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心理學拾偶 十八

《老子》心理學拾偶 十八第十八章經文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意譯:人心蠢動,世事離亂,所以才會有仁義道德之流的方法來安撫人心;貪嗔爭奪之心熾勝,必然會有爭而不得,詐之以偽,不擇手段的情況出現;家庭和睦,賢則俱賢,孝則俱孝,自是顯不出個別人的賢孝,只有在人世間的爭奪戰進入家庭單位、親人不睦的情況下,日久見人心,才會顯現出此是彼非的賢與孝來;同理,在國家動蕩,政局混亂的情況下,才更彰顯出救民於水火、力挽狂瀾的忠臣良將的才能。心理學理解:失去了才想起關注,已悔之晚矣!愆義:要解釋「大道廢,有仁義。」首先應了解大道廢,有仁義是從那裡來的,了解大道是怎樣被廢棄的。這些問題,在有歷史記載的歷史中是找不到答案的,因為這時的人們已然被太多的功名利祿引誘,不復有餘暇考察道德仁義的出處。所以我們只有從遠古或者太古時代入手尋找。不好意思,在這裡,我又要提到原始了,當然這裡所說的原始,也還是專指人類的原始狀態或者原始社會而言。因為就我們人類的眼光來看,除我們有文明的人類社會以外,其他種類的動物都尚處在原始階段,更不要說進入社會形式了。就算是某些會使用簡單工具的如猴子、猩猩、狒狒等群居動物,也僅是群居的生存狀態而已,談不上社會形式。再進一步說,是指人類進入原始人、山頂洞人的階段,或者更後來的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社會的人類社會的初期階段。這個階段的人類社會,就是連文字也都沒有,怎麼可能會有仁義道德這樣的稱謂。這個時期,由於生產能力與存在環境的限制,一人貪吃貪得,就有可能造成整個族群的生存危機,為了生存,所有的生產物資都共有,所有的食物都均分。這個時期,就是有首領、有族長,也不過只是帶領屬民更好地為生存拚命地勞作而已,其他方面一點特殊待遇都沒有。當然,從某個方面說,這個時期的人類社會裡,是有老子所說的大道存在的。首先,這個時期的人類社會,每個人的社會地位都是平等的,君主和族長與屬民同耕同食,只有保護屬民的責任,沒有任何特殊待遇;其次沒有公私之別,所有的財產共有,所有的食物均分。地位平等則人人心理平和,無責無怨,沒有私有財產,便不會存在爭奪怨恨,這樣,上不貪則上下心齊,上不恃則上下同德。所以有「我無欲而民自化,我無為而民自然。」的社會心理狀態,所以有「太上,下知有之。」的其心一而不二、其知朴而不化的無知無欲平和寧靜的思想狀態。上下同心,合族同德,只為生存。正所謂物質少,知欲寡;財貨缺,心智朴。雖然人類社會的發展不可能逆轉,但原始狀態下的人類社會的確是有老子所說的大道形態的。或許這也是老子提煉出「道」這個哲理名詞的源頭,是老子再三呼籲回復原始社會的原因。至如三皇五帝時期,農耕逐漸發展,生產物資逐漸有了剩餘。也許只是最初的出於對長、上的恭敬而進行的奉獻,或者真是生產物資的剩餘促發了有意無意的貪婪斂聚,總之,生產物資開始向少數人手裡集中。自此,人類社會始有了人我之辨,有了多寡貧富之別。最初或許也不過是幾根鳥羽,幾張獸皮,幾許食物,到後來發展到蠶桑絲麻,陶瓷冶煉,直至金玉珠寶,即所謂的難得之貨。生產資料的積累剩餘,是人類生產力發展的體現,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但,同時也是造成人類貪婪搶奪、怨憤殺閥的源頭。因為物質的積累使人們產生了私有欲,難得之貨激發了人們的佔有慾,思而不能,爭而不得,豈會不出現詐偽害人的行為?「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思復……」強扭的瓜不甜,求不得就算了唄,卻仍要想盡辦法得到手,其他就可想而知了(不好意思,在此有意曲解古文了)。「碩鼠碩鼠,無食吾黍。……」應該是對不平等最直白的表露了。既然出現了不平等的現象,使人心浮動,社會開始顯現出亂態,統治者就不得不制定許多律條與規定約束屬民的行為舉止,也許這就是仁義道德出現的始源。這些問題我們能看到,我們的古聖先賢老子當然也能看得出,想得到,而且比我們這些自詡聰明的現代人想得更清楚、看得更明白。也許正是在古與今的對比中,老子發現了人們由不知私為何物,不知貪為何事,發展到擾攘爭奪,得手方安的滿腦子的私心慾望是因為知識的積累,物質的增加造成的,所以提出了「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的整改理論。而且或許老子也感嘆人心之積弊難改,世事難回,所以再三發出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的感慨。常言說「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是因為錦上添花只是再增加一些點綴而已,加得再多也覺平淡。現實生活中,人們之所以喜歡錦上添花,是為了他日能夠得到回報,得到更大的實惠和利益。而雪中送炭是救人之急,解人之困,完全是不求回報的愛心和同情,所以才能感動人,讓人心懷感激。環境不同,人們的心境和敏感程度也會有所不同,「飽暖思淫慾」,家境富足,諸事容易,要求和需要也會變得多而複雜,就是孝與慈都會顯得相對平淡。「家貧出孝子」,是因為生活的窘困使人更看重相依為命的親情 ,二十四孝的故事無一不是如此,平常人們講述的感人的親情故事也多半伴隨著貧窮、困難或災難的故事發生展開。很少在相安無事中體現的。之所以會出現「國家昏亂,有忠臣。」或「國難顯忠良」,是因為爭權奪勢者大多都是貪生怕死、只會作威作福的人物,太平盛世時,他們完全可以把自己偽裝成慷慨仁義的謙謙君子的模樣,就算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心慾望,他們也會找出盡量多的冠冕堂皇、合情合理的理由來遮掩其真實目的,一旦需要「將士用命」之時,他們自然會露出猥褻污穢的尾巴。古今雖有「一將成名萬骨枯」的說法,但這也恰恰證明了英勇戰士、忠臣良將甘願拋頭顱、灑熱血保家衛國的赤膽忠心。另一方面,世事離亂之時,人們也希望有能夠力挽狂瀾的英雄出現,救民於水火。縱觀中國歷史,有名的忠臣良將、帝王將相,都是在戰亂中產生的。之所以費這麼多的筆墨來解釋,是因為所有這一切都源於人類的一個「知」,而且是使世風日下,一瀉千里的「知」:由「大道廢,有仁義」的佔有慾萌芽,到「智慧出,有大偽」的爭奪詐偽,再到「國家昏亂,有忠臣」的假仁假義,至「六親不和,有孝慈」的至親至愛的互相猜忌,無一不顯示與人的知識與日俱增的慾望和邪惡對人的心理的侵襲和腐蝕,而且仍在一步步滑落。或許這也是莊子一再呼喊「掊斗折衡」,「掊擊聖人」的原因。這一切,真的是源於人類的知識的增長嗎?仔細思之,人的私心慾望日漸增長的原因與其說是源於知識的增長,不如說是源於人的利慾心的增加;與其說是源於人的利慾心的增加,不如說是源於人們的失去平衡的妄心妄想的心理意識。從這一點說,人的私心慾望與其說是知識的衍生物,不如說是愚的蠢動,是知能通聖的大智若愚人士之外的「整瓶不響,半瓶晃蕩。」僅學得一知半解便自以為高人一籌地大呼大喊驚賢惑愚的「愚蠢的聰明人」擾亂人間的結果。從這一點說,人要麼大賢大聖,能力大智大勇、智慧知行知止,絕不驚愚擾民;要麼什麼都不懂,渾渾噩噩,不知何為得,不知何為失,這樣也能做到相安無事。最怕的,就是我們這些自以為很聰明的人,學得了一點什麼學問,就自以為是地到處亂講亂說,惟恐天下不亂,惟恐天下人不知道自己,從來不考慮自己其實還有許許多多的問題和事物都還沒有想清楚,怎能向別人講清楚什麼?自己尚且被大千世界迷惑,在各種慾望與困惑中不能自撥,怎能師表於人?結果自然只會是事與願違,愈描愈黑,使更多的人陷入新的困惑迷茫。於是,我們看到,本是出於善意的仁義道德,三綱五常,諸子百家的理論,反倒成了擾亂世人心智的東西。原因就是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不可能對什麼事物都作出深入淺出透澈明了的分析,只能作一些懵懂大概的了解。常言說:「半懂不如不懂」,正因為這些半懂不懂的認知擾亂迷惑了我們的心智和眼睛,反倒使我們變成了沒頭蒼蠅,找不到門徑,不知道怎樣是對怎樣是錯了。再加上我們自身的需要和欲求,更使得是非對錯、善惡美醜的問題變得錯綜複雜,難知難辨。這就是為什麼古往今來那麼多道德教育理論仍無法遏制世風日下的趨勢的原委,其實質並非是這些理論錯了,而是因為我們人類本性里冥頑不化的自私自利使這些自己懂得的或不懂的道理走味變質,最終發生扭曲造成的——所學的知識、理論都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服務的。不是因為這個世界變化快,我們才不明白,而是我們根本不想改變自己,為這個世界做些什麼!
推薦閱讀:

做夢夢到前任是一種什麼體驗?
測測你是否有潛在人格分裂?
為什麼有的人總是自認為看透社會?認為社會的所有人都是為利所趨,向錢看齊?
避免打招呼的尷尬,或許可以這樣處理
致女兒書。

TAG:心理學 | 心理 | 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