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護南洋華僑的安全?

如何保護南洋華僑的安全? 那小兵 2012-05-10 星期四


南洋華僑在所在國都有舉足輕重的經濟控制權,更難辦的是華僑在這場紛爭中很可能成為最大輸家,這點從印尼和越南排華歷史可見一斑。


當鄭和下西洋時,菲律賓就已經居住了許多華僑,後來在馬來西亞和印尼也發現了許多華僑,如今菲律賓華僑人口就近二百萬,越南華僑也達一百五十萬,馬來西亞華僑更佔了國家人口的40%,印尼也有近三百萬華僑,這些華僑中許多和本地人通婚所生的混血人更是不計其數,具保守估計至少有兩千萬華人血統人口如今居住在東南亞地區。

東南亞國家中,新加坡是典型華人國家,泰國也是個從不排華的國家,而在其他各國中,華僑的命運往往由所在國與中國的關係為決定因素。相比之下,英帝國和荷蘭帝國雖然對東南亞經營了三百年,如今卻幾乎沒有真正的定居僑民群體,難怪美國歷史學者南德斯說:「英國人是用軍事和政治進行殖民的,而中國人是用血緣殖民的」。

中國是個移民出口國家,從古至今沒有改變,背後原因就是人口膨脹和土地缺少,更有許多戰亂和政治因素。福建和廣東人自古就有闖蕩大海的傳統,他們就如古代希臘人那樣遠渡大海貿易與謀生,對遠方充滿了嚮往,這種嚮往的力量類似蒙古人對遙遠草原和城池的嚮往,不同的是他們沒有沖入中原掠奪,而是乘風破浪飄向大洋的盡頭。直到近代廣東人才從南洋打回中原推翻了滿清人,南洋也因為華僑的存在而成為中國歷史的一個組成部分。

南洋華僑在所在國都有舉足輕重的經濟控制權,甚至幾乎壟斷了所有重要的行業,這種情況的出現是華僑與當地民族政府博弈的結果,他們之間達成了一種默契,那就是土著民族管政治軍事,而華人只管經濟,相互給對方保留一定的生存空間,達到和睦相處的格局。

在這點上,南洋華人基本上沒有了中原人那種寸土必爭的「土地地界」農耕民族意識,而是具備了歐洲海洋民族那種「利益分割界線」。這種「利益分割界線」並不依靠對於土地的劃分而成立,而是著重於用法律方式確立利益雙方的責任與義務,儘力爭取在同一塊土地或海洋上的雙方利益最大化實現。這點從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之間的競爭與合作關係體現的最為清晰。馬來西亞當年非常高興讓新加坡獨立,如今也依然非常接受這個現實。

在過去三十年中,中國通過十分嚴謹的談判和政治博弈基本解決了所有陸地邊界糾紛,然而卻一直沒有真正處理潛在的南海主權問題。

一方面中國要走和平崛起之路,要學美國對待中南美那樣把東南亞當成自己的「後院」,另外一方面卻無法突破現實中國美國所建立的太平洋政治圍堵島鏈,和平美意總被他人利用,反而逐漸成了各南海小國群起攻擊的靶子。這些小國有些有美國這個靠山,有的甚至連美國也不放在眼裡,如果要直接攻打這些國家其實就是攻打自己的「後院」,本來可以結盟的南洋國家卻都變成了敵對國家,何況打敗他們也無法長期軍事佔領,更沒法統治。

中國所主張的「擱置主權,共同開發」是個正確的戰略,但問題是如何真正加以實施。一旦領土問題擺在面前,沒有那個國家會膽敢真正擱置處理,否則難以向民眾交代,民心對於南海諸國和中國同樣重要。更難辦的是華僑在這場紛爭中很可能成為最大輸家,這點從印尼和越南排華歷史可見一斑。

誰想把主權問題高高擺到桌面上呢?當然是菲律賓這類國家。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引開話題,把共同開發放在首位,避開主權問題不提。中國也可以學菲律賓和越南對國際石油巨頭招標,開發所有南海地區,包括菲律賓和越南控制地點。誰能實際獲取石油誰就真正掌握南海實質利益,這也正是「利益分割界線」的博弈開始,看誰最後被生產力淘汰出局。

這比口頭上開炮互打有更大的周旋空間,時間與和平對中國這個出口大國最為有利。最大的底線是當地華僑利益被保護,最當務之急是確保美國的中立,並非圖一時之快宣稱為奪取主權而開戰。

中國的鯤鵬之志豈可因區區小島而固步自封?誰能控制海洋誰才是它的真正主人,才能保護中國華僑。


推薦閱讀:

中華南洋兩情濃——娘惹菜
南洋娘惹雞
南洋鹵麵(LOH MEE)
華人「下南洋」的今昔
nanyang.com 南洋網

TAG:安全 | 保護 | 南洋 | 華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