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尼克松訪華前的擔憂:見到毛主席要磕頭
這種擔心不是空穴來風。首先,這場秘密外交基本上是按中國的條件進行:是美國特使去北京,而不是周恩來到華盛頓。由此,他們的理解是:這是中國按允許外國使節拜會中國朝廷的古老規矩發出的邀請。其次,歷史上有外國使節曾被中國政府遣返回國。1651年,第一個到中國的俄國大使因不肯給順治皇帝磕頭,結果被立即遣送回國。1816年,英國大使阿姆斯特勛爵拒絕給嘉慶皇帝磕頭,也被押送遣返回國。因此,基辛格受命去北京,認為很有可能要給毛澤東、周恩來等人磕頭。為此,他和尼克松十分犯難,幾次一起秘密商量如何處理此事。但兩人商定的辦法是什麼,尚未查到史料。1971年7月9日,基辛格在訪問巴基斯坦時突然裝病,於凌晨登上飛往北京的飛機。在南苑軍用機場,基辛格首先見著葉劍英,當然沒有磕頭。但基辛格的緊張沒有消除,有人這麼記述的:從基辛格當時的表情來看,憂慮是很重的,玳瑁寬邊眼鏡後的臉膛肌肉緊縮,沒有一絲笑容。
作為貴賓,基辛格等人被安排住在釣魚台國賓館六號樓。下午四點半,周恩來前往看望他們。大概是怕要磕頭,基辛格還沒等周恩來走到跟前,就有意地把手伸了出去,動作還是有點僵硬。周恩來立即會意地伸出右手和基辛格握手。回到美國後,基辛格向尼克松彙報:「根本不像我們事前擔心的要磕頭。」1972年2月21日,毛澤東在中南海會見尼克松,並率先伸出手同尼克松相握。以後,兩國大門打開,增進了解,美國人見著中國領導人要磕頭的擔心,就這樣成為歷史笑談。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周恩來為他安排的幾次宴會,則別具匠心。尼克松不僅為周恩來設宴菜肴的豐美而叫絕,更讓他驚嘆的是中國久負盛名的茅台酒。
2月21日尼克松抵達北京的當晚,周恩來就在人民大會堂為他舉行了一次隆重的歡迎宴會。周恩來為尼克松親自擬定的國宴菜譜為:冷盤7道:黃瓜搓西紅柿、鹽封雞、素火腿、酥鯽魚、菠蘿鴨片、廣東三臘(臘肉、臘鴨、臘腸)、三色蛋(松花蛋);熱菜6道:芙蓉竹蓀湯、三絲魚翅、兩吃大蝦、草菇蓋菜、椰子蒸雞、杏仁酪;點心7道:豌豆黃、炸春卷、梅花餃、炸年糕、麵包、黃油、什錦炒飯;水果2道:哈密瓜、橘子;酒水8種:茅台酒、紅葡萄酒、青島啤酒、橘子水、礦泉水、冰塊、蘇打水、涼開水。這其中值得一說的就是貴州茅台酒。尼克松在來華訪問之前,白宮的秘書們曾為他進行了一系列的準備工作,其中就包括毛澤東和周恩來兩人的資料。資料中,就有周恩來早年在重慶和南京宴請賓客的花絮新聞。資料稱:「周恩來不僅是外交的大手筆,善於與各國政要、外交人員、新聞記者們周旋,而且極為善飲。酒量在中共要人中是獨一無二的。尤其是善飲茅台酒,最多時可飲一斤不醉。」
周恩來在宴會開始時告訴尼克松:「今晚招待總統先生的酒已經窖藏了三十多年,是中國目前最為醇美的茅台酒!」尼克松大為感動。出於對茅台酒的興趣,尼克松忍不住即席發問:「總理閣下,來前我曾得知一個有關茅台酒的秘聞,有人在飲酒時不慎吸煙,結果火柴引燃他口中的酒水並發生了爆炸……貴國的茅台酒真有那麼大威力嗎?」周恩來說:「總統先生所言非虛。您可知數十年前在歐洲舉行過一次國際評酒會嗎?此前中國的茅台無人問津,剛好有人不慎在會場上碰翻了桌上的茅台,結果滿廳一片醇香。西方的香檳雖然久負盛名,可哪裡有中國茅台酒那麼沁人心脾?最後的大獎就這樣給了茅台。周至於總統先生所說的笑話,其實也並非毫無來由。」周恩來說著,信手接過譯員遞過來的火柴,當場為尼克松點燃了杯盞中的醇酒,頃刻茅台酒就燃起一股藍色的火苗。尼克松和所有的美國客人頓時驚呆了。片刻,宴會廳里響起一陣雷鳴般的掌聲。XLW
美國總統尼克松若干年後,尼克松在撰寫《領導者》時追憶了此次宴會:「我們繞著宴會廳與50多位高級官員碰杯,我注意到周恩來總理向每位客人祝酒時,只用嘴唇輕輕碰碰杯沿。當我和他回到自己的座位時,都拿著原來的那杯酒,坐下休息。談到酒量,周恩來總理對我說,在長征途中,他一天喝過25杯茅台,並轉動手中酒杯說,"比這個杯子大』,這使我非常驚訝。由於年齡的原因,他的酒量已被限制到兩三杯。我記得曾經讀過一段書,說紅軍長征途中曾經攻佔了生產茅台酒的茅台村,把那裡的酒都喝光了。周恩來總理眨眨眼睛,流露出對往昔的眷念,並以烈性酒推銷員的眼神和口吻對我說,"長征中,茅台酒被看作是包治百病的萬能良藥』。」周恩來當然不是尼克松所稱的「烈性酒推銷員」,而是通過他手中高擎的酒杯,拉近了太平洋兩岸對峙多年的中美之間的距離。誠如尼克松在中美上海公報簽署後在上海的歡送酒宴上同樣高舉茅台酒杯祝酒時所說:「我們要建立一座跨越一萬六千英里和23年敵對情緒的橋樑,可以說,是公報搭起了這座通向未來的橋樑。……美國人民,要和中國人民一起,將世界牢牢地握在手中。」坐在席間的周恩來望著舉杯痛飲的尼克松,臉上露出了微笑。
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與周恩來在北京握手,標誌著相互敵對幾十年的中美兩國關係開始解凍。尼克松在華期間,中美雙方達成了多項共識,並發表了聯合公報。儘管美國政府承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但仍不肯輕易放棄其在台灣的影響,將其劃在了他們的「核保護」之下。台灣問題仍是橫亘在中美兩國之間的一道巨大障礙。1973年11月,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再次訪華,謀求解決辦法。正是他的這次來訪,使周恩來遭受了一次不大不小的厄運。不速之客基辛格成為周恩來挨整的導火索基辛格這次訪華受到中方高度重視。周恩來根據毛澤東的指示,親自同他進行了激烈談判。談判中,周恩來有理有節,既向基辛格表明了中方在台灣問題上的一貫原則立場,又提出了許多靈活的建設性意見。基辛格幾番討價還價,見在台灣問題上從中方那裡占不到任何便宜,在中國草草參觀遊覽了幾個地方後,準備打道回府。送走了基辛格,京城已是萬家燈火。周恩來又處理了一批緊急公務,已是凌晨時分。服完安眠藥已昏昏入睡的周恩來突然被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驚醒。原來,基辛格不甘心就這樣無功而返,就在他即將乘專機離開的前幾個小時,突然提出要拜見周恩來。是不是美國方面又要向中國傳達什麼新的信息?周恩來覺得事關重大,立即打電話到毛澤東的住地中南海的游泳池。電話那邊告知:「主席才睡,服了幾次安眠藥才睡著的。」
睡眠對於晚年毛澤東來說,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每次睡眠都如臨大敵,必須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痛苦折磨才能入睡,好不容易睡著了就決不能被叫醒,否則連續幾晝夜無法入眠,將令他更加痛苦不堪。在這種情況下驚醒毛澤東,周恩來實在於心不忍。正當周恩來左右為難的時候,基辛格再次求見。周恩來再三權衡,決定打破慣例,會見基辛格,看看美國方面葫蘆里到底賣的什麼葯?他立即叫上兩名翻譯參加會見。會談中,基辛格並沒有提出什麼新的建議,只是依舊在台灣問題上進行無理糾纏,被周恩來一一駁回。之後,基辛格失望地登機離開中國。談判結束後,周恩來立即來到了毛澤東下榻處,在毛澤東醒來後,將會談內容向他報告。毛澤東聽完了彙報,沒有表示什麼不妥,周恩來心裡的一塊石頭落了地。哪知幾天後,周恩來接到中央辦公廳通知,要他參加「批評」「幫助」他的政治局會議。原來有人向毛澤東彙報說他擅自作主會見基辛格,不符合外交原則,並且還在會談中說了「軟話」。毛澤東聽信了彙報,認為周恩來在中美會談中說錯了話,被美國人的原子彈嚇破了膽,有失中國人的尊嚴,犯了右傾錯誤。毛澤東指定剛在十大上當選為中共中央副主席的王洪文主持政治局會議對周恩來進行「批評」和「幫助」。毛澤東此話一出,令周恩來驚愕痛苦萬分,但樂壞了江青。江青集團欣喜若狂,認為整倒周恩來的時機到了1971年9月13日,林彪機毀人亡後,江青集團的勢力迅速填補了林彪集團留下的權力真空。在1973年8月的中共十屆一中全會上,江青、姚文元還當選為政治局委員,王洪文、張春橋成為政治局常委,王洪文還當選為中共中央副主席。十大後,江張姚王在政治局中結成「四人幫」。他們權欲熏心,野心勃勃要攫取更大權力,周恩來便成為橫亘在他們篡黨奪權道路上的最大障礙,必欲先除之而後快。可是懾於總理在黨內外的崇高威望,他們一直不敢輕舉妄動。正在這時候,他們聽到了毛澤東要批評周恩來的指示,便頭腦發昏地認為這是落井下石打倒周恩來的最好機會。根據毛澤東的意見,中央政治局在11月底12月初召開會議批評周恩來的所謂「錯誤」。在會上,周恩來忍氣吞聲,連連檢討,到會的其他政治局成員都認為周恩來檢討得「過分」了。但江青及其同夥不僅幸災樂禍,還瘋狂地落井下石,巴不得一下子置周恩來於死地。他們在會上惡毒地攻擊周恩來「是迫不及待地要取代毛主席」,是要奪權。江青在會上上竄下跳,表現得特別活躍。她稱這次對周恩來的批評是黨內的「第十一次路線鬥爭」,要像打倒劉少奇、林彪等歷次路線鬥爭頭子一樣打倒周恩來。此時的周恩來除遭受精神上的重創外,還要忍受病痛的折磨。早在1972年5月12日,尼克松走後2個多月,周恩來在一次例行體檢中被確診為早期膀胱癌。但周恩來仍然日理萬機,沒有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以至病情急劇惡化。此時,他身邊的工作人員看到病中的總理還在遭受江青等人的百般誣陷和惡毒攻擊,心裡非常難過。他們回憶說,當時的總理整日表情冷峻,內心的苦澀難以名狀。他們本想說幾句安慰總理的話,讓總理稍微寬寬心,可才開口,總理就扭頭朝他們直擺手,叫他們什麼也別說。對突如其來的批判,周恩來實在始料未及。毛澤東及時阻止了江青集團欲置周恩來於死地的陰謀對政治局「批評」和「幫助」周恩來的會議進程,毛澤東很滿意,認為有「成果」。但在他對會議內容作了進一步了解後,特別是在了解江青等人的「表演」後,感到情況不對頭。「九一三」事件後,在毛澤東支持下,周恩來主持黨中央的日常工作,周恩來果斷地採取了一系列的糾「左」措施,全國形勢迅速好轉。周恩來的糾「左」措施不可避免地觸及了「文化大革命」的錯誤,使毛澤東十分不快。1973年7月4日,毛澤東對周恩來就表現出不滿。毛澤東說:「政治局不議政、軍委不議軍、大事不討論、小事天天送,此調不改正,勢必出修正。」這實際上是警告周恩來不要繼續糾「左」、動搖「文革」根基。恰恰此時,有人向他彙報說周恩來在中美會談中講錯了話,犯了右傾投降主義錯誤,毛澤東正好藉機警告一下周恩來,讓周恩來不要太「出軌」,並沒有打倒周恩來的意思。毛澤東沒料到江青一夥竟拿著他「批評」和「幫助」周恩來的話當作「尚方寶劍」,藉機給周恩來扣上許多莫須有的「罪名」,企圖置周恩來於死地,毛澤東憤怒了。他嚴厲地警告江青等人對總理批評一下可以,打倒不行。毛澤東明確地對江青說:「所謂黨內的十一次路線鬥爭,不應該那麼講,實際上也不是;不是周恩來迫不及待,江青你自己才是迫不及待。」毛澤東一針見血地揭穿了江青等人的狼子野心。江青一夥妄圖整倒周恩來的計劃因此而化為泡影。由於毛澤東的保護,周恩來免遭了江青等人的進一步攻擊和陷害。但歷經此次磨難,他的身心受到了極大的摧殘,病情也日益惡化。.尼克松的心事一九六九年尼克松就任美國總統後有兩樁心事:一是搞點什麼驚人之舉使自己名垂青史;一是設法連任下屆總統。對外首先考慮的就是:主動同中國和好;藉助中國從越南脫身和抗衡蘇聯。因此,他上台後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要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博士「探索重新同中國人接觸的可能性」。六九年中蘇珍寶島事件後,尼克松認為時機成熟,在七月出訪亞、歐前夕,宣布對中國放寬人員來往和貿易交流的限制。在出訪過程中,尼克松請巴基斯坦和羅馬尼亞總統向中國領導人傳話,希望同中國對話。一九六九年九月,周總理同柯西金在北京機場會晤後,尼克松進一步加快步伐,指示美國駐波蘭大使,立即尋找機會同中國駐波蘭代辦接觸。十二月三日,美國駐波蘭大使在華沙科學文化宮舉辦的南斯拉夫時裝展覽會上,追著向我駐波蘭使館人員表達了這一願望。我國作出了積極響應,同意恢復中斷兩年的中美華沙大使級會談。但只談了兩次又因美國人入侵柬埔寨而被我中斷。葉海亞·汗和齊奧塞斯庫的傳話中美華沙大使級會談再次中斷後,尼克松和基辛格感到這種會談易受到美國國務院的干擾,而且每次都是互念經過批准的稿子,既耽誤時間,又不解決問題。尼克松決定另開渠道,同我國領導人對話。一九七○年六月美軍撤出柬埔寨後,尼克松於十月初先發出要打破中美關係僵局的信號,公開表示:「如果我在死以前有什麼事情可做的話,那就是到中國去。如果我去不了,我要我的孩子們去。」接著趁葉海亞·汗和齊奧塞斯庫去美國慶祝聯合國成立二十五周年之機,請這兩位總統向我國領導人傳話。十月二十五日,尼克松在白宮會見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汗時提出,中美關係十分重要,他要走向同中國和好。美國絕不會同蘇聯合謀反對中國,願派一高級使節秘密訪問中國。請葉海亞·汗作中介人提供協助。葉海亞·汗欣然表示同意。十月二十六日,尼克松在會見羅馬尼亞總統齊奧塞斯庫時又表示了同樣的願望。在歡迎宴會上,尼克松第一次使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正式名稱,發出了西方人士稱之為「意味深長的外交信號」。不久,葉海亞·汗來我國訪問。十月十日他同周總理單獨會見時傳達了尼克鬆口信,說尼克松要走向同中國和好,願意同中國進行有限的貿易;美國希望在高一級進行秘密對話,並準備派一名高級使節人士和墨菲、杜威在任何時候和任何地方同中國對話。尼克松還暗示,如果中國要在官方一級會談,他可以派主要顧問基辛格前往。他迫切等待中國的答覆。周總理於十一月十四日正式答覆葉海亞·汗說:「閣下清楚,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解放台灣是中國的內政,不容外人干預。美國武裝力量佔領台灣和台灣海峽,是中美關係緊張的關鍵問題。如果尼克松真有解決上述關鍵問題的願望和辦法,中國政府歡迎美國特使來中國商談。時機可能通過巴基斯坦總統商定。葉海亞·汗回國後即派專人將周總理的答覆口信(無頭銜、無簽字的手抄備忘錄)派專人送給巴基斯坦駐美大使,囑其口頭轉達給基辛格。不久,基辛格答覆,美國同意接受邀請,準備在北京舉行高級會談,討論包括台灣在內的存在於美中之間的名種各樣的問題。十一月下旬,羅馬尼亞副總理勒杜斯庫訪華也轉達了美國的口信。周總理也按上述口信作了同樣的答覆,並表示:「尼克松總統既已訪問過布加勒斯特和貝爾格萊德,那麼他在北京也會受到歡迎。這個訊息由羅馬尼亞駐美大使於七一年一月才轉達給基辛格,比巴基斯坦晚了一個多月。以後,由於美方擔心羅馬尼亞會向蘇聯透露之一消息,就沒有再使用羅馬尼亞的渠道」。毛澤東主席的決策我國在獲得美國的訊息後,毛主席經過深思熟慮,明確指出,要解決中美兩國的問題,就得同美國的當權派談。他於一九七○年八月批准同意美國友好人士斯諾婦訪華,並由周總理安排,於十月一日在天安門城樓上接見了斯諾夫婦,拉著斯諾的手一同參加了我國國慶二十一周年觀禮。後來又在十二月十八日接見斯諾時說:「如果尼克松願意來,我願和他談,談得成也行,談不成也行,吵架也行,不吵架也行,當作旅遊者來也行,當作總統來也行。總而言之,都行。」「我看我不會同他吵架,批評是要批評他的。」尼克松獲知這訊息倍受鼓舞。一九七一年二月,他在美國國會作外交報告時說:「在今後一年裡,我要仔細研究我們應當採取什麼進一步的步驟,以創造美中人民之間擴大交往的機會,以及怎樣消除實現這些機會的不必要的障礙。」並表示:「凡是我們能做到的,我們一定去做。」一九七一年四月,我國又決定邀請在日本參加三十一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的美國乒乓球隊訪華。尼克松馬上同意。四月十四日,周總理接見美國乒乓球隊時說:「你們這次應邀來中國訪問,打開了兩國人民友好來往的大門。我們相信,中美兩國人民的友好往來,將會得到兩國人民大多數的贊成和支持。」這就是當時舉世矚目的「乒乓外交」,被譽為「小球轉動了大球」,推動了中美關係和世界局勢的變化和發展。周總理髮出邀請中美兩國互相摸清彼此的戰略意圖後,周總理不失時機的於一九七一年四月二十一日通過巴基斯坦總統向美方發出邀請:「要符合根本上恢復中美兩國關係,必須從中國的台灣和台灣海峽地區撤走美國一切武裝力量。而解決這一問題,只有通過高級領導人直接商談,才能找到辦法。因此,中國政府重申,願意公開接待美國總統特使如基辛格博士,或美國國務卿甚至美國總統本人來北京直接商談。」尼克松獲悉後極為高興,除四月二十九日口頭表示外,並於五月十七日請巴基斯坦駐美大使正式答覆說:「為了解決兩國之間那些分歧問題,並由於對兩國關係正常化的重視,他準備在北京同中華人民共和國諸位領導人進行認真交談,雙方可以自由提出各自主要關心的問題。」並提議:「由基辛格博士同周恩來總理或另一位適當的中國高級官員舉行一次秘密的預備會談。基辛格在六月十五日以後來中國。」我國原主張基辛格公開來。毛主席曾說,既然要來,就公開來嘛,何必藏頭露尾呢!周總理也認為:他們很難保住密。但美國回信堅持要秘密來。我們只好說在中國境內可以保密,在中國境外我們就沒辦法了。我國於五月三十一日請葉海亞·汗轉告尼克松:周恩來總理認真研究了尼克松總統一九七一年四月二十九日、五月十七日和五月二十二日的口信,並向毛主席報告尼克松準備接受他的建議訪問北京,同中國領導人直接會談,毛主席表示,他歡迎尼克松總統來訪。周總理歡迎基辛格博士來華作一次秘密的預備性會談,為尼克松訪華作準備工作並進行必要的安排。時間可定在六月十五日到二十日之間。六月二日晚,基辛格把上述備忘錄交給尼克松時,他們十分激動,尼克松看後興高采烈地說:「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總統所收到的最重要的信件。」他馬上取來陳年白蘭地,破例在晚飯後同基辛格乾杯祝賀。基辛格裝作肚子痛六月四日,尼克松回信表示,感謝歡迎他訪華,並說由於時間短促,以及須為基辛格的旅行找了借口,建議基辛格於七月九日到北京,十一日離開。基辛格將從巴基斯坦乘波音七○七飛機由伊斯蘭堡直飛北京。六月十一日周總理回信表示同意。在葉海亞·汗總統的熱情幫助下,基辛格經過精心安排,於七月一日開始了他的「波羅」行動。為了轉移人們的視線,白宮新聞秘書在例會上宣布:「尼克松總統即將派基辛格博士於七月二日至五日到越南南方執行調查事實的任務,隨即到巴黎同戴維·布魯斯磋商。在基辛格赴巴黎途中,他將同泰國、印度和巴基斯坦官員們會談。」基辛格於七月一日離開華盛頓,在西貢活動了三天,到曼谷停留一天。六日到達新德里,八日到伊斯蘭堡。為了不使印度不高興,宣布在巴基斯坦也只呆兩天。但為了秘密訪華他在八日晚宴上,偽裝肚子痛。葉海亞·汗總統特高聲宣布,伊斯蘭堡天氣太熱,影響基辛格的健康,請他去那蒂亞加利的總統別墅休養,以擺脫記者的追逐。基辛格在九日凌晨四時半同章文晉等陪同乘巴基斯坦民航七○七飛機直飛北京。當天十二時十五分到達北京南苑機場。周總理派葉劍英、黃華、熊向暉和韓敘等到機場迎接。緊張而坦率的會談基辛格於七月九日十二時來華,十一日十二時離京,在北京只呆了四十八小時,先後同周恩來會談十七個多小時,加上參觀故宮和商談公告,時間非常緊張。九日十六時,周總理去釣魚台五號樓同基辛格會談,去時,基辛格已率美方全部人員在會議室屏風前迎候。基辛格見到周總理頓時有點緊張、拘束。周總理同他們一一握手後就入座會談。中方參加會談的有葉劍英、黃華、熊向暉和章文晉等;美方參加的有:霍爾德里奇(國家安全委員會高級成員)、斯邁澤(主管印支事務官員)和洛德(基辛格的特別助理)等。基辛格首先表示感謝他們的熱情招待,說:「如果有機會,我也希望以同樣的熱情在美國招待周總理。」周總理落落大方地說:「我沒有去過美國,也沒有到過西半球,但我們是在同一時候工作,你們在白天,我則在晚上。「周總理答得自然得體,既未說去,也未說不去。繼而說:」按中國的習慣,請客人先講。「然後,基辛格就呆板地念起了稿子,當念完開場白後,他放開稿子說:「今天,全球的趨勢使我們相遇在這裡。現實把我們帶到了一起,現實也會決定我們的未來。」「我們正是本著這種精神來到你們美麗而神秘的國家。」周總理打斷他的話說:「不,不,並不神秘,熟悉了就不神秘了。」接著,基辛格說,尼克松給了他們兩個任務:一是談尼克松訪華日期及準備工作;二是為尼克松進行預備性會談。然後他談了七個問題。在談到台灣問題時,他從撤軍問題談起著重談了:(一)美國政府擬在印支戰爭結束後撤走三分之二的駐台美軍,並準備隨著美中關係的改善減少在台余留的軍事力量;(二)不支持「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但希望台灣問題能和平解決;(三)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不支持台灣獨立;(四)美蔣條約留待歷史去解決;(五)美國不再指責和孤立中國,美國將在聯合國支持恢復中國的席位,但不支持驅逐台灣代表。在談到印支問題時,他保證將通過談判結束越南戰爭。他們準備制定一個從越南和印支撤走武裝力量的時間表,但希望得到一個維護他們的體面和自尊的解決辦法。接著他還談到日本、蘇美關係、南亞次大陸等問題。基辛格發言告一段落後,已到晚餐時間。這時氣氛變得較為緩和。周總理說:「交談嘛,何必照著本子念呢?」基辛格說:「我在哈佛教了那麼多年書,還從未用過講稿,最多擬個提綱。可這次不同,對周恩來總理我念稿子都跟不上,不念稿子就更跟不上你了。」晚飯後繼續會談。周總理對基辛格提到的問題坦率地說,我們雙方、有不同的看法,用我們的話來說,世界觀和立場都不同。但這種分歧並不妨礙我們兩個在太平洋兩岸的國家尋求閣下所說的平等友好相處的途徑。首先一個問題是平等,換句話說是對等,一切問題從對等出發。我同意這樣的說法,即中美兩國人民是願意友好的,而且過去是友好的,將來也會友好的。我們請你們乒乓球隊訪華就是證明。然後,周總理著重談了我國對台灣問題的立場,並闡明台灣向來就是中國的領土,解放台灣是中國的內政,美軍必須限期撤走,美蔣條約無效。談到印支問題時,周總理特別指出:美國朋友總是喜歡強調美國的體面、尊嚴。你們只有把你們的所有軍事力量統統撤走,一個不剩,這就是最大的榮譽和光榮。基辛格說他同黎德壽談了七次,同春水談了九次。黎德壽提了九條建議,阮氏萍提了七條建議,內容都差不多,但有不同。當晚談到十一點二十分才結束。隨即去向毛主席彙報。毛主席聽彙報過程中在以下問題上作如下表示:第一、當總理說美國還想在台灣保留點軍隊時,毛主席說:猴子變人還沒變過來,還留著尾巴。台灣問題也留著尾巴。它已不是猴子,是猿,尾巴不長。第二、聽了美國要從印度支那撤軍的彙報時,毛主席說:美國應當重新做人。多米諾骨牌是什麼意思?基辛格英文比我們好。讓那些骨牌倒了算了。是進化嘛!當然不打它也不倒,不是我們打,是他們打。美國要從越南撤軍,台灣不慌,台灣沒打仗,越南在打仗,在死人呀!我們讓尼克松來不能就為自己。第三、彙報到日本問題時,毛主席說:要給基辛格吹天下大亂,形勢不好,不要老談具體問題。我們準備美國、蘇聯、日本一起來瓜分中國。我們就是在這個基礎上邀請他們來的。第二天上午,基辛格一行由黃華、熊向暉等陪同,參觀了故宮三大殿和出土文物,隨後到人民大會堂同周總理繼續會談,基辛格認為這次改在人民大會堂會談是周總理對他的禮貌安排,甚感滿意。會談時周總理略作寒暄之後說:你們要爭取中美之間的和平,爭取遠東的和平,世界的和平。現在和平根本談不上,戰爭一直沒有停。不說遠的,現在東方——中國、朝鮮、印度支那都在打……更不用說中東了。客觀世界的發展是大動亂。我們始終是積極防禦,準備大亂,準備美國、蘇聯等國瓜分中國。準備蘇聯占黃河以北,美國占黃河以南,同時向我們進攻。這樣我們可以更好地動員、教育下一代。我們進行人民戰爭,長期抗戰,勝利以後可以更好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基辛格說:請你們放心,美國要同中國來往,決不會對中國進攻。美國同自己的盟國和對手決不會進行勾結針對中國。中國對付美國的軍隊可以向北開,擺在別的地方。雙方還交談了其他問題。最後,周總理建議:尼克松可以在一九七二年夏天來華訪問,並表示尼克松訪華前先同蘇聯領導會晤可能更慎重些。基辛格說,還是按照已安排好的程序進行,先北京,後莫斯科。如果總統夏天來,離美國大選太近,有爭選票之嫌。周總理說那就七二年春天來訪,基辛格表示同意。然後商定晚上商談尼克松訪華公告。震驚世界的公告當晚,周總理因要宴請金鐘麟為首的朝鮮黨政代表團讓葉劍英、黃華、熊向暉等去給毛主席彙報。,毛主席在聽彙報時談了兩點意見:第一、當彙報基辛格說美國不會進攻中國,中國對付美國的軍隊可以向北開時,毛主席說:他們要我們把軍隊往北開啊!過去我們是北伐,後來是南伐,現在是北來北伐,南來南伐。第二、當彙報到雙方商定以巴黎為聯絡渠道時,毛主席說:你基辛格說不經官僚機構,華沙是官僚機構,那我們駐巴黎使館是不是官僚機構?你們不想派個常駐的,也不想派個臨時的,就靠你基辛格。現在只好聽他的,我們怎麼能強迫人家呢?那就通過巴黎吧!彙報最後正談到公報問題時周總理趕來了。原來基辛格在來北京途中,以後又在會談中提出,他此次訪問勢難長期保密,公告須及時公布。為此,需要商議一個共同措詞的公告,並商定同時發表尼克松訪華之事。周總理表示同意,並指定黃華、章文晉參加討論和擬定公告草案。對公告內容,毛主席表示,尼克松來訪,誰也不主動,雙方都主動,公告中也不寫我要見他的話,要學諸葛亮留一手。彙報完後,周總理還想留一會兒。毛主席說:你不是約好十點去嗎?還是去嗎,不然基辛格會感到奇怪的。於是周總理同葉劍英、熊向暉等去見基辛格。黃華、章文晉把擬定的公告稿交王海容、唐聞生送毛主席審閱。大約晚上十點十五分,周總理見到基辛格說,因為時間太晚,本來不來了。後來聽說你們還等著,所以還是來了。這次只談了三件事:一是黃華、章文嚴明將同美方商談公告稿;二是確定明天走的時間;三是通知美方不搞錄音。周總理談了約半小時就回到四號樓。王海容說毛主席已經睡了,公告稿沒有審閱。黃華只好拿原稿同基辛格談,但未獲結果。雙方對公告稿的爭議有三處:一是尼克松來華訪問是誰主動提出的;二是會談要討論哪些問題;三是來訪的適當時間。原稿中對第一點是說尼克松要求來訪,我們邀請。基辛格不同意,說這樣寫讓人看了像個旅遊者。周總理考慮如說尼克松要求來訪,我們才邀請,他們的面子難看,於是改成「獲悉」他要來訪,我們邀請,就避免了誰是主動的問題。對會談要討論的問題,在「謀求兩國正常化」之後加上「並就雙方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不只是討論台灣問題;關於來訪時間改為五月以前,不說具體日期,以便靈活安排。翌日,毛主席起得很早,看了公告很滿意,說「就雙方共同關心問題交換意見,這樣寫好,不然好像我們只關心我們的問題。」關於訪華日期,毛主席說,公告一發表,會引起世界震動,尼克松可能等不到五月就要來,早點來也好嘛。公告稿經毛主席同意後,周總理於九時四十分讓黃華繼續同基辛格商談。基辛格看後認為,這一稿中方設身處地地考慮了美方的意見,同他們的要求異常接近,馬上表示同意,但是接受邀請前加上「愉快地」一詞。公告原文是:「周恩來總理和尼克松總統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博士,於一九七一年七月九日到十一日在北京進行了會談。獲悉尼克松總統曾表示希望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周恩來總理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邀請尼克松總統於一九七二年五月前的適當時間訪問中國。尼克松總統愉快地接受了這一邀請。」「中美兩國領導人的會晤,是為了謀求兩國關係的正常化,並就雙方關心的問題交換了意見。」這個公告雖不過二百字,但從起草到達到協議實在很不容易,花了很大力氣。雙方商定於七月十五日同時公布。七月十一日吃完午飯後,基辛格一行愉快地乘原機飛回巴基斯坦。他對此次密訪甚感滿意,說他是「帶著希望而來帶著友誼而去」,訪問成果「超過了原來的期望,圓滿地完成了秘密使命」。七月十五日當公告一發表,確實震驚了整個世界。
推薦閱讀:
※梁、游二人向洋主子告狀遭批 「自決派」擔憂會步其後塵
※寶寶入園,家長5大擔憂 如何解決
※柴子文 : 超人到底擔憂什麼
※又見外資撤離,製造業令人擔憂!
※兒行千里母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