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老師,平時光照顧別人孩子,假期該陪陪自己孩子了! | 好老師

親愛的老師,寒假前給班裡的孩子說了那麼多建議和提醒,但是給自己孩子的陪伴呢?似乎永遠都慢了半拍......

辛苦忙碌了一學期,你把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了學校孩子的身上,對自家兒女的疏忽就請在寒假拾起來吧!

終於有時間可以和小寶貝完整待上幾天了,是談學習?是純玩?還是享受年味兒?

你家孩子的假期處於哪種狀態呢?

是這樣:

還是這樣:

或者是這樣:

怎麼樣,你家孩子「中槍」了嗎?

這裡給您支10招,每一招都能讓你離孩子的心更近一步哦!

1. 找個時間和孩子談談心,在假期開始制定日程表

在學校里習慣了「教育」大家的孩子,可是一到自己孩子跟前,往往失去了「為人師」的風采和靈性,成為了一個頭疼的媽媽或爸爸。

場景和氛圍很重要。選擇一個美好的冬日午後,和孩子泡杯茶,坐在沙發上,來一堂走心的「家庭課」。

傾聽和理解是關鍵。你忙了一學期,孩子也忙了一學期,這麼難得的假期還想著和孩子「嘮叨」學習?從日常的生活聊起吧,他的愛好,他的朋友,他的趣事,他的情感,分享他的故事不正是你最開心的事情嗎?

定「規矩」要民主。可以規定每天幾點到幾點是學習的時間,或者規定每天要有多長時間是必須用於學習的,或者每天要完成多少學習任務,但具體安排在什麼時候一定要協商好,以靈活有趣的方式達成「契約」。

2. 給孩子寫一封新年家書

作家王朔在《致女兒書》中寫道:「如果我還希望有一個讀者讀到我的心聲,那也只是你。」

孩子的身上究竟承受了父母多少的期冀和情懷,我們無法說清。在新一年到來之際,孩子又長了一歲,又高了幾公分,腦子裡的知識越來越多,離我們遠去的腳步也越來越快,給他寫一封家書吧,寄託,關愛,叮囑,歡笑......在他的成長歲月中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

3. 帶他出去走走,見識外面世界的美好

儘管冬天天氣寒冷,可孩子也不能總是悶在家裡。你可以安排一些體育鍛煉,連逛街也算是一項「運動」。

如果可以,能帶孩子去旅旅遊就更好了。儘管孩子小很有可能不會記得去過哪些地方,但卻能透過旅行中的所見所聞,學慣用不同的角度去看世界。

4. 邀請他的小夥伴來你家聚會

放假之後大部分孩子還是希望和同齡的夥伴一起遊戲,組織一次小型的家庭聚會吧,帶著孩子為他的小夥伴做一頓好飯菜,既鍛煉了做家務,招待朋友的處事能力,也能讓你了解孩子的生活,親近他的朋友,走到孩子的心裡。另外,學生去老師家裡做客一般都還很自豪呢!

5. 做一次有趣的社會公益活動

可以挑一個日子,去社區里做一些有意義的公益活動,比如新年關懷社區孤寡老人,去社區藝術團報個名,去廣場上跳舞慶新年,去山坡上種一棵新年祈福樹。總之,一定要帶著孩子融入到新年的氛圍中,有意義地玩!

6. 除了紅包,邀請長輩給他寫下新年祝福

寒假裡總少不了親朋好友聚會,父母親可以和孩子一起動手擀麵、剁餡兒、包餃子、下餛飩……一家人其樂融融,享受美好的家庭時間。

家庭聚會上,除了實實在在的紅包,最好也能讓有閱歷的親朋長輩們,結合自己的人生經驗給孩子寫下新年寄語,好好發動發動,也許它會成為激勵孩子前行的美好記憶。

7. 帶著孩子做家務,清掃清掃

從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開始,洗洗碗、掃掃地,整理好自己的房間......父母和孩子一起做家事,是一種有溫度、有帶領的陪伴,也讓孩子在適合的時間玩出創意。你會發現,專註投入工作的孩子非常迷人,完成工作的孩子情緒非常愉悅。

8. 和孩子來一趟「尋根之旅」

去逛逛那些在你生命中至關重要的地方,老家的房子,祖籍的祠堂,上學時的教室,青山上的祖墳......那些還活著的老人,那一幕幕的往事,趁著中國年的傳統文化氛圍,和他一起回望過去,感受內心的「震顫」!

9. 陪他一起分享課外拓展的時光

假期,是孩子進行課外學習最好的時間了。課外拓展,一般會想到課外閱讀,電影。其實除了書單、電影,還有很多紀錄片也是很好的欣賞素材。經典的紀錄片既給孩子漲了見識,指不定還能為您下期的教學工作積累一些教學案例,激發激發教學靈感呢。

附經典紀錄片推薦:

一、關於生命

生命教育,涵蓋了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既關乎人的生存與生活,也關乎人的成長和發展,人的本性與價值。它的核心目標在於,讓每一個人都成為「自己」。從根本意義來說,生命教育就是一種全人教育。

1.《人體奧秘》(2011)

適合年齡:8歲以上

「我們是怎麼來到這個世界的?」

「人類會打嗝,長有人中,都和魚類有關,你知道嗎?」

BBC2011年推出的系列紀錄片《人體奧秘》(共4集),首次清晰呈現了人類胚胎從一個月到10星期這階段中的面部形成過程。《人體奧秘》系列從細胞出發,第一次用技術手段「跟拍」了人類體內的神奇運作,不少片段都能為生物課堂提供生動的素材。

從更完整的「人」的角度而言,BBC在1998年推出的《人體漫遊》和Discovery於2005年出品的《人體奇航》也獨具特色。

2.《人體漫遊》(1998)

適合年齡:7歲以上

「孩子,你覺得『生命』是個什麼東西?」

《人體漫遊》用7集的篇幅分別探究人生的不同階段,從生命的誕生、嬰兒成長、青春期、由懷孕至分娩、晚年、以及面對死亡這一最後的旅程,全部採用真人真事的拍攝手法。用旁觀者的視角去看我們的身體,一同體驗生命的奇蹟,講述一段了不起的「生命物語」。

如果《人體奧秘》(2011)是以細胞級別的微觀細節引人入勝,那《人體漫遊》(1998)則用記錄「人的一生」來證明:生命的奇蹟在於不停地改變,為迎接一個又一個挑戰而改變、奮鬥,從出生到最後一刻都是如此。

3.《人體奇航》<2005>

適合年齡:13歲以上

「男孩和女孩到底有什麼區別?」

「家裡有弟弟、妹妹的小朋友,你記得媽媽懷孕時的樣子嗎?」

Discovery頻道出品的《人體奇航》系列專門為美國青少年拍攝的性教育專題紀錄片,系列分為《男女構造的差異》《從受孕到分娩》《性的生理秘密》三集。該系列最大的特色是採用了核磁共振技術透視人體內部,展現人類異性的差別,以及女性受孕、分娩的過程。

二、關於自然

由於城市裡長大的孩子和大自然的距離越來越遠,這種疏離漸漸引發了孩子們的一些問題:比如孤獨、焦躁、易怒。為克服這類「自然缺失症」,近幾年,自然教育也在國內推廣開來。以形式而言,自然教育,就是以大自然為師的教育。

1.《自然神奇》

適合年齡:3歲以上

「如果陸地上所有的動物都參加一場長跑比賽,知道最終誰能奪冠嗎?——只可能是人類。」

《自然神奇》系列為CCTV出品,從動物到植物、從天空到海洋,基本覆蓋了全球範圍。每集24分鐘左右,加上純正的普通話旁白,作為小學課堂的自然科普素材再合適不過。

2.《微觀世界》(1996)

適合年齡:3歲以上

「你討厭蟲子嗎?其實,它們才不理你討不討厭呢。」

高樓大廈,地球甚至宇宙都看過了,這部拍攝時間長達15年的《微觀世界》又帶來了不一樣的感官體驗。在片中,平時避之不及的蟲子展現出另一種和諧的美感,變得不再恐怖了。在昆蟲世界裡,你會發現毛毛蟲的毛竟然這麼光滑;相互依偎的蝸牛溫馨得賺人眼淚;勤懇的屎殼郎每天都在認真滾著糞球;蜘蛛會在水下用一個小氣泡開闢出自己的餐廳……原來,這個維度的世界也如此奇妙。

三、關於創新

9月13日,《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正式發布。「科學精神」、「實踐創新」,被官方確定為六大核心素養之二。當然,支持科學教育、鼓勵學生創新,在此之前早已是各中小學的傳統。

1.《超級無敵掌門狗:發明的世界》(2010)

適合年齡:4—10歲

「以前有人說人類進步的動力是因為懶,完全錯了,我們只是想節約精力去完成更多的事,即使那件事可能有點無聊。」

《超級無敵掌門狗》是英國家喻戶曉黏土動畫片,2010年,BBC ONE製作並播出了由掌門狗和它的主人一同主持介紹各種發明的動畫科普紀錄片《超級無敵掌門狗:發明的世界》(共6集)。吃蒼蠅的鐘錶、可以自動行走的海灘PVC管、新型水肺……可愛的掌門狗也以它獨特的視角審視現實生活中的發明家和發明。

值得一提的是,本系列還介紹了一些新潮怪異但沒有意義的愚蠢小發明。通過展現「思路——發明——驗證——成果」的過程,科普了很多有趣的知識,是一套絕好的兒童科學啟迪動畫片。

2.《啊!設計》<>あ>(2011)

適合年齡:8歲以上

「你知道是什麼情況下,人類造出了第一把傘柄是勾狀的傘嗎?」

「你每天背著的書包,你覺得它還可以怎麼改一改?」

說到設計,日本的平面和工業設計屬世界頂尖水平是公認的。2011年日本NHK電視台製作並播出了《啊!設計》節目,從這節目可以看出日本國內對兒童教育的重視和深入。嚴格來說,這節目並不是紀錄片,此處僅以節目的紀實風格和借鑒意義作為推薦理由。

除了漫談、訪談環節,節目中幾乎沒有旁白,以最直接的影響,讓小朋友對常見的生活物品充分感知。由於節目本身由知名設計師擔任藝術總監,所以看似平常的幾個版塊,已經悄無聲息地開啟了小朋友的設計思維。難怪,節目播出後在成年人中也大受歡迎。

3.《生活科技大解密》(2006)

適合年齡:10歲以上

「孩子們,知道怎樣的一個小技巧,就能使電飯鍋煮好飯的時間節省20%嗎?」

和《啊!設計》啟發常見物品的設計思維相比,Discovery從2006年開播的《生活科技大解密》更直觀地介紹了絕大多數日常生活事物的運作原理:世上最快的電梯、最昂貴的巧克力怎麼造出來的?噴氣機循環再造可以變成手機;一滴從噴墨印表機噴射出來的小墨點,溫度竟比太陽熱力更高。我們每天賴以生存的生活用品,所包含的科技奧秘令人驚嘆。

四、關於財商

財商,簡單地說就是一個人認識金錢和駕馭金錢的能力。在越來越多的成年人陷入經濟困境時,更提醒著我們,兒童時期的財商教育有多麼重要。財商教育從兒童開始在國外已是共識。

1.《貨幣》(2012)

適合年齡:12歲以上

「如果一個國家生產土豆和牛肉都是最快的,那它是土豆、牛肉全部自己生產收益大,還是只專心生產其中之一,其餘通過貿易得到收益大呢?」

從46億年前地球的誕生,到250萬年前人類的起源,從5500年前隱藏的最早的貨幣歷史,到250年前工業文明的到來,從前布雷頓森林會議的召開,到今日國際貨幣體系的再重建……貨幣從最初的起源、到局部的通行,從站在國際貿易的制高點,到今天成為世界經濟浪潮中最棘手和根源性的課題。貨幣到底是什麼?是金錢,是債券?是黃金,是鑽石?是財富,是國家意志?是夢想,還是其他?CCTV出品的《貨幣》,正是帶著這些疑問,和觀眾一起進入貨幣的世界。

2.《公司的力量》(2010)

適合年齡:15歲以上

「如果要成立一家公司,你會選擇你的好朋友,還是普通同學合夥?」

同樣為CCTV出品,《公司的力量》是國內第一部深刻探討公司制度的紀錄片,它以世界現代化進程為背景,梳理公司起源、發展、演變、創新的歷史,討論公司組織與經濟制度、思想文化、科技創造、社會生活等諸多層面之間的相互推動和影響,旨在以公司為載體觀察市場經濟的演進。

3.《黑金》(2006)

適合年齡:15歲以上

「一杯普通咖啡賣30元,你覺得咖啡產地當地人認為它值多少?——30美分,不到2元人民幣。」

這是一部略顯沉重,但對於想了解經濟學或已經有一定了解的學生,是不該錯過的紀錄片之一。它講述了一杯咖啡從衣索比亞咖啡豆種植者手中通過交易來到你杯子里的過程。從片中可以對咖啡這條完整的產業鏈、貿易、貿易不公、WTO的作用進行最直觀的了解。

五、關於情商

情商,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有調查指出,3—12歲,是情商形塑的關鍵期,孩子85%—95%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在12歲以前形成的。

1.《成長的秘密》(2011—2014)

適合年齡:3—12歲

「有一天孩子們會明白,心理上把父母推得越來越遠,就是長大。」

《成長的秘密》是中國首部長時間連續記錄兒童生活的故事紀錄片,首部揭示兒童成長秘密的心理紀錄片,首部幫助家長認識兒童的教育紀錄片。

《成長的秘密》記錄的都是發生在真實環境里的真實故事:一個五歲男孩天賦的領袖氣質以及錯綜複雜的權力爭鬥;一名四歲女孩穿越冬夏,每天堅持的友情等待;一位五歲女孩與兩個男孩微妙的童年友誼;一名兩歲男孩總是悄悄地嘗試出人意料的動作——把小朋友的鞋子放進比他還高的垃圾桶……2012年到2014年,跟蹤記錄同一群孩子進入小學之後的新生活的《成長的秘密之小學時代》《成長的秘密之英語時代》相繼播出,都聚焦了中國兒童在當下教育環境中的現實狀況。

2.《我是中國的孩子》(2016)

適合年齡:3—12歲

第一集磊磊的煩惱鄂倫春族

第二集蘇涵的山康節布朗族

第三集我的足球我的班納西族

第四集帕米爾的舞蹈精靈塔吉克族

第五集我和狗狗過苗年苗族

第六集馬背上的少年蒙古族

早在1992年,一套從兒童視角介紹我國少數民族的童書《我是中國的孩子》推出市場後,當時就引起了不少孩子共鳴。2016年,以此為創作藍本的同名紀錄片,也開闢了兒童題材紀錄片的新視角。

《我是中國的孩子》講述了少數民族孩子的真實成長故事,或有趣或感人,或引人深思。不同的地域、人文環境下,一個個可愛的少數民族兒童,他們既是自己,也是這個時代,他所代表的民族同齡孩子的縮影。通過孩子們的足跡,不僅能夠飽覽各民族聚居地的優美景觀,了解他們的獨特文化,同時他們純真的夢想,勇氣、好奇、喜怒哀樂的小情緒也都一覽無餘。

3.《浮生一日》(2011)

適合年齡:10歲以上

「孩子們,願意寫一篇文章,告訴老師『今天你過得開不開心』嗎?」

這部紀錄片唯一的主題是:2010年7月24日那天,世界各個角落的人都發生了什麼。主創團隊收到了來自192個國家和地區的80000多段短片,總時長超過4500小時。最終,主創們選擇了其中的1125部,剪成95分鐘的成片。

「今天我過得不算開心,不知道地球上其他角落的人過得怎麼樣呢?」這恐怕是每個人都想過的問題,而《浮生一日》就是各地的人們給出的一個答案。

六、關於生涯

時下有不少這樣的現象:由於缺乏清晰目標,很多學生進入高校後發現,曾以為前途無限的熱門專業自己並不喜歡,因此想換專業;進入工作崗位後才知道別人眼中的高薪高位並不適合自己,因此無比沮喪……如果學生早一點明確自己的生涯,朝著力所能及的方向前進,夢想是否更清晰可見一點?

或者簡單地說,讓學生明白「我是誰」、「我想幹什麼」、「我能幹什麼」、「環境或條件允許我幹什麼」、「最終的目標是什麼」、「現在或每一階段怎麼辦」,這就是生涯教育。

1.《人生七年》<7 up="">(1964—)

適合年齡:7歲以上

「孩子,你希望10歲、15歲、20歲……的自己是什麼樣的?」

1964年,BBC電視台拍攝了紀錄片<7 up="">,採訪來自英國不同階層的14個7歲小孩子,他們有的來自孤兒院有的來自上層社會家庭。此後每隔7年,紀錄片導演都會重新採訪這些孩子,聽他們暢談夢想、暢談生活。

從孩子們7歲時臉上的天真無邪,到成年後被現實打磨的神情,片中所有內容都是真實呈現。而這種真實,足以令人震撼,足以令人思考。拋開本片中人物的社會背景,他們長達幾十年的生活中選擇了什麼、經歷了什麼、變成什麼樣,是關於生涯、關於人生最直觀的教材。

2.《兩百萬分鐘:一次跨國考察》(2008)

適合年齡:12歲以上

「如果提前知道自己未來可能會遭遇的困難,你會採取什麼樣的應對?」

所謂「兩百萬分鐘」,大體上是美國高中生在4年中的在校學習時間(美國高中階段為4年,若與中國相比,大體相當於中國的初三到高三)。本片跟蹤對比了美國、中國和印度各2位,共6位高中畢業生的學習和生活,試圖探討三國中學生的學習狀態,各自文化中教育的特殊地位和教育標準是如何被學校、家庭和學生所接受,學生自己、家庭、學校又是如何看待知識經濟時代的競爭的。影片中,美國中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和中國、印度的學生大相徑庭,卻又有各自無法擺脫的時代、家庭烙印。

3.《職業人的作風》仕事の流儀>(~306回)

適合年齡:10歲以上

相撲、演員、料理大師、動畫導演、配樂師……如果想了解日本人的匠人精神和各個行業的風貌,NHK播放了多年的《職業人的作風》系列紀錄片不可錯過。他們對於所從事事業的認識、遭遇的瓶頸、突破自己的方法,也都值得一看。

4.《行行出狀元》(2005—)

適合年齡:7歲以上

和NHK《職業人的作風》里高大上的職業相比,每天,同樣會有一些普通人做著微不足道,甚至沒人願意做的工作,《行行出狀元》的主持人,就在片中成為他們的學徒,向觀眾介紹這些行業、勞動者,並親身參與其中。從動物園獸籠清潔工到屍體清理員,從垃圾回收員到下水道檢查員,從養豬場清理員到化糞場工人,你能想到的行業主持人都做了。

作為補充材料或知識延伸,紀錄片片段不宜過長,如果剛好想啟迪學生對於人生、生命、社會、歷史的思考,老師們大可以放開顧慮,跟孩子們來一堂紀錄片觀賞、探討課。


文章來源 | 好老師、新校長傳媒


推薦閱讀:

孩子情緒失控的時候,用什麼方法可以孩子學會與情緒相處?
培養孩子獨自睡過夜的3個步驟
只有真正的老師才會有真正的學生——給孩子找個好老師
正孩子的天性,就是她生命本來的樣子。
孩子應該過陰曆生日,還是陽曆生日?

TAG:孩子 | 自己 | 時光 | 假期 | 親愛的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