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關於「武術」的大雜洄

其實一招在武術中的定義似乎較為模糊,個人理解,在武術中,該是完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競擊攻防意圖的一連串動作算是一招吧。呵呵,對於武術我是個門外漢,不過我曾經在一本武術雜誌上看過這樣的招數,目標是打對手的頭。先適當靠近對手,一手先打腹部,待對手身體自然前傾時,再一手擊達頭部。這個身體靠近,虛招擊腹,實招打頭,合起來才算一招吧。但是實際比武中,真正能打的人誰還顧及招數的完整呢?莫不都是根據當時的情形,用最簡潔的動作進行攻守對抗,這也是很多比武故事中大量出現半招致勝的原因吧。

樓上兄弟你那是最古老的計算方法,在古代一招可以分為幾式現在的是下面:

正常的一招就是一拳打過去或一腳提過去.

這可是湖南省武警大隊隊長教小弟的.

所謂武術,本質上就是傷人護幾的技術。武術的學習、訓練,都是以此為目的的。一般學習武術,應該是下面這樣一個過程:站樁(定式)、試力(單式)、組合動作(招式)、推手(搭手)、散手(亂打)。任何器械,都不過是肢體 的延伸,沒有肢體訓練的基礎,器械練習得再多,再苦,水平也有限(當然這不是絕對的)。

先說說站樁。任何流派的傳統武術都有很多的樁法,最有名的騎馬樁好象沒有人不知道。站樁的目的,在於站出整勁來。所謂整勁,就是協調全身的力量,以拳打人,用的不是一拳一臂之力,而是以身為錘,以臂為釘,向對方砸去。站樁時,人的外型基本上是靜止的,但是靜中有動。身體緩慢、微小的運動,在這種運動中,體會肌肉的變化,協調各個部分的動作,使全身達到和諧的平衡。如果沒有幾年的樁功,學武多半是個笑話。現在很多學武術的,上來就學習所謂招式、套路,即使有基本功的練習也就是抻筋耗腿,摩拳擦掌。這樣的武術練得再好,也是手上無力,腳下無根。一旦和別人搭上手,就只有被人玩的機會了。(別問我散打運動員是如何訓練的,我不知道)我認識一個人,只學了站樁,別的什麼都不會,但是樁站了七年。和他搭手的時候,他沒有什麼技巧(他也不會),但是我的各種方法在他面前全然無用,引不開,牽不走,頂不住,擠不動。

站樁有一定體會之後,一方面多變換幾種樁法,一方面可以練習試力,就是一些基本動作,比如前推、後帶、左牽、右引、上托、下壓。在較大幅度的緩慢動作中體會和掌握肌肉的運用,直到形成條件反射,任何一個動作都是全身力量的運用。然後在動作不變形的前提上加快速度,打出完整的爆發力。這時,可以傷人的就不只是手、腳、肘、膝、肩、胯、頭,而是「全身無點不彈簧,那裡挨著那裡發」(當然,我也沒聽說誰能用臉把人發出去)。

單式熟練了,就可以練習組合動作,比如先壓後打,先托後壓之類。實用性較強而又相對固定的組合動作,就是所謂招式

以上都有一定基礎以後,可以和同門之間練習推手。現在人們一提推手,就想到太極,實際上,類似的練習方式並不是太極拳獨有。推手的過程中,雙方肢體相接,但是接觸點在運動中不斷變化。領會守中用中的意義。所謂「中」,就是中間的意思,相對於「偏」與「外」。形象一點說,就是兩人間連線所在位置。在推手時,要保證自己的手臂在「中」,而通過力點的控制,使對方的手臂處於偏門,讓軀幹部分暴露在自己的攻擊範圍內。當然,「中」不是固定不變的,可以利用步法,改變兩人的相對位置,比如向左前方進一步,使對方原本守中的手臂,自然變為偏門。記得當初練推手的時候,前臂基本上每天都是紫的,胸前也是一片一片的青紫,晚上睡覺前總要上一會兒葯。

推手練習有成,就可以練習散手了。散手沒有什麼規定與要求,對打就是了,當然,盡量別傷人。不過很多時候這不是主觀意識能決定的。對方有漏洞時,進攻動作完全是本能,如果運氣好,在大腦有反應要收手的時候,人已經傷了。

套路是一種比較流行的東西,很多人認為會武術就是會套路,會套路就是會武術。套路本質上就是招式的組合,如同蒙童背誦的《百家姓》本身沒有什麼意義,學生真正應該知道的只是那些字而已。

以上是我自己的練習的體會,很不全面,還有很多重要的內容沒提到,比如步法的練習(也可以理解為腿部的試力),發力的練習,發與打的控制等等。

上面說武術要用整力打人,但是,也有很多單練一臂一拳,甚至一掌一指的功夫。少林七十二技中有不少是這類的工夫,比如一指金剛功、陽光手、仙人掌等等,這類功夫一旦傷人,威力極大。以仙人掌為例,練法很簡單,四指緊並,就是見那裡硬就用手去戳,每天用藥水洗手,「十年可成。觸物物碎,觸人人傷。宜練左手。」這樣,最終把自己的手練成無堅不摧的利刃,直接拿把刀好不好,而且,刀再利,也要砍得到才行(這話對陽光手不適用,「距二三步揮拳擊人,拳不及身,被擊者已痛徹心腹」)。這種硬功(陽光手屬於陰功),洗手的湯藥至關重要,如果一味苦煉,不用藥物養護,可能叫自殘比叫練武更合適。另外,還有所謂毒功,比如無雷掌、排手(我懷疑兩者在本質上是一種功法),練習時間短,見效快,大概兩三年就可以大成。不過副作用也不小。我知道的有據可查的死於排手的人,好象是死在民國末年,時局太亂,所需藥物無從置備,毒發身死。而且此人練習排手也不過就幾年,好象還沒來得及用毒手傷人,自己就抗不住了。

靜 功 修 為 概 說

《清·醫方案解·勿葯元詮》中指出:「調息一法,貫徹三教,大之可以人造,

小用可以養生」。由此而知,靜功在過分的年代中是較為普及的。儒、釋、道三教都

有靜功的修鍊,靜功的修法。有關靜功的修鍊學習方法,各家有各家的傳授,三教九

流泛化於俗。因傳承不同,層次上有很大差別。如果僅停留在外表上觀看,不去切身

的體會,可以說外行人不容易分出靜功的流派與高低之別。動功則不然,稍有武學知

識的人,也能依據經驗辯別其水平。一切事物都是智仁相見,一些內功修持格探者,

則能從動作,身形的動勢變化看到演煉者身中的循經如何。佛家以此而生定慧,道家

以此而煉丹道,儒京以此而養浩然。三家雖有區別,但均依靜坐而形其業、守其真,

智開洞天,遂通妙境。

略於分類,動功可以演化為武學、劍真。靜功亦是人道一途與動功互為補充,進

入丹道修鍊、修真全形、觀光修脈、調攝身心、養血安神、益壽延年、開發智慧,均

需要依靠靜功修持,靜功不可缺。

應當強調「由動人靜」,才屬順理成章。古人認為練外強化元坤,聚斂元氣,打

通脈道,形成循環,進入太乙循經專修階段,是丹家密持的體證。修鍊內功之初,循

經不完整,用不成完善的循環,只能稱為循經現象。以·循經現象為基礎,進行分經

流注階段,以其達到修持中的循經跡象,繼而形成自身完整的金氣日月經天,即是傳

統所指的金氣周天,身中日月亦是天地之象。

明·九脈台真後,丹道修鍊形成新的完整面目。武學與丹道結合在一起,武學為

丹道開闢了捷途,「以武演道、合於敵術」。周潛川先生在《氣功藥餌療法與偏差救

治手術》一書中說,舊傳丹經靜功有九種次第的呼吸調氣法,依次而修為,每百日完

成一個次第,至三年後可以大功告成。這種方法繁雜,不易深入。如由調息一法下

手,很長時間才能人靜,靜後生定慧又不知何年何月。

丹道功夫演於文武兩途,皆能人道、開悟。習靜功者必得參悟功譜、內景文編,

啟動真元靈性,口誦譜文心無煩亂,可以迅速人靜。對方代文學、詩詞、曲賦亦要深

入領悟,「元氣存身真寶貴,文章行世大神仙」。儒家功夫已渙於詩書畫之中,「精

衡治世,寓意垂仁」。方之文人墨客,皆有劍俠英風。王羲之是武夫習文,李白、陸

游是文人習武。陸遊「學劍四十年」,「六十年間萬首詩」。陸遊曾在他的詩文中這

佯描述:「十年學劍勇成癖,騰身一躍三千尺」;「龍泉三尺動牛斗,陰符一編役鬼

神」。青年時代的陸遊,為了實現滅敵復國的理想,曾走出書房,到社會上去求師尋

友,習武學劍,陸遊的師父是一位人稱「白猿翁」的老陝土,陸遊追隨地多年,從他

那學到了一手精湛的劍術。最使陸遊感到自豪的是,在一次圍獵時遇上了猛虎,同行

的三十多人都被這山中之王嚇得面無人色,紛紛撥轉馬頭,只顧逃命。陸遊聞汛策馬

趕來,挺身而上,與猛虎展開了一場搏鬥。幾個回合之後,只聽得一聲侈叫,猛虎倒

在地下,陸遊的利劍深深地刺進了它的心窩,詩人的白飽和貂裘也沾上了野獸的鮮

血。人們都稱讚陸遊不愧是文武漢全的奇才。陸遊曾把這段經歷用詩丈概括「挺劍刺

乳虎,血濺貂裘殷。至今傳軍中,尚愧壯土顏。」由此可見,他們既是學者、詩人,

又是劍客、陝土,身在儒道兩家,備受後人敬仰。

《黃庭經》是道家的通俗讀物,其中以內景功夫為主,煉五臟神。五臟神存思於

心,茲呈內煉,與四肢百骸可以納於腦。腦為九官之神,統率周身,煉神存思,均系

靜功操修,誠為大道之專修也。另有符錄、丹文、吐納、服氣日霞、默祝、禮拜、沐

浴、服食辟穀等道家修養之儀軌、方法與貨物。

《黃庭經》這本道家通俗書籍,今天能讀懂的人已經不多了。道家的真傳,幾乎

一般人都無從知曉。九脈合真之後,修真呈現新的面貌,靜功的修為也達到了前所未

有的境界。先聚斂真氣,真氣升華出現光,才是修真起步。有循經現象,後形成循經

跡象。首先煉動功,才有修持靜功的基礎,感到金氣上沖至顛頂,是肘後飛金晶的現

象。

真元修真法的靜功如何人門呢?道家真傳的功夫,在修鍊時要佩用龍牌虎符、金

牌玉蝶。外行人不知道也不會用。入坐時採用這個特殊的方法「令人神往」,元神剎

那間行數萬里。「令」指揮人的神,坐中讓自己的神到該去的地方。「合」的作用很

大,得「令」而行。武當山留下的龍牌虎符,是一幅楹聯「白虎手執喧花斧,青龍把

握斬妖鋒」。這個楹聯的特殊力量,可在靜功中體會到。由於大家的氣脈不均衡,開

始人坐先打一、二次太乙混元訣,權衡一下全身氣脈,進入真元修真法系統的修持。

龍牌虎符和指訣的力量避免修行者的出偏,十分有效。

傳統的修為,在練功的場所掛上龍牌虎符,這樣的環境,對練功者來說,提高了

層次,這種作法是設壇場。諸葛其甫屏山設壇台借東風、布石陣與此類同。還有《修

真圖》,也可做為壇場,好似一座大廈的圖紙,修鍊就是按照圖紙施工的過程。

傳統功夫、修真,不是枯坐,選址設壇、護持用符、口誦法訣、三密相參。於是

贏中之景逐漸生起。靜中心意十分重要,「全憑心意練功夫」,就應該學文、誦文,

從功譜、楹聯、文章之中體會修為的真諦,從詩詞曲賦之中領略傳統文化的風貌。

筆者著作《聲律真詮·萬字長聯》以太極文體的形式展示了修真文化的風貌。前

文言,真氣升華出現光才是修真的起步。長聯中也有關於初步修持的語句,可窺一

斑。

「但見飛泉寒凍流波鋪千尺」,喻示著經穴脈道循經成跡象,全身循經有序。

「霧卷江氣俘青煙」,丹田元氣為先天之根本,離開無氣修鍊下能稱為修真功

夫。靜坐內視,坎宜真水向上升騰,潤澤著人的四肢百骸,開發著人的智慧。腎水升

騰時眼前是白色的光,但此時眼前的光不穩定,不明亮,似如:「窗前明月光」。要

隨著功深日進,慢慢穩定,光漸強有「漫天白」之感。

「夜半月冷蟾光輝」,蟾光是月魄寒精,坎中真陽水中金。還末達到「漫天白」

時,先感通自身,後感通宇宙,達到人天合一,進入與宇宙共振的狀態,在三陰之極

生一陽。此際,有輪明月從下丹田生起,月亮小,光似霧中透出。此時今神光內注,

心火下降,覺得丹田是大海,其中有一點真陽,這樣腎水升騰與心火相濟,達到抽坎

添離,交合自身中陰陽。

「照徹乾坤明如晝」,一輪明月在海中升起,漸升漸高,照徹自身宇宙一片光明,眼

前一片「比銀之光」。

「團團玉氣瓊雪翻」,周圍又有元氣轉化成光,在內景中人天合一。天垂之象能用真

實的內觀看到,人的生命之光和宇宙日月是一樣的。光在滾動,無氣轉化成光,即此

句之喻。

「使我神思曾億之」,在元氣生成光的過程中,此時不可得意志形,不可走神。

坐功時,自己的神和靜坐出現的光相結合。譜云:「光即是我,我即是光」,保持神

光的一致性。神光相戀使體內元氣產生升華變化。站樁時眼前也會出現一輪明月,至

慧日高照,這是丹的初形。混沌的氣化態逐漸向上升騰,月變成太陽,日月合壁,慧

日高照,既是月象,又是日象。白天為紅色上升至兩眼之間,《雪山密笈》譜文中有

「一指櫻紅照大千」即此義也。蘇東坡言「月有陰晴圓缺」,而身中之日月無陰晴圓

缺。白天這輪慧日在眼前,夜裡又回到丹田。若錯倒陰陽,顏色會有變化。升起來時

是白的,而落人丹田時卻是紅的。

「人門引路須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修」。以上開示這幾句用聯,是讓人們從文章

當中去領略傳統的修真風貌,是引人門,餘下的功夫要在修鍊中自悟。筆昔著作《真

元寶笈》里的專修功《白鶴真人飛鳴羽比全真神圖》一開始就有鍛煉坎中真陽之法。

光出現之後,如不能穩定,可煉太乙元明功和真元固氣法,來天地日精月華,以

育元真,充實丹由。「元陰元陽育此體,太乙顯化產真形」,任督二脈育比了這團

光,使之升畢,開發智慧,才是丹道的層次。

靜功由形體之靜,升畢到心態之靜,漸漸轉入了一個新的境界。這個度界與

「定」還相差很遠,久坐之中,不知多久,必能有一次進入到禪修的度地,「十禪乃

成一定」,多次人定才能生智慧。佛家由戒、定、慧之途下手,漸次而入。戒條初

步,是靜心攝形。靜定功夫不看坐多久,要看仕中是否有序,生起智慧之光時下在定

中,忙亂之時見真功。

人在修真過程中,只有達到了與宇宙共震,與日月同循·才能解脫煩惱,凈化身

心。才能「通向摩天真境的末來,在大定的寂靜中升華,超越茫茫的宇宙。」

魔神武術技擊研討帖!請天下武術愛好者前來指教!

作者:happylyboy 文章出處:魔神傳說

現任會長:影之八葉

請影之八葉會長發言,並介紹一下太極拳!大家歡迎!

影之八葉

我怎麼成會長了?既然新上任,那就講講吧

太極拳是內家拳,由陳王庭公於明末清初創,現陳式太極拳用的架子則是陳長興公精簡改良的,長興公有個弟子大大有名,叫楊露禪,是流傳最廣的楊氏拳的祖師,當年也被叫「楊無敵」,從楊起,太極拳不再只在陳家傳,藝傳天下,及至今日,已有陳,楊,孫(祿堂公),吳(鑒泉公),武(禹襄公),五大系了

影是陳式拳的傳人,以後就以陳氏為例講解。

也請陽論論跆拳道吧

看在我與影共事多年的分上,我就勉為其難的當一個名譽主席好了,哈哈~~~~~~

(台下一陣亂棍,哇~~~~~看來都是狠角色,幸好我有魔神的力量,嘿嘿嘿)

冬天的鷹

呵呵,我會飛,我不怕亂棍,也不怕太極拳,可是就怕嵐念一陣子「天靈靈,地靈靈,玉皇大帝要顯靈……」哇,僵夢呀,沒等念完,就看空中一陣子羽毛亂飛,我就成了天上掉下來的烤雄鷹了(誰說天上掉不下來鴨子?連鷹都……)

happylyboy

哇!影之八葉兄給我出了個難題呀!我還沒開始學呢!怎麼辦?!

嘿嘿,好在我看過一些站點上的資料!所學知識過於片面,還請各位看官不要生氣呀!

跆拳道是一項運用手足技術、重在足技進行搏擊格鬥的朝鮮民族傳統的體育項目主要內容包括品勢(套路)、搏擊(實競技與格鬥)、功力檢測三部分。

跆拳道是韓國文化的產物」。跆(TAE),意思是腳踢、撞摔;拳(KWON),意指用拳頭擊打;道(DO),是指方法、技藝和道理。跆拳道就是這樣一種使用拳腳擊打的實用技擊方法。它簡單實用,以踢法為主,約佔技法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它的品勢(拳套)有24種之多,是初學人門的練習手段與方法;它的內容還包括擒拿、格鬥、自衛術、基本功等技藝。

跆拳道具有典型的東方文化色彩。它不僅是一項具備較強攻擊力的運動項目,而且也是一種精美的形體藝術和行之有效的強體健身方法。道的本身還蘊藏著一種精神追求和道理,其首要的一條是強烈的愛國熱情和為正義而獻身的崇高精神。道,作為民族精神的體現,練習者須具備勇猛善戰、敢打敢拼的素質,培養堅韌向上的作風,講究理儀修養以及完善的人格。因此練習除拳道可內修精神、性情,外修技術、身體,培養出常人難以達到的意志品質和忍讓謙恭的美德。這種內外雙修、生理和心理全面發展的鍛煉方式始終遵循一種不變的訓練程序和模式:反省——判斷——勇氣——信心——自衛——自持——獨立——沉著——領導——勇氣——合作——愛國。

影之八葉

太極拳初始有五路太極,二路炮捶,後來長興公去繁化減,改了兩路拳,也就是現在講的老架一路二路,同是老架也分家傳架:嫡傳和門面架:教外姓,一般流傳的老架都是門面架,門面架的技擊性就遠不如嫡傳架了,幸好吾師張志俊蒙陳照奎公傳了嫡傳架(也叫新架,本名是叫大架8

3式和大架54式),按說應該從大架83式起,可是僅這一路拳,技擊要領粗分就有500多種,一時我不知怎麼講了。要不下次先從拳理開講

殘酷天使

有沒有殺招??

happylyboy

好的好的!可以看看太極與跆拳道的特點!請影之八葉兄繼續!

先說說套路吧!最好能附上圖片!還有,太極有什麼打基礎的練習也請介紹介紹!

影之八葉

殺招?高手使來每一招都是,包括起式。

happylyboy

是啊!不過,這要經過相當艱苦的練習吧!跆拳道是講求心技一體、內外兼修的技擊。不知太極是不是這是如此?

冬天的鷹

看天書……眼前全是圈圈哦,救命!(倒)

影之八葉

太極拳講究攻守一體,以手領勁。是要下一番苦功的,我師兄言(師傅的兒子,日本空手九段在其面前過不了兩照面),他每個單式練的不下百萬遍

太極拳對輔韌帶(指各個骨節的連接處)靈活要求很高,高手全身肌膚骨節處處開張,全身是手,都可以打人。對輔韌帶練習比較好的方法是 單式雀地龍,此式可以充分練習下身的各個關節。

影之八葉

上身的各個關節練習我覺得則以 倒卷宏 和 雲手 為妙

鷹,等等我,雖然我是名譽主席,可是也看不懂喲,555555555~~~~~~~~~~~

提個意見,能不能說的比較容易懂些,照顧一下我們這些門外漢嘛!!

影之八葉

陽,太極拳是純粹的靠技巧的拳法,最忌用力,至於體能,可以這麼說,以我師兄來說(我練拳日短,例子都以師兄說),2:30小時,跑馬拉松,易如反掌,連拳就是練體能的最好方法。

太極拳是敵萬人之法(萬人是敵不了的,不過對高手來說,百十個人還是鬆鬆),昔日和五個師兄共六人圍攻師傅,師傅之以兩根手指,一撥一帶, 六人瞬間皆數頃倒(純以技勝,不以力取,被擊倒人其間亦有那輕取空手九段的師兄),各位也許不信,其實我練前也是不信,後來身體意會,方知我國武術之妙,果為世界第一,高手出手,雖不如小說演繹,亦是不徨多讓,被打著心服口服,覺妙不可言,打人者好似不經意,出手成章,渾然天成。

happylyboy

嵐姐!不只是你!我對太極的專用名詞也不很了解!得去書店看看了!不過,想想一個人打十幾個人!哇!太厲害了!呵呵,想起當日一個人打下我暴的3個人,只搞定一個人,被其它的兩個打得頭破血流!唉!真是惱火呀!嗯!我也要練練!男人不儘快強大(心與身體!)起來是不行的!

影之八葉

若果陽要買書的話,給你推薦一本,《陳式太極拳》 人民體育出版社

這本書是陳發科公的弟子顧留馨與沈家楨所著,而內選拳既是由照奎公演練的大架拳,可以說這是當今唯一值得買的太極拳書

happylyboy

我知道了!看先!

冬天的鷹

看不懂,閃先!

影之八葉

啊呀,是有些深奧呀,沒辦法

近幾日,我將全文發表 太極拳經

請期待

暗之八葉

呵呵

武術中華第一

你有科學,我有神功

------------------

我們的所愛

所珍視的一切

都必定凋零毀滅

這就是我們有生者的無情命運

如果這些不死

愛的本身也將死亡

影之八葉

哈哈,下面將一些太極拳的經典文獻奉獻給大家研究研究

影之八葉

拳經總歌 陳王廷

縱放屈伸人莫知,諸靠纏繞我皆依。劈打推壓得進步,搬擱橫采也難敵。

鉤掤逼沉人人曉,閃驚取巧有誰知,佯輸詐走誰雲敗,引誘回沖致勝歸。

滾拴搭掃靈微妙,橫直劈砍奇更奇,截進遮攔穿心肘,迎風接步紅炮捶。

二換掃壓挂面腳,左右邊簪庄跟腿,截前壓後無縫鎖,聲東擊西要熟識。

上籠下提君須記,進攻退閃莫遲遲,藏頭蓋面天下有,慣心剁脅世間稀。

教師不識此中理,難將武藝論高低。

影之八葉

用武要言 陳長興

要訣云:捶自心出。拳隨意發,總要知己知彼,隨機應變。心氣一發,四肢皆動,足起有地,動轉有位,或粘而游,或連而隨,或騰而閃,或折而空,或而,或擠而捺。

拳打五尺以內,三尺以外,遠不發肘,近不發手,無論前後左右,一步一捶,遇敵以得人為準,以不見形為妙。

拳術如戰術,擊其無備,襲其不意,乘擊而襲,乘襲而擊,虛而實之,實而虛之,避實擊虛,取本求末。出遇眾圍,如生龍活虎之狀,逢擊單敵,以巨炮直轟之勢。

上中下一氣把定,身手足規距繩束,手不向空起,亦不向空落,精敏神巧全在活。古人云:能去,能就,能剛,能柔,能進,能退,不動如山嶽,難知如陰陽,無窮如天地,充實如太倉,浩渺如四海,眩耀如三光,察來勢之機會,

揣敵人之短長,靜以待動,動以處靜,然後可言拳術也。

要訣云:借法容易,上法難,還是上法最為先。

戰鬥篇云:擊手勇猛,不當擊梢,迎面取中堂,搶上搶下勢如虎,類似鷹鶴下雞場;翻江撥海不須忙,單鳳朝陽最為強;雲背日月天交地,武藝相爭見短長。

要訣云:發步進入須進身,身手齊到是為真,法中有訣從何取,介開其理妙如神。

古有閃進打顧之法:何為閃,何為進,進即閃,閃即進,不必遠求。何為打,何為顧,顧即打,打即顧,發手便是。

古人云:

心如火藥,手如彈,靈機一動,鳥難逃。

身似弓弦,手似箭,弦響鳥落顯奇神。

起手如閃電,電閃不及合眸。襲敵如迅雷,雷發不及掩耳。

左過右來,右過左來;手從心內發,落向前落。

力從足上起,足起猶火作。上左須進右,上右須進左,發步時足根先著地,十指要爬地,步要穩當,身要莊重,去時撤手,著人成拳,

上下氣要均停,出入以身為主宰;不貪,不歉,不即,不離。

拳由心發,以身催手,一肢動百骸皆隨;一屈,統身皆屈;一伸,統身皆伸;伸要伸得盡,屈要屈得緊。如卷炮卷得緊,崩得有力。

戰鬥篇云:不拘提打,按打、擊打、沖打、膊打、肘打胯打、腿打、頭打、手打、高打、低打、順打、橫打、進步打、退涉打、截氣打、借氣打、以及上下百般打法,總要一氣相貫。出身先佔巧地,是為戰鬥要訣。

骨節要對,不對則無力,手把要靈,不靈則生變。發手要快,不快則遲誤。

打手要狠,不狠則不濟。腳手要活,不活則擔險。

存心要精,不精則受愚。發身:要鷹揚猛勇,潑皮膽大,機智連環。

勿畏懼遲疑;如關臨白馬,趙臨長板,神威凜凜,波開浪裂,靜如山嶽,動如雷發。

要訣云:人之來勢,務要審察,足踢頭前,拳打膊乍,側身進步,伏身起發。

足來提膝,拳來肘發,順來橫擊,橫來棒壓,左來右接,右來左迎,遠便上手,近便用肘,遠便足踢,近便加膝。

拳打上風,審顧地形,手要急,足要輕,察勢如貓行。

心要整,目要清,身手齊到始成功。

手到身不到,擊敵不得妙。手到身亦到,破敵如摧草。

戰鬥篇云:善擊者,先看步位,後下手勢。

上打咽喉,下打陰,左右兩協並中心。前打一丈不為遠,近打只在一寸間。

要訣云:操演時面前如有人,對敵時有人如無人。

面前手來不見手,胸前肘來不見肘。手起足要落,足落手要起。

心要佔先,意要勝人,身要攻入,步要過人,頭須仰起,胸須現起,腰須堅起,丹田須運起,自頂至足,一氣相貫。

戰鬥篇云:膽戰心寒者,必不能取勝。不能察形勢者,必不能防人。『

先動為師,後動為弟,能教一思進,莫教一思退。

膽欲大而心欲小,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而已。

一而運乎二氣,行乎三節,現乎四梢,統乎五行。

時時操演,朝朝運化,始而勉強,久而自然。

拳術之道學,終於此而已矣。

影之八葉

長興公的用武要言,我覺得精髓就是以下的總結

戰鬥篇云:膽戰心寒者,必不能取勝。不能察形勢者,必不能防人。『

先動為師,後動為弟,能教一思進,莫教一思退。

膽欲大而心欲小,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而已。

一而運乎二氣,行乎三節,現乎四梢,統乎五行。

時時操演,朝朝運化,始而勉強,久而自然。

拳術之道學,終於此而已矣。

特別是 時時操演,朝朝運化,始而勉強,久而自然。有了這一點,毅力,則功自成亦


推薦閱讀:

關於描寫冬天的好詞佳句大全
關於名家的得與失的名言警句
善惡箴言:關於積德行善作惡報應等名言警句37條
關於「北斗七星」的傳說

TAG:武術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