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模式」研究綜述
摘要:中國經濟在過去30年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按可比價格計算,經濟總量增長15倍,人均國民收入增長12倍。2009年人 均國民收入達到 3600美元,跨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這稱得上是一個經濟奇蹟。海內外學者對於中國發展模式和發展道路進行了廣泛討論,對於是否存在「中國模式」及其內涵 特徵等進行了大量的分析和解讀。
中國經濟在過去30年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按可比價格計算,經濟總量增長15倍,人均國民收入增長12倍。2009年人均國民收 入達到 3600美元,跨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這稱得上是一個經濟奇蹟。海內外學者對於中國發展模式和發展道路進行了廣泛討論,對於是否存在「中國模式」及其內涵 特徵等進行了大量的分析和解讀。
一、從「北京共識」到「中國模式」
一般認為,「中國模式」這一概念發端於時任美國《時代》周刊高級編輯喬舒亞·庫珀·雷默,他於2004年5月撰寫的《北京共識:提供新模式》一文認 為,「北京共識」具有艱苦努力、主動創新和大膽試驗,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利益以及循序漸進、積聚能量和具有不對稱的工具(如巨額外匯儲備)等特點。他的觀 點引起國內外學者廣泛關注。在此基礎上,中國學者提出了「中國模式」、「中國經驗」、「中國道路」和「中國案例」等說法。
1. 「中國模式」概念的提出
「中國模式」並不是一個新概念,但這一概念在當下流行則源自國內學者,他們用「中國模式」概念取代了「北京共識」,認為使用「中國模式」概念而非 「北京共識」,有三個原因:一是「共識」一詞已經泛濫成災而且政治意味很濃;二是「北京共識」概念容易使人產生與「華盛頓共識」對抗的錯覺,有兜售意識形 態之嫌,對消除「中國威脅論」十分不利;三是「模式」一詞是指前人積累的經驗的抽象和升華。因此,用「中國模式」概念更為恰當,更強調這個模式是對中國自 身發展經驗的總結。
2. 「中國模式」概念之爭
關於是否存在中國模式,或用其他概念替代,學術界本身存在分歧,大致可以分為三類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不存在「中國模式」。德國學者桑德施奈德認為沒有所謂的「中國模式」,中國三十年成就的秘訣歸結到一個詞就是「實用主義」。
第二種觀點認為應慎用「中國模式」。有的觀點認為,中國的體制尚未定型,還需要繼續探索。現在提「中國模式」有定型之嫌,容易引起盲目樂觀,會轉移 改革方向,因此要慎提「中國模式」,並主張用「中國特色」。有的觀點則認為,中國無意輸出「中國模式」,中國一向堅持與中國國情相結合制定政策和選擇發展 道路的原則,「中國模式」沒有普適性,正像西方發達國家的發展模式沒有普適性一樣,中國模式準確地說應該叫「中國案例」。還有的觀點認為,提「中國模式」 為時尚早;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關於中國特色發展經驗和道路,稱之為「中國經驗」、「中國道路」,比提「中國模式」更加科學、合理,也給未來「中國經驗」、 「中國道路」有可能上升為「中國模式」留下餘地和空間。《人民日報》近期署名鄭青原的評論肯定了中國道路的意義,認為在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歷程中,中國探 尋出了一條生機勃勃的現代化之路,為世界提供了一個新型社會形態社會制度的發展模式,「中國道路」豐富著世界現代化的路徑選擇。當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中 我國經濟率先回升向好,當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呈現社會主義中國的精彩,西方媒體感嘆:「中國道路」激發了世界關於制度的豐富想像。
第三種觀點堅持認為,中國確實存在一套自己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儘管現在的模式還在發展變化中,不太成熟,之前的發展道路也存在一些缺陷,但是依 然可以大聲說出來。這是較為主流的觀點。關於「中國模式」的歷史起點,學者們有不同的看法。有學者強調,「中國模式」形成和發展的歷史起點應該是在 1978年以後,「中國模式」是在改革開放當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可以概括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理論體系」、「發展實踐」。有學者則主張 歷史地、全面地看待「中國模式」,認為獨立自主、實事求是和堅持共產黨領導都是貫穿60年社會主義實踐的靈魂,因此前後三十年共同構成了中國道路,「中國 模式」則是新中國60年歷程的成功經驗的概括和總結。
二、「中國模式」的內涵
雖然支持「中國模式」存在的學者很多,但「中國模式」的內涵是什麼,各自又從不同角度和側面對其進行定義和解讀。
1. 從發展的角度來定義「中國模式」
有學者認為,「中國模式」是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追求獨立、自由、民主、繁榮和富強,把科學社會主義原則同中國國情和時代特徵相結合,通過改革開放, 把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有機地結合起來,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種發展戰略和治理模式。中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就是獨立和富強,價值目標和階段目標分別為 總體上的共同富裕和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發展手段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手段;發展途徑是通過工業化、城市化和信息化推動和實現中國的現代化發 展;發展次序則是經濟的多元化進程是由政治改革啟動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本身就是一次政治改革,但經濟改革反過來又促進了政治體制的進一步變革。
2. 從中國國情的現實出發來定義「中國模式」
有學者認為,「中國模式」最根本的內涵,在於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在於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不斷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 其本質是,中國人民在探索救國救民和國家發展道路的艱難進程中逐步認識到,無論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還是市場經濟的發展思路,都需要在中國的具體實踐中接 受檢驗,並根據中國自身的具體情況不斷中國化。另有學者通過對比東歐的困境和「中國模式」的成功,特彆強調了鄧小平同志對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總書記卡達 爾的三點忠告:不要照搬西方的做法;不要照搬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做法;不要丟掉自己制度的優越性。這三點也是「中國模式」的起點。
3. 從經濟、政治和社會等方面來定義「中國模式」
有學者認為,「中國模式」是經濟模式、政治模式和社會模式三位一體的綜合;是包括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在內的綜 合發展模式。有人特別對中國經濟模式作出闡釋,概括為四大支柱:一是國家對土地的控制權,也就是土地公有,民間主體擁有有限的土地使用權;二是國有金融企 業和大型非金融類企業及事業機構;三是自由的勞動力市場;四是自由的商品和資本市場。中國經濟的四大支柱又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國有」,主要體現為前兩 大支柱;另一部分是「民有」,主要體現為後兩大支柱。「國」與「民」兩部分互為支撐,因此中國經濟模式又可稱為「國民模式」。
4. 從意識形態或者政治特徵來定義「中國模式」
有學者認為,中國模式是一種國家意識形態,即把馬克思主義和儒家思想相結合的國家意識形態,包括以下內容:允許中國共產黨是惟一領導力量的政體;把 精英領導引入中國共產黨的組織機構;在保持政治體制的同時,改革經濟體制;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發展戰略;把社會主義所有制同自由市場相結合;把保持社會穩 定作為經濟發展的先決條件;把捍衛國家主權和安全同參與經濟全球化結合起來;把讓人民發揮更大作用同加強黨的領導結合起來;提升社會主義和諧價值觀來抵禦 資本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中國模式」的特徵
認為「中國模式」存在的學者,由於觀察角度不同,關注內容和對象不同,在關於「中國模式」的特徵問題上的觀點,可從政治、經濟、社會和策略等方面加以總結歸納。
1. 「中國模式」在政治方面的特點
西方有學者認為,中國模式在政治方面的特點是「成功的,開明的專制」。還有的則將之概括為「負責任的權威體制」:一是強大的中央集權國家;二是高度 發達的官僚體制;三是政治對人民負責,體現「民本主義」;這種體制集中高效,而中國經濟令人驚異的表現也證明了「中國模式」的有效性。
國內學者則認為,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模式」的主要特點。有學者認為,中國現代化發展的關鍵因素就是政治領導,也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 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執政能力以及一個強有力的政府權威體系,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得以順利實施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對於中國這樣超大規模的社會 治理來說,意義比一般國家來得更為重要。而中國共產黨又具有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品格,這些造就了「中國模式」的成功。國內學者還特 彆強調,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是「中國模式」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強調「中國模式」是社會主義道路的成功,與資本主義道路有根本的區別。
2. 「中國模式」在經濟方面的特徵
政府主導型的市場經濟是經濟方面的突出特徵。西方學者往往將「中國模式」這種市場經濟形態稱為國家資本主義。有學者認為,「中國模式」是一種國家政 權對經濟具有決定性影響力的經濟體制,國家確定經濟優先發展方向和目標,引導經濟體制向符合市場需求的方向發展。有學者認為,「中國模式」的一個突出特點 是長期堅持走市場經濟與計劃方法相結合的道路,對於中國這樣的大國而言,市場與計劃相結合是唯一可行的方式。
充分發揮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優勢。有學者認為,「中國模式」取得成功的一個原因就是「人口紅利」,中國的優勢在於勞動力成本低廉。最近30年,中國的 勞動力為中國經濟的增長貢獻率達26.8%。有人提出「中國模式」的成功在於「發揮三大優勢」,即努力發揮勞動力資源豐富、市場廣闊和作為後發國家等三大 優勢。
3. 「中國模式」在社會文化方面的特徵
效率與公平並重。有學者認為,「中國模式」在重視追求經濟效率的同時秉持共同富裕路線,降低發展成本,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這一思想又與傳統文化根基 相結合,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表達,即「以人為本」、「和諧社會」。「中國模式」就是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 普遍幸福的社會主義模式。
以增進公民福祉為核心。有學者則認為,「中國模式」是以增進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的公民福祉為核心,旨在促進13億人的基本需要,這是舉世無雙的事 情,研究中國經濟發展模式,應該首先強調這一點。雖然在中國,經濟正在被視為重要的政策目標,但是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也被賦予同等優先權。在政策取向上, 人民的福祉,尤其是弱勢群體的生活,引起了政策制定者的高度重視。
4. 「中國模式」在策略方面的特徵
有國外學者認為,中國最特殊之處就在於堅持「試錯」的方法,如鄧小平倡導的經濟特區就是一個試驗場。也就是說,鄧小平在主張思想解放的時候並非是全 部自由化,而是從小的方面到大的方面逐步展開。有國外學者認為,中國的發展模式是漸進的、有秩序的。還有學者認為,中國領導人和公眾傾向於以循序漸進的方 式推行政治改革,在時間上是漸進的,在規模上是可控的,這些改革包括黨內民主、基層選舉和法制改革。
四、「中國模式」的未來走向與挑戰
30年的改革開放創造了中國奇蹟,中國實現了發達國家上百年才能完成的同樣程度的工業化、城市化和社會轉型。但是,「中國模式」遠不是一條成熟的現代化道路。「中國模式」還需要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1. 「中國模式」與中國民主化進程
有學者認為,中國強調社會經濟發展,但並沒有否認民主化。許多政治精英也意識到中國式的發展不僅不會阻礙民主的發展,反而會為民主的發生和發展提供 強有力的社會經濟的支持。西方注重的是民主的形式,中國更加側重民主的社會經濟基礎。有學者則認為,中國建立民主、法治、自由、公平、正義的社會,受到既 得利益集團的極大挑戰,在一份問卷調查中,領導幹部關注政治改革的只有8%左右,「擴大黨內民主」、「強化輿論監督」等政治改革議題普遍受到冷遇。
2. 「中國模式」的可持續性問題
有學者認為,政府主導型經濟是「中國模式」的一大特點,但這也造成了高積累、重投資、輕消費的「投資饑渴症」。政府的力量過於強大,市場力量被限 制,激發不出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產業的商業模式。中國經濟處於「中國製造」的地位,要想「中國模式」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向「中國創造」方向轉變。在環境 和能源方面,「中國模式」低技術水平、粗放式的發展模式使得環境承受能力達到了極限,單位GDP能源消耗巨大的粗放式經營難以為繼。未來「中國模式」的可 持續發展,必須在環保、節能和氣候變化等方面尋找新的解決方案。
3. 「中國模式」的普適性問題
有學者認為,「中國模式」的優越之處在於,把西方和他國成功的經驗融進自己的模式,努力建設符合自身特點的經濟政治制度。「中國模式」應對危機的能 力和有效性,已獲得越來越多的認同,這也證明了「中國模式」的普適性。中國也必須繼續學習國際上的好經驗,國際經驗會影響「中國模式」,「中國模式」 也會影響其他模式。模式之間的相互學習、競爭和改進,是全球化能夠貢獻給人類社會最寶貴的財富。有學者則認為,中國無意輸出「中國模式」,「中國模式」沒 有普適性,正像西方發達國家的發展模式沒有普適性一樣。有國外學者認為,「中國模式」並不是可以效仿的榜樣。在社會層面上,中國還是一個勞動力成本低,社 會補給差的國家。
大部分學者對於「中國模式」的輸出都持謹慎態度,特別是有些西方學者認為「中國模式」不具備可複製性。少數極右翼西方學者將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歸因 於中國按照西方經濟學教科書實行的市場化改革,但是他們無法解釋為何只有中國成功,而其他發展中國家市場化改革卻出現經濟動蕩甚至倒退的現象。「中國模 式」的成功鼓勵廣大發展中國家積極尋找適合自己國家國情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破除了發展中國家對西方發達國家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的迷信。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著名戰役--垓下之戰
※[轉載]《中國八卦掌大搜集》
※(86)為什麼中國媽媽會特別以孩子為驕傲?
※被老外玩玩狠甩的6位中國女星
※(2)【大洋洲】中國和湯加簽署普通護照互免簽證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