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十大遺言,大徹大悟者最後告訴我們什麼?
佛陀臨終時最後的教誨,記錄在《佛遺教經》中。漢本的《佛遺教經》,由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經中是佛陀一生弘法言教內容的概括總結,是將入涅槃前對眾弟子語重心長的諄諄教誨,也是佛留給後代所有想離苦得樂者的得度因緣。此經雖短,不足3000字,像是佛陀的一篇遺囑,卻地位很高、影響很大,且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字字珠璣、韻味無窮,蘊含著最大的真誠,和最深的智慧。
《佛遺教經》倍受歷代僧俗大眾乃至帝王的推崇,唐太宗頒行敕令以護持佛法、弘闡聖教;宋真宗揮毫作序為雕版流通、宣揚法奧。世親菩薩著作《遺教經論》,從七方面闡釋教誡深遠意義,在佛教界具有廣泛深刻影響。漢地作注之古大德代不乏人,明代藕益智旭大師之《佛遺教經解》最值得捧讀。書聖王羲之、唐代著名書法家孫過庭、南宋大書法家張即之所書《佛遺教經》字帖,冠絕古今。
本文從經文中精選出十條不止適應於佛弟子,更貼近普羅大眾,且智慧深遠的十句遺教,希望大眾能凈心聆聽,從佛陀的語重心長中獲得真正的智慧教益。古人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對於佛陀這位大徹大悟且心懷大慈悲的智者,他的遺教就更值得我們珍視。而且我們還會發現,這些教誨所指出的問題、所提出的解決路徑,多麼切合這個時代之人心的問題和需要!
一、心要正,不貪心
【原文】當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顯異惑眾。於四供養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應畜積。
【譯文】應當自己端正心念,以求解脫,不許隱藏包庇自己的罪惡和錯誤,用微不足道的神通伎倆欺騙、迷惑俗眾。對於衣食住行所需,只要求得能維持修行即可,不得貪心不足,求得多餘,以供積蓄。
當下啟迪:端正心念,不掩飾放縱錯誤,說到底就是一個誠意的「誠」字。對別人誠實難,因為總要掩飾偽裝什麼;對自己誠實更難,因為總不願承認自己的不堪。可萬法因果,不誠實面對,及時糾正止步,就只能在累積、習慣成自然甚至變本加厲中,不斷滑向更深的深淵。
人的一切煩惱,都無非因為一個「貪」字,貪著世間的認可與自心的優越幻覺,不肯放下也不肯承認。萬般追索、掙扎、痛苦、不甘,皆隨之而來。所以古人講修養,用清心寡欲來形容,用正心誠意來要求。這個時代的浮躁、戾氣與物慾橫流,說到底也是這樣的根源。
二、感官是慾望的橋
【原文】汝等比丘,已能住戒,當制五根,勿令放逸,入於五欲。
【譯文】諸位弟子們,如果你們已能修習清凈戒法,首先應當降伏你們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覺器官,千萬不要放縱它們,使它們同外界勾染,產生對色、聲、香、味、觸等五欲的執著與追求。
當下啟迪:眼,這是個看臉的世界;耳,哪個不愛甜言蜜語、溜須拍馬;鼻、舌,這是個以吃貨為榮的時代;身,色慾難除,人愛舒適。說到慾望,無不是以感官為橋樑,無不是在感官的滿足中結束。如果橋樑斷了,慾望也就不再通達,這就是持戒的意義。
有人認為持戒是對人性的壓抑,但如果運用得當,就會成為對習性的培養。如同交通規則,強制的規則就如持戒,雖然強制,時間久了,人們嘗到了好處,便能理解規則、接受規則、心存規則。戒也絕不只是一種宗教修養手段,更是一種人人可行、應行並從中受益的修養手段。
三、「心」是萬惡之源
【原文】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制心。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
【譯文】眼、耳、鼻、舌、身這五種感官,其真正的主使者是「心」。所以眾位弟子,應該好好地制伏你們的心。心是令人生畏的東西,其可畏的程度遠遠超過可怕的毒蛇、兇猛的野獸、惡毒的強盜、森林失控的大火等等,這些都不足以比喻心的可怖。
當下啟迪:慾望雖然以感官為橋樑,根本的驅動卻在心;是心有欲求,而後通過感官表達,通過感官滿足。所以要化解慾望,根本辦法還是要降服自心。心存萬念的種子,心凈則萬念凈,念念可以為用;心邪則萬念邪,念念皆是鎖鏈;地獄天堂,只在一念之間。
如何降服自心?你先要關注、反觀自己的心,覺察到了自己當下的念頭,這一念頭就不再能牽制、左右你。人受妄念擺布,往往是因為覺察不到妄念對你的綁架,而念念相續在虛妄中。這就是佛家的「觀」法。經中言:「念起即覺,覺已不隨。」
四、羞愧之心最珍貴
【原文】慚恥之服,於諾莊嚴最為第一。慚如鐵鉤,能制人非法。是故比丘:常當慚恥,勿得暫替。若離慚恥,則失諸功德。有愧之人,則有善法;若無愧者,與諸禽獸無相異也!
【譯文】慚愧、羞恥的心,在佛法諸莊嚴之中是最為第一的。慚恥猶如鐵鉤,能制止人去作非法的行為。所以,眾位弟子們:應當常常懷著一顆慚恥之心,時時刻刻不要鬆懈。如果拋卻了慚恥之心,那麼所有的功德將喪失殆盡、蕩然無存。有慚愧之心的人,就會擁有好的德行;如果沒有羞愧之心,那就同禽獸沒有什麼兩樣了!
當下啟迪:為什麼羞恥慚愧之心重要?因為知道羞恥慚愧,說明心中還保有原則和良知,說明還有著一份自省,說明面對自己的內心時還是誠實的。如果沒有羞恥慚愧之心呢?就是這些的反面,所以佛說與禽獸沒什麼兩樣。
社會是個大染缸,要始終保持羞恥慚愧之心,並沒有那麼容易,多少人在物慾和利益面前迷失了自己,心變得冰冷堅硬,而不知回頭。所以佛經中才告誡要「不忘初心」,孔子才強調「知恥近乎勇」。有羞愧之心,也許不能走得快、爬的高,可是一定踏得實、走得穩。
五、做質樸率直的人
【原文】汝等比丘:諂曲之心與道相違,是故宜應質直其心。當知諂曲但為欺誑,入道之人則無是處。是故汝等,宜應端心,以質直為本。
【譯文】諸位弟子:奉承諂媚之心與佛法相違,所以應當使你們的心質樸率直。應當知道奉承諂媚就是欺騙說謊,修習佛法的人如果依舊懷有此心,他就一無是處。因此,眾位弟子,應當端正你們的心,將質樸率直做為根本。
當下啟迪:質樸率直的心是乾淨的心、輕鬆的心,奉承諂媚的心則是扭曲的心、陰寒的心;前者無所求,後者則被慾望裹挾和推搡。在社會上,不論是為了求人辦事還是向上發展,諂媚奉承都是不少見的。這或許有現實的無奈和不得已,但還是要自問,就算行為上不得已,心中的質樸率直可守住了?還是在日積月累、潛移默化中也變得諂媚逢迎?佛說奉承諂媚者不是佛弟子,推而廣之,在做人上,也同樣要以此為戒。
六、慾望是魔鬼
【原文】汝等比丘:當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無此患。……少欲之人,則無諂曲以求人意,亦復不為諸根所牽。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餘常無不足。
【譯文】諸位弟子:應當明白,慾望越多的人,因為多求利益的緣故,煩惱也就越多;慾望少的人,沒有所求,不追逐名利,受煩惱的折磨也就少。……慾望少的人就沒有奉承、諂媚、看人的眼色行事,也就不會被各種感官牽著鼻子走。修行到慾望極少的人,就會心地光明坦蕩,沒有什麼事情能夠使他憂慮或恐懼,處理事情遊刃有餘而不會有手足無措的感覺。
當下啟迪:慾望、利益和煩惱之間的關係,2500多年佛陀就已看明白、講清楚。他的目光穿透千年,世間熙攘卻依舊如此。慾望是魔鬼,蠶食掏空著人的身心。只有寡慾、放下,如佛所言,才能心中自在光明,心地光明坦蕩。難能可貴的是,都以為佛家出世,可是佛陀在此處卻明白向我們指出了,少欲對於入世和做事的好處——不慌不忙、遊刃有餘。如此反而更能做好事、做成事。道家也曾言:不求而得,求而不得。
七、知足常樂
【原文】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卧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愍。
【譯文】諸位弟子:你們如果想要擺脫各種煩惱的糾纏,應當努力修習「知足」。知足之法才是真正的富足、安樂之地。知足的人,儘管睡卧地上,心中仍會感到安穩快樂;不知足的人,就是處在天堂裡面,也不會感到稱心如意。不知足的人就是物質富足也會精神貧乏,所以還是貧窮;而知足的人,儘管物質生活貧窮,也會感到精神富足。不知足的人,時時都被外界各種慾望牽著鼻子走,為知足的人所憐愍。
當下啟迪:這些話,放在今天,放在追逐利益的我們身上,依舊如此切中要害。這些道理,沒有到那種境界,永遠會讓人覺得假大空,或者被認為是自我催眠和麻醉。唯有到了那個層次,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受用。關於心靈的事,永遠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好在你還可以選擇相信、求索和體悟。如此,人生還算有救。
八、有信念就有依靠
【原文】汝等比丘:求善知識、求善護助,無如不忘念。若有不亡念者,諸煩惱賊則不能入。是故汝等,常當攝念在心,若失念者,則失諸功德;若念力堅強,雖入五欲賊中不為所害。
【譯文】諸位弟子:你們要想求得修行上的善知識,求到世間的堅強護法人,倒不如不忘心中的信念。如果人們都不忘信念,各種煩惱大賊就無隙可乘。所以,諸位弟子,你們應當時刻將信念銘記在心;如果失去信念,那麼修行所得的功德也會失去;如果人的信念堅定,即使身邊有各種感官刺激誘惑,也不會被它們所害。
當下啟迪:佛在此處向我們指出了,什麼才是人生最大的靠山,便是信念。功名利祿,歷史和現實一再向我們展示了其起落不定的不可靠;人情冷暖,每個人也都感同身受,同樣靠不住。只有信念——只要你的信念堅定,如佛所言便能抵擋外來的種種衝擊摧打,而牢不可破。信念的堅定程度,則與信念的深刻、正當程度成正比。所以,人要開掘和找到屬於自己的一份正念,並夯實和堅守下去。那將是你人生的定盤星和主心骨。
九、自省是最好的修行
【原文】汝等比丘:若有智慧則無貪著。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則於我法中能得解脫;若不爾者,即非道人,又非白衣,無所名也。
【譯文】諸位弟子:假若有智慧,沒有貪慾執著,則能遠離一切障礙;應恆自省察,不令行為有所過失,就能在佛法中得到解脫;如果不這樣做的話,就既不是修習佛法的人,也不是世俗之人,簡直不知道該怎麼稱呼他才好。
當下啟迪:很多人覺得佛家的修行法門與法理高深,佛陀則在此處向我們指出了最為平實的路徑——自省。儒家講「日三省吾生」,意味也是一樣。最簡單的方法,往往最有效。但做起來,最容易也最難;容易在好上手,難在堅持下去。此點,尤其值得人們注意。
昔日白居易見鳥窠禪師,問什麼是佛法大意,禪師答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樂天不屑道:三歲小孩也知道。禪師答:三歲小孩也知道,八十老翁做不到。就是這個道理。其實修行並不難,難的是時時處處做到用心、不忘,並一直堅持下去。
十、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原文】汝等比丘:勿懷悲惱。若我住世一劫,會亦當滅。會而不離,終不可得。……汝等且止。勿得復語。時將欲過,我欲滅度。是我最後之所教誨。
【譯文】諸位弟子:心中不要悲傷憂惱。即使我再住世一劫的時間,仍然還會滅度。期望我們永不分離,畢竟是不可能的事情。……你們停下來,不要再說什麼了,現在就要超過我所預定的時間了,我該進入涅槃了。以上是我留給你們的最後的教誨。
當下啟迪:弟子請求佛陀不要滅度,繼續住世,佛陀就說了上面這段話。可以說佛用自己的涅槃,為弟子、為後世億萬千的有緣人,上演了一場最偉大的行為藝術。其主題卻不是死亡,而是無常。人終究要死,人本是寄身於無常之中,人所追求的那些,不論多麼華麗耀眼,自然更是。那麼如果放下不是我們的方向,什麼才是呢?這就是佛陀最後的教誨。
推薦閱讀:
※我對婚戀的20個大徹大悟
※南懷瑾老師:千萬別小看他!他是大徹大悟的人
※佛語放下經典語錄,瞬間讓你大徹大悟
※讓你大徹大悟的心情短語人生感悟
※看完這5個故事,讓你恍然大悟(勝讀10年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