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看見真實的自己嗎? |周小寬
心理學並不玄奧。
就像禪一樣。
其實都是一種體悟的過程。
我看過一篇寫武夷山的茶的文章。
茶文化裡面有禪。
喝茶、品茶的過程,其實很有禪意。
人和茶的關係,就是把茶當做一個參照物,或者當做一面鏡子,來反映自身的一個狀態。你可以通過對茶葉的觀察,對茶的製作過程、製作工藝和自然環境的觀察和體悟,來體會內心的一種心理狀態或者精神狀態。這其實就是一種很好的觀照。」
——武夷山茶人草木君 摘自《禪的入門》
看到這段話,你會不會想起我們在心理學的語境里,常說的「別人是你的一面鏡子」以及「覺察」?
我們在關係里,和別人,也好似這位武夷山茶人口中拿茶和人打的比方——
草木君說,人可以通過對茶的觀察和體悟,看茶、喝茶、品茶,
去感受自己的內心,這是觀照;
而我們在關係中,和別人的各種鏈接里,我們也可以通過對自己和他人互動的觀察和體悟,看看關係中的自己,看看關係中的對方,
來感受自己的內心狀態,是為覺察。
其實,這就是一回事情。
茶中的禪,和關係中的心理學,在這裡,是完全一致統一的。
02如果真的可以體悟到,關係其實是你自己的一面鏡子,
那麼我們就可以不必那麼深地陷入關係,
不必在對他人求而不得的掌控中,浮浮沉沉,患得患失,自怨自艾。
出演某個早已設定好的角色,而不自知。
我有一位來訪者說自己脾氣很大,
她事業做得很好,在家對老公是比較強勢的。
小時候媽媽對她也是十分強勢,重男輕女,對女兒要求極高,動不動就對她大打出手。
我們花了不少時間去談論她童年的經歷,去看見小時候的她不允許表達而被壓抑的那些情緒,比如憤怒、屈辱、不被接納,我們也一起去體驗了她和先生的關係中的各個部分。
諮詢到了中期,有一天,她在諮詢里對我說起,頭一天因為一件事情她和先生吵架了,
事情的起因是先生和她外出吃飯再一次不聽她的「勸告」,將車停在了路邊一個有可能抄牌的地方。結果,不出所料,真的被抄牌了。
於是,她開始數落他,責備他,還提起很多陳年舊事,
「我和以前一樣,又進入了特別特別生氣,特別特別憤怒的狀態,我氣得不行了!但是這一次和以前有點不一樣,我好像站在一旁,看到了自己的憤怒,我看到了自己的憤怒那麼巨大,簡直是想把他撕碎!我在一瞬間想到了之前我們有過對憤怒來源的分析,然後很奇怪地,突然我的憤怒就變少了。」
這就是一個體悟、覺察的過程。
在和先生的衝突里,在她湧起的強烈的情緒反應之中,她猶如一個觀察者,看見了那個憤怒得要撕碎別人的自己。
為什麼我如此憤怒?
為什麼他這件事情會這樣的激怒我?
以前是否有這樣的場景?
在這種憤怒之中,除了對於車被抄牌的生氣,是否還有別的內心動力在驅動著我如此憤怒一定要毀掉他?
這股力量來自哪裡?
是我對這個人積壓了太多不滿,還是我內心有股東西會在這個場景中噴薄而出?
在這裡,先生就是鏡子。
這面鏡子反射出了很多和自我相關的問題。
而她第一次站在了「觀察者」的位置,不再簡單劃分對錯、好壞,
不再捲入情緒之中,
而是透過情緒給予了這些問題付出水面的機會。
這當然就是一個我們了解自我真相,通往自我深處,對衝突壓抑的自我的多個面向進行整合的過程。
過去,她往往「自然地」沉浸在情緒之中,
但是隨著她在諮詢里,慢慢進入和熟悉了一種自我分析(諮詢師和她一起分析)的過程,當她去看見過去很多被自己刻意迴避壓抑的感受,
當她內化了一個諮詢師(即中立的觀察者)的角色在自己的內心時,
那麼當她再處在關係里,她就給自己找到了一個新的位置
——「觀察者的位置」。
這是一個超越了過去「執著於關係和情緒的那個自我」的全新的認知角度。
當這個「觀察者」,可以去看沉浸在憤怒中的自己,
觀察到自己對先生停錯車的憤怒如此巨大,看見這個憤怒其實背後還蘊含了很多她自己內心的衝突、原生家庭創傷的驅使、母親對人的強烈控制在她行為習慣上的影響……
當她去觀察自己的情緒,她就不再可能繼續盲目地陷入情緒了。
——在你去「看」自己在幹什麼的時候,潛意識那股在你理性控制不到的地方指揮著你去憤怒去攻擊去控制的能量就會變弱了。
這個糟糕的循環就打破了。
03
「覺察」不是指要求自己變得更好,改正習慣控制情緒。
覺察就是去觀察:不帶要求的去看自己,不帶批判的去看自己。
覺察了,不等於你以後不會在相似場景或事情上湧起同樣的難以自控的情緒,
但這就好比你以前是蒙著眼趕路的人,走到哪裡算哪裡,自己其實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去哪裡,為什麼,
而現在,你至少體驗到了,什麼叫做看見。
你知道了自己在幹什麼,那你就是一個觀察者,而不僅僅是糾纏在關係之中。
你看見了,其實你在幹什麼,以及為什麼這樣,
那麼下一步,你就可以去嘗試有意識的改變和掌控了。
很多人特別想改變,總是在尋找改變的方法,
但是所謂改變,難的不是怎麼去改變,難就難在,你如何從一個深陷其中的經歷者,成為一個可以去分析去體悟的觀察者。
當你能夠成為自己的觀察者,那麼改變就是很自然的下一步了。
就算不能改變你的行為習慣和情緒,
當你能夠看到自己為什麼這樣,
你至少可以更為平靜的接納當下的自己,和自己關係中的他人。
你的心態也就改變了。
關係里的痛苦和衝突,往往是我們觀察到我們自己的機會。
關係是我們通往自己深處的路徑,而他人則是我們的鏡子。
這一切都是和自己相關,是自己的功課和修行。
用這樣的視角去看他人和自己,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怨恨。
就好像品茶,品茶的時候,我領略茶的味道,想像茶葉生長的環境,
我看自己是喝得急還是喝得緩,
我對茶葉的要求是純粹完美還是差不多就行,
我能靜下心回味茶葉品味它的苦甘,還是執著於它的出身名分和標價?
當我成為一個觀察者,就不會人浮於茶,
而是可以通過體悟茶,來「觀照」自己。
這是禪。
這也是心理學所提到的看見,
也是心理諮詢中的「無條件關注」。
諮詢師的最佳位置,是一個不帶評判的中立的觀察者,而不是一個教育你如何做的老師,
這樣的關係可以幫助來訪者去更好地看見和觀察自我,進而深入了解自我,進而擁有更多角度更寬廣的認知。
與自我而言,我們也可以在生活中發展出觀察者的角色。
在情緒風暴來臨的時候,或之後,不帶評判地觀察自己。
看看他人作為鏡子,反射出了你隱藏或迴避的怎樣的真實。
這個時候,盡量放下改變的意願,先去看。
假如我們抱有強烈改變的意願,糾錯的心態,更高的要求和很多自責,我們就無法做到「不帶評判地去觀察」,
無法真正站在一個觀察者的位置上,跳脫出來,純粹去看。
你的自我的真實的那一部分,過去就是不被接納的,它一旦體驗到壓力,就很容易藏起來。
藏起來的方式,我們平常都可以很嫻熟地運用,那就是證明都是別人的錯,只要證明對方是個壞人,遠比去面對自己的真實要簡單。
所以我們往往深陷循環而看不見。
觀察的前提,是接納。
在諮詢關係里,是諮詢師接納來訪者,
在和自己的關係里,如果想要接觸自我的真相,那就首先要自我接納。
翻譯成一句很直白的話就是,
你允許你看見那個真實的不夠好的自己嗎?
假如你有勇氣探究,這才是獲得平靜的根本。
做一個觀察者,
而不是一個改造者。
推薦閱讀:
※第四番顯現 眾生顛倒妄認外物為自己,不知一切所有都是真心所幻現.
※不知道自己準確的出生時辰如何來校正?(二)
※想不開,就不想,得不到,就不要!難為自己?何必呢!!
※說出自己的風采
※人生不易,別為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