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認為中國金融態勢緊張 中方回應:應從宏觀金融背景看問題

《財經》駐華盛頓特派記者 金焱/文 蘇琦/編輯

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自2016年2月向外資開放銀行間債券市場後,在快車道上加速前行。在漫長而荊棘叢生的經濟和金融轉型過程中,中國的債務與GDP比率問題,中國金融體系的風險問題也引發了國內外廣泛的關注。

11月1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執董會討論了 IMF對中國最近一次金融體系穩定評估(FSSA),12月6日,IMF執董會結束對中國的金融部門穩定評估。IMF指出,中國金融體系促進了經濟的快速增長,其規模和複雜性也迅速提高,已成為世界最大的金融體系之一,金融資產接近GDP的470%。然而,在中國金融體系的各個領域,緊張態勢已經出現。

在過去一年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中國金融部門進行了認真的檢查,總計舉行了500場以上的會談,並使用保密的監管數據進行了壓力測試。

壓力測試表明,即使在極端情況下,中國四家最大的銀行仍然能保持資本充足。中型銀行可能會面臨一些流動性壓力,資本也會受到很大侵蝕,但仍能保持清償力。IMF中國執行董事金中夏對《財經》記者表示,「當中方與基金組織剛開始討論如何開展FSAP時,中方同意並支持進行一次覆蓋所有相關領域的全面評估,而不是選擇性的部分評估,這是信心的展示。測試結果實際上好過很多人最初的想像。」

IMF認為,中國旨在支持就業和增長的貨幣和財政政策近年來呈擴張性,存在強大的壓力讓無生存力的企業繼續經營,而不是允許它們倒閉,特別是在地方政府層面。對於地方政府而言,這些目標有時與金融穩定相衝突。結果是,加快GDP 增長所需的信貸引起了大幅信貸擴張,導致企業債務高企,居民部門債務迅速增加(儘管起點較低)。

在IMF看來,對高收益投資產品的需求以及對銀行部門監管的加強導致出現監管套利,日益複雜的投資渠道不斷增長。因此,高風險貸款從銀行轉向金融體系監管不完善的部分。包括資產管理公司和保險公司在內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提供的投資產品急劇增加,其增長速度甚至快於銀行部門。在這一高度互聯的間接貸款系統中,銀行繼續處於核心地位,眾多機構之間的不確定聯繫給監管帶來挑戰。

與此同時,普遍的隱性擔保加劇了這些風險。金融機構不願讓散戶投資者承擔損失;人們抱有這樣的預期,即對於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發行的債務,政府將提供擔保;在股票和債券市場出現波動時,當局採取措施穩定市場;各類金融機構具有保護基金。所有這些因素都導致了道德風險和過度的風險承擔。金融體系日趨複雜,為金融穩定風險埋下了種子。

接受《財經》採訪的華盛頓中國問題專家指出,IMF指出的中國金融體系的風險已存在了相當一段時間,這一最新報告略顯平淡,未能提供更強有力的數據來支持其分析。

對IMF的警告,金中夏指出,「應從宏觀金融背景看中國的金融問題。在過去5年中,中國在發展金融市場、加強監管和宏觀審慎管理、發展普惠金融等方面取得了巨大進展。充分認識到這些積極進展,有助於結合金融體系的活力和抗風險能力來更好理解相關風險。中國已經轉向質量型和效益型的增長,而不是僅僅強調增長本身。」

中國公司部門債務在一段時間內的迅速上升。有觀點認為部分公司部門債務實際上是地方政府建立的市場主體發行的債務,主要用於地方政府履行在推進城市化和基礎設施建設上的職責。金中夏指出,中國的地方政府承擔了很多職責,但其通過稅收或發債來動員資金的能力非常有限。在這種情況下,部分公司債務實際上是地方政府債務。因此,我們應將公司部門債務下調,同時相應將地方政府部門的槓桿率上調。

當前官方的公共債務佔GDP之比仍然很低,僅為40%。金中夏強調,「如果加上或有的隱性地方政府債務,總體的公共債務佔GDP之比可能會上升,但公司部門債務也就會相應下降。實際上最重要的還是中國的總槓桿率,它包括政府債務、公司債務和家庭債務,目前上述總債務為GDP的260%。這仍然低於大多數發達國家,與很多新興市場經濟體持平。」

關於政府對國企債務存在隱性擔保的印象,金中夏指出這沒有法律基礎。他說,實際上近幾十年來有一些著名的案例表明政府不會提供這種擔保。比如大約20年前的「廣國投」事件,當時政府允許這個國企破產,不為它的債務兜底,這讓很多國際投資者至今印象深刻。這一個重要的先例表明,實際上任何感覺上的政府隱性擔保如果沒有法律基礎是靠不住的。

不良貸款率的統計數據大體上能恰當反映出資產的質量。一些人擔心不良貸款率是否被低估,從而掩蓋了一些風險。中方已與IMF一起共同研究了可能的低估問題。目前中國貸款風險分類制度總體符合國際審慎監管標準和國際會計準則的精神。此外,監管部門一直高度關注銀行風險分類準確性問題,不斷加強不良貸款監測,加大現場檢查和處罰力度,對投資科目和表外風險提出了更為嚴格的監管要求,遏制了可能模糊不良貸款情況的非法風險轉移行為。

過去五年中銀行也加強了對不良貸款的撥備與核銷。存款保險制度於2015年建立,採用了與國際上存款保險和金融機構處置一致的核心原則,為市場化處置提供了堅實基礎。此外,金中夏說,「很清楚的一點是,中國整個公司部門利潤率今年與去年相比有了很大回升,而多數地方政府借款也有長期的有現金收益的資產相對應。不良貸款率被低估的餘地不大,且還在不斷縮小。」

推薦閱讀:

中國龍的精神是什麼
首批中國遊客通過落地簽進入菲律賓 細則待出
冀朝鑄:中國紅牆第一翻譯
中國女友對西方男友的抱怨排行榜
今日頭條被監管 黨關心的才是頭條

TAG:中國 | 金融 | 緊張 | 背景 | 中國金融 | 宏觀 | 問題 | 認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