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蒺藜的功效與作用

目錄

  • 蒺藜藥材故事
  • 蒺藜的功效與作用
  • 蒺藜附方
  • 配伍應用
  • 究竟誰叫「白蒺藜」
  • 性微溫;味味辛、苦;歸肝經。

    功效平肝解郁,活血祛風,明目,止癢。用於頭痛眩暈,胸脅脹痛,乳閉乳癰,目赤翳障,風疹瘙癢。

    禁忌血虛氣弱及孕婦慎用。

    蒺藜,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全株密被灰白色柔毛。主要藥物療效為平肝解郁,活血祛風,明目,止癢。生於田野、路旁及河邊草叢。各地均產。主產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江蘇、四川、山西、陝西。

    本品為蒺藜科植物蒺藜 Tribulus terrestris L. 的乾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 熟時采割植株,晒乾,打下果實,除去雜質。

    【別名】 刺蒺藜、白蒺藜、硬蒺藜

    蒺藜的處方名一般為白蒺藜 、刺蒺藜 、炒蒺藜 、鹽蒺藜等等。

    白蒺藜和炒蒺藜是一樣的,炒蒺藜就是把白蒺藜,炒至微黃色,碾去刺。

    蒺藜藥材故事

    相傳漢朝奸黨王莽等人篡奪政權後,漢室後裔劉秀,隻身匹馬逃出京城,以圖復興漢室江山。王莽得知,親自帶兵追趕。劉秀由於心情焦急,加之沿途缺食少水,以致肝火上擾,目赤多淚,頭暈目眩,昏倒在尉氏縣的白鹿崗上。正在這緊急關頭,有一隻白鹿,銜著一棵白蒺藜秧,並用嘴嚼,使蒺藜秧的汁液,滴進劉秀口中,劉秀因而得救,遂逃之夭夭了。

    蒺藜的功效與作用

    (一)蒺藜的作用

    降低血壓作用。

    刺蒺藜水浸液、乙醇-水浸出液和30%乙醇浸出液對麻醉動物有降壓作用。其生物鹼部分對犬血壓無影響,但可抑制蛙心,水溶性部分有中度降壓作用。

    利尿作用。

    本品在印度民間作為利尿劑用;在鹽水負荷的大白鼠實驗中,利尿作用並不理想,其灰分的水提取物及植物煎劑的利尿作用,主要是由於鉀鹽的存在。但有人認為除了鉀鹽外,生物鹼部分有一定的利尿作用,臨床上對腹水及水腫病人有效。

    平肝潛陽。

    刺蒺藜味苦能降泄,入肝經,果實主降,故可平抑上逆之肝陽。用治頭痛、眩暈、痙攣最效。

    疏肝解郁。

    本品辛散通郁,橫行排盪,非他葯直達不留者可比。且入肝經,故可疏肝解郁。用治胸脅疼痛,不舒,太息,乳閉不通。《植物名實圖考》曰:「蒺藜,用以開郁,凡脅上,乳間橫滯氣,疼痛難忍者,炒香入氣葯,服之極效。」

    祛風明目。

    本品辛散祛風,苦能瀉火,入肝經,肝開竅於目,故能宣散肝經風熱,瀉肝火,而祛風明目,甚有效力。故《本經逢原》曰:「刺蒺藜為治風明目要葯,風入少陰、厥陰經者為響導。目病為風木之邪,風盛則目病,風去則目明矣。」本品入肝經,辛能散,寒能清,清瀉肝熱,凡目赤腫癰,羞明流淚,證屬肝熱上擾目竅者,甚有效力,故可用刺蒺藜。

    祛風止癢。

    本品既辛且苦,能燥濕殺蟲,祛風止癢。如《名醫別錄》曰:「即藜,主身體風癢,小兒頭瘡。」

    散結祛瘀。

    本品辛溫,可散結祛瘀。用治癥瘕積聚、癰疽、瘰癧、乳岩等。如《神農本草經》曰:「本品主惡血,破瘕結聚,喉痹,乳難。」《本草匯言》曰:「刺蒺藜去風下氣,行水化瘕之葯也。」

    用於肝陽上亢,頭暈目眩。

    本品苦降,入肝,有平抑肝陽的作用。常與鉤藤、珍珠母、菊花等同用,以增強其平肝之功。

    用於肝鬱氣滯,胸脅脹痛及乳閉脹痛。

    本品辛散,入肝,又有疏肝解郁之效。可與柴胡、香附、青皮等疏理肝氣藥物配伍,用治胸脅脹痛,單用本品研末服或與穿山甲、,王不留行等配伍,用治產後肝鬱乳汁不通、乳房脹痛。

    用於風熱上攻,目赤翳障。

    本品味辛,又疏散肝經之風熱而明目退翳。用治風熱目赤腫痛、多淚多眵或翳膜遮睛等症,多與菊花、決明子、蔓荊子等葯配伍,如白蒺藜散。

    用於風疹瘙癢,白癜風。

    本品辛散,祛風止癢。治療風疹瘙癢,常與防風、荊芥、地膚子等祛風止癢葯配伍;《千金方》單用本品研末沖眼,治白癜風。

    其他。

    蒺藜生物鹼及水溶部分均能抑制大鼠小腸的運動,與乙醯膽鹼表現拮抗。植物提取物可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的生長。植物中含有毒性劑量的亞硝酸鉀(實際上植物只含硝酸鉀,吃入體內後,被酶還原成亞硝酸鉀);可引起高鐵血紅蛋白而產生窒息。

    (二)蒺藜的功效

    【性味】 苦辛,溫。

    《本經》:"味苦,溫。"

    《別錄》:"辛,微寒(一作』溫』),無毒。"

    《藥性論》:"味甘,有小毒。"

    【歸經】 入肝、肺經。

    《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肺、肝、腎三經。"

    《本草經解》:"入足厥陰肝經、手少陰心經。"

    【功能主治】 散風,明目,下氣,行血。治頭痛,身癢,目赤腫翳,胸滿,咳逆,症瘕,乳難,癰疽,瘰癧。

    《本經》:"主惡血,破癱結積聚,喉痹,乳難。"

    《別錄》:"主身體風癢,頭痛、咳逆傷肺,肺痿,止煩、下氣;小兒頭瘡,癰腫陰癀,可作摩粉。"

    《藥性論》:"治諸風癧瘍,破宿血,療吐膿,主難產,去躁熱。"

    《日華子本草》:"治奔豚腎氣,肺氣胸膈滿,催生並墮胎。"

    《本草圖經》:"主痔漏,陰汗,及婦人髮乳,帶下。"

    《綱目》:"治風秘及蛔蟲心腹痛。"

    《會約醫鏡》:"瀉肺氣而散肝風,除目赤翳膜,肺癰,乳岩,濕瘡。"

    《本草再新》:"鎮肝風,瀉肝火,益氣化痰,散濕破血,消癰疽,散瘡毒。"

    《南京民間藥草》:"治紅白痢疾。"

    《江蘇植葯志》:"治脅痛,療諸瘍,去風活血。"

    蒺藜附方

    皮膚瘙癢:白蒺藜30克,蛇床子10克,地膚子10克。水煎兩次混合,外敷患處。

    偏頭痛:白蒺藜10克,僵蠶10克,白芷30克。水煎服,每日3次。

    牙齦出血:白蒺藜10克,水煎湯含漱。

    牙周病:白蒺藜20克,水煎湯,含漱,每日數次。

    蕁麻疹:白蒺藜10克,防風10克,蟬蛻10克,蘇葉10克。水煎服,每日3次。

    乳房脹痛:白蒺藜10克,紫胡10克,青皮10克,香附20克,水煎服,每日兩次。(牛國蓮)

    治身體風癢,燥澀頑痹:刺蒺藜四兩(帶刺炒,磨為末),胡麻仁二兩(泡湯去衣,搗如泥),葳蕤三兩,金銀花一兩(炒磨為末)。四味煉蜜為丸。早晚各服三錢,白湯下。(《方龍潭家秘》)

    治眼疾,翳障不明:刺蒺藜四兩(帶刺炒),葳蕤三兩(炒)。共為散。每早服食後三錢,白湯調服。(《方龍潭家秘》)

    治胸痹,膈中脹悶不通或作痛:刺蒺藜一斤,帶刺炒,磨為細末。每早、午、晚各服四錢,白湯調服。(《方龍潭家秘》)

    治通身浮腫:杜蒺藜日日煎湯洗之。(《聖惠方》)

    治奔豚疝瘕:刺蒺藜十兩(帶刺炒),小茴香三兩(炒),乳香、沒藥各五錢(瓦上焙出汗)。俱為末,每服三錢,白湯調服。(《方龍潭家秘》)

    治急引腰脊痛:搗蒺藜子末,蜜和丸。酒服如胡豆大二丸,日三服。(《外台》)

    治氣腫痛:蒺藜子一升,熬令黃,為末,以麻油和之如泥,炒令焦黑,以敷故熟布上,如腫大小,勿開孔貼之。干易之。(《千金方》蒺藜散)

    治乳脹不行,或乳岩作塊腫痛:刺蒺藜二、三斤,帶刺炒,為末。每早、午、晚,不拘時,白湯作糊調服。(《方龍潭家秘》)

    行經:當歸、杜蒺藜各等分。上為末,米飲湯調服,食前。(《儒門事親》當歸散)

    滅瘢:蒺藜子、山梔子仁各一合。上二味為散,醋漿和如泥,臨卧時以塗之,旦洗之。(《救急方》)

    治牙齒動搖疼痛:土蒺藜,去角生研五錢,淡漿水半碗,蘸水入鹽溫漱。(《御葯院方》)

    配伍應用

    配沙苑蒺藜:沙苑蒺藜甘溫,柔潤而降;刺蒺藜辛苦平,性升而散。前者善於補腎以治下,後者長於平肝以治上,二葯合用,平補肝腎最效。

    配製首烏:制首烏滋養肝腎,補益精血;刺蒺藜清肝平肝,視風明目,並行血祛瘀。二葯相伍,行補兼施,散風邪,滋肝腎,主治頭痛頭昏,鬚髮早白。

    配白僵蠶:刺蒺藜平肝疏肝、散肝風,以肝氣鬱結不舒或疼痛用之最宜;白僵蠶祛風解痙。兩葯合用,平肝祛風,鎮驚止痛。可治肝風上擾所致的頭痛,頭暈諸症。

    配滁菊花:兩葯均能平肝明目。刺蒺藜偏於疏散肝鬱;滁菊花偏於清肝散熱。兩葯合用,一剛一柔,一清一散,相須為用,平肝明目之功最宏。用治肝陽上擾,止眩暈,散風熱或肝鬱化熱生風之頭痛等有效。

    配茯苓:茯苓利水滲濕,又健脾和中,對肝脾濕阻有標本兼顧之效;刺蒺藜苦泄辛散,能平肝、疏肝。二葯相伍,一滲一散,利濕平肝,使濕濁去,清陽升而頭暈止,肝氣平,不致犯胃則胃疼除。

    配白薇:刺蒺藜平肝、疏肝;白薇清熱、涼血。二葯相伍,清肝涼血,止眩明目。

    配川楝子:本品苦泄辛散,能疏肝散郁,川楝子苦辛散行,理氣止痛。二葯相伍,疏肝和胃,治肝氣橫逆犯胃,脅痛,脘痛最宜。

    配合歡皮:合歡皮寧心祛瘀,消腫止痛;刺蒺藜疏肝解郁。二葯相伍,用治血虛肝鬱,胸肋刺痛,肝脾腫大,周身刺癢者。

    【鑒別應用】

    刺蒺藜平肝散風。用於頭痛眩暈等;炒蒺藜長於活血祛風,用於目赤腫痛等;鹽蒺藜即可平肝解郁,又補腎明目,用於高血壓病,頭目眩暈。

    刺蒺藜與沙苑蒺藜。沙苑疾藜甘溫,善於補腎滋陰以治下;刺蒺藜苦寒,長於清瀉肝火以治上。」

    【用法用量】

    內服:6—9克,煎湯;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撒,亦可水煎洗患處。

    【和合宜忌】

    烏頭為之使。(《本草經集注》)

    本品苦辛,行氣化瘀,血虛氣弱及孕婦慎用。

    究竟誰叫「白蒺藜」

    在古代,刺蒺藜與沙苑子確實曾同用「白蒺藜」一名,但是追溯二者的用藥歷史,還是可以將其區分的:

    從本草記載來看,刺蒺藜先於沙苑子出現,它始載於《神農本草經》,但當時並不叫作「刺蒺藜」或「白蒺藜」,而是以「蒺藜子」命名,別名旁通、屈人、止行、材羽、升推等等。直至《名醫別錄》中才始見以「即藜」和「茨」之名收載,後世李時珍註解:即(蒺),疾也;藜,利也;茨,刺也。其刺傷人,甚疾而利也。這大概就是「刺蒺藜」之名的初始。到了唐朝初年,甄權所著《藥性論》中才開始將蒺藜子稱為「白蒺藜子」,之所以稱之為「白蒺藜」,後人道,因其呈黃白色而得名。至此,所謂「白蒺藜」是指刺蒺藜,而非沙苑子。

    到了宋代,蘇頌《圖經本草》曰:古方雲蒺藜子皆用有刺者,治風明目最良……類白色,類軍家鐵蒺藜,故名(軍家鐵蒺藜:古代打仗時用的一種三角四刺兒的鐵器,扔在路上用以防禦敵人。)。同時稱:又有一種白蒺藜,今生同州沙苑,牧馬草地最多,而近道亦有之,綠葉細蔓,綿布沙上,七月開花黃紫色,如豌豆花而小,九月結實作莢子,便可采。其實味甘而微腥,褐綠色……今人多用。後者所謂白蒺藜就是今天的沙苑子,每以白蒺藜、同州白蒺藜、沙苑白蒺藜、沙苑蒺藜、潼蒺藜、沙蒺藜等名稱見載於諸家本草。從此開始,本草就有了兩種白蒺藜的記載。

    就產地而言,帶刺的刺蒺藜遍地可見,生於荒丘、田邊、路旁及河邊草叢中,分布於全國各地,長江以北最為普遍。不帶刺的沙苑子分布於內蒙古和東北、西北地區,主產於陝西、山西,以陝西同州(即今天的大荔縣,古為同州府所在地)沙苑地區產者為地道藥材。

    就二者藥材性狀而言亦大有不同:刺蒺藜果實表面有縱棱及多數小刺,並有對稱的長刺和短刺各1對,質堅硬。李時珍曰:刺蒺藜狀如赤根菜子及細菱,三角四刺實有仁。故今人又稱之為三角蒺藜、硬疾藜、蒺骨子等等。而沙苑子種子表面呈灰褐色或綠褐色,光滑無刺。李時珍謂:白蒺藜結莢長寸許,內子大如脂麻,狀如羊腎而帶綠色,今人謂之沙苑蒺藜……。

    從現代科學分類來看,刺蒺藜與沙苑子更是兩種不同的植物:刺蒺藜為蒺藜科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蒺藜的果實;沙苑子則是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扁莖黃芪的成熟種子。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

    關於友情的句子:友誼的作用就是這麼神奇!
    汽車上隱藏的功能,新手好多都不知道,關鍵時能起很大作用
    紅薯的功效與作用 糖尿病患者的福音
    五帝錢到底起什麼作用?
    丙戊醯胺膠囊說明書 丙戊醯胺膠囊副作用@用藥助手

    TAG:作用 | 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