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練太極拳者 為何難登「太極」大雅之堂??
一,朽木不可雕。
太極拳以《易經》之哲理、《道家》之思想、《黃帝內經》陰陽五行之學說;溶上古導引術、採補術、拳術等為一爐,集健身養生,強身防衛,修心養性,人生哲理………等為一體,
太極拳乃一門哲學智慧文化拳;
太極拳乃道家產物,載道之器。
其有嚴謹的規定和要求。
祖師曾曰:「雕璞玉而成美器」。
前提是原材料必須是塊玉,
是塊可塑的好材料,
有曰:「寧可失傳,不可妄傳」!
古話說:朽木不可雕也。
二,無志不可得。
太極拳功乃道家之理也,無中生有,有中生熟,熟中生巧,巧中得妙,進而妙趣橫生。
練太極拳者需要耐得住寂寞,收得住塵心,
既來之則安之,靜心練功…
只管辛勤栽種,不問明天收成的心態。
所謂不期然而然也。
但是,大多數人過不了這個寂寞枯燥關,
要麼急於求成,要麼缺乏堅持,
要麼偏解其意,要麼猜疑其功,
三天打魚二天曬網,意志不堅定,
長時間收不到鍛煉效果,看不到鍛煉證驗,太極拳功、意境也就停滯不前,或失激情或失信心或放棄太極拳之習練,當然也在情理之中耶。
三,無德不可傳。
古人曰:「功欲師真傳,武者德為先「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心胸狹隘、特別勢利,抱著虛假的、陰暗的、別有用心的目的來學習太極拳或者加入到一個太極拳活動的圈子團隊中,不願付出,只圖回報,經過一段時間,感覺自己的舉動和行動或得或失欲達自己預定和預期的目的。到時,便向太極拳揮手告別,悻悻而去!與其太極老師不告也不見,再見了!
四,無誠不可達。
世上的人對白白撿到的東西都不珍惜,不當一回事兒這是個普遍的規律。
因此,道門歷代祖師諄諄教育後學,
「藝不可輕傳,更不可妄傳」!
免得學人產生輕慢心理,
「得也容易,失也容易」。
只有歷經磨難得來的東西,
才會當作自己的心愛之物。
學習一門技藝需要付出的是多方面的。
功夫功夫,得費了功夫才行,
有曰:
「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付出才有收穫」!
學習太極國粹功夫,當然需要更大的付出:
第一:要有時間上的付出;
有言:「只要功夫深 鐵杵磨成針」。
第二:要有精力上的付出;
俗話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心想事成,心在何處,事成何處也!
第三:要有財力上的付出;
古話說:「無功不受祿」,「無糧不成道」,
「無德不受寵」,無誠不受教!
這三方面都有了付出,都下到了應下到的功夫,太極拳修鍊才有進步之可能。
否則,既不想吃苦練功耗費自己一定的時間,又不想破費一些資金用在拜師學藝、供敬師父、更不去購買易經、道經、太極書籍等看書學習,只想著閑聊閑混閑玩,自己一有空便指望他人亦空來指教,不為他人著想,只欲不勞而獲…等著坐享其成,等著天上掉餡餅,那是緣木求魚也!
尤其是科技進步、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人們的心是浮躁的,凡事都追求更多、更快。而心急氣躁是學太極拳之第一大忌,可是,儘管這樣,現實生活中的那些學習太極拳的分子們,只想著閑聊、閑混、閑玩,白學、白拿、快成、速成的人仍然很多。
五,無師不可度。
常言道:
「無師不成道」,「迷時師度,悟時自度!
「師父引進門,修行靠個人」……………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
閱人無數不如高人指路,
高人指路必須自修自悟,
自修自悟才能度人無數。
練太極拳除了衣食無憂、居有定所、勞有崗位,這些必須的生活條件以外,還須找到傳授技藝的老師這是第一重要的條件。
所謂,如來非地涌,老子非天生,孔孟尚且有師接引傳業解惑,更何況我們這些身無長物的普通人。
所以,古人常說「無師不成道」,
從來富貴不是夢,那有神仙不讀書。
子曰:「吾非生而知之也。」
一門技藝的成功和有所體會,靠的都是後天的勤學苦練深思細悟,沒有天授天生一說。但是,真正的太極拳作為道家修鍊之法門,入道之門徑。
「它」,講究「法財侶地」缺一則不圓滿。有著真才實學,真修實煉的老師們,又常常披褐懷玉,深隱不露,或為法財兩施,彼此獲益計,或為等待機緣,仔細尋訪有志有恆真心向道的有德之人,以便傳承技藝計,
所謂,萬兩黃金不賣道,十字街頭送真人也!這兩方面的考慮都是出於,不打拳賣藝,不將道家太極真功零售批發出去的原因。
也許;正所謂,末法時期,
邪師說法,如恆河沙;
真修實證,如鳳毛麟角!
林子大,眾鳥多;江湖深,大師多。
真假猴王,非火眼金睛難於分辯!
師徒相遇是累世的因緣!
無緣不強求,有緣自相聚……
所以,相當多的人,或許沒有條件,或許不夠真心,或許…或許…或許沒有機遇以至無緣罷!
因此只能於公園街頭徘徊,追隨那些生活在社會底層,靠業餘辦班賺一點點辛苦的體力辛苦錢的社會拳師後面,於黑暗中摸索著、尋找著太極拳的門道兒……!
以致上因最終導致習練太極拳者,難登《太極大雅》之堂罷!導致中國傳統太極拳法脈衰而不興,興而不真也!!!
推薦閱讀:
※陳氏太極拳名家陳正雷談如何練好太極拳
※太極拳內功心法第5輯
※回憶隨陳小旺大師學習陳氏太極拳
※陳氏太極拳傳承的著名人物有哪些
※練太極拳應走出四個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