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魯迅可以「下課」,但精神不能帶走

每一次教材改革,都會在一定範圍內,在一部分人群中引起爭議,這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但是,從沒有哪一部教材改革像語文教材這麼敏感。因為語文教材,尤其是中小學的語文教材,並非僅僅是承載語言文字知識的簡單載體。任何一個國家的語文教材,除了負載著向下一代傳授母語的責任,還有向他們傳遞本民族、本國家歷史和文化的重任。學生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更是在接受一種精神的熏陶和培養。所以,語文教材的任何一點變化都不那麼簡單,這也是魯迅被「下課」引起巨大爭議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次,一些地方「不約而同」對語文教材「大換血」,包括魯迅先生在內的諸多大家的經典名篇被「踢出」,本來並非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大事。時代在發展,語言文字也在發展,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一成不變。我們大可以隨手找到各種理由,而且是很有道理的理由去「更新」其中的內容。魯迅的文章有沒有,有多少並不是問題。 但是,為什麼很多人對魯迅如此情有獨鍾,對魯迅的文章被剔出語文教材感到「委屈」,甚至有點「憤怒」?難道僅僅是因為魯迅的文章是經典嗎?亦或是像有人說的:這是意識形態在作祟,人們對魯迅的敏感,源於一種價值與立場的焦慮。 依筆者之見,並不盡然。人們對魯迅「下課」的焦慮,源於魯迅的經典無人能夠代替,源於有一種東西來源於魯迅的「經典」,她就是那種叫「精神」的東西。這種精神,無論在過去還是現在,對中國來說都是稀缺的。而擁有這種精神的人,尤其是普遍公認的大師級代表,又是鳳毛麟角。70餘年以來,有魯迅在,無人能出其右。有人能夠創造「經典」,可他沒有那種精神;有人具備那種精神,可他創造不出「經典」。 這是一種什麼精神?毛澤東將魯迅的精神概括為「他的政治的遠見」、「他的鬥爭精神」、「他的犧牲精神」。作為政治家,毛澤東的評價恰如其分。但還有更多的「知識分子」,更注重魯迅的愛憎分明,不屈不撓,尤其是魯迅的質疑、批判精神。無論任何時代背景,不管站到「左」還是「右」,質疑和批判精神,都是構成一個完整、獨立人格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尤其對於知識分子而言。而長久以來,很多知識分子所欠缺恰恰又是這種精神。 越是稀缺,越顯珍貴,越被需要。魯迅也好,魯迅的經典也好,是不是從課本中「撤退」了,並不是問題,我們還需不需魯迅帶來的精神才是問題所在。如果擁有這種精神的人越來越多,我們還會在乎魯迅「下課」嗎?還會「委屈」嗎?

推薦閱讀:

百變佟麗婭,穿出優雅小黑裙的7種新精神
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 奪取新的更大勝利
溫家寶談辛亥百年:發揚「天下為公」和「博愛」精神

TAG:精神 | 魯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