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醫:糖尿病「主脾」還是「主腎」?(1)

中醫:糖尿病「主脾」還是「主腎」?(1)(2009-09-01 17:30:44)

轉載

標籤: 糖尿病 健康 分類: 糖尿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吳允耀 | 2007年03月08日 07:52 |

糖尿病是一種最常見的內分泌病。1997年以前,包括高校教材在內的絕大多數現代中醫文獻,都認為糖尿病的病機關鍵在腎,筆者頗有稽疑。於是參匯今古中西,撰成此文,最先在第一屆世界中西醫結合大會上廣為散發(正式入選大會的論文是《慈禧光緒醫方內科摭要暨臨證發揮》),同年又在中國中醫藥學會內科學會消渴病專業委員會首屆學術會議(本人被聘為首屆專委會委員),與全國中西醫診治糖尿病專題學術研討會上報告,引起了專業人士的關注。如今,糖尿病病機已由「主腎說」轉為「主脾說」,當然還有主肝、主絡之別論者,不無豐富了中醫學理論。作者斷言,在中醫理論框架中,糖尿病病位屬脾是千古不能移易的,其理由必須讓更多的同道有更多的了解,故此不揣固陋,特再闡述如下:

1.辨病變部位本病屬中醫「消渴」、「消癉」、「膈消」、「消中」等範疇,對其病變部位有一個漫長的認識過程。大體上,戰國時期的《內經》認為與五臟均有關,但主要在脾、二陽、胸膈(心肺)。東漢醫聖張仲景重視腎、胃二經。唐代孫思邈除五臟外還提到三焦,金元四大家之首劉河間因此確立了上中下三焦消渴論。元·朱丹溪、明·戴思恭、李埏諸家徘徊在臟腑及三焦學說之間。張景岳、趙獻可和清·陳士鐸則強調腎、命門。現代中醫因循襲故,認為病位主要在肺、脾(胃)、腎三臟,尤以腎為重。

1.1病位在脾太陰藏象系統:筆者認為,脾主濕、為太陰之本,肺主燥、為太陰之標,手足太陰肺脾二經共同調控燥濕之平衡,肺燥脾濕二經失衡,氣不歸精,精不化氣,陰虧燥熱,濕濁營瘀,愆及四旁,殃及百脈,是導致糖尿病和高脂蛋白血症、酮酸中毒、氮負平衡的本質。《素問》對飲食的消化、吸收與排泄有非常精闢的見解,如《經脈別論》:食入於胃,運化於脾,精氣散於肝,歸於心,會於肺,而傳於四旁,歸於權衡;飲入於胃,輸於脾,歸於肺,下行膀胱,而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因此,《奇病論》對本病發生機轉做了如下推測: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數食甘美而多肥者,肥則令人內熱,甘則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名曰「脾癉」。在所有「脾為消渴病變中心」的經典論斷中這是最有代表性的。

糖尿病是一種最常見的內分泌病。1997年以前,包括高校教材在內的絕大多數現代中醫文獻,都認為糖尿病的病機關鍵在腎,筆者頗有稽疑。於是參匯今古中西,撰成此文,最先在第一屆世界中西醫結合大會上廣為散發(正式入選大會的論文是《慈禧光緒醫方內科摭要暨臨證發揮》),同年又在中國中醫藥學會內科學會消渴病專業委員會首屆學術會議(本人被聘為首屆專委會委員),與全國中西醫診治糖尿病專題學術研討會上報告,引起了專業人士的關注。如今,糖尿病病機已由「主腎說」轉為「主脾說」,當然還有主肝、主絡之別論者,不無豐富了中醫學理論。作者斷言,在中醫理論框架中,糖尿病病位屬脾是千古不能移易的,其理由必須讓更多的同道有更多的了解,故此不揣固陋,特再闡述如下:

1.辨病變部位本病屬中醫「消渴」、「消癉」、「膈消」、「消中」等範疇,對其病變部位有一個漫長的認識過程。大體上,戰國時期的《內經》認為與五臟均有關,但主要在脾、二陽、胸膈(心肺)。東漢醫聖張仲景重視腎、胃二經。唐代孫思邈除五臟外還提到三焦,金元四大家之首劉河間因此確立了上中下三焦消渴論。元·朱丹溪、明·戴思恭、李埏諸家徘徊在臟腑及三焦學說之間。張景岳、趙獻可和清·陳士鐸則強調腎、命門。現代中醫因循襲故,認為病位主要在肺、脾(胃)、腎三臟,尤以腎為重。

1.1病位在脾太陰藏象系統:筆者認為,脾主濕、為太陰之本,肺主燥、為太陰之標,手足太陰肺脾二經共同調控燥濕之平衡,肺燥脾濕二經失衡,氣不歸精,精不化氣,陰虧燥熱,濕濁營瘀,愆及四旁,殃及百脈,是導致糖尿病和高脂蛋白血症、酮酸中毒、氮負平衡的本質。《素問》對飲食的消化、吸收與排泄有非常精闢的見解,如《經脈別論》:食入於胃,運化於脾,精氣散於肝,歸於心,會於肺,而傳於四旁,歸於權衡;飲入於胃,輸於脾,歸於肺,下行膀胱,而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因此,《奇病論》對本病發生機轉做了如下推測: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數食甘美而多肥者,肥則令人內熱,甘則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名曰「脾癉」。在所有「脾為消渴病變中心」的經典論斷中這是最有代表性的。

1.2胃隸屬於脾肺太陰:另一個經常被引用的著名論點是《陰陽別論》的「二陽結謂之消」。後世醫家的解釋是「熱結腸胃,消谷善飢」。實質上,《奇病論》「五味入口,……津液在脾」等論述,即可以導出「二陽結」的根本在於「脾不為胃行津液」的結論。實則陽明,虛則太陰,高血糖的本質是由於胰島素相對和絕對缺乏。標實本虛,即使出現「陽明證」的典型徵象,也不能忽略貫串始終的「太陰病」。毫無疑問,這是全過程根本矛盾與階段性特殊矛盾的「病與證」的辯證關係。胃系足陽明經,與足太陰脾經相表裡,既有陽明燥金的屬性,又有中焦陽土的屬性,從而表徵為燥與土的二重性,做為肺脾手足太陰二氣的中見(中介),它與脾濕土、陰土和肺燥金密切關聯。因此,不排斥胃在太陰系統疾患糖尿病的發病中起著一定的作用。

1.3肺手經自是太陰範疇:《氣厥論》曾有過「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的判斷。這是因為水之上源的手太陰肺性燥屬金,治節一身之氣,朝百脈,通調水道,與足太陰脾性濕屬土兩相呼應。心肺同居上焦,在心移熱於肺的情況下,手太陰肺經燥氣太過,導致足太陰脾經濕氣不及,因而發為消渴;只是病起於上焦胸膈,故傳為膈消。主導矛盾的關鍵在於肺,當然屬太陰病範疇。對其病理機轉,《靈樞》也做了進一步闡述:「胸中蓄積,血氣逆亂,髖皮充肌,血脈不行,轉而為熱,熱內消肌膚,故為消癉。」

1.4泛論五臟不足取:《五變》、《本臟》、《邪氣臟腑病形》諸篇指出:「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心脆或肺、肝、脾、腎脆俱善病消渴熱中」;「心或肺肝脾腎脈微小,為消癉」,這是從患者「本虛」的體質特徵臆測本病與五臟均有關係,顯露了直觀猜想的不確定性。

1.5三焦立論解釋籠統:顯然,上述認識的不確定性還有真實的背景,即古醫家所謂的「消渴」是在觀察了包括尿崩症、慢性腎小管功能不全、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精神性多飲等許多疾患之後得出籠統的概念。因而,繼孫思邈《千金方》提出「三焦猛熱,五臟乾燥」八字,金元「寒涼派」之開山劉河間便有了《三消論》的專題,藉上中下三焦囊括解釋消渴的各種癥候。本來,三焦與本病的關係要在「中瀆之腑(孤之腑也),水道出焉」。《素問·六節藏象論》中,三焦、膀胱也和胃腸一樣,同屬太陰脾土倉稟之本,系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足見以三焦分述上中下三消,也是古醫家尚不能較精確地闡述「糖尿病」概念的緣故。

1.6腎為精處,脾為營居,寒水濕土不宜混淆:必須澄清一個極易迷惑的命題是,為數不少的古今醫家總以為本病「病位主要在腎」。如主「腎命說」的《醫貫》作者趙獻可即主張:「治消之法,無分上中下,先治腎為急。」《景岳全書》、《石室秘錄》等俱推崇「命門為水火之臟,凡水虧證固能為消為渴,而火虧證亦能為消為渴」;「消渴之證,雖有上中下之分,其實皆腎水之不足」的說法。

看來,論臟腑氣化者似有不少成見。如於濕言盛不言衰,脾土不足為濕盛,脾土有餘亦濕盛。糖尿病基本病機明為脾經陰虧,肺經燥熱,脾不為肺約,卻偏執腎陰虧虛,胃熱燥盛,腎不為胃關。其實,脾為營之居,屬濕土,其味甘;腎為精之處,屬寒水,其味咸。水鈉瀦留固當責諸腎,而高血糖求諸脾卻何疑?對此,劉完素倒有些真知灼見,他分析道——消渴之病者,本濕寒之陰氣極衰,燥熱之陽氣太甚。蓋肺本清,虛則溫;脾本濕,虛則燥,臟腑諸氣,不必腎水獨當寒,心火獨當熱,要知每臟每腑諸氣和同,宣而平之可也。夫補瀉脾土之水氣者,潤其濕者是補濕,燥其濕者是瀉濕,土本濕故也。五常之道,遞相濟養,變亂失常,患害由行。近代施今墨大師也指出,「血糖者,飲食所化之精微也;若脾運失健,血中之糖就不能輸布臟腑、營養四肢,積蓄過多則隨小便漏泄至體外矣。」

可以推見,那種不管病在何臟何經,唯以「腎為先天之本」,凡見陰虛皆求「本」於腎,動輒「治脾不若治腎」的觀點,絕不是科學的態度。何況,糖尿病常用對葯如山藥與黃芪、蒼朮與玄參,以及玉竹、天花粉、茯苓、天麥冬等,皆善入脾肺二經。即便是「主腎論」者的主葯乾地黃,《雷公炮製藥性解》也謂「入心、肝、脾、肺四經」,故而切誡一見用地黃即雲腎病。退一步而言之,六味地黃丸原方就宜用於脾經陰虛燥熱證;或者,用六味地黃丸滋腎養脾、隔臟求治也未嘗不可。

總而言之,糖尿病基本病機是太陰脾(胃)肺燥濕失調,而少陰心腎水火不濟則參與某些過程或成為重要環節。

中醫:糖尿病「主脾」還是「主腎」?(2)

1型糖尿病的發病程序:太陰經陰津素虧→或感受燥濕溫熱病邪→脾熱肺燥→土不生金,金不資水→太陰經化源內竭,陰虛燥熱。

2型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則有互為標本的兩方面因素:太陰經氣陰俱虛與濕痰蘊熱。濕痰蘊熱可以導致氣陰虛衰,即所謂「形盛氣弱」,內熱消中。但是,倘非太陰氣陰兩虛,其濕痰蘊盛並不一定發生消渴。脾熱肺燥可以誘發氣陰俱虛,而相對的氣陰衰弱又可以導致濕痰蘊郁乃至營衛瘀熱,這些均使太陰糖尿病燥濕並存,虛實互見,標本錯雜。

2辨發病機轉

我多年來研摩先師許濟澤六經藏象系統學說,認識到糖尿病屬於太陰藏象系統疾患。不久前想撰論本文,查尋文摘才又發現程宜福、李皓平、張尚臣諸同道於80年代初即在江蘇、廣東、江南等刊撰文指出,糖尿病有「脾虛津液不足」、「脾虛濕熱傷陰」、「脾胃升降失常」之證,惜未閱其全文。更為遺憾的是,「主脾說」迄今仍然未有深入的研究。今據已知的發病機理研究資料,假設如下:

1型糖尿病的發病程序:太陰經陰津素虧→或感受燥濕溫熱病邪→脾熱肺燥→土不生金,金不資水→太陰經化源內竭,陰虛燥熱。

2型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則有互為標本的兩方面因素:太陰經氣陰俱虛與濕痰蘊熱。濕痰蘊熱可以導致氣陰虛衰,即所謂「形盛氣弱」,內熱消中。但是,倘非太陰氣陰兩虛,其濕痰蘊盛並不一定發生消渴。脾熱肺燥可以誘發氣陰俱虛,而相對的氣陰衰弱又可以導致濕痰蘊郁乃至營衛瘀熱,這些均使太陰糖尿病燥濕並存,虛實互見,標本錯雜。

3辨太陰病脈證並治在治療方面,初唐時期孫思邈就曾經指出:消渴之疾治之愈否,關鍵在病者。方書醫藥實多有效,但對生活上不節制者又有何用?一飲酒,二房室,三鹹食及面(指主食),能慎此三項,病情輕者雖不服中藥也可能無大礙。故此在食療基礎上,中醫藥治療可分為辨主體性病症論治和辨整體性病證論治兩大部分,1型患者則仍然須用胰島素。

3.1主體性病證論治本病主體性病症包括脾、肺、胃、肌肉、四肢、口唇等器官的癥候。「無癥狀期」包括糖尿病前期、亞臨床期、隱性期,常見氣陰兩虛濕痰證、氣陰兩虛營瘀證、氣陰兩虛燥熱證;「癥狀期」常見脾熱肺燥陰虛證、氣陰兩虛瘀熱證。

3.1.1氣陰兩虛濕痰證可無消渴見症,但多有形體豐盈,頭暈肢重、少氣懶言,口乾,飲而不多,胸脘痞悶,大便不暢,或肢體麻木等。舌淡紅胖嫩,苔白滑膩,脈滑細無力。治宜健脾益氣,化濕升津為主。方用太子參、山藥、玉竹、蒼朮、荷葉、茯苓、澤瀉、薏苡仁、石斛、茵陳、谷麥芽。本方也可用於父母有糖尿病史的潛隱性糖耐量異常患者,從益氣陰、化濕濁著手,防微杜漸,救其始萌,其功不可輕忽。

3.1.2氣陰兩虛營瘀證可見口乾引飲,飲而不多,五心煩熱,汗出,心悸,頭昏或抽掣感,肢體麻木或酸痛,大便干,小便利。唇紫,舌淡紅晦,或少苔淺裂微剝,脈細弦或濡澀。治以益氣養陰,和營化瘀為主。方用北沙參、丹參、玄參、生地黃、白芍藥、川芎、益母草、桑寄生、葛根、北山楂、荷葉。對大病瘥後和妊婦分娩前後出現的一過性糖耐量異常者,本方調營和陰,也頗有良效。

3.1.3氣陰兩虛燥熱證或口乾欲飲,納佳,尿頻黃臭多沫,大便干、氣短、心煩不寐,自盜汗。或自覺癥狀不甚明顯,但常規實驗室檢查發現高血糖。舌淡紅小、少津或苔薄白,脈細弱數。治以益氣養陰,清熱潤燥為主。方用珠兒參、天花粉、麥門冬、知母、五味子、桑椹、生地黃、黃芩、茯苓、白茅根。

3.1.4脾熱肺燥陰虛證常見煩渴多飲,多尿,消谷善飢,形瘦神疲乏力,肢酸麻木,腰痛,耳鳴,大便秘結。舌紅干,苔少或薄黃燥,脈細數或滑數。治以清熱潤燥,養陰生津為主。方用玄參、知母、生石膏、地骨皮、生地黃、天門冬、白芍藥、玉竹、山梔、玉米須。

3.1.5氣陰兩虛瘀熱證多見於肥胖患者,口渴,多尿,多食善飢,顏面潮紅,唇色紫晦,寐差,健忘,頭昏疼,心煩悸,胸悶,氣短,自汗,乏力,肢體麻木或腰腿酸痛,大便乾結。舌紅晦,脈細澀或細滑。治宜益氣養陰化濁,清熱活血理瘀。方用生黃芪、天花粉、蒼朮、玄參、制首烏、決明子、牡丹皮、丹參、赤芍藥、川芎、鬼箭羽、地龍、茺蔚子。對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伴見動脈粥樣硬化、高血脂、高血壓者,本方尤其適用。

3.2整體性病症論治本病整體性病症包括脾(胃)肺太陰經影響心腎少陰肝厥陰,或心腎少陰肝厥陰影響脾(胃)肺太陰經的癥候。前者屬糖尿病兼有症、伴隨症、併發症,後者多見於繼發性糖尿病。茲僅就本病慢性併發症的辨治做一概述。

3.2.1循環系統病變如上所述,糖尿病無論出現哪些證候,總有潛在或明顯的脾肺陰虛,久而久之,則見肝陽上亢,頭昏疼或眩暈。這是因為金不平木,土不御木,或下吸腎陰,水不涵木,或挾制心火,木火交煽。同時,濕土不歸正化,燥金失其清肅,營衛逆亂,津液混濁,經隧不暢,乃致痰瘀留著,胸痹,肢蹶。甚者,陰虛陽亢,痰瘀痹阻,則心痛喘急,或喎僻不遂。治宜滋陰平肝潛陽,祛瘀化痰通絡,常用天麻鉤藤飲加減。

3.2.2視網膜病變由於脾肺陰虛,化源燥熱,銷爍肝腎,真水不能濡養精光,虛焰蒸灼,迫血妄行,瘀熱阻絡,乃致視物昏糊,甚或失明。治宜滋陰涼血,化瘀散結,常用養陰清肺湯加減。

3.2.3腎臟病變腎為水臟,肺金為其上源,脾土為之中制。「五臟之傷,窮必及腎」,故在糖尿病晚期近半數的患者會出現腎臟病變。肺脾燥熱燔灼腎絡,擾亂封藏之本,使攝納蒸化開合失司,甚而陰陽俱損,以致精微注泄,水濁瀦留,症見腫脹,尿少,乃至關格。治宜滋陰通關或溫腎化氣,利尿消腫,常用濟生腎氣丸加減。

3.2.4神經病變肺朝百脈,脾主四肢,手足太陰經脈與足厥陰、手足陽明、手少陰經相接,並與奇經陰維相合。肺脾陰虛,燥熱焚燎,殃及本經及他經的脈、絡、筋、別,則常見周圍神經病變。於四肢則麻痛痹痿,甚至潰瘍;於上焦則噎膈痞滿;於中焦則便秘或腹瀉;於下焦則癃閉、陽痿。治宜清燥養營,疏通經脈,常用麥味地黃丸加減。綜上所述,糖尿病當從太陰藏象系統論治,而忌妄用寒熱水火之劑,葯過病所,更傷太陰營衛津液則事倍功半。大法為脾肺並調,燥濕兼濟,使精氣輸散,留於四臟,歸於權衡,庶克建功。

來源http://wuyunyao.blshe.com/post/1028/29671

分享

0

頂閱讀(58)評論 (0) 收藏(0)轉載(0) 列印舉報

已投稿到:

排行榜

轉載列表:

  • 轉載

    轉載是分享博文的一種常用方式...

    前一篇:澄空說常見病的起因與調養 後一篇:清上補下法冶療糖尿病
    推薦閱讀:

    預防糖尿病從飲食開始 九種食物助你有效預防
    看望糖尿病病人,送什麼好?
    糖尿病人如何吃水果?
    那些年糖尿病病友犯過錯,你別再犯了!
    三個因素易致糖尿病腎病 糖友需學會觀察尿液

    TAG:中醫 | 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