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父母要修鍊
孩子不聽話,父母就會生氣,這是每一個有孩子的家庭都會遇到的情景。原因是什麼呢?主要是「自動化思考」在干擾著父母。就像我們上樓梯時你不會想一想是先邁左腳還是右腳?你可能不知道「自動化思考」的存在,但它確實發生了。 孩子不聽話,父母會有哪些自動化的思考呢?第一種叫做「嚴重不幸」,父母把孩子不聽話的行為看成很嚴重的事情,進而擔心孩子將來會如何如何。第二種叫做「應該、必須」,認為身為父母者應該或必須糾正孩子的行為,否則孩子不會學好。第三種叫做「無法、不能」,覺得自己不能放縱孩子,無法忍受孩子犯錯。第四種叫做「自責、內疚」,覺得孩子的問題都是自己的錯,是自己無能,沒面子。 就是這些「自動化思維」像點火器一樣,讓有些年輕父母失去自己的情緒控制,一不留神就會傷害孩子,對親子關係有害無益。要培養一個有責任感的孩子,父母首先要自問:我了解自己的孩子嗎?我了解他行為背後的目的嗎?我如何與他溝通才有效?我會傾聽孩子的心聲嗎?我懂得如何鼓勵孩子的藝術嗎?
比如當孩子有良好的行為表現時,父母總會及時鼓勵或讚美孩子,但如不懂得鼓勵、讚美孩子的學問的話,我們常犯的錯誤是畫蛇添足,還有就是表達得籠統,不夠具體,效果適得其反。當孩子畫了一幅不錯的作品時,有的父母會及時稱讚:「畫得很棒!」 也有的父母則會說:你畫畫畫得不錯,要是你讀書也這麼棒就好了。第一種父母的稱讚太籠統,不具體,如果次數多了,對孩子並不會產生激勵的效果。第二種父母表達上「畫蛇添足」,有時會引起孩子反感,也沒有真正起到激勵的作用。正確的做法是:表揚要具體、直接,如「你畫的恐龍的尾巴很生動,色彩也很好看!」 「你畫的這幅畫很不錯,看來你在這方面很有潛力。」 這些小小的技巧並非人人天生就會,需要當父母的花時間與精力潛心學習。父母的自我狀態如何,直接影響親子關係與親子溝通的品質,有一類的父母往往自己的事情沒有處理好,把不良情緒釋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這樣的父母往往缺乏積極的人生態度。想成為合格的父母,沒有捷徑可走,必須花時間。首先年輕父母要改變對孩子的態度及對人性的基本看法,然後再學習不加價值及不斷地傾聽孩子說話、真誠地溝通,這種民主的教養態度才能在與孩子溝通中成為贏家。 |
推薦閱讀:
※孩子的分心
※孩子抓狂爸媽不抓狂招招侃談
※《嘉年華》: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長得丑的都出軌了,像吳尊這樣顏好錢多的,都在家帶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