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摸出腫塊不代表就是乳腺癌

摸出腫塊不代表就是乳腺癌

受訪專家/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乳腺科主任 許銳

乳房摸到有腫塊!被嚇哭的妹子們肯定馬上想到可怕的乳腺癌。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中心估計,2008年中國女性每1萬人中有21.6個會得乳腺癌。40歲-60歲是乳腺癌的高發年齡段,近年來其發病率有增無減,且呈年輕化的趨勢。不少良性乳腺病也會以腫塊的方式給女性一個「信號」,對此女性不必過於恐慌,建議先去醫院進行確診。

A

摸出腫塊,檢查判斷是否癌

白領小王,今年25歲,她洗澡時摸到自己乳房有腫塊,擔心患了乳腺癌,幾天睡不好覺,周末休息馬上去看醫生。類似小王的擔心,許銳說臨床上太常見了。據了解,來門診就診過半的女性會有乳腺腫塊或結節,但大多數腫塊和結節並非癌症,有四種常見疾病需加以鑒別——

乳腺增生:分為小葉增生結節和囊腫。結節的腫塊形狀不規則,常常為多發性的,呈片塊狀、結節狀或條索狀,與皮膚和深部肌膜不粘連;囊腫則邊界明顯,質地較軟。乳腺增生局部會有輕度到中度的觸痛,腫塊可隨月經周期變化,常在經前期疼痛感明顯,腫塊變大,月經過後疼痛感減輕,腫塊及結節也隨之縮小。

乳腺炎:分為哺乳期乳腺炎和非哺乳期乳腺炎。在非哺乳期乳腺炎當中,漿細胞乳腺炎、慢性肉芽腫性乳腺炎如今較為常見,這種乳腺炎是乳腺的一種慢性非細菌性炎症。常伴有乳房脹痛、乳房常常可以摸到硬塊,病情進展後可能形成乳腺膿腫。

乳腺纖維瘤:這是最常見的乳腺良性腫瘤,多發於青年女性,40歲之後少見。腫塊多為規則的圓形,邊界清楚,活動度大,與皮膚無粘連。

乳腺癌:在較早期時通常無明顯疼痛或不適感。乳腺癌腫瘤生長速度快,表面不光滑,質地堅硬,界限不清,不易推動。到晚期時局部皮膚出現潰爛、浸潤,出現疼痛。它可導致乳頭內陷,並發生腋窩、鎖骨上淋巴結及臟器轉移,危及生命。

建議:自檢+乳腺B超/鉬靶能早發現

並不是所有的腫塊都是良性的,所以女性應每年定期做乳腺檢查。建議最好每次在月經後的一周,進行一次自我觸摸檢查,看乳腺有沒有外形改變、疼痛、腫塊、溢液等。

她強調,僅靠自檢還遠遠不夠,建議每年定期到醫院乳腺科做相關檢查。40歲以下女性每年做專科體檢和乳腺B超檢查;40歲以上女性,除了每年做專科體檢和乳房B超外,還應做一次鉬靶檢查,如果是高危人群建議加做乳房的MRI檢查,以發現早期的乳腺癌。

B

確診腫瘤,分型進行精準治療

一旦確診為乳腺癌,也無須太過擔心,因為乳腺癌較其他惡性腫瘤整體療效好,5年生存率高,死亡率低。

針對乳腺癌的治療,許銳表示,要根據患者的腫瘤分子分型、臨床病理分期和複發風險,制定精準而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只有採用了規範化的治療,患者才會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乳腺癌並非一種單一的疾病。自2011年起,國際共識就將乳腺癌分為Luminal A 型、Luminal B 型、HER2過表達型和三陰性。其中,Luminal A型及Luminal B型最常見,佔60%以上,預後好;HER2過表達型和三陰性預後相對較差。HER2過表達型因靶向藥物的應用其風險也逐步下降。而三陰性較兇險,特指ER、PR、HER2均為陰性的乳腺癌,佔15%-23.8%,其特點是侵襲性強,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易轉移,易複發,預後差。

建議:綜合考慮治療方案

乳腺癌患者一經確診,應儘快對腫瘤物穿刺活檢,通過基因檢測確認所屬亞型,並相應選擇針對性治療方案。「綜合治療中的每一項治療,都需要醫生根據臨床診斷和綜合反映癌生物學特徵的分子病理檢查結果,來決定做與不做、怎麼做。」

目前常見的乳腺癌治療手段,主要有手術治療(根據原發病灶大小、數量、位置,有無淋巴結轉移及治療目標來決定手術方式和手術時機)、化療(分為手術前化療和手術後化療)、內分泌治療(根據手術後雌孕激素受體ER/PR檢查結果決定)、靶向藥物治療等。廣東省中醫院的優勢在於中西醫結合系統治療,中醫藥參與乳腺癌治療的價值主要體現在提高生活質量、緩解西醫治療副作用、增強病人免疫力以及減少術後複發與轉移等方面。此外,除了為患者做綜合治療方案外,還需進行心理輔導,這需要患者積極配合完成,方能達到最佳療效。

C

術後管理,隨訪複查不能少

「臨床上,有些患者錯誤地認為,乳腺癌通過手術切除病灶就萬事大吉。做完手術切除,其他治療可有可無,不做也行。」許銳說,這種觀念在病人中並不少見,這與人們對乳腺癌的認識不足有關,有可能導致病情複發,甚至治療失敗。

她指出,還有的患者在乳腺癌放化療中,有較大的副反應和痛苦,患者常常難以堅持而主動放棄,這對治療效果有很大影響,需要患者理解配合,堅持完成。

至於乳腺癌複發的病人,往往是因為完成所有需要治療的項目以後,患者出院後就認為「以後不再需要任何治療或隨訪了」。這是非常錯誤的觀點!

建議:出院後每3-6個月複查1次

隨訪應在初始治療後即開始,一直堅持到終生。術後2-3年內患者複發轉移的風險較高,隨訪的時間間隔要短一些。術後5年以上複發轉移的風險明顯降低,隨訪的時間間隔可延長。最初兩年每3-6個月1次,其後3年每6個月1次,5年後每年1次。致於要做什麼檢查,醫生會根據病人情況給出意見。

對於轉移性乳腺癌患者,應有足夠的隨訪頻率,以便得到可能最好的癥狀和生活質量的姑息支持及疑問解答,這意味著在內分泌治療時平均每2~3個月隨訪1次,在化療時每1~2個周期隨訪1次。轉移性乳腺癌患者在沒有進行主動性治療的疾病緩解期,也應進行預定的隨訪。


推薦閱讀:

唐寅短斧劈皴代表作《瀟湘歸隱圖》
眉毛濃的男人代表什麼
代表友誼的花
兩會「漫」談(第十三期):代表委員建言錄之三
耳垂厚代表什麼:較現實及務實

TAG:乳腺癌 | 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