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梅花螳螂拳的防禦手法(《武魂》1994年8月載)
太極梅花螳螂拳的防禦手法
柳國順
太極梅花螳螂拳柔多於剛,短盛於長。其封、合、勾、摟、采、隔、掛、提等防禦手法,基本上是運用雙手的指、掌、腕或小臂內外側的部位來進行,這些防禦手法應歸於十二柔的技擊範疇。從其運動路線上來看,是呈太極圖弧形的,而且多是偏斜的圓弧。防禦手法的用處,並非僅為使自己的門戶防護得嚴密,更主要的是輔助進攻手法的有效實施。「招中帶打,打中帶招」。下面對該拳的防禦手法做些分析:
封,是用於將敵人攻近自身的手或腳旁撥斜引出自家門外的手法。可用單手封,也可用雙手封。雙手封,是用兩隻手在身前一近一遠同水平同方向幾乎同時朝自己身側畫圓弧的動作。譬如,近手接敵之攻至的手或腕部;遠手則與之呼應,撥引敵之小臂或肘部。單手封的優點在於防禦自身的同時,可反擊敵人。如「左封右崩捶」之招式,即是用左手封住敵之來手的同時,以右拳背出擊敵之面部。而雙手封的益處在於防禦面大,能更有效地護住自身,在覷隙進擊敵人。如「雙封鎖口捶」,就是在雙手齊動,將敵之來手封出後,再迅即以右直捶擊敵上部。
合,是用手掌從身側向里走斜弧,目的也是撥引出敵之來手或來腳。其義與封相近,目的在於使自身門戶閉緊。有單手合和雙手合。雙手合是用兩隻手掌相繼交替且是呈相反方向做出,與雙手封的兩隻手同時同方向的動作不同。合的手法常與別的防禦手法配合運用,如「右勾左合劈掌」,就是合與勾兩種手法的搭配運用。
勾,是曲彎手腕關節,用指掌外緣自上而下由內向外畫一小圓。其作用是以似垂鉤的手型,勾引出敵之手腕或腳脖。如「仙人摘瓜」就是先用勾的手法,勾引出敵人的手腕後再制敵的招式。在諸種防禦手法中,勾是最能突出柔力的動作。舍柔,則不能做出勾繞敵手或敵腳的動作。勾也常與封、合等手法配合使用。
摟,是雙手合一將敵之手臂攏貼在近胸前的動作。摟之動作,須要側身而作,以逼出敵之攻手,同時也就逼貼住敵之外門,既能有效的保護自身,又能求得制敵的最佳角度。
采,是用手抓住的意思。可采敵之衣、手、臂、發等等部位。可以單手采,也可以雙手采。施用採的手法應注意,無論採住敵身之何部,並非死抓住不動,而是根據具體情況和技擊術的要求,來做出上托、下扽、旁拉、後拽等動作。如「左采右隔肘」,用左手抓住敵之手腕旁拉旋翻之同時,使右隔肘擊敵的被扭翻的肘關節。再如「擒發錯嘴巴」,以一手採住敵之腦後頭髮向下拉仰敵頭,以另一手挫擊敵之下頦,等等。采,雖需一定的力,但仍偏重柔力。一般是借力用采,或采敵之薄弱環節。
隔,為阻斷敵之攻至近身的手腳。多是用近腕部的尺骨部位迎截敵之來手或來腳。運動路線為小圓形或弧形。隔的用法,並不是直碰硬接,而是借力順勢。一般是用單手隔,與隔的同時另一手進擊,如「葉里藏桃」,是以右手隔敵之來手的腕部,是直擊而來的敵手偏轉。同時,左拳從右手所畫的小圓弧上方進擊敵面部。也可在單手隔後,即順其圓勢復用此手發招取敵,如「斜肘護中堂」,即是用右手隔出敵之手臂後,順勢用右陽拳擊敵面部。隔,所用之力須要寸力,一抖即成。而用力之剛,在諸多防禦手法中顯得較為突出,但屬暗剛,是形柔內剛、柔中寓剛,如此方合乎隔的訣要。
掛,是將敵之手臂或腿腳掛避於門外。用自己蜷曲的前臂斜上掛出,觸力點在小臂外側或內側。可單臂掛,也可雙臂豎齊而掛。單臂用掛為多,而且可用施掛之手臂掛而後擊敵,如「底叫雙梆掌」,在一臂掛出後即落而用小臂尺骨部位平擊敵之中盤。也可用一手臂拖掛的同時,以另一手攻敵,如「陰陽疊掌」,左臂掛出的同時,右掌進擊敵身。
提,為自下而上狀如往高處提物的動作。一般用螳螂鉤的手型,以腕背上頂敵之手臂,以護身兼取敵。可以單手提,如「提臂至地」。也可雙手先後提,如「綉女紉針」,即是先以右手提頂敵之腕部,繼跟以左手提頂敵之前臂的手法。又可以雙手同時提,如「雙提雙剁掌」。
綜上所述,太極梅花螳螂拳的防禦手法是有其鮮明特點的。筆者所列舉的「封、合、勾、摟、采、隔、掛、提」這幾種手法,雖不能囊括其所有的防禦手法,但大致可以看出該拳的防禦手法既有著防護自身的作用,同時也兼具著明顯的制敵技法,其功用是雙重的。在具體運用中,即可單用某一手法,也可隨機變化配合同施,從而構成了綿密的防禦體系,從一個方面展示了該拳的八短之強的技擊優勢。視其性雖柔,卻也須以暗剛陰剛濟之,使其既有著四兩撥千斤的技巧,又避免了純柔則力弱的不足,剛柔相濟的理論在其本身也得到了體現。
分享:
推薦閱讀:
※【朔方論叢】明洪武朝開平衛的設立與北邊防禦體系的建設
※女人防禦丈夫變心需做八件事
※遊戲高防產品和高防伺服器有什麼區別
※癌症化療副作用,如何防禦—治療癌症最好的醫院
※一圖讀懂亮相全球網路安全頂級盛會的擬態防禦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