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世的佛教和入世的桑奇大塔|天下
桑奇大塔桑奇大塔是重要的佛教聖跡,印度早期佛教三大遺址之一,但現在人們對其知之甚少。即使在古代,去印度取經的中國人也很少去那裡巡禮。唐代高僧玄奘在印度居住十餘年,回國後寫下《大唐西域記》,書中提到三大遺址中的阿旃陀石窟,對桑奇大塔卻隻字未提。佛塔溯源佛塔最早出現在印度,在古印度的梵文中稱為Stupa,意思是「墳」,中文譯為窣堵波、塔、浮屠等。窣堵波最初是佛家弟子為存放佛陀釋迦牟尼的舍利(殘餘的骨燼)而造的建築。據史書記載,釋迦牟尼圓寂後,他的弟子阿難等人將其遺體火化,形成了五色晶瑩的舍利。這些舍利被分作八份,置於瓶中,在各地建了八座塔廟供奉。這時印度的佛塔數量還不多,後來古印度興起的大修佛塔之風與阿育王有很大關係。阿育王是公元前3世紀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國王,即位後就致力於徵討南印度的羯陵伽國。在激烈的爭戰中羯陵伽國有10萬人死於沙場,還有15萬人被俘。據說阿育王在征討羯陵伽戰爭獲勝後不久受高僧感化皈依佛門,對發動戰爭深感悔悟,於是轉而大力宣揚佛教,並派人去國內外弘揚佛法,比如派他的兒子去錫蘭傳教。他傳布佛教的一種方式是在各地建造佛塔。阿育王開掘了存放有佛陀舍利的七座塔廟,將舍利分成許多份,在全國建塔84000座,分置這些舍利。錫蘭國王在阿育王之子來傳教後就在國內修建了一座佛塔,以供奉佛陀的鎖骨舍利。在中國浙江寧波現在也有一座阿育王寺塔,建於西晉年間,也是用來供奉佛舍利的。塔中的舍利後來不再限於佛骨,也包括佛教聖人或著名僧人的遺骨。印度佛塔的外形如同墳丘,是半球形的,狀如覆缽,又名「覆缽塔」。其頂部略平,供奉的舍利就埋在塔頂。這種半球形的建築式樣是從印度恆河平原土著居民在墳上建塔和廟的習俗發展而來的。對印度佛塔樣式的來源還有一種說法:古印度人相信天地宇宙本身就是一個完美的球形,而這種半球形正是他們這種天宇觀的物質體現。塔頂以傘蓋形圓盤串連而成的相輪就是天宇的中軸,信徒以此與天地宇宙溝通。玄奘在印度遊歷時曾見到121座佛塔,其中高的有300尺,最低的也有50尺。這些佛塔雖然大小各異,但形制大體相同。佛塔從下至上由基座、缽體、平台和相輪四部分組成,塔身是呈半球形的缽體,由磚石砌成,周圍繞以石欄杆,在四方開門,門欄上刻有與佛教相關的石雕。桑奇建塔桑奇大塔是印度最大的一座佛塔,位於今印度中央邦博帕爾城東北一個叫桑奇的村子。佛塔建在一座小山上,山上共有三座塔,桑奇大塔最大,其餘兩座分別名為桑奇二塔、桑奇三塔。
桑奇大塔剖面圖,可見裡面原先的磚塔部分這個地方釋迦牟尼生前沒有來過,其與佛教的因緣主要與阿育王有關。大約在公元前250年,阿育王親自選定桑奇為隱修地,從波斯召來匠人在高處建造波斯式樣的紀念柱,也就是阿育王石柱,從此這裡便成了聖地。後來阿育王在此造塔,他最初建的是磚塔,比現在人們見到的桑奇大塔要小得多。磚塔呈覆缽狀,建在圓形的基座上,內藏舍利。大約在一個世紀以後,當地有個富商資助的僧團在原有磚塔的基礎上擴建這座塔。他們保留原有的磚塔,只是在它外面用石塊壘起一個新的大穹隆,直徑增加了一倍,再在外麵包上一層砂石,塗上銀灰色和金黃色灰泥。塔身仍是半球形,高16.5米,直徑大約是高度的兩倍,這樣的比例關係使半球體顯得更為標準,看起來更富有神秘感。整個大塔的造型單純、渾樸,具有明顯的穩定感和重量感。建造者還在塔的南側增修了樓梯和上下兩層圍欄,圍欄也用砂石建造。塔的缽體頂部立有傘蓋狀的三個相輪,這三個相輪也有寓意,代表著佛教的三寶——佛、法、僧。塔的底座周圍有寬約四米的環道,道邊有仿木結構的石欄杆。除桑奇大塔外,在它周圍還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僧院建築群,建造了廟宇、僧舍、經堂等建築。公元前1世紀,在大塔圍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各造了一座石門。這四座門形如牌坊,高約10米。每座門是在兩根方形門柱上橫架三根門梁而成。門梁兩端呈圓形,刻以旋紋,類似捲軸。四周的欄杆和門柱、門梁輪廓精巧玲瓏,把半球形的塔體烘托得更加宏大、莊嚴。後來佛教在印度的重要地位逐漸被印度教取代,這座大塔遂被人遺棄,無人問津,到1818年它被英國人發現時已相當殘破,尤其是塔頂的相輪已不存。直到1881年桑奇大塔才得到保護。1912-1919年,在考古學家馬歇爾的主持下桑奇大塔得到修復,形成現在的樣子。佛陀故事桑奇大塔有一個明顯的特點是將建築與雕刻糅合為一體。在大塔的門柱、門樑上通體都有表現佛教內容的石刻。這些石刻是由虔誠的信徒(供養人)出資雕成的,出自擅長精雕細刻的印度牙雕工匠之手。雕刻的構圖飽滿,筆觸精緻,彷彿是放大的象牙雕刻,有一種特別的形式美。它們體現了早期佛教雕刻的風格,其中不少浮雕描繪的是佛陀故事,通過長幅的畫面來展現連續的情節,講述釋迦牟尼的生平,但卻從不出現他的形象,而是代以菩提樹、王座等相關的象徵物。以後的佛教造像就不是這樣,而是熱衷於雕造佛陀巨像。桑奇大塔雕刻的人物以世俗形象為主,多是王者、貴族、武士、侍從,是用世俗的表現方式講述佛國故事。
桑奇大塔南門桑奇大塔塔門浮雕的題材多出自佛傳故事和本生故事,前者表現佛陀在世的生活,後者表現佛陀前世的生活。「白象入胎」是佛傳故事的開篇,說的是佛陀的母親摩耶夫人結婚後,多年沒有生養,直到30多歲,一天夜裡,她夢見一隻六牙白象撲向懷中,就此得孕。緊接著的故事是「誕生」,摩耶夫人誕育太子。據佛經記載,摩耶夫人是在回娘家的路上生產的。「天竺禮俗,婦人臨月,歸父母國。」她途經藍毗尼園在樹下「生菩薩」,而且太子是從右脅(腋下)出生。桑奇大塔的誕生圖不描繪樹下出生場景,更不能讓太子在畫面中「腋下出生」,而是重點表現佛母。畫面中央有一大朵蓮花,花瓣下覆,花心裡坐著一手持蓮一手撫腿的佛母。兩側各有一支仰蓮,蓮心裡結出的蓮蓬上站著高舉水罐向下灌頂的大象。值得注意的是畫面上摩耶夫人的形象,是一個豐滿、圓潤、柔美的女性造型。這種審美意趣與印度河流域考古發掘出的4000年前生殖女神的雕像極為相似。這正是印度藝術中理想的女性形象,與其說是宗教圖繪,不如說是極致的世俗審美感受更為適當。世俗情懷除了佛教故事外,桑奇大塔石雕中的象、獅、異獸、葯叉女神等也都很傳神,尤其是東門斗拱邊的一尊樹神葯叉女圓雕,更是活靈活現。葯叉女雙臂攀援芒果樹枝,縱身向外傾斜,宛若懸掛著凌空飄蕩,在橫樑和立柱間形成了完美的支撐。她頭部內傾,上身向外突出,構成了優美的體形曲線,屬於三屈式印度標準人體美的範式。按照印度傳說,葯叉女是花樹精靈、生殖女神。據說花被她的左腳輕輕一碰,立刻就會開放。有她在植物就開花,生命就繁榮。在中國的佛教藝術中見不到葯叉女的形象,她是印度文化的產物,在佛教東傳來中土的路途卻佚失了。
桑奇大塔西門柱頭的侏儒像在桑奇大塔的雕刻中還明顯反映出外來文化的影響。門的柱頭上有四個一組的侏儒群像。他們背對而立,舉臂挺腹,形如金剛力士,模樣奇特,這顯然是受波斯工藝的影響。印度西北部的印度河流域曾被波斯人統轄,自然會留下一些異域痕迹。在敘事性圖繪之外還值得注意的是桑奇大塔雕刻中的裝飾紋樣,尤其是植物類的花卉藤蘿。首先是蓮花,它是佛教的重要象徵物,很早就被梵文典籍提到,有精靈的肚臍或是口中吐出蓮花的傳說,後來融入佛典,在圖繪中多作佛教故事的配景,也用於邊框和立柱的紋樣裝飾。作為裝飾,在桑奇大塔中更有特色的是「纏枝卷草」,又稱「如意蔓」「如意樹」「天意樹」。其名來自佛經,「人種眾果樹,不如一人種一如意樹,能隨人願,如意皆得」。「天意樹,諸天有樹,隨天意轉,所求皆遂,如意皆得。」這種捲曲的藤蘿在大塔的各門上都能見到,伸展鋪排,環繞勾連,以填充畫面。如意蔓傳到中國,甚而超出了宗教範圍,運用到日常生活的裝飾需求,進而衍變為「連枝」圖案,成為兩心相系的情愛象徵。還有一些特殊的裝飾紋樣,比如動物,常見的有瘤牛,項上有肉隆起;髦馬,頭頂有高聳的鬃毛。桑奇大塔的浮雕構圖飽滿,不留空白,與佛經中常出現的重重疊疊、密不透風的文字風格契合。其布局極盡富麗紛繁,個體又顯樸拙、真率之氣,這種湊集與疏離的合調,使其在藝術上卓然而成瑰寶。佛教是出世的,而作為佛教藝術典範的桑奇大塔卻是入世的,即使在講述佛經故事時也多展現俗世景象,以細膩的細節刻畫蓬勃、崢嶸的生命樣態,充溢著對世俗生活的熱情嚮往。這或許就是人間佛教的真意。
推薦閱讀:
※語不驚人死不休(145)先入世,再脫俗。
※學誠法師: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
※揭秘33號俱樂部列入世界十大禁地的榜單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