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些擁有相對更好的公民權利的人卻選擇了獨居

先讀完這書,再去操心全世界。

為什麼擁有相對更好公民權利的人卻選擇了獨居?《單身社會》精彩文摘(有刪減)
不久之前,獨居還被視為一種過渡——通向其他更為長久的生活方式,例如與他人結為伴侶共同生活,或者搬入療養院。而如今此想法已經不再適用,幾個世紀以來,美國社會第一次面對佔據人口絕大多數的單身人群。典型的美國人一生中更多的時間是單身而非已婚,而單身時人們大多獨自生活。今天,超過50%的美國成年人正處於單身,其中3100萬人獨自一人生活,這意味著差不多每七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選擇了獨居。獨居人口佔到美國戶籍總數的28%,這意味著獨居者已經成為了僅次於無子女的夫妻家庭,成為了美國第二大戶籍形式,遠遠超越了核心家庭、多代複合式家庭模式、室友同居以及老人之家等其他形式。令人吃驚的是,獨居生活同時也是最為穩定的居住及生活方式。相比其他生活方式的人群,獨居五年以上的人們更可能維持同樣的狀態不變,而此項穩定性的數字,獨居人群僅次於有孩子的核心家庭,位列第二。儘管獨居生活正在盛行,它卻是當代鮮少被談及,因而,也最常被誤解的問題。年輕人都渴望獨立生活,一段時間的獨居之後,即便很喜歡這樣的生活方式,他們又很擔心繼續保持獨居是否合適。儘管單身人士堅稱自己的生活很愉快,而且也終會找到自己的伴侶,人們依然忍不住為單身的親友們操心擔憂;我們憂心忡忡地想為喪偶後獨居的年邁父母或者祖父母提供幫助,即便老人們表示更樂意獨自生活,子女後輩們卻往往變得更為不知所措。無論情況如何紛繁複雜,每個人和家庭都將獨居生活看作一種隱私,但實際上,越來越普遍的獨居現象應該被正視為具有重大社會意義的話題。但不幸的是,當獨居現象的興起偶爾被公眾談及時,評論家們總是將其視為一個不折不扣的社會問題,一種自戀、社會道德崩壞以及公眾生活銳減的現象。人們滿懷道德感的談論著,試圖去理解為什麼許多人選擇了獨居生活,而這個問題本身,卻恰恰是被一種被誤導的產物,——介乎《父親什麼都知道》 的浪漫主義理想以及《慾望都市》光線亮麗的誘惑之間的假象造就了誤解。有目共睹的是,這場獨居生活的社會試驗實際上是趣味橫生的,與人們傳統保守的印象相反,獨居生活甚至並非那麼孤立離群。我們總是為離群索居的人們擔憂,當我們的親友獨居時尤甚,而這種緊張和擔憂,一直籠罩在美國人對於自給自足生活方式的熱衷上。誠如歷史學家大衛·波特所寫道:「在美國的文學著作中,任何關於徹頭徹尾地從人群中被孤立而獨自生活的故事,無論是生理上的還是心理上的,都被認為實際上是一個恐怖的故事,即便《魯濱遜漂流記》也是一樣——直到魯濱遜在沙灘上發現了其他人類的足跡。」獨居人口比例最高的前四位國家分別是:瑞典、挪威、芬蘭以及丹麥,在那裡,幾乎40%到45%的住戶是獨居者。通過在所有人同心協力地社會福利中投資,以及建立互相支持的牢固紐帶,斯堪的納維亞人可以自由地獨自生活。北歐諸國還有一個好夥伴——日本。在日本,社交生活有史以來一直是圍繞著家庭來組織的,但如今實際上卻有30%的住戶獨自居住,而且在城市中,這個比例還要高得多。德國、法國以及英國都擁有以不同的文化傳統而聞名,但實際上這三國的獨居人口比例都要遠高於美國,澳大利亞與加拿大也是如此。至於獨居人口增長最快的國家則是中國、印度和巴西。歐睿信息諮詢公司的市場調查報告顯示,在全球範圍內獨居人口都在急劇增長,這個數字已經從1996年的1.53億增長到了2006年的2.02億,在短短十年間增長了33%。那究竟是什麼造成了大範圍的獨居人口的增長?毫無疑問,經濟發展創造的財富,以及現代國家福利提供的社會保障,兩者共同使這種新興之勢成為可能。但更簡單地來看,與以往相比,今天有更多人選擇獨居生活,正是因為有更多的人能夠負擔這樣的生活。然而,這世上依然有許多其他人們能夠負擔、卻選擇不去做的事情,因而,經濟不過是形成這一現象的諸多原因之一。我們無法解釋為什麼世界各地這麼多人都選擇了獨居生活,除非我們解開另一個謎題:在那些最發達國家中,那些擁有相對更好的公民權利的人,為什麼偏偏選擇了用他們前所未有的財富和福利,將自己與他人分離開來?除了經濟繁榮以及社會福利,獨居人口異軍突起的激增,來源於世界性的歷史文化轉變——社會學的創始人物愛彌爾·塗爾干 稱之為「對個體的宗教崇拜」。根據塗爾乾的觀點,個體崇拜產生於傳統的農村集舍向現代工業城市發展的過渡期,當個人主見稱為「一種宗教式的實體」,因而具有了比群體更神聖的意義。作為一個主要創作都誕生於19世紀的法國人,塗爾干並無法預見身後激進的經濟個人主義——米爾頓·弗里德曼 、安·蘭德 、瑪格麗特·撒切爾 等諸多人物紛紛背書的個人主義(撒切爾還曾聞名天下地宣稱:「世上並無所謂社會」);塗爾干也同樣無法認同這些人物的觀點:將個人從國家中解放出來,是創造財富和共同利益最有效的方法。但塗爾干也絕非一個完全的悲觀主義者,他提出,現代社會的勞力方式,將會自然而然地讓人們聚集在一起。畢竟,個人主義只有在得到現代最核心的社會制度——家庭、經濟以及國家的支持下,才能成就所謂「獨立」與「解放」,這便意味著,所有個人主義者都擁有清晰的利己主義,並聚集起來以達成公共利益。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並不認為個人主義者會如此看待這一問題。在他1942年的著作《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 一書中,熊彼特觀察到現代資本主義促進了「對於生活中所有的一切進行理性化」,並預言了一個冷酷、錙銖必較的文化可能最終步向集體的「腐朽」:「當人們都變得功利和實際,並拒絕接受社會環境為他們做出的傳統安排是一種理所當然的選擇時,當他們學會了在自己的個人利益及其他行動可能造成的不利之間權衡得失時,當人們必將認識到家庭尤其是親子關係所帶來的巨大個人犧牲時」,熊彼特預言了「資產階級家庭的解體」將逐漸到來,因為獨立思考的男女們將會選擇另外一種生活——「舒適、自由、不為關愛所牽絆的生活,以及越來越多的享受其他有趣、新鮮事物的機會」。但過渡仍需要一些時間,因為個人主義的狂熱仍然需要滿足文化對於承諾的需求。在19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即便是最現代的社會,依然認為每個人都應當成婚,而當一個人沒有結婚時,社會往往給予嚴厲的批判。熊彼特也許認為單身主義者是理智的,但在1957年美國進行的一項社會調查中,超過半數的受訪者認為不婚的人們是「病態的」、「不道德的」,或「神經有問題的」,而只有1/3對此持中立態度。但這種社會態度並沒有一直延續下去。到了1976年,下一代的美國人中,只有1/3對不婚者持有負面的評價,而超過半數的人持中立態度,甚至還有1/7的人表示支持這一選擇。今天,當單身的成年人數遠遠超過已婚人數,民意調查者甚至不再詢問美國人是否支持不婚行為了。儘管為獨居生活樹立的恥辱柱並未完全消失,但美國社會對於單身以及家庭生活的態度,毫無疑問已經改變了。根據當代知識,追尋成功與快樂並不依賴於將個體與他人相連,相反,這更大程度上取決於向個體完整展現尋求其他更好選擇的機會。自由、適應性、個人選擇,在現代道德準則中最受人們珍視。「個人最主要的義務在於對自身負責,而非對他的伴侶或者孩子」,這意味著當代對個體的推崇已經遠遠超越了想像。不久以前,如果某人對自己的伴侶不滿意而尋求離婚,他必須為此作出合理的說明。而今則完全相反,——如果你對於婚姻並非全然滿意,你必須提出理由來說服自己維持這婚姻,因為當代文化更致力於讓每個人為自己謀求最好的結果。

《單身社會》[美] 艾里克·克里南伯格 著沈開喜 譯上海文藝出版社關鍵詞:社會學 文化 心理學豆瓣評分:新書暫無ROOBOOK:

推薦閱讀:

如何選擇你一生的伴侶?
為什麼女士選擇一個好的男舞伴很難?
到底選擇布沙發還是皮沙發?看完不糾結!

TAG:選擇 | 獨居 | 權利 | 公民 | 公民權利 | 擁有 | 相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