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工:上帝和阿彌陀佛

上帝和阿彌陀佛

張工

說到上帝和阿彌陀佛,不能不涉及到基督教和佛教。對基督教來說,上帝是唯一的神,是全能的創造者。阿彌陀佛是佛陀在佛經中說到的西方極樂世界的佛主。 佛教的釋迦牟尼和基督教的耶穌都是有史實考證的人物,而上帝和阿彌陀佛都是宗教中的神,神和人應該是二類完全不同意義的生命。 在基督徒信仰中,上帝是至高無上的真理。上帝是「認識你獨一的真神...這就是永生。」(約翰福音十七章)她相當於中國道教中「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名之曰道。」(老子)是宇宙萬物的本源。而在佛教中:「十方三世佛,阿彌陀佛第一,念其名號,消一切罪,遂生凈土,宜哉」(龍舒增廣凈土文卷第八)。如果這樣來比較,阿彌陀佛和上帝顯然不在一個層次。 上帝是最高的神,阿彌陀佛是最殊勝的神(佛),都是不同信仰信眾根據需要創造出來,又加以神化的神。這一點恐怕基、佛都會有異議。佛教講的是心法,主張「心外無物」、「相由心生」,沒有人心識的認同,萬物根本不存在。「古尊宿語錄」說「人性就是佛性,萬事萬物都隨人性而生滅。」也就是說,無論是上帝還是阿彌陀佛,因人的意識確立而存在,人不存在,哪來的其它。這一點近代物理學家已從過去的排斥轉向到現在的認同,唯物論者所說的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的客觀存在是種謬誤。 耶穌誕生於釋迦之後四百餘年,也就是說,佛經早於聖經面世,我們就先從阿彌陀佛說起。 阿彌陀佛的事迹出現於佛教的凈土三經,凈土宗信靠阿彌陀佛,從外表看,凈土宗重信心,靠他力,誦佛名號,不過整個信仰仍然是佛教的道理,如六道輪迴,三世因果,他信眾生皆有佛性,要持齋、燒香等。佛教有名的天台宗創立者,隋代智者大師說:「如釋迦佛在世之時,大有眾生,見佛不得聖果者,如恆沙。彌勒出世亦爾,大有不得聖果者。未如彌陀凈土,但生彼國已,悉得無生法忍,未有一人退三界生死業縛」(凈土十疑論)。可見修佛之難,幾乎無有成功者,才有了凈土方便法門,先一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再繼續修行成佛。 雖然基、佛屬東、西方不同的信仰,卻有其深厚的淵源,事情源於宗教中的一個公案。在「中國佛教月刊」第八卷六期中,尚明功著有「耶穌是佛教信徒」一文,該文寫道:「…他們就沒有摸清耶穌究竟和佛教是什麼關係,現在我坦白地告訴你們!耶穌是一位佛教徒,他十三歲曾經來我們佛教聖地的西藏留意學道。二十九歲回國現比丘身為眾說法,這是我古藏史有了記載……」虛雲老和尚在104歲時做的佛法開示「答蔣公問法書」內容中也說道:「基督教亦脫胎於凈土宗「阿彌陀佛」。試觀耶穌身上搭衣。與佛相同。阿彌陀經說西方極樂世界。耶氏亦說天國極樂。凈土往生分九品。耶教李林天神譜。亦言天神分九品。阿彌陀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耶氏亦言你不在人間立功。上帝不許你到天國。凈宗二六時念佛名號。求佛接引。耶氏亦以早晚祈禱上帝哀佑。至佛門有灌頂之法。耶氏亦有洗禮之儀--觀此耶氏教義。與凈土宗趣。大致相同。而耶氏誕生於釋迦後千有餘年。當是曾受佛化。得阿彌陀經之授。歸而根據之。另行創教。似無疑義。且耶氏曾晦跡叄年。當是赴印度參學。事雖無據。而跡其蛛絲馬跡。似非厚誣云云。其言良非向壁虛構。」梵蒂岡前教皇保羅二世,曾公開證實——基督教是耶穌基督在印度學佛法12年、對大乘佛教淨土宗加以方便改造以後,以新約向西方傳播的一支。他用「視眾生都如自己」的大乘佛教的「菩薩精神」,彌補了舊約、猶太教的不足。有興趣者可在百度查「耶穌在印度」考證。 從這段文字可得出:基督教來源於大乘佛教的凈土思想。關於這一點,基、佛的口水仗沒少打,究竟還是分別心在作怪。如果從基、佛同源,哪門宗教也是屬於人類的共享成果出發,實沒必要相爭,基、佛兩教人士應藉此良機,彼此了解本是有淵源的兩大宗教,非但別再互相攻訐,彼此還更進一步互相了解和合作,共同為世界和平人類幸福而攜手並肩奮鬥! 正如虛雲老和尚所說的,基督教是耶穌根據佛教凈土宗而新開創的一門宗教,那麼,從今天來觀察,它們之間有何區別,各有什麼特點呢。這些我們不妨來作一下分析。 從外表看,它們之間有不少方面是相近的。如二者都重信心,靠他力,誦佛名號有如祈禱,手數念珠似天主教,最終往生的都是對人類來說是無比完美的天國,等等。 她們之間還是存在較多的區別,細微方面我們不作分析,大的方面還會發現一些角色互換的有趣現象。 按基督教的教義,上帝是宇宙萬象的創造者,最終的本源,絕對真理,永恆的存在。反觀阿彌陀佛在佛教中只是諸佛中的其中之一,她建立的只是無數世界中的一個:西方極樂世界。 隨著歷史的發展,現代科學深入人心,那位超自然的「有神論上帝」(蒂利希)已不能夠為人理解信受,恰恰是這天啟——神教信仰的根基和終極導致了「上帝死了」的信仰危機。上帝的存在不再能象往昔的神跡時代那樣被直接經驗,不再被世界接受為理所當然的前提。 西方人所認識到的,「關於上帝問題的本來核心之所在的問題越來越清楚的是,在基督教有神論與基督教內外任何形式的非有神論之間的全部論事中的癥結在於:最終是一個更為具體的問題,即是否存在著一個人格上帝,一個對人講話、回答人的問題的上帝」(奧特)。 當然,神學在上帝觀問題上的所謂「自我潔凈」並非向無神論者投降,也不可能投降。上帝是非人的絕對者、無限者,是終極的神聖之維, 通過基督福音啟示自身的唯一的拯救者,倘若否定了這些基本界定,無疑是自行宣布破產。 從總體上來看,現代神學發展中,上帝觀的改變極大,幾乎面目全非。不能徹底放棄有神論,又不得不正視有神論的神話敘事方式業已被成熟的人類意識的擯絕,繼續墨守成規等於坐視基督教日益變成「無效」且「反動」的事物(詹姆斯.C.利文斯頓)。西方神學界試圖重構一種更精緻的「後有神論」,在有神論和無神論之間尋求中間或超越之徑。但這條路存在嗎?神學界自己對此也無把握。 以新教為例,20世紀60年代以後,北美、西歐、大洋洲這些傳統信仰中心地區的宗教觀念日趨淡薄,堅持傳統教條者不斷減少,教徒人數呈明顯下降趨勢。「衰落的趨勢已穩固而持久……基督教進入黃金進代的形勢,基本上已煙消雲散了」(S.沃而斯)與此相應的結構性變化是,第三世界信徒呈上升趨勢,據統計已超過傳統新教地區——北美、大洋洲、歐洲的信徒人數總和。「到21世紀,新教徒的70%將來自不發達國家」(S.鄧恩)。這說明有神論信仰在現代文明衝擊下步步後退,上帝正遷徙到亞、非等地。 佛教對比上帝相近說法的稱為真如或一真法界。用佛教的語言:「世界本是『真如』——又稱『一真法界』的幻像而已。眾生和世界都是『心識』的『染著』所幻化的虛像。」真如和上帝之間的主要差別,真如並沒有像上帝那樣位格化,佛教視真如為不可思議、自然的存在,憑人類是不可能認識究竟的。宇宙萬物都源從真如流出而非上帝所創造,佛教因此宣稱是無神論的。佛教的這一宇宙觀在當前更受到了科學界的青睞。 佛教的無神論事實上是個偽命題,她否定上帝神的主宰性,本身造就的神佛更不在上帝之下。像三身佛、三世佛、十方佛的奇妙描述;舍利佛一缽中盛五百人空中飛遁,等等。就以阿彌陀佛為例,其無邊的法力也足以讓屢施神跡的耶穌基督退避三舍。以念佛為修行方式的凈土法門,對彌陀的渲染也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如台灣的慧凈法師稱:「彌陀獨尊、彌陀唯一救主。八萬四千法門,哪一個法門能救度我們?只有這個彌陀救度的凈土法門。十方諸佛,雖有悲心,不能救我們。只有彌陀,願行具足,能夠救我們。所以,在八萬四千法門當中,除了阿彌陀佛之外,沒有一個法門能夠救度溺水之人了。釋迦牟尼佛住世四十九年所講的法,處處都在指歸凈土,有一句話說:『千經萬論,處處指歸;往聖前賢,人人趨向』。也就是說,自古以來的修行者,最後大都趨向極樂世界,讓彌陀救度。釋迦牟尼佛千經萬論都在介紹阿彌陀佛的救度——純粹講凈土法門的經典,是凈土三經,附帶講凈土法門的經典,也有兩百多部。可以說,十方諸佛雖多,法門也無量,可是只有阿彌陀佛才能夠救度我們。」像這類說法,甚至更有甚者,在今天的凈土法門已屢見不鮮,記得早年的凈土還強調自力與他力的結合,批判本願法門的純他力,時至今日,純他力的說法已不輸與本願了。 這裡且不說強加於佛陀的49年講法,處處指歸凈土。釋迦佛陀的思想最顯的特徵,在於「內在智慧向外湧現」之理論,這「內在智慧」是與大宇宙意志、佛神之境界相連通的。其出發點在於自力,佛法主張「心外無物」,應是沒有「他力」的;念佛感應是由自己的念力成就,如同一般人說的「心想事成」。佛法的「他力」是要別於禪修的「自力」而名之,原指的是助緣。實則真正的「他力」,應是非藉由個人行為才有或消失的,它的存在是「自有、永有」的,而由它自己(自有、永有)來幫助需求它幫助的人們。而這樣的「他力」,不就是基督所宣揚的上帝嗎。 佛法有說「佛性本自具足」,由「內心的觀照」找回「清凈自性」(佛性)。通過一心念佛,顯現出自性裡頭本有的彌陀智慧德相,這就是常說的「自性彌陀」。可以說,「自性彌陀」理論更符合釋迦佛陀的教理。 「信仰存在於自身之外的佛神」,這種他力思想並不是佛法教義的出發點,佛教自始至大乘運動之過程中,主力倡導的是「用自己的力量拯救自己」,即使有他力化的過程,主要的也是仰仗佛陀意識的指導。這一點原本是佛教區別於其它宗教最引以自豪的不同點。可惜在一味強化、神化阿彌陀佛的他力過程中,漸漸和我們遠去。更使人憂心的,一旦純他力的修行法門在整個佛法中佔有主導地位,並認同「彌陀是唯一救世主,是眾生最可靠的救世之法王。」(慧凈)佛教差不多是和基督教正需要改良的上帝觀互換了位置,念佛法門讓阿彌陀佛榮登了「上帝」的寶座,而基督教的神學反而正意圖靠近釋迦佛陀的宇宙觀之路。佛教的後勢會如何,如果有心的不妨去仔細地了解一些當年佛教在印度消亡的事實,難道我們現在仍還能保持談定嗎? 佛教的念佛和基督教的祈禱看似相似,其實有很大的不同。 凈土宗三經只講念佛出世,西方極樂世界如何優美與我們實際每天所接觸的生活相隔霄壤對現實世界則不生感情。 基督教不叫人脫離世界,只叫人脫離那惡者(撒旦),在現實的人生,每日的生活中,碰到許多問題,都可以思想並運用聖經原則找尋答案。 念佛法門以念佛為功德,可使佛教徒往生極樂世界,最終成神(佛菩薩)。基督徒的祈禱並不是功德,而在基督教中尚未構築出一個能使人成為神的方法論。 念佛是重複、一年一世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不能真正解決現實中的問題,而祈禱是隨祈求者的際遇、心情而變化,向上帝傾吐心事,懺悔過錯,是為日常生活各種難題,求天父幫助庇護,求指引、賜力量的方法。 謹從這些簡單的比較中,基督教的祈禱修行是一種入世的方法,比念佛法門更貼近人間宗教,以耶穌曾經的佛教徒身份來說,在這一點上無疑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以上帝為終極象徵的基督教,正在通過對上帝過度神化的改良,進一步融合現代科學,貼近現實的人間生活。這樣的方向和近年來佛教界倡導的人乘菩薩行、人間佛教相當一致。而在漢地佛教中占相當比重的凈土法門,眼見走上了不斷天化神化阿彌陀佛,邁入「天佛一如」之路。像這樣明顯、有趣的圍城現象,在今天的佛教界竟然是熟視無睹!想想佛教界畢竟也是社會的一方土地,在社會對「小悅悅事件」習以為常的時代,指望佛教界的獨身自好確實是有點異想天開了。 有意思的是佛教有無神論的說法,可有相當的佛教徒卻一直在爭辯佛的地位遠在上帝之上,真的是比神更神了!今天說到了上帝和阿彌陀佛,並不是有意在比誰的保佑更強大,真正能保佑我們的,其實是我們自己,上帝也好,阿彌陀佛也好,只是指出了我們未來出世的方向,出世的道路還得我們自己走,那就是不計個人得失,不求名聞利養,不分別執著,有慈悲利他精神等等。我們每天的念佛、祈禱,就是保證不偏離方向,未來有一個比人類更高精神境界的安住之地,而當下,又能正確行進在人間宗教的大道上。

2012.1.12日

http://blog.sina.com.cn/ztg126

推薦閱讀:

讓臨命終人得到稱念阿彌陀佛名號一法的究竟利益問答
「南無阿彌陀佛」為什麼會被尊稱為萬德洪名?,佛教網
〔阿彌陀佛〕者即是〔十方三世常住三寶〕!|慧本法師
念佛要心裡頭真有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往生咒功德如下

TAG:阿彌陀佛 | 上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