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傳國玉璽之滄桑,而今又在何處?

傳國玉璽之滄桑,而今又在何處? 2010-07-29 16:55閱讀:305

X因為寫<三國演義>讀後感,寫到十七鎮諸侯山東盟誓之後孫堅率兵進入洛陽得到傳國之璽,因而搜集整理相關傳國玉璽資料,撰成此文。傳國之璽,國之至寶,其重要與高貴自不待言,國之九鼎是重器,也是神器,傳國之璽也是重器,是神器。九鼎象徵國家所有,傳國之璽象徵國家權力。難怪傳國之璽總是深藏宮中,或為皇上所親佩。鼎有九鼎,但天無二日,傳國之璽只能有一枚。說到傳國玉璽,先要說卞和。卞和,楚國人,楚國哪兒人,文獻不足征,理應闕而不論。但有一種說法卞和是安徽人,即今蚌埠地方,理由蚌埠春秋時代為荊。卞和正是在荊山下得到玉石的。又一說法卞和是荊山人,荊山不是荊,兩個地名,荊山在今安徽懷遠。但是,春秋時安徽確有荊山或荊地嗎?我們知道今湖北荊州是古地名,荊州為名是因為其地有荊山,荊州又有荊門,為荊州之出入門戶也。為什麼卞和不是湖北人呢?應該說卞和是荊州人更令人信服。不過,安徽蚌埠據說真有荊山,而且荊山有個抱璞岩,抱璞岩處於群山環抱之中的崖頭,高百仞,峭壁如屏,人們稱它「抱璞岩」。抱璞岩四周峰巒俊秀,松柏蔥鬱,滿目蒼翠。岩下清泉成溪,晝夜不止。相傳卞和得玉璞於此。如今若游荊山,立足岩上,微風佛面,松濤嗚咽,如聞卞和當年泣玉之聲,頓生懷古思賢之情。這麼神乎其神,維妙維肖,我們還是相信卞和是安徽人吧。卞和,姓卞名和,一說和亦姓也,所以,他得到的璧後來取名和氏璧,這麼說,在春秋時期,所謂氏可以為姓,也可以為名了。根據歷來提供的圖片看,卞和蓄鬚,卞和應該是男性。但卞和是男是女,古來沒有明確的記載,我們只能囫圇吞棗,擬作男性。卞和不是普通的人,他能辨別玉石。有一天,卞和進入荊山,看見一隻丹

載入中...內容載入失敗,點擊此處重試載入全文 鳥棲歇在一塊石頭上,丹鳥是鳳凰的別名,又稱朱鳥,火鳥,不死鳥,鵾雞等,鵾雞就不太好聽了。鳳凰是一種籠統的說法,其實雄鳥為鳳,雌鳥為凰。神話中說,鳳凰每次死後,會周身燃起大火,然後其在烈火中獲得重生,並獲得較之以前更強大的生命力,稱之為「鳳凰涅磐」。總之這種鳥是神鳥,非梧桐不棲,非練實不食。其形象是鴻頭、麟臀、蛇頸、魚尾、龍紋、龜軀、燕子的下巴、雞的嘴。鳳凰的鳴叫如簫笙,音如鐘鼓。鳳凰雄鳴曰即即,雌鳴曰足足,雌雄和鳴曰鏘鏘。待鳳凰飛走之後,卞和發現剛才神鳥落腳的石頭並非一塊普通的石頭,卞和能辨玉,看出那原來是一塊玉石,只不過玉在石里,需要雕琢才能看見。卞和得到這塊玉石之後,不敢獨專,就送給楚厲王。厲王讓玉工查看,玉工說不是玉,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厲王把卞和定為欺君之罪,按刑罰就是刖其足,把卞和的左腳給砍了。後來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獻玉,武王也是讓玉工查看,玉工還是說這是一塊普通的石頭。武王又以欺君之罪把卞和的右腳砍了。文王即位的時候,卞和沒有去獻玉了,他抱著玉在荊山下痛哭,十分哀傷。文王差人去問卞和,是不是因為雙腳被砍而哭,卞和說不是,是因為明明是一塊稀世之玉,卻被誣為石頭,明明是一個好人,卻被誣為欺君之罪。文王就讓人把石頭剖開,果然是一塊精美絕倫的美玉。文王獎賞了卞和,把這塊玉也命名為和氏璧。楚威王時,相國昭陽滅越有功,威王將和氏璧賞賜於他。不久,昭陽在水淵畔宴賓客賞壁,是時有人說淵中有大魚,眾人離開宴席至淵邊,回席後發現和氏璧失蹤了。有人懷疑為門人張儀所竊,就把張儀抓了起來審問,但沒有結果。張儀一氣之下,離楚入魏,再入秦,秦惠文君十年,拜張儀為秦相,遊說諸國服從秦國,以使節入楚,瓦解齊楚聯盟。後楚敗,秦取楚漢中之地。戰國時,趙惠文王從太監纓賢處得楚和氏璧,秦昭王得知,就給趙王寫信,想以十五座城池換取和氏璧。其那個時候秦強趙弱,惠文王擔心給了壁得不到城,很猶豫,藺相如自願奉壁前往。藺相如到了秦國,獻壁後,見秦王真的無意償城,藺相如當廷力爭,設法取回原壁,送回趙國。這就是完璧歸趙。到了公元前228年,秦王嬴政破趙,得和氏璧。統一天下之後,秦王贏政稱始皇帝,命丞相李斯在和氏璧上篆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這種篆書並不是現在所說的篆體,而是一種鳥蟲書。又讓當時咸陽的玉工孫壽雕琢成璽,這樣和氏璧就成了傳國之璽。傳國之璽的八個字的意思是,皇帝的大權是上天授予的,神聖不能侵犯,皇帝萬歲,皇朝永遠昌盛發達。傳國之璽的形制是: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但據史書記載,此傳國之璽是用陝西藍田白玉雕琢而成的,螭虎鈕,一說龍魚鳳鳥鈕。一般而言,和氏璧應該只是傳國之璽的傳說,並多附會,史料所載才是更可信的。公元前219年,始皇贏政南巡到了洞庭湖,船行湖中,突然風雨大作,驚濤駭浪,龍舟眼看就要傾覆了,危急之中,始皇把傳國之璽投入湖中,風浪立止。這樣,傳國之璽就失蹤了。過了八年,秦皇的使者從關東夜過華陰平舒道,有人攔在路上要獻寶,說這是傳國之璽,應該還給祖龍。獻完寶後,不見了蹤影。祖龍指的就是秦始皇,這樣,傳國之璽就又回到了始皇的手中。秦末農民大起義,劉邦率軍入咸陽,把部隊駐紮在霸上,秦王子嬰前來投降,向劉邦奉上傳國之璽。劉邦即天子位的時候,把傳國之璽佩戴在身上,取了新的名字,叫漢傳國璽,又叫漢傳國寶。這樣到了西漢的末年,外戚王莽纂權,時孺子劉嬰年幼未立,為了安全,漢傳國寶就暫時讓王莽的姑母孝元太后收藏。王莽派弟弟王舜前去索要,孝元太后很生氣,大罵王舜,說:"我現在已經老了,快死了,你們這麼作惡,是要被滅族的!"孝元皇太后把玉璽擲在地上,摔壞了一隻角,王莽就讓工匠用黃金把那個缺角補上了。公元23年,王莽兵敗被殺,校尉公賓在大亂之中私揣了傳國玉璽,去見漢更始帝劉玄,把玉璽交給了劉玄。過了兩年,赤眉軍把劉玄殺了,新立劉盆子為帝,玉璽歸於劉盆子之手。後來劉盆子又兵敗宜陽,將傳國之璽拱手奉給東漢光武帝劉秀。這樣一直傳到東漢末年,宦官專權,少帝即位之後,袁紹帶兵殺入禁廷,要誅十常侍,段珪帶著少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逃出宮門去北邙山躲避,回宮後找不到傳國之璽了。西涼人董卓利用大將軍何進想誅十常侍的機會入宮,廢掉了少帝,立劉協,天下不服,山東諸起十七鎮聯盟攻打董卓,長沙太守孫堅第一個攻入京城洛陽,其兵士見宮中一井晨有五彩雲氣,遂使人入井,得傳國之璽,孫堅將傳國之璽秘藏於妻吳氏處。後袁術拘孫堅妻,奪璽。袁術死後,荊州刺史徐璆攜傳國之璽至許昌,時曹操挾漢獻帝在此,至此,傳國璽又歸漢室。公元220年,獻帝延康元年冬十月乙卯,曹丕篡權,逼獻帝禪讓,漢亡。曹丕使人在傳國璽肩部刻下八個隸字「大魏受漢傳國之璽」。後來,司馬炎篡魏,稱晉武帝,傳國璽歸晉。前趙劉聰虜晉懷帝司馬熾,璽歸前趙。後趙石勒滅前趙,得璽,在右側加刻「天命石氏」。再後來,冉閔殺後趙皇帝石鑒,得傳國璽,建立冉魏政權;不久,前燕慕容儁滅冉魏,宣稱已獲傳國璽,改元「元璽」,實際上冉魏乞求東晉軍救援時,傳國璽在冉閔部將蔣干手中,被東晉征西將軍謝尚騙走,並以三百精騎連夜送至首都建康,獻給晉穆帝,傳國璽重歸東晉司馬家。在這個複雜的傳承過程中,傳國之璽由最初的八個字變成了總共二十個字,即:"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大魏受漢傳國之璽。""天命石氏"。後來,傳國之璽又經過宋,齊,到南朝梁武帝時,降將侯景反叛,劫得傳國玉璽。不久侯景敗死,玉璽被投入棲霞寺井中,經寺僧將璽撈出收存,後獻給陳武帝。玉璽又經過北齊、周、隋,傳到唐朝,至五代後梁、後唐時失去蹤影。有關玉璽的失蹤之說,有三種說法:  1.後唐末帝李從珂自焚之時,玉璽便失蹤。  2.公元946年後晉出帝被遼太宗捕獲之時丟失。  3.傳國璽是在元順帝手上再度失蹤的,元朝皇室曾有玉璽記錄。明軍攻入元大都,俘獲諸王子6人,玉璽兩枚,元成宗玉璽一枚,元朝共11個皇帝,其他皇帝玉璽均沒有繳獲。據《二十五史綱鑒》載:公元1370年5月,明軍橫掃漠北直搗應昌之時,繳獲元順帝出逃所帶到漠北的一批珠寶。其中既沒有元朝的諸帝之玉璽,又沒有傳國璽。由於傳國璽的下落不明,明、清兩朝均沒有傳國璽。是故明朝開國時,明太祖朱元璋有三件憾事,其中首件就是沒有找到傳國之璽。這中間,還出現了幾方私刻的玉璽,包括東晉朝廷自刻印、西燕慕容永刻璽、姚秦玉璽等。都是仿製玉璽。傳國之璽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的信物,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玉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由此便促使欲謀大寶之輩你爭我奪,致使該傳國玉璽屢易其主,輾轉於神州赤縣凡二千餘年。然終於銷聲匿跡,至今杳無蹤影,令人扼腕嘆息。但是,最近據聯合早報訊:"中國傳國璽近日在外蒙被發現,今日現身紐約。在蒙古首都烏蘭巴托以北200英里的地方,美蒙聯合考古隊發現疑似成吉思汗墓地,出土大量文物,其中以疑為中國傳國璽最為珍貴。今日,此傳國璽在美國紐約一展覽會上現身。"對於這則報道,你信嗎?但據考古東亞學家史提芬介紹,成吉思汗在1227年去世,身前曾下令不許任何人知道他的墓陵所在地。有一傳說認為,有上千名士兵在墓陵完工後遭到滅口,以防止他們將墓陵地點泄露,另有800名士兵在返回蒙古時被屠殺,隨後數千匹馬被驅趕,將墓地的痕迹完全踏平。1368年,蒙古人結束對中國人的統治,回到蒙古,或許是在此時把中國秦時就有的傳國璽放入成吉思汗墓中。據介紹,此傳國璽之前有中國專家估價大約50億人民幣左右,約合7億多美元。

蔣仁印 外教幽默 不怕孩子坐不住

分享

  • 我的博客
  • 微博
  • 微信
  • 朋友圈
  • N同時轉發到微博 發送
    推薦閱讀:

    三國時期孫堅得到的玉璽竟然是
    此人宣稱是李自成後代,拿出家譜,甚至還說出玉璽和李自成的下落
    傳國玉璽考略
    甘肅一村民拿一族譜,揭開一失蹤300年皇帝下落,還有玉璽為證
    玉璽失蹤之謎

    TAG:玉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