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得兵書
06-16
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大父開地,相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厘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歲,秦滅韓。良年少,未宦事韓。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韓故。良嘗學禮淮陽。東見倉海君。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遊,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誤中副車。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賊甚急,為張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良嘗間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毆之。為其老,強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諾。」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後,何也?」去,曰:「後五日早會。」五日雞鳴,良往。父又先在,復怒曰:「後,何也?」去,曰:「後五日復早來。」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遂去,無他言,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
譯文: 留侯張良,他的祖先是韓國人。祖父名叫開地,作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的相國;父親名平,作厘王、悼惠王的相國。在悼惠王二十三年,張平去世。在他父親去世後二十年,秦就滅了韓國。當時,因為張良年紀還小,沒有在韓國政府作事。可是韓國被秦將攻破的時候,張良家裡很富有,光是使喚侍候的家僮,就有三百名,這時他的弟弟不幸死了,可是他拿出全部家財來招募刺客,要謀刺秦始皇,替韓國報仇,卻不去料理他弟弟的喪葬;他所以如此痛恨秦王,主要是因為他祖父和父親,作了韓國五代國君相國的緣故。 張良曾經到淮陽去學禮,又到東夷去拜訪倉海君,募到一位大力士,又特地替他訂做了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鐵椎,準備一椎就可以要了秦王的命。 這時,恰逢秦始皇到東邊來巡遊,張良就帶著那位大力士,預先算好他東行的路線,就在博浪沙那兒埋伏,等到秦始皇的車駕到來時,就叫力士把那一百二十斤的大鐵椎,猛力向秦王乘的那輛車擲去,可惜一個偏差,鐵椎打中了旁邊的副車。秦始皇見有人想謀刺他,大為震怒,發令大事搜索刺客,限期捉到,攪得天下不安,就是因為張良這一椎的緣故。 於是,張良就改名換姓,亡命躲藏在下邳一帶。有一天,張良信步閒遊,經過下邳的一座橋上,來了一位老翁,穿了件粗布短衣,走到張良的身邊,卻故意弄丟了自己的一隻鞋,掉到橋下,回過頭來對張良說道: 「小夥子,下去替我把鞋拾上來!」 張良猛然一愣,真想揮拳揍他。但一想:這一身老骨頭怎經得起一拳?忍一忍,別惹事!跑到橋下,把老人那隻鞋給撿了上來。正要交給他,老翁說: 「替我把鞋穿上!」 張良心想:已經忍著氣下去替他撿了上來,就服務到底吧!於是就彎下腰來,屈膝跪在橋上,替老翁把鞋穿好。老翁也就毫不客氣地,伸出腳來,讓他把鞋穿好。也不說聲謝,笑著走了!張良卻十分吃驚地望著老人離去,看著他的背影愣在那兒。老翁走了一里多路,又走回來,說道: 「小夥子可以調教!第五天的天亮時,跟我在這兒會面!」 張良十分納悶,敬了個禮,回說: 「好的!」 第五天,天一亮,張良就去橋頭赴約。等他到達時,老翁已經先到了!很生氣地對張良說:「跟老人家約會,你卻遲到,什麼道理?」說完掉頭就走,邊走邊說: 「五天後早點來會面!」 第五天,五鼓雞鳴,張良就起身前去,到達橋頭時,老翁還是比他先到,又生氣地說:「遲到,為什麼?」 老翁說完又走了!說: 「後五天,再早點來!」 第五天,張良沒等到半夜,就提前去赴約,心想:這一回夠早了吧!可是他才到了沒多久,老翁就來了,一看,張良已經在橋上,很高興地說: 「應該這樣!」 從懷中取出一卷竹簡編成的書,說: 「好好研究它,就可以做帝王之師。十年後,時局一定有變動。十三年後,到濟北來見我,你找到谷城山下的黃石,那就是我了。」 說完就走,也沒有交待別的話,沒有跟張良再約見過。等到天色亮了,張良細看那本書,原來是太公兵法。心裡也十分珍愛它,經常地研讀記誦這部兵書。推薦閱讀:
※漢張留侯祠(張良廟)
※張良得天書
※張良為什麼退隱,因為劉邦忌憚他,劉邦究竟忌憚他什麼
※《歷史上的智者張良》之一 刺秦避難獲兵書
※劉邦殺英布,呂后屠韓信,但這兩人卻為何放過了張良?
TAG:張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