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雜說
國人好以酒待客,世人皆知。逢年過節、朋友相聚,酒是不能少的。常言道:酒能助興。新春佳節,親人團聚,喝上幾杯酒,不僅可以增加相互間的感情,而且可以烘托節日氣氛。三杯兩盞,海闊天空,不失為人生的一大樂事。「李白斗酒詩百篇」、「一曲新詞酒一杯」,都是流傳至今的千古佳句。但若「酒風」不正,飲酒過量,就會適得其反,遺害無窮。
家鄉人喝酒,講究一個痛快,不放倒幾個便是沒有喝好,頗有 「劉伶死便埋我」 的遺風,凡事以酒論英雄,彷彿不豪飲就缺少男子漢的陽剛之氣。為此,酒杯一端,分不出個你高我低,決不停杯。更有甚者,不管別人酒量大小,身體能否吃得消,輪流相勸,頻頻敬酒,時而 「感情深,一口悶」 ,時而 「感情淺,添一添」 ,能飲者要飲,不能飲者也要飲。到頭來,總有人被灌的一塌糊塗。或學驢叫或學狗爬,洋相出盡,方肯罷休。凡此種種,都讓人談「酒」色變,望而生畏。
"酒風"』不正,筆者認為除了人們對飲酒缺乏科學的認識,個別人道德品質低下等原因外,明知酗酒有害,卻礙於情面,屈於「習俗」,無疑也是助長不良「酒風」泛濫的重要原因。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漢代劉向《說苑》中的一則故事。它說的是有這麼一天,齊桓公約大家喝酒。管仲姍姍來遲,及至喝酒時,又將酒杯中的酒倒掉一半。齊桓公見狀很不高興地說:「你來晚了不說,還把酒倒掉,不是太沒禮貌了嗎?」管仲聞言,隨即答道:「臣聽說酒多則話多,話多則語失,語失則有殺身之禍。臣想,與其捨身不如棄酒!」
由此可見,克服不良「酒風」,沒有「如其捨身,不如棄酒」的膽量和勁頭是不行的。
據說,有的西方國家,招待來客從來不勸酒,酒放在桌子上,愛喝多少喝多少,絕沒有人強求你。我認為此舉是文明之舉。豪未必飲,飲未必豪,關鍵是量力而行,飲得適當。當飲而痛飲可謂豪爽,不當飲拒飲也是豪爽。
於是我想,我們的宴席,我們的過年飲酒,不妨也來個改革,把酒放在桌子上,讓愛飲者能飲者自斟自飲,豈不兩便?
推薦閱讀:
※注意了:喝酒時吃這些,可能會送命!
※喝酒後行為不當容易窒息,這些知識必須知道!
※古代飲酒重在文化 講酒德酒禮 禁止苦勸
※「適量飲酒,有益健康」是誤區 少飲也會危害健康
※赫哲族飲酒習俗
TAG:飲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