備,進行多茶類綜合加工。1982年,改造低產茶園列為地區項目,獲省科技四等獎、縣政府科技二等獎。1983年至1985年連續三年評為地區農墾先進單位,1985年評為省農墾企業先進單位,榮獲省人民政府的獎勵。1988年稻香茶場有267戶,人口1412,職工293人,幹部11人,其中技術幹部5人。有年加工能力100噸的茶葉初制廠和窨制花茶能力75噸的精製廠房和設備。建場後至1988年共交售毛茶1500餘噸,窨制花茶125噸。第五節 茶園管理新中國建立前,政和縣茶園管理比較鬆緩,主要是中耕除草。茶農中有「茶樹葉晚露,根晚土」的俗語。隨著茶葉生產的發展,茶園管理水平也隨之提高。新中國建立後,茶園管理的主要內容有中耕除草、修剪、施肥、翻土、水土保持、鋪草覆蓋和低產茶園改造等。中耕除草是茶園管理中最基本的一項農活措施,雖簡單卻很重要。一般高山茶區每年除草2至3次;平原茶區每年3次,即每年春茶前一次,春茶後一次,夏茶後一次。秋茶後隔年進行一次茶園薄翻土或淺翻土。八十年代中期開始推廣除草劑進行化學除草,效果極好。修剪是培養高產樹冠和一定採摘面的重要措施。它包括幼齡期茶園的定型修剪,採摘茶園的輕修剪、深修剪,低產茶園的重修剪等。施肥是茶葉高產優質的主要措施。從五十年代後期開始,國家每年除撥給茶葉生產專用肥外,還撥給茶葉收購獎售肥。茶農每投售50公斤茶葉獎售化肥40公斤,鼓勵茶農施肥,增產茶葉;茶葉放開作為三類物資後才取消了化肥計劃供應。施肥分基肥和追肥兩種。基肥一般在定植前和秋茶後進行,要求每畝施農家肥萬斤或餅肥200至250公斤,採摘茶園為保持生產後勁,一般4至5年兩頭施。追肥於春茶前進行,每畝施尿素幾十斤或其他氮肥百斤左右。高產茶園亦有每畝施二、三百斤尿素並分期施用的措施。八十年代開始推廣根外施肥,用低濃度的尿素、葉面寶、噴施寶、磷酸二氫鉀水溶液噴施於樹冠上,使茶葉萌發得快,長得壯。水土保持自五十年代後期開始,推廣梯式茶園,做到等高環山、內壁橫溝,以減少土壤經流。八十年代初,又推廣梯壁雜草用刀割不用鋤頭刨的辦法,還在茶園上方設立等高隔離溝等,變「三跑茶園」為「三傳茶園」。鋪草覆蓋和茶園壓青除在個別茶區的幼齡茶園實施外,政和縣尚未大面積推廣應用。第六節 病蟲害防治政和縣常見茶樹病蟲害和防治辦法有:茶雲紋葉枯病 主要危害葉部,全年均能發生,以高溫高濕期為甚。它是由真菌孢子借風雨蟲傳播,病斑呈不規則或半圓形,上生波浪般輪紋,形似雲紋,病斑中央呈質白色,沿輪紋排列生灰黑包扁平小粒點。危害嚴重時,成葉脫落,新梢芽小葉薄,大幅度減產。防治方法:焚埋落葉,勤中耕除草,增施磷鉀肥,噴射600~800溶代森鋅、400溶滅菌丹,停采期可噴0.17%半量式波爾多液。茶炭疽病 又稱赤葉枯病,以真菌孢子靠雨水傳播,在雨季多的年份常成大害。病斑不規則,呈褐色,後期焦黃色,無輪紋,邊緣有黃褐色隆起線,亦生有細小黑點。防治方法同石紋葉枯病。茶尺□ 俗稱挪蟲,每年3月下旬發生第一代,每年可發生六、七代,10月以後入土化蛹過冬;以幼蟲咬食葉片危害茶樹,嚴重的導致當季茶葉絕收。防治方法:三齡前幼蟲可用90%敵百蟲500溶液噴殺;20%殺滅菌醋或20%澳氰萄酯800~100溶液噴殺效果極佳。茶毛蟲 俗稱茶辣,每年可繁殖3~4代,身有毒毛,觸之引起皮膚奇癢,妨礙採茶。幼蟲咬食大量葉片、樹皮、茶果,損傷茶樹,有群集性和假死性。防治方法:抓住第一代用敵百蟲,亞胺碳磷100溶液噴殺;3月前摘除葉背越冬卵塊,三齡前手抹肥皂液剪捕幼蟲;還可用燈光捕殺成蟲和中耕培土殺蛹。茶小綠葉蟬 又稱浮塵子,每年可繁殖10餘代,重疊發生危害;以針狀口器吸食葉芽、嫩梢的汁液,使芽葉萎縮、硬化,葉尖、葉緣焦枯,停止生長,嚴重影響產量。防治方法:用樂果、馬拉松、亞胺碳磷、敵敵畏1000溶液噴殺,噴葯後10天再噴一次。用時對茶園雜草和附近雜物噴射,效果更佳;或用日本產可溶性巴丹原粉1000~1500溶液噴射,噴後7天採摘,對茶葉品質無影響,防治效果極佳。茶蓑蛾 又稱避債蟲,年繁殖1~2代,以幼蟲咬食葉片、嫩梢,甚至剝食枝幹和嫩果皮層,常局部集中危害,茶叢光禿,形成蟲害中心。防治方法:人工摘除成蟲或在幼蟲盛期用敵百蟲、敵敵畏1000~1500溶液或魚藤肥皂水1∶1∶200噴殺。此外,還有黑毒蛾、扁刺蛾,枝鑲蛾等蟲害。1965年,稻香茶場□廠壠20畝政和大白茶發生卷葉蟲危害,春茶絕收;只好於春茶後重剪改造,並燒毀蟲枝。1975年東平、鎮前、富壠、營前農場等茶區發生茶毛蟲危害,大多數上山採茶的婦女中毒而身上發腫奇癢,使茶葉不能及時採摘,產量大受損失;後經用敵百蟲等噴射,得以防治。1976年以後,全縣各茶區不同程度地發生茶尺□危害。1976年稻香茶場發生茶尺□危害,除採取藥劑防治外,發動職工上山捕捉幼蟲,竟達900餘斤。1980年鐵山鄉風林村茶場發生大面積茶尺□危害,導致茶樹大量死亡。第七節 種植技術新中國建立前,政和僅有個別茶商研製名茶。新中國建立後,隨著茶葉生產的發展和茶葉科技工作者的努力,開展多項科研活動,推廣應用科研成果,取得明顯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茶樹育苗 1953年前,全縣茶區大都採用「壓條」和茶籽繁育茶苗。1953年開始,政和良種場推廣「短穗插播」育苗,繁育政和大白茶茶苗;至1956年,共繁育2.3億株,供應兄弟省份和本省茶區;此後,相繼派人到江蘇、浙江等地傳授「短穗插播」技術。目前,短穗插播技術已在全縣平原茶區普遍推廣。茶園建設 60年代前,全縣大多為順坡開墾,水土流失嚴重,茶樹未老先衰,單位面積種植株樹少,茶葉畝產很低。六十年代初期,為開闢梯式茶園,省地茶葉部門派出技術幹部到政和縣進行技術指導,舉辦多期開闢梯層茶園培訓班,並深入茶區指導測量開墾。此後,全縣茶農都能自覺開闢質量較好的梯式茶園。密植速成茶園 1979年起推廣密植速成茶園,縮短茶樹幼齡期培育的時間,提高收采效益,至1988年推廣面積已近2萬畝。引進良種 80年代前,全縣種植的茶樹大多為政和大白茶和有性群體的茶品種。八十年代初,為改變茶區品種單一的現象,根據不同茶樹品種不同的生育期特點,確定全縣平原茶區以特早茶種,早、中、遲芽品種搭配比例和高山茶區以早、中芽品種搭配的合理布局,1983年獲農牧漁業部頒發的福建茶樹良種繁育與推廣、技術進步二等獎。至1988年,全縣共引進茶苗1.1億株,自育自用茶苗600萬株,全縣基本實現茶樹品種布局良種化、合理化。低產茶園改造 新中國建立初期,全縣茶葉畝產在50公斤以下的面積達1.2萬畝,其中畝產25公斤以下的1萬畝。五十年代後,雖然對老茶園不斷改造,獲得一定的效益;但因管理技術水平的低下,低產茶園仍然不斷出現。改造的方法主要有:薄翻入土、增施基肥、修補梯層、保持水土、重剪等。稻香茶場1979年實施低改茶園技術後,到1983年有20畝政和大白茶畝產從改造前的幾十公斤,提高到畝產214.5公斤。八十年代始,對品種不對路的茶園還實施「改植換種」,全縣改植換種面積達1.3萬畝。此外,科技工作者開展政和大白茶高產優質試驗、高坡度高密植茶園試驗、引進推廣LCL—65型茶葉烘乾聯用機、引進CT—茶葉脫水機試驗、生長刺激素和微量元素對茶葉產量質量的影響試驗以及創新名茶等多種試驗,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1980年,政和縣茶葉科學研究所成立,主要開展不同品種在本縣內的適應性和政和大白茶高產優質模式栽培試驗及病蟲害預測預報等工作。第二章 茶葉加工第一節 加工工藝一、初 制1949年前政和縣茶葉生產均採用手工采作加工工藝。1949年後,紅茶的初制工藝有所改進。初制工具不斷改革:(一)推廣茶葉揉捻機:1953年首次從省茶葉公司引進1台木質手推揉捻機,並由木匠仿製10餘台,安裝在鐵山鄉的江上村、星溪鄉的富美、林屯等村使用,大大減輕了茶農的勞動強度。1956年,政和縣開始推廣水力揉捻機,即用原來的水碓帶動,從一個揉桶發展到4個揉桶,在全縣有水利條件的茶區推廣。60年代初又出現用動力帶地軸再傳動的茶葉揉捻機。1966年,政和縣首次從浙江引進50型電動茶葉揉捻機,接著又從福鼎縣引進40型電動茶葉揉捻機。至1988年,全縣共擁有各種型號的茶葉揉捻機502台。(二)推廣殺青機:1970年政和縣茶葉由紅茶改為烘青綠茶。開始用手工殺青,勞動強度大;隨即推廣鍋式殺青機,雙鍋、三鍋連續殺青。1974年開始推廣屏南長滾筒殺青機和崇安短滾筒殺青機,極大地減輕勞動強度,提高茶葉質量和工效;至1988年,全縣擁有鍋式殺青機5台,長滾筒殺青機64台,短滾筒殺青機26台。(三)推廣烘乾機:新中國建立後,茶葉烘乾用竹製焙籠烘焙。1965年,稻香茶場從廣東引進自動烘乾機,隨著陸續引進推廣手拉式鐵質百葉片烘乾機和浙江紹興自動烘乾機;焙籠逐漸淘汰。至1988年,全縣擁有各種型號的自動烘乾機66台、手拉式烘乾機7台。(四)推廣無煙灶:自推廣自動烘乾機後,開始使用熱風管式爐灶。即用鼓風機把柴片燃燒所產生的熱通過鋼管(10排24根)吹入烘乾機內進行烘焙。七十年代中期推廣不同結構形式的無煙灶,但不甚理想,含有煙味,影響茶葉品質。80年代中期推廣使用熱風爐和殺青烘乾聯用灶,省柴節能並提高茶葉品質。至1988年,全縣引進熱風爐8台,殺青烘乾聯用機14台。二、精 制1949年前政和縣茶葉精製均為手工操作。工場大多利用祠堂、廟宇或簡易棚房。廠房簡陋、規模小,制茶工都是臨時僱用。勞動的條件差、強度大、時間長,工資微薄,生活艱苦。抗日戰爭結束後,省政府曾在政和縣設示範茶廠一所,經營二、三年即告倒閉。至1949年,全縣僅有一家縣辦茶葉精製廠,手工作坊195個。新中國建立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茶葉生產。1950年初,政和縣恢復生產傳統的「政和工夫」茶,當年加工紅茶150餘噸。1951年,政和茶廠創辦,除管理人員外,從全縣和鄰縣的茶行中招收茶葉技師;工人就地招收,實行季節工制,旺季進廠收購加工,淡季回家參加其他生產。加工基本上是手工操作,生產設備簡單,僅有篾篩、手搖木風扇、焙籠、木檔箱、茶袋等竹木工具。當年精製加工「政和工夫」紅茶250噸。其中150餘噸供外貿出口。1954年,為減輕制茶工人的勞動強度,政和茶廠引進8匹、12匹兩種動力機,同時購進51型茶葉烘乾機2台、滾筒圓篩機、滾切機各一台,抖篩機2台,利用「天扛」傳動,實現半機械化單機生產。1958年,廠內開展群眾性技術革新,為保證工人的安全,增購內燃機1台,改「天扛」傳動為「地軸」傳動,並實現單機聯合作業半自動化生產,傳送茶葉分別由運輸帶來完成,再次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六十年代初期,該廠引進靜電吸梗機2台和階梯式揀梗機10多台,實現了自動化生產。1963年至1964年間,改皮帶傳動為電動機傳動,以減少雜訊、提高產品質量和勞動生產率。1985年,政和茶廠實現了機械化生產流水線。1970年,政和縣因紅茶滯銷,改制綠茶。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茶葉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提高政和縣茶葉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政和茶廠於1972年首先在官湖、勝利等村試種茉莉花獲得成功,隨即派出技術人員和生產骨幹前往福州茶廠和蘇州茶廠學習取經,並根據全縣的實際情況,窨制花茶。經過7年的努力,終於在全國、全省同行業競爭中取得較好的成績。從1979年起,政和縣所生產的白茶佳品「白牡丹」也由以前交由建甌茶廠精製出口改為自己加工。1980年,政和縣所生產的茉莉花茶一至五級榮獲全省第一名,二、三級茉莉花茶榮獲商業部、輕工部的雙部優稱號。1986年,三級茉莉花茶再次獲得商業部部優產品稱號。第二節 名茶簡介政和工夫 福建省三大工夫紅茶之一,為閩紅之上品,傳說清同治十三年(1874),有江西茶商趙某來政和倡制紅茶,以手工制茶頗費工夫,故得名。其後,由於政和大白茶的大量繁殖,茶商葉之翔等人於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採制大白茶種,改進工夫紅茶品質,分紅茶為白尾、上工夫、植工夫,暢銷俄美等國,極受歡迎。政和工夫以「政大」品種為主體,其外形肥壯重實,色澤黑褐油潤、芽毫被披露金黃色,極為美觀;濃郁芳香、隱約間帶紫羅蘭香氣,味醇而甘甜,褐色紅艷,金黃顯目,葉底鮮嫩勻整,肥厚柔軟,主紅銅色,素有「三泡味不變」之美譽。白毫銀針 為政和縣特有傳統名茶。銀針采自政和大白茶樹。當新春枝梢嫩芽長成,鱗片初展,只摘下肥壯的芽頭製作而成。其外形滿披茸毛,色白如銀,熠熠閃光,芽長寸許,狀若銀針,故稱之「白毫」或「銀針」。泡之水中,始於卧浮,而後芽尖向上,挺立杯中,垂直徐徐下降,觀賞之下,蔚為奇妙。湯色杏黃,味醇厚回甘,芳香肺腑。歷來被文人學士推為茶中之珍品。宋代文人蔡襄有「北苑靈芽天下精」之讚譽,靈芽即是銀針。政和銀針有悠久歷史,傳說北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政和縣進貢銀針茶而得賜今縣名。古代製法為將已蒸熟芽,只取其心一縷,浸入清水中,稱之「銀線水芽」。作為貢茶後,更名稱「御苑玉芽」、「萬壽龍茶」、「長壽玉圭」等等。19世紀初,政和已大量生產銀針,銷往英美等國,後因歐戰發生而停製。民國15年(1926)銀針復起,改銷德國,年產達50餘噸,收購價格每噸亦提高達銀元6400元。當時銀針主產地鐵山、東峰、稻香、林屯一帶,幾乎家家戶戶產制銀針,號稱政和茶葉的「黃金時代」。由於銷區的變化,1958年後銀針茶葉已停製。1985年後銀針茶葉恢復生產,到1988年年產銀針茶葉5噸。白毛猴 白毛猴采自政和大白茶一芽三、四葉製作而成。因條索粗松捲曲復披白毫,形似毛猴,故稱「白毛猴」。白毫不顯者稱為「蓮心」。政和白毛猴為清宣統二年(1910)本地茶商范昌義所倡制,民國時期專銷安南(即越南)。白毛猴以形美味佳著稱。民國7年產品參加建甌茶葉展覽會,獲優等獎。民國11年越南茶商在政和開設12家茶棧監製,年產達4000多箱。民國19年參加杭州西湖博覽會,獲二等獎。民國24年參加福建省特產競賽會,獲得一等獎。至1949年停產。白牡丹 白牡丹乃白茶中的上品,是政和縣的特種名茶。以綠葉夾以銀白毫心,形似花朵,沖泡杯中,綠葉托著嫩芽,宛如蓓蕾初開,故而得名。政和出產白牡丹茶歷史較晚,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由建陽水吉傳入。主要產區在東平、西津及長城一帶。用良種政和大白茶製成的高級白牡丹,呈深灰綠色,葉背披滿銀白茸毛,葉大芽肥,毫香鮮嫩,湯色晶瑩透沏,味清甜鮮爽,以其性清涼,有退熱散火等功效。新中國成立後,政和生產的白牡丹深受港澳同胞喜愛,視為高級禮品。由於茶樹品種混雜,製法上且受天氣、場所、工具的限制。八十年代以後,高級白牡丹年產20噸,供不應求。烏 龍 明末清初,政和烏龍龍鬚茶,大多運抵崇安武夷充武夷岩茶出售。後於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本地茶商陳子陶,在福州結識乾記洋行老闆,合資在政和城關試製烏龍茶,以東平一帶小葉品種採制為烏龍,成茶運銷美國,大受歡迎。茶商競相仿製,年產數千箱之多。清宣統二年(1910)後,台灣淡水烏龍崛起,美國市場為其獨佔,政和烏龍品質每況愈下,行銷不佳,乃改制其他茶類。小葉烏龍品種亦受淘汰。小 種 政和小種是與工夫紅茶同時出現的茶類,名稱「煙小種」或「仿小種」,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成茶外形條粗大重實,色澤烏黑油潤,滋味濃厚,香氣馥郁,帶有松木香味,在市場上品質僅次於「正山小種」,深受歡迎,最高年產達50多噸。小種主銷德、美,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銷路受阻停製。烘青政綠 1970年,因紅茶滯銷而改制烘青綠茶,為政和縣主要茶類,年產950餘噸。烘青政綠鮮葉有大茶和小茶之別。采自政和大白茶品種稱「政和大綠」,為福建省烘青上品,產區分布在石屯、鐵山、星溪以及東平、外屯鄉部分低山地帶,產量佔總數的75%左右。茶品:外形肥大緊結,白毫顯露,湯色碧綠清沏,香氣清高,滋味醇厚,耐泡。採用小茶品種則稱「烘青小綠」,產區分布在澄源、楊源、鎮前鄉及外屯、鐵山鄉部分高山地帶。條索緊如眉,色澤翠綠,湯色清沏,味爽香高,帶有特殊香味,是窨制茉莉花茶的主要毛茶。茉莉花茶 1972年政和縣始制茉莉花茶。1980年起先後7次分別被福建省和國家商業部、輕工部評為省優部優產品。茶品:外型緊秀,茶湯碧綠,香型獨特,茶味純正,余香滿口,耐品耐泡。其中「茉莉毫芽」、「茉莉銀峰」、「茉莉仙岩茶」等高級產品,十分珍貴。第三章 茉莉花生產1972年政和縣茉莉花試種成功後,即在全縣推廣種植。茶葉精製逐步轉入生產茉莉花茶為主。1979年,全縣年產茉莉花茶113噸。隨著茉莉花種植面積的擴大和產量的提高,花茶產量也隨之增加。1988年,年產茉莉花茶達1645噸,是1979年的14.56倍。第一節 種 植1970年,政和縣精製的紅茶滯銷,改制烘青綠茶。為打開銷路、增加效益和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求,1972年,政和茶廠引進雙瓣茉莉花苗40多萬株,分別在縣良種場、官湖大隊、勝利大隊試種。實踐成功後,於1977年全面推廣科學種花,並根據當地自然條件,調整布局,選擇在海拔250米以下,年平均氣溫18℃以上的七星溪、松溪下游兩岸的熊山、星溪,東平、石屯及鐵山等鄉鎮的31個大隊大面積推廣種植。到1980年,全縣種植面積957畝,鮮花產量75.2噸。1988年,隨著生產的發展,茉莉花的種植面積、產量都得到擴大和提高;當年,全縣種植茉莉花面積3550畝,產花1150.7噸,平均畝產358公斤,最高畝產達936.5公斤。 1979~1988年茉莉花種植面積、產量及花茶產量表年 份面 積(畝)產 量(噸)花茶產量(噸)197980741.9113.0198095775.2178.319811182149.l225.019821635194.6400.419831736393.6784.519842410586.21022.519853573936.11026.0198635841136.81470.8198735551290.01650.0198835501150.71645.0第二節 加 工政和茶廠用茉莉花加工窨制花茶在閩北是第一家。1972年在試種茉莉花獲得成功並大面積推廣種植後,政和茶廠派出技術幹部和工人先後4次前往福州茶廠和蘇州茶廠學習窨制技術,同時成立技術攻關小組;經過多次反覆試驗後,獲得成功。在窨制技術上,注重鮮花培養,提高鮮花開放率和均勻度,採取「塊窨與條窨相結合」的辦法,增強茶胚吸香能力。對高檔花茶實施「頭窨吃飽、二窨補足、三窨保鮮、提花顯靈」的技術措施,提高政和茉莉花茶在市場上的信譽。手工窨制比較繁瑣,一般一層花一層茶,三至五層後拌和、做堆,經過通花後再拌堆,工人勞動強度大。1979年,花茶產量為113噸。1980年後建成立體車間,大部分工序實施機械化和半機械化生產,工效大大提高,產品質量也隨之提高。到1988年,窨制各級花茶1645噸。第四章 茶葉銷售政和縣所產茶葉品質獨具特色,歷代都十分暢銷。明末清初,政和大白茶就以其條壯多毫、經久耐泡、色澤鮮艷、滋味醇厚、香氣濃郁等特點馳名國內外。茶葉對政和的商業貿易起著「牽頭羊」的作用。工商百業以茶為主,茶旺則百業旺,茶活則百業活。政和工夫、白毫銀針、白牡丹、白毛猴、蓮心、小種等均為外銷的主要品種,十之八九銷往俄國、德國、英國、美國、日本及東南亞諸國和港澳地區。第一節 外 銷十八世紀中葉,俄羅斯茶商專門在政和石屯鄉沈屯村設立一個製作茶磚茶行,並組織一個船隊停泊在沈屯灣從事茶磚運輸業務。清同治十三年(1874),政和城內有茶行數十家,年產紅茶萬餘箱,均出口外銷。當時,較有名聲的茶行有「之恭茶莊」、「金圃茶莊」、「裕成茶行」等號經營紅茶和銀針。鄉紳葉之翔、陳子陶、范昌義等因經營茶葉而成為富商。清宣統二年(1910),范昌義創製白毛猴專銷安南(今越南)。民國3年至7年(1914~1918),政和茶葉出現興旺的局面。茶行遍布城鄉。當時鐵山鄉有茶行16家,澄源村有18家,城內近20家。較大的茶行有「慶元祥」、「聚泰隆」、「萬福盛」、「萬新春」等。全年產銀針近40噸,全部運往福州再轉銷世界各地。民國11年(1922年),安南茶商在政和設茶棧監製白毛猴,年產4000餘箱(每箱30公斤)。同年,生產白牡丹遠銷安南。民國15年,年產銀針50多噸,銷往德國。民國17年,豪紳范佑才赴安南,接受安南茶商委託,收購綠茶,茶葉生產一時興隆。當時較有名氣的茶行有「昌義」、「美珍」、「義昌生」等。製作銀針的茶行老闆宋思翰、季大興等也赴香港接洽茶商。從此,銀針開始直接銷往香港,擴大市場,茶價倍增。至日軍侵華前,茶葉為政和縣大宗出口商品。據貿易檔案統計:民國26年出口茶葉16200箱,摺合486噸;民國27年出口茶葉18185箱,摺合547噸;民國28年出口茶葉26003箱,摺合783.65噸,出口產值超過百萬元。新中國建立後,全縣茶葉生產得到很大發展。茶葉成為全縣外貿出口的主要產品,在外貿出口中佔有極其重要的經濟地位。其主要品種有政和工夫、綠茶、白牡丹、茉莉花茶等,均通過省茶葉進出口公司辦理出口。其中,政和工夫直接發往上海口岸出口。據統計,1952年至1980年,全縣加工各類茶20124.4噸,出口量為8142噸,佔總產量的41.8%。其中:白牡丹171.5噸(尚未包括1979年之前經建甌茶廠加工出口部分),政和工夫3282.6噸,綠茶3729.1噸,茉莉花茶1026.8噸,其他茶類202噸;出口產值達6600多萬元;銷往32個國家和地區。1988年,全縣出口茶葉452.1噸,出口產值達385.56萬元。1978年~1988年茶葉出口統計表單位:萬元、噸年份19781980198119821983合計295355.75未統計463.1372.65品種花茶37.6未統計123.5219.85白茶12.35未統計14.748.8綠茶275294.4未統計175.85104紅茶2011.4未統計149.05出口總值205.9378.16未統計268.15202年份19841985198619871988合計657.4228.96353.1450.1452.1品種花茶110.9166.63315402.3435.62白茶123.322.437.617.0516.48綠茶398.539.8530.530.75紅茶24.7出口總值148272.88140.04582385.56第二節 內 銷政和茶葉從60年代起由國外市場為主轉變為國內市場為主的流通渠道。政和茶廠年產花茶1750噸至1900噸,每年除完成外貿出口400噸左右外,其餘內銷,遠遠不能滿足國內市場的需要。據統計,1986~1987年,全縣生產的花茶國內銷售量為2034.3噸,銷區主要在人口較多,工業發達的北方市場。其中,銷往山東1328.8噸,佔65.32%;北京273.9噸,佔13.4%;天津76.1噸,佔3.74%;石家莊112.35噸,佔5.72%;上海115.95噸,佔5.7%;遼寧94.9噸,佔4.65%;吉林5.5噸,佔0.27%;黑龍江26.8噸,佔1.32%。1988年內銷茶葉1150噸。第五章 管 理第一節 機 構新中國建立前,政和縣茶葉生產、收購、加工、經營等純屬個體商販和茶商經營,未設管理機構。1952年,政和縣設立茶葉指導站,負責全縣茶葉生產、技術指導工作;茶葉收購由政和茶廠負責。1956年,茶葉收購歸農產品採購局負責,下設城關、東平、外屯、澄源茶葉收購站。1958年縣茶葉科成立。1960年2月松溪、政和並縣,成立松政縣茶葉局。1962年8月松政分縣,成立政和縣外貿局,負責全縣茶葉生產、技術指導和收購工作;下設城關、東平、外屯、鎮前、澄源5個茶葉收購站。1970年7月,松政再次合併縣,成立松政縣茶葉科,下屬各茶葉站合併到各公社供銷社,1972年5月,茶葉站收歸茶葉科領導。1975年3月,松政分縣後,成立政和縣茶葉局,下屬增設鐵山、石屯、楊源茶葉收購站,至此,全縣各公社均設立茶葉收購站,生產、收購統歸茶葉局負責。1985年,經濟體制改革,改為政和縣茶葉公司,下屬仍為一鄉設一站。1986年,茶葉機構體制進行改革,茶葉公司與政和茶廠合併,成立茶葉管理局;對內一套人馬,對外掛管理局和茶廠兩塊牌子,實行產、購、銷一條龍。1987年,在完善茶葉機構體制改革中,茶葉管理局改為茶葉公司,仍與政和茶廠合併,實行產、購、銷一條龍體制。1988年,全縣從事茶葉技術工作23人。其中,有高級職稱的2人,工程師(含農藝師)9人,助理工程師和技術員12人。第二節 茶政管理宋代初期,政和執行朝廷規定的榷茶法,即所有茶山為官方所有,由官方給園戶茶農本錢,茶葉交官方專賣。天聖年間,停止官方給本錢的做法,改為商人與園戶自相交易,由商人向官方輸「息錢」。嘉祐年間,改向園戶茶農收租,向商人徵稅。熙寧中(約1071),宣布開放茶市,允許民間茶葉自由買賣。元代,實行向茶農攤派茶稅的「表記法」,即依據宋時所遺茶園圖記確定茶稅額,向園戶攤征。明初沿用舊法,對茶農實行派責制,對茶商行使「茶引法」。明代中期至清代,對民間茶業採用課稅制。清末改變對茶農徵稅辦法,實行運銷過程統收茶稅,叫「過卡抽厘」或按引征課。民國時期,北洋政府茶稅管征有茶葉正稅、厘金、出口稅和地方雜捐。30年代,茶政管理主要有茶稅徵收、山價管理和茶葉貸收。茶稅有省稅、縣稅之分,省稅為特種營業稅,縣稅為地方稅。茶葉特種營業稅在茶葉流通環節徵收,稅率為每擔1.7元;地方茶稅稅率為每擔0.2至0.4元之間。民國20年(1931)宣布免徵出口稅。民國31年茶葉改徵統一稅。新中國建立初期,人民政府重視茶葉生產,對茶農採取扶持政策,發放茶貸、供應苗期用化肥;免徵茶苗圃地的農業稅和徵購糧,減免部分困難戶的茶稅等。1953年後,國家對茶葉實行統購政策,茶葉歸國家統一經營,對茶葉徵收特產稅,隨農業稅徵收。1955年為扶持茶葉生產的發展,獎勵茶農提高茶葉產量和質量,對茶葉實行打折照顧辦法,徵收特產稅。農村實現集體化後,對茶園實行集體種植集體所有,組織耕山隊等形式統一負責管理。1958年取消茶葉打折,徵收特產稅。1966年起,茶葉特產稅改徵農業稅,實行評戶打七到八折徵收,計稅價格按1965年收購平均價,以公社為單位計算,稅率為6%,折征代金,隨公糧入庫。一經評定後,固定5年不變,增產不增稅。如遇特大自然災害,可減免照顧;不提取附加。1971年恢復附加稅15%。1974年起改徵茶葉特產稅,按實際收購價打七折,以6%稅率計征;地方附加按正稅15%徵收。1981年後,茶葉作為國家二類物資,計劃管理放寬,對計劃外的茶葉實行議購議銷。1982年,取消茶葉打折徵收特產稅。1985年茶葉市場全面放開,擴大茶葉流通渠道,政府主要通過經營、稅收,進行茶葉流通體制管理。同年4月,縣政府下文通知:一、毛茶交由收購部門收購,由收購單位納稅。銷售給其他單位和個人的,由生產者在銷售時按實售價計算納稅。二、生產者直接運往縣外出售的茶葉,應先向起運地稅務機關納稅。在本縣境內經營茶葉購銷業務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持有營業執照,先到稅務機關申報納稅,茶葉運出縣境時,需辦理貨證手續。
推薦閱讀:

GPLP投資案例解析:八馬茶業——消費投資領域的黑天鵝事件

TAG:茶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