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飄泊在故鄉

作者:晉永權

  如今,奔赴鄉野,找個農家樂,吃頓農家飯,甚至在那裡打打牌,晒晒太陽,成了一些厭倦都市的人們生活方式之一種。這一群體大都遠離家鄉,有過鄉村生活經驗,或曾下放過、插過隊,直把他鄉當故鄉;縱是都市出身的年輕一代,毫無鄉村生活背景,也會從父輩那裡聽說過諸多關於鄉村美味的傳說,抱著「去看看也是個不錯選擇」的心態毅然前往。

  在那偏僻的一隅,有關鄉村概念的消費也是快餐式的。無論是前廳還是後廚,包括那些懸掛在牆上的紅辣椒、白蒜頭,還有複製出來的舊式宣傳畫,放置在拐角的石磨、石碾,以及掛在牆上落滿灰塵的新草帽等,都有強烈的符號意味。10米之內,保證在視覺上滿足你平息內心無限鄉愁的慾望。那麼悠遠而又難以割捨的情感,頓時化作口腹之慾一股腦擺在了眼前:當年齡不明的農家大嫂大呼小叫,用大鋁盆端上熱騰騰的紅燒老公雞,用小籮筐抱來雜亂堆積的大豐收,用歪把子壺提來燙好的所謂自製老酒時,那最後的一縷愁容,定會融化在臨時搭建的餐廳里倏然升起的熱騰騰霧氣中。誰能說,鄉愁——這遠離家鄉的愁苦——不是那團稍縱即逝的霧呢?

  有位平日里吃喝十分挑剔的朋友曾私下裡表達過這樣的意思,那才是自己吃過的最開心的飯,酒量還會平添許多,甚至那不知要比自己平日出入場合里老多少、丑多少的端菜大嫂,和她裹在腰間油漬斑斑的圍裙,都讓自己找到了久違的故鄉般的溫暖。更有甚者說,只有見到那裡低矮的小平房,和屋後胡亂堆積起來的廢棄農具,才有一種回家的感覺,真想在那樣的地方永遠永遠住下去。當然,這都是酒話,清醒時再也沒提過,顯然,那時他們都把一次從城裡改道郊區的飯局看得過重了。

  但,在我們生活的年代裡,那些回到故鄉旅行,而偏偏要探個究竟的人,會經歷過怎樣的情形呢?鄉愁行至這裡,可否心安?

  把自己設想中的浪漫之旅執意安排在故鄉——特別是中原地帶鄉村的人,大多會看到這樣的情形:許多村子真的空了,精壯的勞動力遠離家鄉,外出打工,唯老人與孩子在看護著大而無當甚至荒草叢生的庭院,很少有人再把精耕細作當回事,種子撒下去,任其生長,要麼就是發現長蟲時,趕緊噴洒農藥了事。種了一輩子莊稼的老把式,再談起種莊稼時卻面露不屑,這多少讓人回不過神來。自然,誰都沒有理由讓那些老年農民去承擔民生之重。

  每個人的故鄉都在淪陷!這網路流行語聽起來多少有些心驚,但並不是聳人聽聞。

  當一些鄉村演變成了垃圾場,圍繞著房屋溝渠是隨意丟棄的垃圾,空氣中瀰漫著腐爛的氣息,讓人疑心這是被現代文明之光未曾眷顧的某塊蠻荒之地。年長一些的樹木,包括不起眼的雜樹大都砍伐殆盡,取而代之的是速生白楊——一種很快就能帶來經濟效益的單一樹種,「急功近利」一語,居然在這裡有了現實版的註解。故鄉的人們一方面享受著工業化、城市化的便利,同時也深受其苦,不同的只是形式有別而已。

  縱是如此,有關故鄉的記憶至少還有地理空間這一坐標,可如果你的故鄉有幸成為被開發商看中的新城選址,或雖身處荒僻但恰恰成了某座工廠的理想場所,總之,當鄉村成為城市的預留地,那你的鄉愁只能在天上飛了。

  回到故鄉的旅行者大都會看到人們在熱切地生活著,紅紅火火,急急切切,叨叨嘮嘮。在昔日的朋友、甚至親人面前,自己成了備受尊敬的客人,也是備受冷落的聽眾。哦!這個你不知道,那個你不了解,這個你可別管,此刻,你活脫脫就是自己故鄉的陌生人,當浪漫之旅再一次化為漂泊,並且是飄泊在故鄉,那滋味真的難以言說。

  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五代前蜀詩人韋莊這句令人費解的詩句,很多人解讀過。但我總有著自己的理解,這「老」字並非指年齡,而指心態,當遊子累了,厭倦遊歷之時,那就回到故鄉吧。此時,故鄉之於你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一切不就安生了嗎!可以換句話來說,如果你沒有打算好在故鄉做個陌生人,那你最好遠離那裡,或者只是回去心安理得地做個客人吧。

  故鄉並不是一次飯局,在故鄉旅行的人才這般糾結。

  註:本文原題為《故鄉的陌生人》。

推薦閱讀:

故鄉啊,故鄉![散文]……厲彥林
故鄉行——那山,那水,那一縷鄉愁!
我的故鄉-----蒙山(二)
故鄉的月光
汗血寶馬故鄉行

TAG:故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