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錐體束受損,但巴氏征陰性,如何解釋?

Babinski 征(巴氏征)是神經科最重要的體征之一,神經科醫生臨床工作中每天都要與之接觸,對它再熟悉不過,但實際上並不是每位神經科醫生都了解 Babinski 征,而如何正確地檢查和判斷 Babinski 征的結果也頗具學問,今天我們一起聊聊有關 Babinski 征的那些事兒。

1

Babinski 征的發現過程

早在 16 世紀初葉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著名畫家拉斐爾在其油畫《聖母子與聖徒》中就描繪了嬰兒身上的巴彬斯基征(圖 1),但當時醫學界對這一體征還一無所知。

圖 1 拉斐爾的油畫《聖母子與聖徒》,當聖母將手置於聖子足底外側時,聖子的踇趾上翹

1896 年 2 月在巴黎生物協會的學術會議上,時任 La Pitié 醫院神經科主任的 Joseph Babinski (圖 2)報告了他的臨床觀察研究:

健康人、偏癱幾天和偏癱幾個月後的病人對足底刺激的反應不同;健康人足底刺激後踇趾跖屈,而偏癱病人偏癱側足底刺激後踇趾背伸,藉此可以區分器質性疾病和癔病的患者。

圖 2 Joseph Babinski

通過這篇只有 28 行的論文,Babinski 確立了足底刺激後踇趾背伸和錐體束功能障礙之間的關係,他將這種足底皮膚伸肌反射稱為「踇趾現象(toe phenomenon)」。

1898 年 Babinski 又對此進行了補充:「病人踇趾的反應取決於足底受刺激的區域,刺激足底外側時踇趾背伸反應最明顯,出現這種體征即可排除癔病」。

5 年後 Babinski 再次對該體征進行了補充:「刺激足底後踇趾背伸伴其餘足趾外展」。此後 10 年內全世界發表了 30 余篇學術論文證實了 Babinski 的發現,該體征也被命名為「Babinski 征」。

除了經典的足底刺激方法,全世界的神經病學家又陸續提出 30 多種刺激不同部位引出 Babinski 征的手法,這些稱為 Babinski 征的等位征。

其中比較著名的有 Chaddock 征(自後向前輕劃足背外下緣)、Oppenheim 征(拇指和示指沿脛骨前緣用力自上而下推移)、Gordon 征(用力擠壓腓腸肌下段)(圖 3)。

1966 年還發現冷刺激足底也可有效地引出 Babinski 征。和 Babinski 征一樣,這些等位征陽性也提示錐體束損害。

圖 3 Babinski 征及常見等位征的刺激部位,紅箭頭 Babinski 征,藍箭頭 Chaddock 征,綠箭頭 Oppenheimer 征,黑箭頭 Gordon 征

2

Babinski 征的 8 個要點

檢查方法

(1)受檢者平卧床上,暴露整條腿;

(2)告知受檢者你將要劃其足底,囑受檢者儘可能放鬆下肢肌肉,可通過與患者交談分散其注意力;

(3)檢查者用一隻手抓住受檢者的踝部固定足或將其抬高,另一隻手用竹籤或其他鈍物劃其足底;

(4)檢查時自足跟沿足底外側緣緩慢向前劃至小趾跟部再轉向足底內側。剛開始時力道可以較小,如果結果陰性可以增加力道。

生理學基礎

正常人用力劃足底會引出下肢「屈曲協同」反應,這是肌肉的自發性收縮,可使下肢回縮以離開傷害性刺激。Babinski 徵實際上是一個多突觸淺反射,反射弧是由脛神經中的傳入和傳出纖維,以及脊髓 L4~5 到 S1~2 節段組成。

在新生兒可以見到完整的下肢屈曲協同動作,闊筋膜張肌收縮屈髖,大腿後側肌群收縮屈膝,脛前肌收縮屈踝,踇長伸肌收縮使踇趾背伸。

隨著神經系統的發育,1 歲時上運動神經元通過錐體束對屈曲協同反射,尤其是踇長伸肌成分的下行抑制作用日漸完善,踇趾伸展被局部的皮膚踇趾屈曲反射(類似於腹壁反射)所代替,導致足底受刺激時踇趾跖屈。

因此,在健康成年人,當足底受到足量刺激時,儘管仍可見屈曲協同動作的其他成分(屈髖屈膝屈踝),但嬰兒期出現的踇趾背伸為踇趾跖屈所替代。

上運動神經元功能障礙的病人皮膚踇趾屈曲反射降低(類似於上運動神經元病變導致腹壁反射降低),對踇長伸肌激活的抑制作用被釋放。

因此,當足底受到足量刺激時,與下肢屈曲協同反應的其他成分(屈髖屈膝屈踝)同步出現的是踇趾背伸,這就是陽性的 Babinski 征。

Babinski 征陽性的情況

Babinski 征陽性通常提示錐體束病變,除此外,還可見於嬰兒(1 歲以下)、深睡眠、昏迷、全身麻醉、癲癇發作後狀態、電休克治療後、低血糖,以及酒精中毒等。

由於上運動神經元病變時 Babinski 征很少單獨出現,所以應結合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和肌無力等其他 UMN 損害的體征綜合判斷。

但當錐體束損害合併下運動神經元損害時,肌張力可降低,腱反射也可消失,Babinski 征也可不明顯,如肌萎縮側索硬化、維生素 B12 缺乏和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 3 型等。

結果的判定標準

Babinski 征的正常反應是屈髖屈膝屈踝,所有足趾跖屈;而陽性反應為屈髖屈膝屈踝,但踇趾背伸伴其餘各趾呈扇形散開(圖 4)。

圖 4 Babinski 征正常反應(左圖)和陽性反應(右圖)

在判定 Babinski 征的結果時,應牢記以下 3 點:

(1)踇趾上翹必須是由踇長伸肌收縮引起時才是病理性的;

(2)踇長伸肌收縮只有與其他屈曲協同反射活動同步發生時才是病理性;

(3)真正陽性的 Babinski 征應具有重複性。

Babinksi 征陽性的類型

(1)真 Babinski 征:包含伸性跖反射的所有成分,屈髖屈膝屈踝,踇趾背伸伴其餘各趾呈扇形散開;

(2)最小 Babinski 征:僅有闊筋膜張肌和大腿後側肌群收縮,可通過觸診大腿證實;

(3)自發 Babinski 征:錐體束廣泛損害時,被動屈髖屈膝,或者被動伸膝,即可引出陽性 Babinski 征;

(4)交叉/雙 Babinski 征:雙側大腦或脊髓病變時,刺激一側足底時可引出雙側 Babinski 陽性反應;

(5)強直 Babinski 征:表現為足趾伸肌緩慢、長時間的收縮,見於額葉和錐體外系同時受累的病人;

(6)亢進的 Babinski 征:表現為屈肌或伸肌痙攣,屈肌痙攣見於脊髓上或脊髓水平雙側 UMN 病變,伸肌痙攣見於雙側皮質脊髓束病變而後柱功能保留的病人。

類 Babinski 征

(1)假 Babinski 征:手足徐動症或舞蹈病患者,由於肌張力障礙可引起足趾背伸;

(2)反跖反射:足趾的短屈肌癱瘓,或屈肌肌腱被切斷,即使無上運動神經元損害也會出現伸性跖反射;

(3)回縮反應:敏感的病人,或者足底感覺過敏的病人,劃其足底時病人可能由於無法忍受而主動縮足,出現足趾的背伸,此時可一隻手按住踝部,用更輕柔的力道進行檢查。

Babinski 徵結果判斷的幾種特殊情況

(1)病人足底皮膚過厚無法感知足底刺激,脛神經損害或其他周圍神經病導致 S1 皮節區感覺缺失由於反射弧的傳入通路受損可導致跖反射消失;

(2)錐體束雖損害但未累及支配屈肌的纖維時 Babinski 陰性;

(3)下運動神經元病變導致足趾伸肌完全癱瘓時,即使存在上運動神經元損害也觀察不到踇趾背伸,此時如果通過觸診確定闊筋膜張肌收縮可認為 Babinski 征陽性;

(4)關節畸形,如高弓足,或者踇外翻致踇趾無法運動,此時可通過觀察其餘足趾的運動來判定;

(5)急性脊髓休克時由於介導屈肌協同反射的通路受到抑制,刺激足底時踇趾可無反應。

你不知道的其他 Babinski 征

除了經典的 Babinski 征以外,Babinski 還發現了另外 5 種體征,這些體征也被稱為 Babinski 征,但遠不及經典 Babinski 征出名:

(1)Babinski 征(坐骨神經痛/癔病):坐骨神經痛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這是癔病和坐骨神經痛的區別。

(2)Babinski 征(偏癱):偏癱病人張口或吹口哨時健側頸闊肌收縮比患側更加明顯。

圖 5 病人咬緊牙關時健側(右側)頸闊肌收縮比患側(左側)更明顯

(3)Babinski 征(偏癱),又稱大腿軀幹試驗(trunk-thigh test):偏癱病人雙臂交叉於胸前平卧,當病人試圖坐起時,偏癱側屈髖,足跟離地,而健側下肢不動。

圖 6 大腿軀幹試驗:病人雙臂交叉於胸前平卧,試圖坐起時,偏癱側屈髖,足跟離地

(4)Babinski 征(器質性癱瘓/癔病),又稱旋前征(Pronation sign):囑病人閉眼,當癱瘓前臂置於旋後位時,會自行變成旋前位,見於器質性癱瘓。

圖 7 旋前征,閉眼雙上肢平舉,雙手置於旋後位,輕癱的右手變成旋前位

(5)Babinski 征(面肌痙攣),又稱 Babinski-2 征:面肌痙攣病人閉眼時可以看到眉毛反常抬高。

圖 8 右側面肌痙攣的病人,A. 面肌痙攣發作間歇期,右側眉毛稍抬高;B. Babinski-2 征,面肌痙攣發作時右側額肌和眼輪匝肌同時收縮,同側眉毛明顯上抬,同時眼睛閉合

3

結束語

Babinski 徵發現至今已經有 120 多年,儘管曾遭到一些爭論,也出現了眾多的等位征,但即使在醫學快速發展的今天,Babinski 征仍然是錐體束損害最準確、可靠的體征。謹以本文向 Babinski 這位一個多世紀以前的偉大的神經病學家致敬。

作者: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神經內科 鄒漳鈺

推薦閱讀:

有幾句古話解釋變了
解釋風水學中鬼砂、耀砂、人丁砂、禽獸砂、水口砂
六十四卦卦象解釋
《金剛經》全文解釋
曆書用語解釋

TAG:解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