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是一股強大的力量
06-16
圈子是一股強大的力量 |
對於圈子,我們並不陌生,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圈子」。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用時下的語言來說,這個「群」就是我們所說的「圈子」。圈子是一股強大的力量,一個人「圈子」的大小和氛圍,將會對他的人生事業產生深遠的影響。 一、認識圈子 圈子與人生的關係 在生活中,我們時常聽說「圈子」一詞,所謂圈子,簡明地說,就是具有相同愛好、興趣或者為了某個特定目的而聯繫在一起的人群,實際上就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比如汽車發燒友可以加入「汽車圈子」,數碼產品發燒友可以加入「數碼圈子」等。 其實,圈子大多是人們通過社交途徑形成的。圈子的劃分,實際上就是對人群進行了一次分類劃分,即分眾的模式。 在我們時下生活中,我們可以自己為圓心,以不同的紐帶為半徑,就可以划出不同的圈子:以血緣而定的親人親戚圈,以交際而定的朋友圈,一起工作的同事圈,此外還可以有同學圈、老鄉圈、娛樂圈等,舉不勝舉。 在社會職業框架上,我們也經常聽說過各種圈子:演藝圈、體育圈、學術圈、政治圈…… 圈子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 各種大大小小的圈子在這個社會上交織存在,各色人等也就生活在各種各樣的圈子中。有的人圈子多,有的人圈子少;有的人是圈子中的重要人物,有的人就是跟著人家混;有的圈子慢慢變小了,有的圈子卻逐漸變大了;有的圈子很封閉,外人難以進入,充滿了神秘色彩,也有的圈子鬆散無序,散漫自由…… 圈子的存在給人一種歸屬感和安全感,這是每個人生存的心理需要。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圈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詞。 當一個人置身於社會這個系統中,或主動自覺加入一個圈子,或無意識地捲入一個派系,或純粹是被別人當做是某某的「人」,多多少少都會被歸類和被貼上標籤。一個圈子就是一股勢力,要想完全置身事外,其結果很可能就是被邊緣化了:上邊沒有人照顧你,下邊也不會有人追隨你,孤家寡人一個,既成不了氣候,也就難以施展自己的抱負。「朝中有人好做官」——被人推薦賞識和提拔後,只要不違背大的原則,你就應該站到這個人的隊伍中,如左右搖擺,不但會被這個圈子拋棄,也很容易被別的圈中人所不齒,也就很難混下去了。 對圈子的研究和經營,應該成為人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小人物要選好圈子,設法投靠加入,並逐漸在其中提升自己的地位;大人物要組建經營好自己的圈子,形成自己的資本和勢力;高層的領導者則要平衡好各種圈子:讓其存在並競爭,但不能容忍其中某一支勢力太大,以致威脅到自己的地位。 就圈子的組建和形成的目的而言,可以分出一定的層次來: 第一層面是志同道合。這是一群為共同理想或事業而結合在一起的「君子」,在共同理想的指引下,他們會緊緊地團結在一起,不怕苦、不怕累,他們會互相欣賞和支持,同氣相求,他們也會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採取一些必要的手段,但他們的目的基本上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利,而是為了整個集團的發展,從集團或公司的發展中,實現自己的價值,從而造福社會。 第二層面就是為了某一利益而結合的集團。這部分的人物相對前一部分來說,要「低級」一些,他們沒有實現自己價值,造福社會的遠大理想,他們只為個人的利益而生存、奮鬥著,客觀地說,這些人並不是一開始就胸無大志、自甘平庸的。初出道時,他們也同樣有理想有追求,是想幹事業的熱血青年。但理想往往在現實面前被擊碎,幾番碰壁和挫敗之後,他們無力改變現狀,於是畏難而退,變得世故和圓滑起來。人生沉浮,理想很難實現,他們開始明哲保身,而且,經過多年的為官生涯,他們已經變成了大大小小的既得利益者——要保住這一切,他們免不了要媚上欺下,左右逢源,見風使舵……一句話,稜角被打磨掉了,他們庸碌但圓潤,不求有什麼大的成就,但求在社會上渾渾噩噩地生活著。 第三個層面就是結黨營私的小人集團。他們為了自己的私利,無所不用其極,甚至去干一些違法的勾當,這一集團應該堅決予以抵制,也是法律所不容的。 對於這三個層面的圈子,我們應努力做第一層面的人,去尋找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為共同理想而奮鬥;對於第二層面,我們應持觀望態度;對於第三層面,我們應該堅決抵制。 五彩繽紛的圈子 在我國古代就有朋黨一說,即君子為朋,小人為黨,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各種不同的人被人為地劃分為不同的圈子。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即時通訊工具的發展,人們對圈子的依賴性不是減弱了,而是大大加強了,幾乎人人都屬於某個或某幾個「圈子」。比如富人的圈子、小資的圈子、中產階層的圈子。如果按職業劃分,說有三百教、九百流的圈子恐怕也不為過。除了大家熟知的文化圈、藝術圈、影視圈或者各種中規中矩的行業協會等,還有廚子的圈子、鞋匠的圈子、修腳工的圈子,等等。他們不僅定期聚會溝通情感,而且還相互切磋各自的技藝和交換行業信息。 圈子的劃分,可以從不同角度入手,如果按興趣愛好劃分,恐怕也有三百教、九百流,除了像老饕一族、車友會、驢子幫、球迷、搓麻愛好者之類的圈子外,可能還有一些不大能擺上桌面的秘密圈子。 如果按地域劃分,則有數量眾多的老鄉會,彷彿只要祖籍源於同一地域,相互之間就能信任。 當然,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提速,按居住的社區形成的圈子也開始大批湧現,這類圈子本質上屬於過去的「街坊鄰居」時代的新版本。不過,這一次人們不是按照自願來往的原則形成的,而是由小區會所的管理者或業主委員會半強迫半誘惑的拉攏而成。 為了理順這種關係,讓大家能夠更好地理解圈子的含義,認識圈子,下面,我們就分門別類地給大家介紹一下圈子的類型。 第一類,根據圈子的起源和形成原因可以分為:血緣圈、地緣圈、學緣圈、事緣圈、客緣圈、緣分圈等。 血緣圈:由家族、宗族、種族形成的具血緣關係的一群人,這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親戚圈,只要有一丁點血緣關係,就可以加入這個圈。在目前這個圈也是最牢靠、最可信的。 地緣圈:因居住地域形成的人脈關係,最典型的就是老鄉關係。老鄉關係因所處地域的不同而不同,出了鄉,則同鄉的是老鄉,出了縣,則同縣的是老鄉,出了省,則同省的是老鄉,出了國,全中國的人都是老鄉。 學緣圈:這是因在一起學習而產生的人脈關係。學緣人脈不僅局限於時間較長的小學、中學、大學的同學關係,隨著人們學習和交際意識的提高,各種各樣的短期培訓班甚至會議,都蘊涵著十分豐富的人脈關係資源。只要你善於挖掘,很多人都可以與你形成同學關係。 事緣圈:因共同工作或處理事務而產生的人脈關係。這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同事關係,同事關係的產生不僅局限於工作中的同事、上司和下屬,一段短暫的合作經歷也能形成良好的人脈關係。比如一個單位或多家單位為完成一項任務或項目,而臨時抽調人員組成團隊,任務完成後各自歸隊,但由於共同工作與生活而產生的友誼則會留在每一個人的心中。 客緣圈:我們工作中會時常與客戶打交道,由此而形成的關係就是客緣關係,例如,生產廠家、供應商、零售商、加盟商、合作商、消費者等,在進行商務交易和往來的過程中,其實是互為客戶關係。俗話說「不打不相識」,這種相互利益交換與競爭的商業活動在考驗著每一個人的能力和品行。職員在為顧客做好服務,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同時,切莫忘了投入自己的誠信和情感,積累自己的客戶資源。 緣分圈:「有緣千里來相會」。人與人相見是一種緣分,一次短暫的聚會、一次邂逅,這都是上天給我們安排的緣分,只要我們搶抓機遇,善於表現自己,而又理解他人,「一見鍾情」的緣分就會降臨,你的人生或事業也可能由此而變得不同。緣分圈的產生不僅局限於男女的愛情,與陌生人的一次偶然碰面,也就是你倆的緣分,這就要看你善不善於把握了。 第二類,根據圈子所起作用的不同,可以分為:政府人脈圈、金融人脈圈、行業人脈圈、技術圈、思想智慧圈、媒體資源圈、客戶資源圈、高層人脈圈(比如老闆、上司)、低層人脈圈(比如同事、下屬)等。 第三類,根據人脈資源重要程度的不同,可以分為:核心圈子、緊密型圈子、鬆散型圈子等。 核心圈子:指對職業和事業生涯能起到核心、關鍵、重要、決定作用的圈子資源。這些資源根據個人目前所處的職業位置、事業階段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的不同而不同。比如一個營銷部門經理的核心人脈圈,可能是他的頂頭上司、公司老闆、關鍵同事和下屬、對公司業務和自身業績有重大影響的重要客戶,以及其他可能影響職業與事業發展的重要人物等。 緊密型圈子:指在核心層人脈資源的基礎上,適當地擴展。仍以一個營銷經理為例,公司的董事會成員、其他領導、其他部門同事、一般下屬、次重點客戶、對自己有影響的老師、同學、朋友等,都可能在這一圈子中。 鬆散型圈子:指根據自己的職業與事業生涯規劃,在將來可能對自己有重大或一定影響的人脈資源。比如公司未來可能的接班人選、有發展潛力的同事、下屬、客戶、同學、朋友等。 第四類,根據人脈資源動態變化的狀態,可以分為現在時人脈資源和將來時人脈資源。 無論從哪一個角度分類,無論是哪一個圈子,對我們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了解這些分類知識,就是要讓我們懂得利用這些知識來給予我們指導,讓自己的圈子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二、良好的圈子是你事業的助燃劑 圈子是我們安身立命的根基 在現代社會裡,要想混得好,必須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但光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而不善於把這種良好的人際關係變成你的圈子,還是不夠的。關係只意味著你和某幾個人關係好,而圈子的建立具有很強的目的性,可以最大限度地團結一部分人,在這個圈子中實現利益和信息資源的共享。圈子中的相互幫助和人際關係要比你獨自找一個好朋友拉關係要有效得多。 目前,圈子在社會上無處不在,歌星、影星、笑星相互搞點節目爆點猛料,這叫娛樂圈;為了形成規模效應,眾多商家雲集一地,這叫商圈;同樣,搞政治的,大多數都是以政黨的形式出現在政壇上,這個所謂的政黨就是「政圈」的代名詞而已。 你看,演藝圈、商圈、政圈……諸如此類,但凡與「圈」沾上點邊兒的,躋身其中,「身份」馬上就會變得不同。你嗤之以鼻也好,榮辱不驚也罷,骨子裡多少有些喜出望外,畢竟說明你在「圈子」中已有了位置,獲得初步承認,從此,你便可以「圈內人」的身份出席各種場合,說說道道、指指點點,甚至於耀武揚威了。 媒體上經常有個詞,叫「圈內人」,也就相當於「自己人」的意思。不是自己人,當然什麼也不好辦,打不進圈子內部,你就是渾身是膽,也只不過算個散兵游勇,很難大紅大紫。武林中人,都要拜師,一是為了學藝,二來也是為了有所歸依。拜了這個師,也就等於入了這個門,從此以後就再也不是孤家寡人了。 進入某個行業中的一個圈子,是我們在這個行業取得成功的前提,試想,如果武則天沒被選進皇宮,她能當上女皇帝嗎?由此可見,所有的交流、提攜,甚至爭鬥,都是在圈內發生的,進不了圈子,這一切就與你無關;與圈的核心越近,你就越有可能得到核心的提拔,甚至成為核心。 可見,物以類聚,人以圈分,一個人想要在社會上立足,非得有一個自己的圈子不可。 《水滸》中的一百單八將,如果都是散兵游勇,對大宋不會構成真正的威脅。你武松能打,打得過我的千軍萬馬嗎?你吳用善謀,沒有兵馬供你調遣,很多好的謀略也只能在你腦中想一想,沒有施展的機會。但是當這些散兵游勇聯合起來後,大宋的江山就岌岌可危了,別說是武松、吳用等人,就連一個只知道偷雞摸狗的時遷恐怕就夠你大宋對付一陣子的了。 劉備在還沒有完全建立起自己的圈子之前,論運籌帷幄不如諸葛亮,論帶兵打仗不如關羽、張飛、趙雲,但他有一種別人不及的優點,那就是一種巨大的協調能力,他能夠吸引這些優秀的人才為他所用,建立以自己為核心的圈子,憑藉著圈子的力量,才有了三分天下的實力。 楚漢之爭的故事,我想大家一定耳熟能詳,項羽是「力拔山兮氣蓋世」的理想英雄,若在今日的中國,定是少男少女崇拜的對象,劉邦卻是「好酒及色」之徒,連結髮之妻都厭惡他的為人。但在楚漢之爭中,劉邦屢敗屢戰,垓下之戰一勝而平定天下;項羽百戰百勝,垓下之戰一敗而身死人手,為天下笑。原因何在?仍然是圈子在決定著他們的命運。 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之後,在洛陽的慶功宴上就曾說過這樣的話:「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為我所擒也。」漢高祖劉邦之所以能一統天下,是因為他重用了一些在某些方面比自己能力更強的人,他把取得天下的原因歸之於自己善於經營圈子,可謂一語中的。 或許你會說,現在都什麼時代了,過去的那一套行不通了,現在是憑能力吃飯,我自己有本事還愁沒飯吃?也許你說得對,但不可否認,在這世界上,有才華的窮困潦倒之人並不在少數,或許他們正在為一日三餐而發愁呢。他們為什麼在這個標榜能力至上的世界裡至今仍然沒有脫貧呢?原因很簡單,缺的可能正是圈子吧。 而某些成功人士,正是有意無意地運用了圈子的生存法則,才得以一步步地走向成功的。 被譽為美國鋼鐵工業之王的卡內基說過:「你可以將我所有的工廠、設備、市場、資金全部奪去,但只要保留我的組織和人員,幾年後,我仍將是鋼鐵大王。」 卡內基的話反映了一個西方資產階級企業家經營圈子以及利用圈子為自己創造財富的能力,即他們認識到,圈子的因素是最重要的。 卡內基死後,人們在他的墓碑上刻上了這樣一首短詩:這裡安葬著一個人,他最擅長的能力是,把那些強於自己的人,組織到為他服務的管理機構之中。 現在社會上同學會很盛行,僅在北京大學,各種各樣的同學會就不下幾十個。據說其中有一個由金融投資進修班學員組成的同學會,僅有200餘人,但他們控制的資金卻高達1200億,頗為驚人。據說是中國最好的工商管理學院之一的上海中歐工商管理學院,除了在上海本部有一個學友俱樂部外,在北京還有個學友俱樂部分部。人大、北大、清華等名牌大學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都有同學會或校友會分會。在這些地方,形形色色的同學會多如恆河沙數。 周末的時候,到北大、清華、人大等校園走走,會發現有很多看上去不像學生的人在裡面穿梭遊走,其中有許多人是花了大價錢從全國各地來進修的。學知識是一方面的原因,交朋友是更重要的原因。對於那些「成年人班」,如企業家班、金融家班、國際MBA班等班級的學生,交朋友可能比學知識更加重要,有些人唯一的目的就是交朋友。一些學校也看清了這一點,在招生簡章上就會直白地告訴對方:擁有某某學校的同學資源,將是你一生最寶貴的財富。 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擁有一個良好的圈子,能拓展未來的前景或前途。 這就是「圈子」的威力。 圈子是我們的聚寶盆 你的「人生存摺」中,除了金錢、專業知識,你有多少富有價值的人際圈子?你的「人際競爭力」有多少,斯坦福研究中心曾經發表一份調查報告,結論指出:一個人賺的錢,12.5%來自知識,87.5%來自關係。關係只是面對個別人的,而圈子卻是關係的擴大化。 圈子可以為你帶來巨大的財富。世界一流人脈資源專家哈維·麥凱就是巧妙地利用圈子中的人脈關係找到他的第一份工作的。 當時的大學畢業生很少,哈維·麥凱自以為可以找到最好的工作,結果卻並不盡如人意。好在哈維·麥凱的父親是位記者,認識一些政商兩界的重要人物,其中有一位叫查理·沃德。查理·沃德是布朗比格羅公司的董事長,他的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月曆卡片製造公司。4年前,沃德因稅務問題而服刑。哈維·麥凱的父親覺得沃德的逃稅一案有些失實,於是赴監獄採訪沃德,寫了一些公正的報道。沃德非常喜歡那些文章,他感激涕零地說,在許多不實的報道之後,哈維·麥凱的父親終於寫出了公正的報道,為他伸張了正義。 出獄後,他問哈維·麥凱的父親是否有兒子。 「有一個在上大學。」哈維·麥凱的父親說。 「何時畢業?」沃德問。 「正在找工作,他剛畢業。」 「噢,那正好,如果他願意,叫他來找我。」沃德說。 第二天,哈維·麥凱打電話到沃德辦公室,開始,秘書不讓見,後來幾次提到他父親的名字,才得到跟沃德通話的機會。 沃德說:「你明天上午10點鐘直接到我辦公室面談吧!」第二天,哈維·麥凱如約而至,不想招聘會變成了聊天,沃德興緻勃勃地聊起哈維·麥凱的父親的那一段獄中採訪,整個過程非常輕鬆愉快。聊了一會兒之後,他說:「我想派你到我們的"金礦』工作,就在對街——"品園信封公司』。」 在街上閑逛了一個月的哈維·麥凱,現在站在鋪著地毯、裝飾得金碧輝煌的辦公室內,不但頃刻間有了一份工作,而且還是在「金礦」工作。所謂「金礦」是指薪水和福利最好的單位。那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事業。哈維·麥凱在品園信封公司工作當中,熟悉了經營信封業的流程,懂得了操作模式,學會了推銷的技巧,積累了大量的人脈資源。這些人脈成了哈維·麥凱成就事業的關鍵。42年後,哈維·麥凱成為全美著名的信封公司——麥凱信封公司的老闆。他說:「感謝沃德,是他給我的工作,是他創造了我的事業。」當然,這也正是哈維·麥凱利用人際圈子獲得了一個好機會。 上海威順康樂體育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吳榳華直言自己有兩三千個朋友,每年都會見三四次的有1500多個,而經常聯繫的就有三四百人。目前吳榳華的個人資產已經超過8位數。吳榳華感言,自己的事業是因得到圈內朋友的「照顧」才會如此順利,「包括開公司、介紹推薦客戶和業務等,各種朋友都會照顧我,有什麼生意都會馬上想到我。」 在朋友的推薦下,從1999年到2000年,吳榳華開始涉足房產業。當時上海的房市非常熱,很多樓盤都出現了排隊買房的盛況,而且有時即使排隊也不一定能買到房。吳榳華通過朋友不僅買到了房,而且還是打折的。 最好的時候吳榳華手中有十幾套房產。2004年,政府開始對房產行業實施限制政策。吳榳華聽從朋友的建議將房產及時變現,收益頗豐。 人們成功機遇的多少與其交際能力和交際活動範圍的大小几乎是成正比的。因此,我們應把運用圈子與捕捉成功機遇聯繫起來,充分發揮自己的交際能力,不斷建立和擴大自己的圈子,發現和抓住難得的發展機遇,進而擁抱成功! 圈子是信息傳遞的場所 圈子是由許多不同的人組成的,你認識的人越多,你的圈子越大,信息更新的速度也越快,掌握的信息也越廣泛、越準確。在這個信息發達的時代,誰擁有準確、豐富的信息,誰就擁有更大的發展機遇。那麼信息從何而來呢?圈子便是信息傳遞的場所,是成就事業發展的平台。 信息的重要性在股市及證券市場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在股市上成功的人士很善於利用自己的交際圈來收集信息。1815年,正當歐洲債券市場隨著滑鐵盧戰役的發展而動蕩起伏時,內森是羅斯柴爾德的兒子,他在證券交易所上曾上演過空前絕後的一幕。由於內森在交易所里是舉足輕重的人物,而交易時他又習慣靠著廳里的一根柱子,所以大家都把這根柱子叫「羅斯柴爾德之柱」。現在,人們都在觀望著「羅斯柴爾德之柱」的一舉一動。 就在昨天,英國和法國進行了關係兩國命運的滑鐵盧戰役。如果英國獲勝,毫無疑問英國政府的公債將會暴漲,反之必將一落千丈。 因此,交易所里的每一位投資者都在焦急地等候著戰場上的消息,只要能比別人早知道一步,哪怕半小時、十分鐘,就可趁機大撈一把。 戰事發生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南方,與倫敦相距很遙遠。 因為當時既沒有無線電,又沒有鐵路,除了某些地方使用蒸汽船外,一般要靠快馬傳遞信息。而在滑鐵盧戰役之前的幾場戰鬥中,英國均是敗仗,所以大家認為英國獲勝的希望不大。這時,內森面無表情地靠在「羅斯柴爾德之柱」上開始賣出英國公債了。「內森賣了」的消息馬上傳遍了整個交易所,於是,所有的人毫不猶豫地跟進,瞬間英國公債暴跌,內森繼續面無表情地拋售。 正當公債的價格跌得不能再跌時,內森卻突然開始大量買進。交易所里的人被弄糊塗了,這是怎麼回事?內森在玩什麼花樣?追隨者頓時方寸大亂,紛紛交頭接耳,正在此時,官方宣布了英軍大勝的消息。 交易所內又是一陣大亂,公債價格持續暴漲。而此時的內森卻悠然自得地靠在柱子上欣賞這亂鬨哄的一幕。 表面上看,內森似乎在進行一場賭資巨大的賭博。如果英軍戰敗,他豈不是損失一大筆錢?實際上這是一場設計精密的賺錢遊戲。滑鐵盧戰役的勝負決定英國公債的行情,這是每一個投資者都十分明白的,所以每一個人都渴望比別人搶先一步得到官方情報。唯獨內森例外,他根本沒有想依靠官方消息,他有自己的交際圈,從這個交際圈中他可以比英國政府更早了解到實際情況。 原來羅斯柴爾德的5個兒子分布在西歐各國,他們視信息和情報為家族生存的命脈,所以很早就建立了橫跨全歐洲的專用情報網,並不惜花大價錢購置當時最快最新的設備,從有關商務信息到社會熱門話題無一不曉,而且情報的準確性和傳遞速度都超過英國政府的驛站。正是因為內森憑藉血緣關係建立起來的這個高效交際圈,才使他比英國政府搶先一步獲得滑鐵盧的戰況。 谷歌原總裁李開復是一個內向的人,他在剛進入微軟期間,為了建立自己的圈子,竟然給每一個高級職員發送請帖,每次邀請一個職員共進午餐。當記者問他為何要那麼做的時候,他說,和人交際本來不是他擅長的事,他這樣做完全是為了能真正融入到微軟的圈子裡去,只有融入了這個圈子,才能獲得更多、更準確的信息。 商業人物注意利用圈子收集信息,政治人物也是如此。 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不僅是重要的政治人物,還坐擁數百億新台幣的資產。連戰與其父連震東在投資股票和房產時,巧借圈內人的信息和分析,避免了投資失誤,從而使得個人財富不斷升值。因為他們知道個人掌握的理財知識和理財信息是非常有限的,而多結交幾位這方面的良師益友,便可以開闊自己的視野,提高自己的水平。從台北中小企業銀行的董事長陳逢源,到彰化銀行董事長張聘山,這些精英人士都是連震東的老鄉或同學,他們彼此都非常了解。連家通過廣泛的人際圈子,獲得了準確廣泛的投資信息,較好地選擇了投資方向,避免了投資失誤造成的損失,其個人資產因此而不斷增加。 圈子就是一個信息傳遞的特殊「媒體」,並且這種口碑效應遠比廣告真實有效而令人信服。 有一種洗髮水做了如下廣告:「我告訴了兩個人,她們又告訴了另外四個人……」接下來屏幕上出現了數不盡的女性,個個擁有漂亮而乾淨的秀髮。女人因為從自己的交際圈裡獲得了美化自己的信息,知道了美髮的奧秘;商人因為從自己的交際圈裡了解到更多的商業信息,獲得了市場與機遇。時下流行的安利、雅芳等品牌的直銷模式就是通過圈子來進行產品銷售的。 當你與人溝通、分享資源並建立起一個龐大的人際圈子時,你會發現這不僅使你有能力管理自己的生活,更能讓你充分享受生活,並應付其中的變化。 是的,在現今這樣一個信息化社會裡,一個人思考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能否建立為你提供情報的品質優良的人脈網,當為決定事業成敗的關鍵。 圈中人好辦事 辦好事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想辦好事,當然需要你個人的能力,但光憑個人能力是很難成功的,所以,借別人的力辦事,讓別人成為你辦事的階梯,才是最佳的成事方法。 一般來說,要辦好一件與你職權範圍相關的事,往往輕而易舉,而與你毫不相關,你連如何辦、用什麼方法辦都不知道的事,恐怕就比登天還難了吧。比如,一個好朋友求你幫他請某個明星簽個名,而你在鐵路部門工作,對你來說幫他搞一張緊張的火車票會輕而易舉,因為你就生活在鐵路這個圈子裡,容易辦成此事;而要你向一個明星索要簽名,你又不生活在他的那個圈子裡,而且對娛樂圈毫不知情,這樣要簽名,你只好傻乎乎地跟著一群星迷去尋找時機排隊了。 所以說,圈中人好辦事,只要你生活在這個圈子裡或者你有人脈關係在這個圈子裡,就能容易辦成相關的事。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在他20歲時簽到了第一份合約,這份合約是跟當時全世界第一的電腦公司——IBM簽的。 當時,他還是位在大學讀書的學生,沒有太多的人脈資源。他怎能釣到這麼大的「鯨魚」?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原來,比爾·蓋茨之所以可以簽到這份合約,有一個中介人——比爾·蓋茨的母親。比爾·蓋茨的母親是IBM董事會的董事,媽媽介紹兒子認識董事長,這不是很理所當然的事情嗎?比爾·蓋茨簽到IBM這個大單,奠定了他事業成功的第一塊基石。 比爾·蓋茨正是憑藉母親這個圈子認識了IBM董事會的董事長,試想,如果比爾·蓋茨沒有他母親這個圈子,他連見一見IBM的董事都難,就算他有天大的本事,沒有地方讓他施展,他也不可能成功。 看到比爾·蓋茨憑藉母親的圈子認識了IBM的董事並最終做成了第一筆生意,有些人可能會有借口了,他們會認為我就生活在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庭,既沒有認識董事長的親戚,也沒有認識貴人的朋友,我沒成功是因為我機遇不好。 權威機構的研究表明:你和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之間只隔著四個人,不管你想認識的人身居何處,在哪個國家,屬於哪個人種,何種膚色,而且前提是你、你想認識的人以及你們中間隔著的四個人肯定有著理所當然的聯繫,不用驚奇,你和布希或者拉登之間也只有四個人,而且這個奇妙六人鏈中的第二個人,竟然是你認識的人,也許是你的父母,也許是你的大學同學,更也許是辦公室里每天幫你抹桌子做清潔的阿姨……仔細想想,通過做清潔的阿姨的人際脈絡網竟可以讓你聯繫到布希,這是不是很奇妙? 機遇和貴人是在適當時候出現的適當的人、事、物的組合體。我們無法控制這種完美的巧合何時出現,唯一的可能是通過控制自己的圈子來給自己製造更多的可能。 圈子好比是一隻八腳章魚,每一隻八腳章魚每一天每一分鐘都在不停地集合著、交錯著,只是我們自己常常不自知、不在意,常常和貴人擦身而過!不要只看著人脈中的顯貴,太過看重顯貴會忽視其他更多的普通人。在適合的時機,即便一個普通人也可以扭轉乾坤,成為你的「大貴人」! 但也不要毫無限制,毫無選擇性和原則性地擴大圈子。就算收集了一大堆名片,也不等於朋友遍天下,毫無誠意的點頭之交等於零,人脈尚需長時間的積累和沉澱。現在開始從頭審視你的人脈圈子,誠心對待,建立屬於你的貴人緣。 圈子是你命運的共同體 你擁有什麼樣的圈子,對於人生的命運有著重要影響。比如同一個工廠生產的兩個同樣的盤子,一個可能成為招待貴賓的用具,一個可能成為喂貓喝水的用具。盤子的質量是一樣的,可是它們的作用和命運卻大相徑庭,這是因為所處的圈子不同。姜子牙在鄉下只是一個隱士,以耕耘、漁獵為生,到了周文王集團,就成長為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這是找到了適當的位置。洪秀全一個科舉不中的窮書生,通過「拜上帝會」這個圈子結交了一幫朋友,建立了太平天國,竟然動搖了朝廷的根基。 良禽擇木而棲。聖人說:「危邦莫入。」古代君王也把「卜居」當做關乎國家興衰榮辱、生死存亡的大事。 民間傳說中,由動物修鍊而成的妖精,比如狐仙什麼的,在將要成道的時候,會遭遇到雷劫。這時,聰明的妖精就會跑到一個貴人的家裡躲藏起來,使雷神投鼠忌器,放它一馬。運氣也在於自己的選擇,要選擇一個交好運的環境。 打狗要看主人面。廟裡的狗,人家都不敢隨便打呢!所以《天龍八部》里,崔百泉為了躲避仇家,就聰明地託身在大理段王爺府上。選擇一個城市、一種職業,都是選擇在哪裡做窩。我們首先應該做的,是把窩挪到大樹上去,從灌木叢中喬遷到參天大樹上去。環境、時勢不但造就英雄,而且,環境還實在是生死攸關! 選擇,不是可以交給別人做的事情,而是你必須自己親自做的事情。要把選擇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每天早上,你可以選擇穿著體面地出去,也可以選擇衣著邋遢地出門。這都在於你自己的選擇! 人很容易受環境的影響。《引爆流行》一書專門論述了「環境威力法則」,環境的威力是巨大的。「破窗理論」說:如果有人打破了一棟樓上的一塊玻璃,又沒有及時修復,別人就可能受到某種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有一句中國的俗語「破罐子破摔」,說的就是類似的道理。 如果把一匙酒倒進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進一桶酒中,你得到的還是一桶污水。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不慎細行終累大德。幾乎在任何組織里,都有幾個難弄難搞的人物,他們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為了把事情搞糟,把自己搞臭。最糟糕的是,他們就像果箱里的爛蘋果,如果你不及時處理,把它丟掉,就會迅速傳染,把其他蘋果也弄爛。「爛蘋果」的可怕之處在於它那驚人的破壞力。一個正直能幹的人進入一個混亂的部門,可能會很快被吞沒,一個無德無才者也能很快將一個高效的部門變成一盤散沙。破壞比建設容易,你辛苦種了一年的菜地,野豬可能5分鐘內就毀掉了它。使人疲勞的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 俗語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到了不好的單位,費盡移山心力也得不到什麼利益。所以要換單位啊。當然你也可以把不好的單位改造成好的單位,把小的單位創造、營造成大的單位,但首先你得先成為老闆,而且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了。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從前的女人把自己的男人當依靠,嫁錯了便誤了自己的終身。當然你也可以把不好的男人教育改造或者勞動改造成好男人,但難度畢竟太大了。要慎重選擇託身的地方啊! 秦始皇的宰相李斯信奉「老鼠哲學」:廁所里的老鼠吃的是骯髒東西,而且為能吃到這些髒東西,還得躲躲藏藏,生怕被人發現,而米倉里的老鼠可以大大方方吃大米,不必擔心被人發現。老鼠愛大米,你要從廁所搬到糧倉去。小池塘里是釣不到大魚的——無論你放什麼誘人的魚餌。到魚多的地方去釣魚,要釣大魚必須到大江、大湖、大海里去。要成為大人物必須到大環境中去。不能老死在「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的地方坐井觀天。 《莊子》里有一個故事:宋國有一族人,專做漂白布匹的生意,他們有祖傳的藥方,冬天搽在皮膚上,可以使皮膚不幹裂。有個路過的客人,用百金買了秘方,把它獻給了吳王。吳王在冬季對越國發動了戰爭。吳王的軍隊用了這種葯,不生凍瘡,打了勝仗。吳王於是封賞了大塊的土地給獻出秘方的人。同樣一種葯,可以用來在漂白布匹的時候潤膚,可以用來換得百金,可以用來打勝仗,可以用來得到列土封疆的封賞。圈子也是一樣,有人把圈子作為休閑和消遣的場所,有人把圈子作為個人向上爬的工具,目的不同,經營的手段不同,從中獲得的結果也會不一樣。 一塊普通的鋼板只值5美元;如果製成馬蹄掌,它就值10美元;如果做成鋼針,就值3550.8美元;如果把它做成手錶的擺針,價值就可以攀升到25萬美元。使用方式不同,製成不同的東西,就會使它的價值天差地別。 一位禪師為了啟發徒弟,就交給徒弟一塊石頭,讓他去蔬菜市場試著賣掉它。禪師說:「不要真的賣掉它,多問一些人,看看在蔬菜市場它能賣多少錢。」在菜市場,許多人看到石頭想:最多可以放到魚缸里做個小擺設。於是他們出了價:只不過幾個銅錢。 第二天,禪師又讓徒弟帶著這塊石頭去黃金市場賣。當晚回來,徒弟很高興,說:「哇!師父,太棒了,他們竟出價1000錢!」 第三天,禪師又叫徒弟帶石頭到珠寶市場去賣。徒弟簡直不敢相信,他們竟出價5萬錢!他當然堅決不賣,珠寶商們更來勁了,競相抬高價格——他們出到10萬,20萬,30萬,最後乾脆說:「你要多少就給多少,只要你賣!」 第四天,到了古董市場,石頭更被傳說為無價之寶,是第二個「和氏璧」。那可是秦昭王願意拿15座城池來交換的國寶啊!根本就沒有人敢出價! 改變圈子就可以改變自己的價值!我們今天在哪裡賣石頭? 三、圈子的不足及陷阱 認識圈子的不足 聽說圈子的好處後,讀者們一定想躍躍欲試去多結交朋友,建立以自己為「圈心」的圈子,認為只要建立自己的圈子,多認識一些「貴人」,就一定會對自己事業有所幫助。須知,事物是一分為二的,任何事物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對圈子經營得好,它可以成為你事業的助燃劑;經營得不好它會成為你事業上的絆腳石,甚至是「毒藥」。 圈子的不足及負面影響主要體現在,一旦你與某些人建立了圈子後,你就和他們站在一條船上了,一旦圈子的目標或方向出了差錯,你只能跟他們一起倒霉。另一種情況就是圈子的目標和方向沒有錯,而在圈中卻出現了勢利小人,他們以出賣圈中人的利益來獲取自己的利益,在某種程度上,這種圈子就是圈套,是殺人的利器,是屠人的鋼刀。維新變法的圈子裡因為出現了一個袁世凱,所以戊戌六君子才會喋血法場,戊戌變法才會失敗;太平天國因為圈子裡鬧內訌,所以很快就被清軍擊潰,堅如磐石的威武之師最終卻變成了烏合之眾。這些都是圈子弱點的鐵血例證。 防範圈子中的陷阱 圈子的建立是因為某種利益或情感的需要。有些人加入一個圈子就是只為個人利益,損害圈子其他成員的利益,他們在情感的偽裝下,行著個人的私利,設著陰暗的陷阱,這種行為不易發覺,我們尤其應引起重視。 武東福是湖南衡東現代節能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他是個絕頂聰明的人,也是個白手起家的典範。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某國防工辦搞乳化炸藥承載體的實驗,請了許多的專家學者也沒有成功。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的武東福聽到信息後主動請纓。那是一個火熱的年代,是一個需要冒險精神的年代,某國防工辦答應了他的請求。要是放到如今,這真是一件無法想像的事情!武東福竟也就將這個眾多專家學者也沒有搞成的東西搞成了。武東福因此聲名大噪,廣播有聲,電視有影,連中央電視台都來做了專題報道。因為搞的這個乳化炸藥承載體與節能有某種技術上的聯繫,武東福順勢成立了一個節能工程公司。仗著武東福的「名人」效應,公司很快就紅紅火火。「湖南省第一個百萬富翁」、「湖南首富」的帽子落到了武東福的頭上。武東福想自己能有今天,全憑與自己一起打天下的那幫農民兄弟的幫助,現在自己富了,他不能虧待了這幫農民兄弟。 武東福成功之後,想著法子幫著他的那些兄弟。他在自己的節能公司底下成立了十幾個分公司,好兄弟一人一個。他規定這些分公司只需要向上級公司交一些象徵性的管理費,其他贏利都是自己的。這些兄弟怎麼回報他呢?他們開始還嚴格按照規定辦事,按期上交管理費,慢慢就有人看出武東福仁慈、好說話,於是管理費不交了,管理費慢慢變成了白條。武東福從來沒有要求過他們將白條兌現。不但管理費不交,這些「兄弟」還想方設法從武東福的總公司弄錢。他們要求武東福擔保貸款,武東福總是有求必應。再後來,這些兄弟算是看清楚了武東福,認為他是一個軟弱無能的人,並且吃定了他。為了照顧與自己一起打江山的這幫農民兄弟的面子,在武東福經營公司的這些年裡,衡東現代節能工程公司從來沒有向外面招聘過一個高級管理人員和大學生。他的理由是:「這些人進來之後,會看不起我這幫農民兄弟。」 武東福還是一個非常講社會責任感的人。在衡東當地,到處都豎滿了刻有武東福名字的功德碑,幾乎每一塊碑後,都是一大筆捐款。武東福在公司成立最初,就做出了一個決定:凡是自己獲得了1塊錢的利潤,就必須無償地捐出8毛錢給社會,自己只留下2毛錢用於發展。不但自己這樣做,他同時要求分公司經理,他的那些「農民兄弟」必須三七開,賺一塊錢,自己只可留3毛,7毛要捐給社會。這些兄弟們做得到做不到他不知道,反正他自己是嚴格做到的。 武東福的企業辦了十幾年,這樣靠義氣經營的企業,自己的賬上竟然沒有一分錢的積蓄。分光用盡的辦企業方式,企業的發展後勁可想而知。湖南省衡東現代節能工程有限公司在經過最初幾年的紅火之後,很快就陷入了困境。由紅火而至平淡,由平淡而至落寞,可嘆武東福竟毫不自知。就是在他最困難的時候,他還捐出了100多萬元去幫助窮人。 武東福很快變成了一個窮人。2000年8月,武東福因為一張別人拿來抵債的價值2萬元的虎皮被警方拘捕,入獄4個月。當他出來後,發現自己昔日的那些兄弟早已作鳥獸散,十幾家分公司只有兩家分公司的兄弟還在堅定地等著他,要與他一起東山再起。武東福心灰意冷,將他們盡行遣散,不但如此,他還堅決地與自己幾十年來相濡以沫的妻子辦理了離婚手續。他的理由是:自己已然如此,何必還要連累別人。 說到底,武東福是落在「義氣」、「感情」的陷阱里不能自拔。武東福,做人是個絕對的好人,但是用這樣的辦法來處理與圈子中人之間的關係則非垮不可。「但願君心似我心」這樣的事,在利益圈子裡哪裡去求?他也沒有理由要求別人這樣做!如果武東福早生個千把年,比如說在大宋時代,在水泊梁山,武東福絕對是個一等一的好漢。但是在今天,在對利益高度關注的現代背景下,我們必須對圈子的性質有一個準確的判斷,如果一個圈子是因為利益而結盟的,我們無法改變它的性質,只有尊崇規矩辦事,才是根本。 |
推薦閱讀:
※圈子:圍牆內外兩重天
※「進不了『圈子』就進不了班子」:這樣的政治生態要整治
※怎麼才能改變自身階級,跳出原本生活圈子?
※EMBA圈子:花錢換人脈 開發商曾將36套房賣同學
※如何利用你的圈子與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