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 | 《十二公民》:意義重大的陪審演練
《十二怒漢》里展示出的內容,如權力義務的統一、美國的司法體制、疑罪從無的司法原則以及人性的陰暗、對生命的尊重、邏輯推理的方法等等,成就了一部偉大的電影。而《十二公民》所透露的意義所在,則是向越來越浮躁、只要道德暴力不要法律真相的中國社會,傳遞一種探問真實、珍視生命的基本法律意識。
公民指具有某一國國籍,並根據該國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其實該片完全可以叫《十二陪審員》,但是中國的陪審員制度似乎還有待完善,該片也只能設置一個虛擬的法庭,通過十二位陪審員對富二代弒父案件審理結果作出投票表決,結果只有獲得全部人的認可方能完成任務,影片的戲劇衝突就在於十二個人中認為「有罪」和「無罪」的分歧,從而引發更深層次的人性探討。對待犯罪嫌疑生命個體,是草率對之,還是理性質疑,這其實不僅僅是法官們和辯護律師的問題,更是考驗陪審員們的責任和義務。
影片題材比較嚴肅,決定一個人的生死攸關。沒有任何商業影片元素,沒有小鮮肉,也沒有拼顏值,有的只是是中國戲劇史最高票房傑作《喜劇的憂傷》導演徐昂執導,何冰、韓童生領銜12位北京人藝及國家話劇院的國寶級演員聯袂出演。加之該片涉及的是專業性比較強的法律問題,弄不好可能會讓人感覺有些枯燥沉悶。
該片改編於戲劇史及影史經典《十二怒漢》,首次嘗試將西方陪審團制度搬上國內大熒幕。影片融合了懸疑、推理和喜劇等類型片的元素,11:1的投票結果引發戲劇的衝突,大家都圍繞著第八號陪審員陸剛的「無罪」進行口誅筆伐或拳腳相加。影片沒有在倫理道德與法律之間進行較量,而是通過對案件一個個疑點辯駁,過程的爭吵引爆一個個小高潮,大家都在不斷質疑中理性改變自己的膚淺認識,最終達成共識,對生命有了全新的認識。
該片表現的陪審員眾生相,也充分說明從事任何一個職業,大家都得捫心自問,是否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是放棄萬分之一的可能性草菅人命,還是排除任何一個疑點實事求是,真正還原事實真相。這其實不僅僅是職業操守問題,更是對民眾素質的檢驗。該片陪審員中因為有陸剛這個檢察官的存在,才會抽絲剝繭的不斷將案情疑點推進,將「有罪」變為「無罪」,試想如果沒有陸剛這個角色,案件結果是不是還會逆轉?冤假錯案是否還會殘酷上演?
作為非專業人士看該片,還是需要一定的好奇心和耐心,當然該片恰恰在一場貌似簡單的投票過程中引發一個個戲劇高潮出現,陪審員們來自中國社會的各個階層,計程車司機、房地產商、數學教授、河南小保安、北京土著、小商販、保險推銷員等,他們的目的就是盡量一致通過對「有罪」的投票決定,從而可以幫助政法系學生取得合格的成績,大家可以雙贏,但這不是普通的定論,而是關乎一個人的生死。隱沒真實身份的檢察官陸剛質疑是導火索,也是懸疑的引子,更是推理的方向,而陪審員各種令人噴飯的爭吵卻是製造了一個個笑點。
《十二公民》雖然展示的是西方評審團制度,但是影片中的十二位虛擬陪審員的思維方式、爭辯的內容都是很接地氣的。儘管影片一些戲劇衝突設計顯得有些生硬和過猛,但整體上效果還是令人欣慰,表現形式獨特,劇情設置可圈可點。演員們的表演還是比較顯著,韓童生的耍橫和何冰的隱忍智慧的表現更是令人叫絕。
該片於2014年10月26日奪得第九屆羅馬國際電影節 「馬可·奧列留」獎,成為該電影節首部摘取最高大獎的中國電影。改編的成功無疑是電影節對影片的肯定和讚賞。而該片也是近來各種圈票房國產爛片中形式與質地較為豐滿和突出的作品。該片寓意著對真理正義的追求,對冷暖人情的鞭笞和頌揚,喜點淚點齊飛的良心之作,一次正能量的深邃展現,令人深思。
該片還有另外一個意義,提醒那些草菅人命,疑罪從有的荒謬定論,司法工作者們還是認真學習電影中陸剛的謹慎執法,別拿他人的自由和性命開玩笑。冤假錯案那只是文革期間的一大鬧劇,並不能時時上演,尊重每個生命活著的權力,才能真正的公平公正。
最近有網友統計了全國冤假錯案排行榜,第一名: 河北、河南並列,各20件;第二名:雲南 9件;第三名:湖北 8件;第四名:廣西、黑龍江7件;第五名:陝西、江西6件;第六名:湖南、遼寧、廣東、安徽、甘肅各5件;第七名:吉林、四川、福建、浙江、山西各4件;第八名:貴州、海南3件;第九名:重慶、內蒙、四川各2件;第十名:山東、甘肅、廣州、北京、新疆各1件。
冤假錯案的產生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影片只是觸及冰山一角,司法的腐敗以及司法人員素質的高低不一等因素嚴重影響案件判斷的公正清明,當然還有一些政策性的出台,干擾了司法人員理性判斷。內蒙古呼格吉勒圖18歲的時候因強姦殺人案被判死刑,十八年後才得以沉冤昭雪,當時判案過程並沒有採集DNA樣本,審結僅用62天,如此輕率的剝奪一個年輕人的生命,這是多麼的荒唐。有的人被冤枉關押了十多年,有的人直接就被處死,這些人的生命價值有誰認真計算過?
該片的意義不在於宣揚陪審制度的優越性,也不在於探討陪審制度該如何實施,而在於告訴人們需要敬畏生命,提高全民的整體素質,承擔更多社會監督。如今國家開始關注和規範冤假錯案的發生,但重要的還是標本兼治。國家公檢法部門也應該在法律的框架下合理運用自己的權力,還原案件真相,真正的做到「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長按二維碼,選擇「識別圖中QR」即可關注凱迪(kdnet1)
推薦閱讀:
※公民獨立參選人大代表熱情高漲 參選投票最新指南
※到底是什麼「民」:由「多民中國」向「公民中國」
※公民道德建設的若干問題
※殉道者、公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