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60%至70%的乳腺癌患者雌激素或孕激素受體呈陽性

我國60%至70%的乳腺癌患者雌激素或孕激素受體呈陽性 2011-03-29 07:48:25 來源: 文匯報(上海) 跟貼 0 條 手機看新聞

本報訊 (記者陳青)在近日召開的「第一屆『新視角』乳腺癌高峰論壇」上,由中國癌症基金會發起、輝瑞公司支持的中國首個大規模乳腺癌流行病調研項目「中國乳腺癌流行病學調研項目」整體結果首次發布。調研顯示:我國女性乳腺癌病人發病的中位年齡為48歲,而其中近四成患者確診年齡在40-49歲,足足比西方國家提早了十年。

該項目學術負責人中國抗癌協會腫瘤流行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腫瘤研究所流行病學研究室主任喬友林教授介紹說,由於尚未建立覆蓋全國的腫瘤登記系統,致使對於我國乳腺癌的流行趨勢及特徵、診療水平等現狀不甚明了。此項調研項目是我國迄今為止首個全國多中心的涉及地域最廣、時間跨度最長、樣本量最大的乳腺癌調研項目。在歷時兩年間,對分布在我國華北、東北、華中、華南、西北和西南七大地區9家三甲醫院,抽取了1999年-2008年間住院的女性原發性乳腺病例進行回顧性調查研究。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腫瘤醫院乳腺中心主任、國家「十一五」乳腺課題負責人張保寧教授分析指出,我國女性乳腺癌病人發病的中位年齡比西方提早了十年,而38.6%的患者在40歲至49歲之間被診斷為乳腺癌。這部分患者可能在治療過程中經歷絕經過程,這一特點與歐美國家2/3以上患者發病時已經絕經形成了鮮明對比。「這就給臨床治療提出了新挑戰。」

調研顯示,我國乳腺癌發病率城市高於農村,東部地區高於西部。在患者的手術方式選擇中,呈現出根治性手術逐年下降,單側切除以及改良保乳術逐年增加的趨勢。但術後放療、內分泌治療卻顯不足。

由於乳腺癌屬激素依賴性腫瘤,而雌激素則被公認為是助長乳腺癌的「黑手」,因而內分泌治療是提高患者生存期,爭取治癒的最有效途徑。此次調研也顯示,我國有60%至70%的乳腺癌患者雌激素或孕激素受體呈陽性,大部分患者需要接受內分泌治療。

而發病年齡的提前,使得治療過程更為「複雜」,必須及時調整「戰術」。張保寧教授強調說,對於眾多的絕經前的年輕患者而言,要採取「佔座位遊戲」的方式,應用他莫西芬治療阻斷雌激素到達腫瘤細胞,減少雌激素對腫瘤細胞的刺激;而在治療過程中患者一旦進入絕經期,便果斷地「釜底抽薪」,改變策略,用更高選擇性和耐受性的芳香化酶抑製劑,從根本上切斷雌激素的生成來源。

與會專家指出,儘管目前在全球已出現了乳腺癌發病率繼續增長,而死亡率卻穩步下降的趨勢,「但這種趨勢並未在中國出現。」專家分析認為,除了早期發現率徘徊不前之外,對內分泌治療的意義認識不足、治療欠規範等因素均密切相關。

專家強調,我國女性乳腺癌病人發病的中位年齡比西方提早了十年。這就意味著,中國年輕的乳腺癌患者有漫長的人生是在與疾病抗爭中度過,如果把出生看做是人生的第一次起跑,那麼對於乳腺癌患者來說,如何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防止複發和轉移、早日重返健康生活就是生命中的第二次起跑。「而這需要醫務工作者、患者及其家屬、全社會的共同關注與努力。」

作者:陳青

(本文來源:文匯報 )


推薦閱讀:

糖尿病患者只需做好這幾件事, 能比別人多活「幾十年」
腫瘤患者可以吃葷嗎?
糖尿病患者降糖要注重個體化
腫瘤患者的忌口:吃什麼和怎麼吃

TAG:乳腺癌 | 激素 | 雌激素 | 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