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貧血,重在補什麼?

感覺乏力,認為自己貧血。中醫有時還將「血虛」「氣虛」等同於貧血,而血常規結果卻提示血紅蛋白正常,所以一問醫生,醫生則說該患者不貧血。到底何為貧血?

貧血患者最常見的癥狀有:輕度貧血患者可無任何癥狀,或僅有輕微的皮膚黏膜或神經系統癥狀,如指端、瞼結膜蒼白、疲倦乏力、頭暈眼花、耳鳴、記憶力下降、精神不集中等。中度貧血可引起呼吸消化循環系統異常,表現為心慌氣促、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腹脹、口角炎等。重度貧血可引起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有腎功能改變。

現代醫學認為貧血的原因,一為紅細胞生成減少性貧血,二為紅細胞破壞過多引起的貧血,三為失血性貧血。目前貧血的治療主要為對症治療和對因治療。

中醫認為,血是在心氣推動下循環於脈道之中以營養全身的紅色液體,它內注五臟六腑,外滋四肢百骸,是維持生命的重要物質。水谷精微是造血的原料,飲食物經過胃的受納腐熟,化生精微,由脾升清至肺,合天地清氣,在心「變化為赤」即是血。貧血屬於血虛、虛勞範疇。

貧血的中醫治療既要體現辨證論治的基本精神,又要遵循相應的原則:

第一,辨明標本,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

第二,補其不足,貧血總屬正虛,虛則補之。

選用香砂六君子湯、當歸補血湯、歸脾湯、左歸丸等方劑,或在有經驗的臨床醫師指導下,選用些中成藥和膏方。

總之,貧血是一種癥狀,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出現貧血時應明確貧血的嚴重程度和引起的病因,對症採取相應治療。

病情重時給予輸血,病情輕或病情由重轉輕時,可中西醫結合治療。


推薦閱讀:

皮科寶典丨斑禿治療全解析
瑜伽如何治療骶髂關節紊亂
艾灸治療風濕
中國高血壓治療指南介紹

TAG:中醫 | 中醫治療 | 治療 | 貧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