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的形成、發展和衰落

漢族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經歷了傳說中三皇五帝治世的部落時代,夏、商、周、楚、越等族從部落到民族的發展過程,又經歷了夏、商、周、楚、越等族及部分蠻、夷、戎、狄融合成華夏民族的階段,最後於漢代最終成型的漫長而複雜的四個歷史階段。一、部落時代從約公元前5000年起,當今漢族的主體在黃河流域起源並開始逐漸發展,進入了新石器時期,並先後經歷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階段.據先秦文獻記載的傳說與夏、商、周立都的範圍推測,漢族的遠古先民大體以西起隴山、東至泰山的黃河中、下游為活動地區;主要分布在這一地區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這兩個類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認為即漢族遠古先民的文化遺存。伏羲,神農與黃帝被尊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氏是我國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王之一,所處時代約為新石器時代中晚期,他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發明創造了八卦,成了中國古文字的發端,也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歷史。他又結繩為網,用來捕鳥打獵,並教會了人們漁獵的方法,發明了瑟,創作了《駕辨》曲子,他的活動,標誌著中華文明的起始,也留下了大量關於伏羲的神話傳說。傳正月十六為伏羲氏生日,我國甘肅天水市(伏羲故里)有伏羲文化節。神農氏,又有一說即炎帝,三皇五帝之一,遠古傳說中的太陽神。傳說神農人身牛首,三歲知稼穡,長成後,身高八尺七寸, 龍顏大唇。農業的發明者,醫藥之祖,有「神農嘗百草」的傳說。《帝王世紀》云:「神農氏在位百二十年,凡八世:帝承、帝臨、帝明、帝直、帝來、帝哀、帝榆罔。」實際上炎帝神農氏應是新石器歷史時期的一個延長時間很長的部落氏族。炎帝神農氏即神龍氏族,龍祖中有飛龍氏、潛龍氏、居龍氏、降龍氏、土龍氏、水龍氏、青龍氏、赤龍氏、白龍氏、黑龍氏及黃龍氏,龍在中國政治、文學、藝術、習俗及信仰中都有鮮明的印跡,成為華夏民族的標誌。炎帝神農氏族崇拜神龍,與少典妃安登(亦稱女登)感神龍首生炎帝神農的創世傳說有關。黃帝(前2717-前2599年)少典之子,本姓公孫,長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軒轅之丘(在今河南新鄭西北),故號軒轅氏,出生、創業和建都於有熊(今河南新鄭),故亦稱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他首先統一中華民族的偉績而載入史冊。他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制衣冠,建造舟車,發明指南車,定算數,制音律,創醫學等,在此期間有了文字。黃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嫫母四位夫人。《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陝西武功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陝西寶雞清姜河)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這是中國歷史最早記載炎帝、黃帝誕生地的史料。因此,普遍認為炎黃二帝都是起源於陝西省中部渭河流域的兩個血緣關係相近的部落首領。後來,兩個部落爭奪領地,展開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兩個部落漸漸融合成炎黃部族,約在公元前2600多年以前,黃帝戰勝炎帝後,在今河北涿鹿縣境內,展開了與蚩尤部落的戰爭——涿鹿之戰,蚩尤戰死,東夷、九黎等部族融入了炎黃部族,華夏族的前身由此產生。蚩尤部落中一部分遷到北方,與葷粥(匈奴之別名)有族源關係。蚩尤部落中的南遷者,與苗民、三苗有族源關係。三苗來源呈多元性,除蚩尤遺裔之名,尚有黃帝縉雲氏之後,顓頊氏之後等。從關於蚩尤和三苗傳說的記述中,可以看到中華大地上,原始社會末期部落間由匯聚、爭戰、融合、遷徙待環節所構成的大規模的攪拌運動。這種攪拌運動造成了中華各族在起源形成階段就已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的狀況。 關於黃帝的傳說,則標誌著由母系氏族部落轉化為父系氏族部落(見父系氏族制),並已進入部落聯盟階段。傳說在黃帝之後相繼以禪讓方式為大部落聯盟首領的堯、舜、禹,被認為是黃帝的子孫   部落時代至黃帝崛起,北融、南合後成就了華夏族的初生。這是漢民族形成的第一階段。二、夏、商、周、楚、越諸族的相繼崛起公元前21世紀,中原地區的原始公社制時代走到了歷史的盡頭,階級社會已經出現在黃河中、下游平原的土地上。從公元前21世紀以後,相繼出現了夏(約公元前21世紀~前16世紀)、商(約前16世紀~前11世紀)、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年)幾個王朝。首先在黃河及其支流渭、汾、伊、洛下至河濟之間以及淮河支流汝、潁上游;繼而發展至淮河、泗水、長江、漢水的廣大地區。西周時,已出現華、夏單稱或華夏連稱的族名, 以與蠻、夷、戎、 狄相區別。公元前23至22世紀左右,夏民族在黃河中游、洛河流域的黃土地帶首先崛起。相傳夏部落在進入黃河、洛河流域以前,仍然處於原始社會的氏族公社制時代。血緣關係仍然是維繫人們的主要紐帶。據《史記·夏本紀》說:夏部落姒姓。共12氏族,即夏後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尋氏、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戈氏。他們以夏後氏為核心組成為一個有共同血緣的大部落。隨著生產力的變化和發展,到了大禹時期,青銅工具的出現和使用,對於夏民族崛起的意義是促使"以銅為兵"的灌溉農業經濟類型的形成,反映了夏民族形成的經濟基礎和政治條件都已成熟。在這種新的歷史轉折時期,禹劃九州,標誌著夏部落血緣關係向地緣關係轉化的完成,也標誌著夏民族的形成。由於社會發展的不平衡,當夏民族在黃河中游崛起之時,地處山東半島,奉鳥為圖騰的商部落還過著原始社會「居無定處」、《史記·殷本紀》。「不常厥邑」《尚書·商書·盤庚上》。的流動生活。但是,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商部落也毫無例外地走上了原始社會解體的道路。「相土烈烈,海外有截」《詩經·商頌·長發》。的記載就是一個信息。於是,本來臣屬於夏王朝的商部落,在商國家建立的過程中,「湯證諸侯」,《史記·殷本紀》。「十一征而無敵於天下」,《孟子·滕文公下》。最後在鳴條會戰中大勝滅夏,湯建立了一個新的奴隸制國家--商王朝。與此同時,商部落也完成了從血緣關係向地緣關係的轉化,而發展成商民族,崛起於黃河下游。與商滅夏一樣,居住在陝甘渭水上游的溱、沮流域之間,原來是商王朝部屬的周部落,重蹈商民族崛起的道路,在臣屬於商王朝的歷史條件下,完成了從原始社會向階級社會的過渡,重演了商滅夏桀一幕,在「克商」中建立了周王朝,(《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發展成周民族。夏、商、周三族在黃河流域相繼崛起之後,楚、越兩族在長江流域也相繼崛起。與黃河流域相比,長江流域社會發展的進程相對來說是比較緩慢的,由於國家還沒有出現,所以在相當的一個時期內,長江流域的各氏族、部落被人們稱「蠻」。而江漢地區的蠻,則被稱為「楚荊」,商時即有「維女荊楚」、「居國南方」(《詩經·殷武》)。之說。按照「從部落發展到民族」的一般規律,正處在階級產生、國家出現、民族形成前夜的「楚荊」,由於把戰爭變為一種正常的營生,而崇尚武功,他們在不斷向外發動戰爭中,迅速強大起來。而周成王封熊繹於楚,從一定的意義上來說,不僅奠定了楚開國之基,也是楚民族形成的一個標誌。越民族的形成是從於越突起開始的。分布在江浙到兩廣或雲貴高原這一弧形地帶的百越集團,終因社會發展的不平衡而長期處「百越雜處,各有種姓」《漢書·地理志》注引臣瓚所言。的狀態。但是,由於歷史的機遇和地域位置的優越,商、周之時,與中原諸民族鄰接的百越在江浙的一支--于越突起,開始了形成為民族的歷程。吳、越國家的建立,反映了于越原始社會的瓦解和崩潰,也標誌著于越各部落血緣關係向地緣關係轉化的完成。從夏、商、周、楚、越諸民族相繼崛起,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古代民族形成和發展史上此起彼伏的雄壯一幕,是他們譜寫了漢民族形成的第二階段。三.華夏民族在大融合中鑄成作為歷史上發生的東西,民族與其他事物一樣,也是不斷發展著,變化著。從部落發展成民族的夏、商、周、楚、越諸族作為原生民族,在周王朝的統治下從春秋到戰國,民族關係發生大變動、大發展。這時,夏、商、周、楚、越諸族發展、變化的主要形式就是互相往來,互相滲透,互相吸收,出現了民族融合的大趨勢。春秋時期的民族大融合,首先是在夏、商、周三族之間進行的。例如晉惠公「作州兵」,就打破了西周以來軍隊組成的規定,說明「國」與「州」對立的消除,而州人本是被周征服的「庶人」,又表明晉國內各民族之間的鴻溝已逐漸填平。春秋民族大融合,還擴張到部分蠻、夷、戎、狄之間。例如《國語·周語》說:周襄「德狄人,將以其女為後。」《左傳》庄公二十八年說:晉獻公「娶二女於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春秋時赫赫有名的重耳本身就是一個混血兒,不僅如此,重耳逃難到狄時,「狄人伐咎如,獲其二女叔隗、季隗,納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鯈,叔劉」。《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咎如是赤狄的別種,重耳又與狄人通婚。還有東夷族須句國人成風是魯喜公之妾;赤狄別種路子嬰兒的夫人是晉景公的姐姐。而周民族的晉國人與戎族的秦國人聯姻,更表明春秋時包括部分蠻、夷、狄、戎在內的民族界限也被打破。所有這些會合在一起,形成了春秋時期民族大融合,於是一個非夏非商非周非楚非越,又非蠻非夷非戎非狄次生的新民族--華夏民族誕生了。華夏民族,在先秦典籍中多稱為「夏」或「諸夏」,又稱為「華」或「諸華」。孔子視「夏」與「華」為同義詞,所謂「裔不謀夏,夷不亂華」。《左傳》定公十年。《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說:「楚失華夏」,是關於「華夏」一詞的最早記載。此後,「華夏」遂成為春秋時以夏、商、周三族及夷為主源,部分蠻、戎、狄為支源融合形成的新民族的族稱。戰國時期的民族融合以更深的程度、更廣的範圍、更快的速度繼續進行著。在南方的楚國,春秋以後,楚國縱橫於漢水、長江流域一帶,經八百餘年的擴張經營,文明程度越來越高,民族之間的融合也越來越深,最典型的莫過於屈原的《天問》一例,《天問》是就廟宇中描繪著古史的壁畫而發的。當時楚國的畫工如此熟悉中原地區的歷史,足見民族融合的深廣了。在東北方的燕國,到戰國時已成為雄據東北方的強國,燕將秦開曾作人質於東胡族,回國後率軍打敗東胡,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等東郡,大大擴展了燕國的領土。燕對遼河流域的開拓,不僅奠定了古代中國在東北的疆域,也使遼河流域各民族融合成華夏民族的又一個支系。在北方的趙國,戰國後期是僅次於秦的強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史實,不僅是戰國時期民族融合的實例,而且是華夏文化吸收北方少數民族文化的明證。在西北的秦國,是戰國時代的後起之秀,本是犬戎的一支,而非「諸華」族。因護送平王東遷有功,秦襄公始列為諸侯。在春秋戰國之交,秦與西方諸戎族展開了激烈的搏鬥,「遂霸西戎」(《史記·秦本紀》),成了西方各民族融合的中心。公元前395年商鞅變法後,秦後來居上,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不僅打敗了韓、越、魏三國,而且先後兼并了周圍的少數民族,增設了黔中郡、巫郡、南郡、南陽郡、三川郡、太原郡等。昔日西部落後的戎族國家,成為西部民族融合的中心,一躍而成為華夏民族的骨幹和核心。從春秋到戰國民族大融合的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到,繼夏、商、周、楚、越諸族相繼崛起的此起彼伏的中國古代民族形成和發展史上雄壯的一幕之後,在中國古代民族形成和發展史上又演出了波瀾壯闊的民族大融合的一幕。一個嶄新的民族--華夏民族,在民族大融合的熔爐中鑄成,分別形成了東以齊、西以秦、南以楚、北以趙、燕為代表的四個大支系,為統一的漢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這是漢族形成的第三階段。

7樓

四.漢族在大一統中形成在春秋戰國民族融合的熔爐中鑄成的華夏民族是一個分散的,不統一的民族,生產力水平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所有這一切,集中到一點,就是要求有一個統一的政治中心。經過變法後越發強盛的秦國迎來了它雄才大略的帝王--秦始皇。他用十年時間統一了六國,結束了諸侯割據紛爭,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中央集權大一統國家--秦王朝。在大一統中,華夏民族也從分散走向了統一。秦王朝建立後,秦始皇採取了推行郡縣制,統一貨幣、度量衡,推行「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等一系列的措施,統一和穩定了華夏民族。正是由於秦始皇的這些「大一統」的措施使得華夏民族更加確定地成為一個穩定的民族共同體,但是這個帝國缺乏統治經驗,商鞅變法時說「三代不同禮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知者做法,愚者制焉,而不肖者拘焉」,秦因酷法而強盛,但統一後的秦王朝也因酷法而消亡。漢王朝是中國歷史中的第二帝國。這個帝國創生於農民起義。其創業君主劉邦是一個出身草莽行跡近乎無賴與遊俠(現代黑社會)之間的邊緣人物。由於一種政治和階級的包容性,他的集團具有較為寬泛的社會基礎,乘動亂紛爭之際,終於取得全國政權。  但這個新皇朝幾乎不具有法理和意識形態的任何正統性。因此這個帝國在開創之初就陷入了極端不穩定之中。自高帝、呂后至文景的五十年間,內部變亂不斷。外部則匈奴交侵,社會深隱危機之中。直到漢武帝的降生,這位班固稱之為「雄才大略」的人物,才為這個皇朝開闢了嶄新的局面。 漢武帝塑造主流政治意識形態,規劃制度,招攬人才,改革內政,建立幣制與財政,決戰匈奴,拓展外交,不僅重新奠定了漢帝國的制度基礎,而且其宏謀遠慮為此後直到清皇朝兩千年間的中國君主法憲制度提供了一整套相當穩定而成熟的模型和範式。政治上,漢武帝創設了刺史制度,把全國分為十三州部,實行「編戶齊民」;經濟上,漢武帝接受桑弘羊建議,頒行均輸法、平準法,以京師為中心,建立了全國範圍的商業網,商品流通大大發展;文化思想上,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使儒學發展成了經學,取得了占統治地位的優勢。所有這些,表明西漢時中央集權大一統國家更集中、更強大,使統一成了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使華夏民族完成了向漢族的發展和轉化。華夏民族發展、轉化為漢族的標誌是漢族族稱的確定。華夏民族統一於秦王朝,其族稱曾經改稱為「秦人」,西域各國就有稱華夏民族為「秦人」的習慣。但是秦王朝短命的國運,使「秦人」的稱呼很快被人們遺忘了。而漢王朝從西漢到東漢,前後長達400多年,為漢朝之名兼華夏民族之名提供了歷史條件。另外,漢王朝國勢強盛,在對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稱漢朝的軍隊為「漢兵」,漢朝的使者為「漢使」,漢朝的人為「漢人」。於是,在漢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鮮、服西南夷、收閩粵南粵,與周邊少數民族進行空前頻繁的各種交往活動中,漢朝之名遂被他族稱呼為華夏民族之名。呂思勉說:「漢族之名,起於劉邦稱帝之後。」(《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2頁)呂振羽則說:「華族自前漢的武帝宣帝以後,便開始叫漢族。」(《中國民族簡》,三聯書店1950年版,第19頁。)總而言之,漢族之名自漢王朝始稱。從華夏民族向漢族發展、轉化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繼華夏民族在春秋戰國民族大融合的熔爐中鑄成之後,又演出了民族形成和發展史上氣貫長虹的一幕。從此以後,漢族就以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躋身於世界民族之林,屹立在世界的東方,這就是漢族形成的第三階段。

8樓

四【漢民族的發展和衰落一】漢族一出現於世界,便以世界歷史上獨一無二的穩定性,少有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開始了世界民族史上最宏偉、最頑強和最苦難的民族發展歷史進程。東漢以後,中原大亂,中央集權的國家四分五裂,到處是割據,到處是紛爭戰亂。在大分裂、大混戰、大動蕩之中,中原對外族的抵禦力量降低到最低點,北方匈奴、鮮卑、氐、羌、羯、烏丸紛紛進入中原,江漢地區的部分蠻族也湧進中原,在中原地區形成漢族與匈奴、鮮卑、烏丸、氐、羌及蠻族交錯雜居的局面。邊疆各族在華北地區立國後,互相混戰,對北方漢人進行殘酷的高壓統治,匈奴、羯等族軍隊所到之處,屠城掠地千里。(如《晉陽秋》殘本所稱的「胡皇」石勒一次就屠殺百姓數十萬,諸晉史中也有大量屠殺記錄,屠殺在數個州開展),血腥屠殺和殘酷的民族壓迫,北方漢人銳減至六七百萬,造成赤地千里的景象;人口的大量減少,土地的大量荒蕪,傍之虎狼等野獸成群出現繁殖。當時「北地滄涼,衣冠南遷,胡狄遍地,漢家子弟幾欲被數屠殆盡」。到冉閔滅羯趙的時候,北方漢人只餘下四百萬左右(一說胡漢合計,存疑。)(西晉總數在800萬戶,4500萬口左右王育民的《西晉人口蠡測》,葛劍雄也研究過西晉的人口,認為西晉有3500萬人口,多數在北方),後冉閔頒布殺胡令,北方漢人遠至隴西群起響應,數百萬胡人被中原人們驅逐氐、羌、胡、蠻等各民族數百餘萬,返還隴西或河套等地的家鄉,九大石胡甚至遷回中亞。返遷途中各不同民族的胡人相互進攻掠對方,甚至人肉相食,十個人中僅有二三人能成功回去。這時胡人數量大減,民間漢人恢復增長。胡人見識了漢人血腥報復的可怕,不得不向漢人尋求合作,漢人從事農耕,胡人則充軍打戰,這才開始了和睦共處。邊疆各族在華北地區立國後,互相混戰。各國的統治者為了維護政權的穩定也發展教育。但相對於已經有著高度發展的漢文化,各國的的文化無疑是很落後的,這促使北方各族接受漢文化,對於民族融合產生了積極意義。在這些國家中,以前秦(氐族)和後秦(羌族)的文化最為興盛,其次則是鮮卑慕容氏建立的前燕及後燕。此外,漢族張軌、李皓所建立的前涼和西涼,更是當時的文化中心,史稱「河西文化」。五胡時期,北方漢族民眾大量南遷,截至劉宋為止,南渡人口約共有90餘萬,在長江及珠江流域形成漢族與蠻、俚、僚等南方少數民族或部族交錯雜居的局面。在漢唐宋時期的東亞文化圈中,漢族文化是最高的,所以無論是征服還是被征服,外族人最後都只能接受漢文化,不接受就只能被趕出這片土地圈,或邊緣化。五胡亂華,草原文明第一次征服了北中國,但很快同樣保有草原文化的北方各族開始分化最明顯的就是鮮卑和羯(同樣保有食人,殉葬等習俗)主動接受漢-華夏文化的鮮卑(北魏孝文帝改革)很快融入漢族只是姓氏上可以看出異族源頭(長孫,元,尉遲,呼延等等)鮮卑人也被稱為東方的法蘭克人(同樣是接受被征服民族文化,放棄本族文化,不過法蘭克人接受的是希臘-羅馬文化),而羯族頑固的不接受漢化(仍然堅持食人等習俗)結果幾乎被滅族(只有少量接受漢化的人在陝西)。馬克思說:文化低的民族征服文化高的民族,文化低的民族不自覺的會採用文化高的民族的文化。文化高的民族征服文化低的民族,低文化的民族會自覺的採用文化高的民族的文化。誠如斯言。是以,在五胡亂華後,漢族就不在是以血統和地緣來吸附、凝聚的民族,而是以文化認同、先祖認同為中心。唐代與突厥的戰爭中願意接受華夏文化的東突厥很快稱為了漢文化的忠實保衛者(去看看初唐-中唐有多少著名將領姓阿史那就知道了,不願意漢化的西突厥走上了匈奴的老路-西遷。在中亞西突厥接受了阿拉伯文明建立起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與之成為鮮明對比的是吐蕃、西域。吐蕃為了與唐對抗引進印度文明(蓮花生、密宗、佛教的引入形成藏傳佛教)藏至今保有鮮明的民族特點。西域則是由於阿拉伯文明的入侵和坦羅斯戰役的失敗,唐中後期的衰落造成中亞(西域)的伊斯蘭化。

一場安史之亂,讓唐朝損失了慘重,也丟失了西漢以來苦心經營的河湟和西域。蘭州、會州等絲綢之路上繁華的大都市,成為豺狼出沒的廢墟,而這些唐朝出名的產馬地,在晚唐、五代和北宋初年也再也沒能向中央王朝提供戰馬——在那個時代,戰馬與今天的坦克一樣對一個國家的陸軍至關重要。   趙匡胤就是從唐、五代的君王手中接下這樣一個邊疆戰亂頻繁的爛攤子的。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北宋消滅了最後一個割據政權——北漢,基本上恢復了唐朝後期的疆域。但是它的北界已經退至今山西的河曲、岢嵐、原平、代縣、繁峙和河北的阜平、滿城、容城、霸州市及天津市區一線。這篇文章要重點說說趙匡胤和他的兒孫在西北和西南的作戰。實際上,直到飽受詬病的宋徽宗時期,北宋一直在努力收復唐代的領土。沒有他們的戰功,今天的中國就不會有蘭州、西寧這兩座大城,西部邊疆的格局也將與今天大相徑庭。宋朝是儒家文明的巔峰時期,儒家作為一種文化,不是一種武功,他反對殺伐,但他文明卻不文弱,恰恰相反,長期受到儒家溫良恭儉讓教化的人民在平時最溫和,並不熱衷於侵略別國,但是當他們面對野蠻的入侵,那種從內心深處迸發出的力量,卻是人類自古以來最偉大的力量,遺憾的是,隨著滿清入關,將儒家殺盡,重新打造了犬儒集團軍號稱儒家傳人,現代人承接清朝的印象,以為儒家自古都是清儒的形象,所以很容易接受「弱宋」的欺騙。宋朝時期,漢族不管是文化經濟還是科學技術都的發展到了一個頂峰,人口一度達到一億以上,但由於蒙古的強勢崛起,漢民族及其文化都遭到了嚴重的打擊,現在很多人都認為宋朝時個軟弱的朝代,但你仔細查看宋朝就知道,他的敵人有多少,排除內部起義,光是外部敵人,從遼到西夏,隨後又是強大的金,對外的戰爭從來就沒有停歇過,而長期戰爭意味著什麼,讀過歷史的朋友應該不會不知道,但即使這樣的情況下,蒙古滅宋也是花了最長的時間,想對於同時期被蒙古滅掉的其他國家一對比,是不是弱宋一眼即明。有心去查一下歷史宋是歷代王朝,唯一能夠10萬步兵打10萬騎兵的。崖山海戰後,宋朝滅亡,大批官宦士子和軍民投海自盡,南宋雖然覆沒,但輸得是這樣的悲壯,這樣有節烈之氣,勇士們面對外族入侵和壓迫,拚死抵抗,為爭取民族生存、自尊、自衛而英勇獻身,義無反顧,閃耀著愛國主義的「崖山精神」,即中華民族精神。崖山精神,春秋大義,鼓舞后人。然而,漢族和漢文明無疑在這次海戰後隨著大批文化者的投海而進入衰弱期。蒙古人征服中國後,上層是抗拒漢化的。經濟上要改農田為牧場,文化上藏傳佛教取代當時漢文明的周禮-儒家文化。從蒙古滅宋到明朝的建立,期間起義不斷,元不到百年即滅亡。明朝是漢人建立的最後一個王朝,有人說明朝時中國繼周朝、漢朝和唐朝之後的盛世(黃金時代),史稱「治隆唐宋」、「遠邁漢唐」。明初天下大治,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一個接一個,一派盛世景象。至明英宗幼年即位時,朝中有「三楊」楊溥、楊士奇、楊榮主持政局,「海內清平,萬邦來朝」。1442年後,宦官王振開始擅權,1449年發生震驚天下的土木堡之變。明英宗的弟弟景泰帝果斷任用于謙擊敗瓦剌,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後又經歷景泰、天順兩朝的經營恢復,國力有所回升,到明朝中葉孝宗時期再次大治,此時政治清明,民生安康,對外復立哈密等衛,歷史上稱為「弘治中興」。但經歷過元朝的荼毒後,漢文化走向低谷,明初洪武誅殺開國功臣後,君主專制空前加強,承襲至唐宋的監察制度(御史台)都察院系統,各道言官有風聞奏事之權(漢文明各朝不殺言官是共識),到後期淪為黨爭利器;有世界上最大的特務機構--錦衣衛,他們直接聽命於皇上,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親國戚,並進行不公開的審訊;部分功能形同漢代的監察官司隸校尉和現代的憲兵、國家***及總統府參軍長。也有參與收集軍情、策反敵將的工作,類似於今天的CIA,如在萬曆朝鮮戰爭中收集了大量的日軍軍情。古人慣以朝廷鷹犬暗稱呼錦衣衛與東廠、西廠、內行廠。由於錦衣衛是由皇帝直接管轄,朝中的其他官員根本無法對他們干擾,因而使得錦衣衛可以處理牽扯朝廷官員的大案,並直接呈送皇帝。所以,朝中官員多畏懼錦衣衛。而且明朝特務機構使上至藩王宰相,下至平民百姓,都處於監視之下,稍有拂逆,便家毀人亡(存疑)。錦衣衛擁有特權,無形中令他們可胡作非為、貪贓枉法而又得到了皇帝的「屏障」保護,造成了社會的混亂不堪,有人說明之亡於廠衛之亡。也有人認為,崇禎時期,錦衣衛許可權大為削弱,所以導致官場腐敗變本加厲,間接引起大明朝的滅亡。明朝後期,禮教鬆弛,世俗文化崛起,李贄等「異端」思想家出現,市民力量的壯大和市民鬥爭的興起,政黨政治初見端倪,資本主義萌芽,閩粵地區初步的海洋文明雛形和海權意識覺醒,耶穌會士訪華開啟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大門,可以說晚明時期具備了向近代社會轉變的一切條件,在外部作用的催化下(如繼續擴大中西交流)完全有可能像日本明治維新那樣實現現代化。可惜這一切全被滿清的入侵打斷了!!!大明,無漢唐之和親,無兩宋之歲幣,天子御國門,君主死社稷。該當為後世子孫所敬仰。就整個民族來說,明朝是漢民族的一次復興,一次絕唱。

【漢民族的發展和衰落二】1616年(明萬曆四十四年,後金天命元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建國稱汗,國號大金,史稱「後金」。1636年(明崇禎九年,清崇德元年),清太宗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李自成的大順軍攻佔北京,明朝滅亡;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清攝政王多爾袞指揮清軍入關,打敗大順農民軍;同年清順治帝遷都北京,從此清朝取代明朝成為全國的統治者。入關後20年時間裡,清朝先後滅亡大順、大西和南明等政權,基本統一全國。清朝在入關以前漢化就已經很深,得到全國政權後依然頑固的堅持八旗制度、滿漢不婚、騎射弓馬以求保有本民族特色,但由於滿族本身文化的落後,導致不得不又學習先進的漢族文化,但他們無疑給所有野蠻征服文明的部族上了深刻的一課,對於漢文明的接收,清朝統治者是有選擇與主觀性的,他們一方面需要漢文明來讓人認同他們統治這廣闊的土地,另一方面,他們從骨子裡是自卑的,他們極端的恐懼漢人的創造力和智慧,因此拚命的壓制新思想和新的文化成果。而這恰恰是對漢文明的毀滅性破壞。一方面是形式上的繼承了儒家思想,卻拚命的誇大儒家思想中關於忠君的教條,是儒家徹底變異成一種赤裸裸的奴性思想。重認同和教條,忽視創造,忽視思考,只圍繞著義理,考據,辭章這些形式問題翻來覆去的研究(這點和現在的漢服吧很像),新思想被徹底扼殺在了萌芽之中,同時,清朝大力推行剃髮易服政策、大興文字獄,在乾隆朝時更是耗時十年編撰四庫全書,以達到寓禁於徵的目的。

t發y服政策,通過暴力手段強迫長期居住在中原地區的漢族人改變傳統髮飾和服裝而採用少數民族的髮飾、服裝,歷史上五胡、吐蕃、遼朝(契丹)、西夏、金朝都下過剃髮易服的命令。但清朝範圍最大、堅持最久、衝突最多、影響最大,也是最成功的,所以「t發t服」一般特指清朝初年的「t發令」。是指清初時期滿洲統治者規定蒙古族(不包括厄魯特蒙古)、漢族以及其它南方少數民族改剃滿洲髮型的政策。不是所有人都要變更服飾:厄魯特不用,朝鮮人不用,維吾爾族四等以上伯克才要,藏族就只有藏軍需要。漢民族的髮式、衣冠到這時候,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她集中凝結著漢民族的文化傳統與民族精神!t發、y服其實就是從精神、文化上滅族

文字獄是指封建社會統治者迫害知識分子的一種冤獄。皇帝和他周圍的人故意從作者的詩文中摘取字句,羅織成罪,嚴重者會因此引來殺身之禍,甚至所有家人和親戚都受到牽連,遭滿門抄斬乃至株連九族的重罪。文字獄歷朝皆有,最早見於《漢書》--司馬遷的外孫楊惲因《報孫會宗書》令「宣帝見而惡之」,而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判處楊惲腰斬。三國魏末嵇康因寫作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令執政者司馬師「聞而惡之」,而被斬於東市。北魏「國史之獄」. 北宋「烏台詩案」等但以其所造成的影響和殺戮,以清朝為最,據記載,僅庄廷鑨《明史》一案,「所誅不下千餘人」。從康熙年間到乾隆年間,就有10多起較大的文字獄,被殺人數之多可想而知。其目的在於壓制漢人的民族反抗意識,樹立清朝統治的權威,加強中央專制集權,這種文化專制政策,造成社會恐怖,從而禁錮了思想,摧殘了人才,嚴重阻礙了漢文化的發展和進步。「剃髮易服」政策早已退出歷史舞台,然而它的影響一直延續到今天。它與文字獄一起保證了清朝近300年的統治 。

《四庫全書》是乾隆皇帝在「文字獄」的背景下親自組織的中國歷史上一部規模最大的叢書。1772年開始,經十年編成。叢書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據文津閣藏本,該書共收錄古籍3503種、79337卷、裝訂成三萬六千餘冊,保存了豐富的文獻資料,但編纂過程毀書則更多。其中保存了中國歷代大量文獻。所據底本中,有很多是珍貴善本,如宋元刻本或舊抄本;還有不少是已失傳很久的書籍,在修書時重新發現的;也有的是從古書中輯錄出來的佚書,如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的書有385種。《四庫全書》的編纂,無論在古籍整理方法上,還是在輯佚、校勘、目錄學等方面,都給後來的學術界以巨大的影響。但是,《四庫全書》畢竟是乾隆皇帝以「稽古右文」為名,推行文化專制政策的產物,乾隆借纂修《四庫全書》之機向全國徵集圖書,貫徹「寓禁於徵」的政策,對不利於清朝統治的書籍,分別採取全毀、抽毀和刪改的辦法,銷毀和篡改了大批文獻,先後銷毀圖書24次,焚書538 種,13862卷,其他經抽毀刪改過的書不計其數(見叢書)。《四庫全書》突出了儒家文獻和反映清朝統治者「文治武功」的文獻,把儒家著作放在突出的位置,例如一些順服於滿清統治的漢人如湯斌等人的著作受到重視,而黃宗羲、呂留良、顧炎武等一些與湯斌同時代卻有骨氣的文人著作則受到打擊和禁毀。把儒家經典放在四部之首,把一般儒家著作放在子部之首;輕視科技著作,認為西方現代科學技術,是「異端之尤」,可以「節取其技能,禁傳其學術」。除了農家、醫家和天文演算法類收錄少數科技著作之外,一般科技著作是不收錄的;排斥了有民主色彩或敢於批評儒家思想的文獻及戲曲和通俗小說如宋元雜劇、話本小說、明代傳奇等。《四庫全書》禁止收錄之書書目多達2855種,與《四庫全書》所收錄的3461種相差無多。最荒誕的是《大義覺迷錄》,當年雍正年間發生曾靜謀反案,後來曾靜「悔過自新」,雍正帝命其將悔過書寫成《大義覺迷錄》,然後到全國各地巡講,現身說法朝廷多麼好多麼英明,痛斥自己誤入邪教歧途。雍正帝還親自頒詔要求朝廷上下、地方官吏人手一冊。然而到了乾隆年間修四庫全書時,這本書立刻被禁毀了。

幾百年的思想禁錮,這時的漢文化的已經衰弱到幾近消亡,儒學中自尊尚武的精神不再存在,剩下的只有奴性、麻木、獻媚,當西方的堅船禮炮轟開中國的大門時,有識之士紛紛把目光投向西方、日本等地方。留學、求變、尋找出路..1898年(農曆戊戌年)以康有為為首的改良主義者通過光緒皇帝所進行的資產階級政治改革,是中國清朝光緒年間(1898年)的一項政治改革運動。主要內容是: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等。這次運動遭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的強烈反對,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發動政變,光緒被囚,維新派康有為梁啟超分別逃往法國和日本。譚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殺害,歷時僅一百零三天的變法終於失敗。因此戊戌變法也叫百日維新。1911年辛亥**後中國長達兩千年之久的君主專制制度終於結束,然則這時的中國已經沒有多少漢文化保存,失去了文化傳承的漢族越來越虛弱,沒有民族自豪感,在自卑與自大間徘徊,怕事(怕得罪人)、愛面子、責任感薄弱、優柔寡斷、看客心理、八卦、富「個體」之獨立性,而乏「群體」之獨立性(當沒有領導者時一盤散沙)、武斷、虛偽、不行動,民權主義、極端主義、世界主義、家族主義和宗教主義你能想的到的主義在這裡都找的到,這個民族,正在走向消亡。。

馬褂旗袍之類的不是中國漢族的民族服飾,而且很多南方少民的服飾也不是現在這樣的(歷史就不說了怕封)而是這樣的

大家有多少人知道漢服不是漢朝的服裝而是漢族的服裝的

大家有多少人知道三國時期的人是這麼吃飯

這裡有多少人知道戰國人是這麼穿衣服的

大家有多少人知道中國的刀是這樣的

大家能從這張圖裡看到唐宋之前的人生活是什麼樣的?還有多少人知道中國的盔甲是這麼帥的

又有多少人體會到他的痛苦

又有誰知道唐刀分四類 儀刀 障刀 橫刀 陌刀(橫刀是唐朝官兵佩戴最多的刀,而且是現在人們普遍人為地唐刀,刀的前端跟菜刀一樣的直面切口)

不得不承認(建議國人應該謙虛)日本人繼承了華夏的一部分技術(還有一些傳統)!

明朝人 造的冰箱 (一會給你們看看戚繼光造的坦克,復原的)看看中國人的皇帝(怎麼就6個?)

大家猜猜世界第一平頭是哪個國家的人?

有人說這是古代中國盔甲

古時漢人的夏天穿著打扮

其實真實的古中國盔甲是這樣的

元明摹本 唐 閻立本《鎖諫圖》 局部 美國弗利爾美術館圓領,短袖 長款T恤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這話一點不假

古中國神話人物還有哪些雕刻當今還剩下多少,滿清禁書留下的四本還都是名著(雖然有讓漢族內鬥的精神)

光復原盔甲沒有用啊 還沒有歷史記錄的實惠 頭盔完全跟復原的倆碼事!為什麼要有意埋葬那些古代技術?


推薦閱讀:

天蠍座:如你面對有關家居或家庭問題,8日的滿月會突然帶來解決方法,但你必須儘快行動。土星形成美麗的角度,顯示你若作出選擇會得到永久和多元的滿足感。雙魚座:2月將會好事連連。情人節的周末和22日的滿月日
體系形成時期:從春秋到秦漢(公元前770~公元220年)
《周易》的形成過程
擦亮巡視利劍 形成強大震懾(砥礪奮進的五年·全面從嚴治黨)
太極圖的形成註定太極拳的產生

TAG:漢族 | 發展 | 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