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詩歌向何處去?

白馬館主(原創)

詩歌向何處去?

近年來,詩壇實在熱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公說公的道,婆講婆的理,吵吵嚷嚷,叫人把腦袋都聽大了。

先說最近轟動較大的一件吧,就是「羊羔體」事件。

去年10月19日晚,有網友在微博發出一首名為《徐帆》的詩歌:「徐帆的漂亮是純女人的漂亮/我一直想見她,至今未了心愿……後來她紅了,夫唱婦隨/拍了很多叫好又叫座的片子……」發布者說,這首描寫著名演員徐帆的詩,是第五屆魯迅文學獎詩歌獎項得主、武漢市紀委書記車延高的作品。官員兼詩人的身份、直白的詩作、權威的獎項,這則微博一度被認為是網友在開玩笑,但很快被證實是真實的。正是2010年10月19日晚上,車延高的詩集《嚮往溫暖》摘得魯迅文學獎詩歌獎項的桂冠。當晚稍後,詩人、文藝評論家陳維建在微博上轉發了《徐帆》中部分內容,藉由車延高名字的諧音,提出「羊羔體」的概念,並於20日下午在微博上聲明:我愛魯迅,我愛詩歌,反對「羊羔體」。下面是所謂「羊羔體」其中的一首——《琴斷口》。奇文共欣賞,見仁見智,各人主意。

不去考證那把古琴損壞的程度 只問,有沒有人想去修復它 琴斷口不僅是過去的地名 它有強調的口吻,在等一句對白 斷過的弦可以在斷過的地方接上 是啊,知音死了,還有那麼多人要活 靈巧的指頭為什麼不勸勸生鏽的心 水流向前,生者不該被昨天傷害 一個亡魂也不該讓你拒絕活著的人 淚突然間醒的,從楚國的眼眶落下 月湖盛滿夜的沉重,月影梳理野草 伯牙、子期就坐在記憶守護的墳上 靈魂潔凈,兩袖清風 真正的符號夷為平地,塵埃 覆蓋一切 現在空和有是相逢一笑的劍與鞘 兩顆心的想念締約,廢除了距離 琴斷口,你的流水有韻 述說一柄古琴摔出的佳話 聽話聽音,我知道今天一定比昨天重要 彎腰,我把時間扶起 去古琴台撥弦,聽高山流水

不知各位的心情怎樣,反正我差點就暈倒當場:乖乖,原來時下詩歌的最高典範竟是這樣個玩藝兒啊!

另一件是「梨花體」事件,鬧騰的時日持續了兩三年的時間。

「梨花體」諧音「麗華體」,緣出女詩人趙麗華的名字諧音而來。因其作品形式極其簡單且口語化,被一些網友稱為「口語詩」。趙麗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作家,曾擔任第二屆魯迅文學獎詩歌獎評委,兼任《詩選刊》社編輯部主任。現在,趙麗華的詩歌風格和仿製她詩歌風格的詩歌,被新詩壇稱為「梨花體」。下面是「梨花體」的一首代表作:《我堅決不能容忍》

我堅決不能容忍 那些 在公共場所 的衛生間 大便後 不沖刷 便池 的人

媽媽呀!這樣的「詩」,害得好多人都吐血得死去活來。倘若再多看一首,說不定還要雷死多少英雄好漢哪!

有人替「梨花體」總結了幾條「寫作技巧」:1.隨便找來一篇文章,隨便抽取其中一句話,拆開來,分成幾行,就成了梨花詩。2.記錄一個4歲小孩的一句話,按照他說話時的斷句羅列,也是一首梨花詩。3.找一個有口吃的人,他的話就是一首絕妙的梨花詩。4.找一個說漢語不流利的老外,他就是一個天生的梨花體大詩人。

自2006年8月以後,網路上還出現了「惡搞」趙麗華的「趙麗華詩歌事件」,部分網友以嘲笑譏諷的筆法仿寫了大量的「梨花詩」散發到微博上,更有好事者組織成立了一個所謂的「梨花教」詩派,尊趙為「芙蓉姐姐」,封其為「教主」。詩壇也因此出現了「反趙派」和「挺趙派」兩大陣營,引起詩壇紛爭,一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牽扯到很多名人名家,一個個灰頭土臉。

隨後,作家韓寒在博客中猛烈「炮轟」時下的詩歌界,質疑「現代詩和詩人為什麼還存在?」又再掀起軒然大波,引起眾多詩人的強烈不滿。一時間,韓寒變成眾矢之的,網路上硝煙瀰漫,殺得難分難解。一位香港學者解釋說:「引起詩人們強烈反應的原因是因為韓寒扯掉了詩人們的遮羞布,讓長期以來邊緣化生存的詩人們突然暴露在陽光之下。」

2006年10月16日,首屆兩岸三地人文社會科學論壇在南京大學落下帷幕,此次論壇的主題是「中國文學與文化的傳統及變革」。一位來自香港的與會代表深有感觸地說:「新詩的發展已經到了前所未有的尷尬困境,我認為它有必要回歸到師法傳統的路子上來。」。

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生王卓華在分析自己不關注當下詩歌的原因時說:「伴隨著白話文運動,新詩從一產生就已經割裂了中國文學的傳統,不僅脫離了民族性,還脫離了詩歌的傳統,因此新詩從一產生就先天發育不足,而這種不足也有違詩歌自身的特徵。」因此,他指出:「當下的詩人們不能僅僅學習西方,更應該回到傳承古典傳統,汲取傳統精神上來。」「口語寫作的初衷是為了讓詩句入俗,但是入俗也並非全部口語化,並且口語化也還是不能脫離一定的格律。」他判斷:時下的「新詩已經走火入魔了。」

來自台灣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的學者劉順文也指出:「詩歌現在已經很難界定,因為古典詩歌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評價標準作為參照系,而新詩基本上無章可循,現在不是談論詩歌好壞的時候,因為有些文字到底是不是詩歌我們都還難以確定。」

新詩界正在混戰中原,狼煙四起,傳統詩詞界也不平靜。

首先,傳統詩詞界要應付眾多外來輿論的圍攻。

傳統詩詞復興不過二十餘年,所受到的非難、攻擊和漫罵,為其他文體所望塵莫及。諸如,說傳統詩詞「95.5%都是放他娘的屁」,是「沉渣泛起」,「泛濫成災」,「封建階級已經死亡,它的屍體還在我們中間腐爛著,散發著臭氣。」「以活人之手寫死人之口」,「為古代死人擺設供品」,「夕陽文藝」,「垃圾文學」,「有局限性」等等。反正帽子不小,大量批發。

傳統詩壇的一幫老將們自然寶刀未老,奮起反擊,反唇相譏新詩界是「學院派」,現代詩是 「新西昆體」,把一些作品命名為「下半身文學」(很多「下體」 詩人還以獲得這個名號而自豪呢!) ,將「口語詩」斥為「狗屎詩」。著實費了不少的口水筆墨,一時間也難分出個子午卯酉。不過,老將們吃虧就在於這些責難傳統詩詞之部分言論,全出自正式刊物,有的出自全國性詩詞刊物。反之,為傳統詩詞答辯的言論,絕對上不了這些刊物的檯面,只能在一些小刊小報上發泄怒氣,跺跺腳,罵罵娘,遠比不上對方占踞風頭,有恃無恐,來得勢大。

其次,傳統詩詞界內部也就「詩歌改革」問題爭執不下。大抵分為「守舊派」和「改革派」兩大山頭。主要的焦點集中在「要不要對傳統的格律詩詞進行改革?」

「守舊派」一方認為,格律詩詞是中華五千年文化沉澱下來的東西,有著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傳統詩詞是一種成熟的文學形式,早已是純文學,而成熟的文學形式是不宜改動的。格律詩詞歷經千多年,已經固化為一種完美的文學形式,一有改動,就會失去其固有的藝術魅力,豈不是畫虎不成反類犬,變成了不倫不類的東西,甚至會加速它的死亡。格律詩詞固然條條框框甚多,一般人不易熟練掌握,難以登堂入室。卻不能因為「吃不著葡萄就說葡萄是酸的」,更不能「屙屎不來就怪馬桶不好」。要怪只能怪自己文學修養水平,既然這個「馬桶不好」,那就自己另找一個就是了,不必「硬占茅坑不拉屎」。因此堅決主張:格律至上,韻必平水。

「改革派」認為,古典詩詞除了指導思想還極其保守之外,在技巧上也是變化最小甚至基本沒有變化,沒有「跟著時代走」,這就是古典詩詞越來越變成孤家寡人的根本原因。古典詩詞要靠時代來生存、要靠時代來傳承、要靠時代來深化、更要靠時代來發展。可是,時下的古典詩詞卻與時代格格不入,脫離了群眾,變成了被時代遺忘的角落,這不是在等死么?古典詩詞中的用字的技巧、起承轉合,乃至格律技巧,這些純技術性的知識,應該用新的理念來指導和更新,使之更能夠隨著時代的進步而進步,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失去了大眾的愛好和普及,傳統詩詞走向滅亡這是早晚的事。因此極力主張,傳統詩詞必須從「陽春白雪」走向「下里巴人」,溶入社會,溶入群眾,才能求得一席生存之地。

在「要不要對詩韻進行改革」這一爭論的焦點問題上,「改革派」認為:詩詞的格律韻調是根據作品的音樂和節湊的協調需要來確定的,是為創作者表達情感和意境服務的,而不能讓意境和情感被韻律所束縛。前人為了表達情感和意境所制定的律調韻格,我們只能借鑒而不能固守。一篇作品只要其律格節奏達到聲律協調、意境佳、情感真,就不必拘泥於原來死定的格式。應該大力提倡依照普通話來押韻,主要達到音調諧和的要求就可以了,至於平聲韻還是仄聲韻,不必太過講究,甚至吹毛求髭。

看來,時下的華夏「詩國」,真的是天下大亂,群雄混戰, 「禮崩樂壞」,「國」將不「國」了。由於歷史的原因,近百年來,現代詩一直雄霸天下,古典詩歌被放逐於野,龜縮一隅,成為歷史的配角。從「文革」時代及其以前的「頌神詩」,到80年代的「朦朧詩」,再到90年代的「下體詩」,直至當今的「狗屎詩」,儘管詩壇流派更迭,你方唱罷我登場,現代詩巋然江山穩坐。在當今,你只要是一個文化名人,放一個響屁,就是一首絕妙的好詩,就會有一大幫粉絲幫襯著高呼萬歲,就有資格堂而皇之的走上最高領獎台。至於那些鑽故紙堆的遺老遺少們,對不起!評獎這攤子沒你什麼事。「廉頗老矣」,回家抱孫仔去吧。這是不是歷史的悲哀?我不得而知。

中國曾經是詩歌的國度,有過蜚聲中外的詩歌輝煌。古典詩歌是炎黃子孫引以為豪的文化瑰寶,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國粹之一,難道就讓她這麼無聲無息的湮滅了嗎?這是許多有識之士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如今,古典詩歌正面臨著如何生存下去的嚴峻考驗。作為傳統詩詞的愛好者,我們自覺的肩負著繼承、弘揚和傳遞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義務和責任,這也是愛我中華最具體、最直接的表現。雖然不能以此考科中舉,升不了官,也發不了財,甚至沒有發表的地方,更不用說上台領獎了——那是夢想!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對其孜孜以求,樂此不疲。這是一種自覺的歷史使命感在驅動著大家,為我們的民族傳統文化能夠薪火傳承,使我們的子孫後代不至遺根忘祖而行此義舉,只唯詩,不唯利,善莫大焉!功莫大焉!

可喜的是,隨著傳統詩詞的不斷升溫,這個陣營的隊伍越來越壯大,各地研究傳統詩歌的社團越來越多,各種交流活動也越來越廣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距離真正的傳統文化的復興,還是「路漫漫兮其修遠,吾將上下而求索。」

時下,現代詩已經「走火入魔」,傳統詩歌還是「落水鳳凰」。當今詩歌應當向何處去?誰家能夠引領詩壇風騷?拙意以為,就十二個字:首繼承,次創新;發真情,出新意。舍乎此,即使是泛濫天下、風靡一時的流派,也難免曇花一現的結局。


推薦閱讀:

詩歌鑒賞之表現技巧
詩歌體裁有哪些
詩壇元老芒克領銜,中國桂冠詩人云集錦溪古鎮詩歌民謠節!
思念的夜 | 詩歌

TAG:詩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