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馬恩信:在老邁前利用好你的青春

在老邁前利用好你的青春

青春時期是人的黃金時期,此時,人的身體發育健全,思想也趨於成熟而敏銳,朝氣蓬勃,勇於進取。如果有正信又有知識的青年,那麼,必定是其品性優良,行為端莊,能明辨是非。在敘述聖祖易卜拉欣和他的父親及族人論戰的故事中(詳見《古蘭經》21章51節至67節),就充分說明了這種優點。

先知易卜拉欣出生在一個崇拜偶像的社會中,由於蒙安拉賜予他正信,所以在青年時,他就看到自己的父親和族人陷於迷信而不覺悟,於是他便大義滅親,向自己的父親諫諍:「你為何崇拜那既不能聽,又不能見,對於你又沒有任何裨益的東西呢?我的父親啊!沒有降臨你的知識,確已降臨我了;你順從我吧,我要指示你一條正路。我的父親啊!你不要崇拜惡魔,惡魔確是違抗至仁主的。我的父親啊!我的確怕你遭受從至仁主發出的刑罰,而變成惡魔的朋友。」( 19: 42 - 45)先知易布拉欣就是如此無私無畏地勇於與對方論戰,而且私下將他們所崇拜的偶像搗毀。

再如先知穆薩,原來在法老的宮中成長,安拉說:「當他體格強壯,智力健全的時候,我賞賜他智慧和學識。」( 28: 14)於是他就再不能與暴虐無道的法老混在一塊兒苟且偷生,毅然與其決裂,分道揚鑣。血氣方剛的穆薩剛出宮門,在城中就遇到一個本族人和一個埃及人爭吵。據傳說,那個屬於統治者的埃及人,要強迫弱勢的以色列人中的一個女人和他通姦,這肯定激怒了富有正義感的穆薩,他高尚的性格樂於幫助弱勢而被欺壓的民族。因此,一個可憐的以色列人請求他援助,以對付那個強暴的埃及人的時候,穆薩當仁不讓地幫助了他。穆薩本來無意將敵對的人打死,只是用拳頭一擊,未用致命的武器,但是安拉的判決,借他的一拳,也就使那傲慢卑鄙的敵人喪命。雖然如此,穆薩還是向安拉求饒恕過,表明一個有正信的人,具有知過必改的優點。繼後,穆薩來到麥德彥郊外時,又碰到一群牧羊人正在一個泉水處給羊飲水,擁擠不堪。其中有兩個女孩,不敢前去與男牧人們爭飲,只好攔著自己的羊群等候。穆薩出於同情,幫她倆一齊與大家同時讓羊群飲飽早點回家。事後,才知道這兩個女孩是舒阿卜聖人的女兒,於是被留在舒阿卜聖人家中作了八年的幫工,以自食其力為生,最後與其中一個女孩成親,於是夫妻二人一道外出獨立生活。

《古蘭經》18章60 - 82節又記述先知穆薩為求學,去尋師的經過和得到的教益。這些啟示,可以說是安拉給欲求知的青年們提供的示範及教訓。穆薩在青年時期,經歷了許多曲折磨難,鍛煉了意志,增廣了見聞,積累了知識;正因為他具備了這些才能,安拉才委派他作為使者去勸化法老,以拯救以色列人民於苦難之中--這是一個最艱巨和冒險的使命。正如穆聖所說的:「最好的戰鬥,是在暴君面前,直言敢諫真理。」(《艾卜·達悟德聖訓集》)先知穆薩確實是這樣去實踐安拉賦予自己的使命,他先以理論的方式,向法老宣傳認主獨一的真理,批判崇拜偶像的虛妄,同時,安拉賜給他更多的能力,表現出多種奇蹟,來折服冥頑不靈的法老及其追隨者,直到真理戰勝虛妄。

再來看看先知優素福的情況吧!《古蘭經》12章作了生動的記述,其中在論及他面對色情的誘惑時,多麼的嚴肅與自重。當時,「他的女主人,把所有門都緊緊地關閉起來,然後,勾引他說:『,陝來[擁抱)我啊!』他說:『求安拉保護我!他是我的主,他已優待了我。不義的人,必定不會成功。」』(12: 23)最後連女主人供認不諱:「『我確已勾引他,但他潔身自好,他再不聽我的命令,他勢必要坐牢,他勢必要成為自甘下賤的人。』優素福說:『我的主啊!我寧願坐牢也不回應她們的召喚。如果你不為我排除她們的詭計,我將依戀她們,我將變成愚人。』他的主就答應了他,並且為他排除了她們的詭計。」(12: 32 - 33)結果,優素福有了剋制情慾的能力,被女主人投入牢獄。《古蘭經》又敘述了他在牢獄中向犯人進行宣教等一系列遠見卓識的才能。安拉在此章最後一節經文里說:「在他們的故事裡,對於有理智的人們,確有一種教訓。這並不是偽造的訓辭,都是證實前經,詳解萬事,嚮導信士,並施以慈恩的。」( 12: 111)

眾所周知,先知優素福是人間獨一無二的美男子,而且「當他達到壯年時,我(安拉)把智慧和學識賞賜他,我這樣報酬行善者」。( 12: 22)優素福真是才子佳人,秀外慧中,絕世無雙的青年,所以不僅權貴者的夫人宰莉哈一見鍾情,一再勾引他,欲偷香竊玉,而且城中其他一些正經婦女,一見到優素福的時候,也一下墜入情網,被他的才貌所迷戀,以致人人忘了自己手中的餐刀,割傷了手指。可是優素福面對對方的強權幽會和調情求歡,始終坐懷不亂,堅貞不屈,嚴厲拒絕宰莉哈的勾引,保持自身的冰清玉潔。

這是信仰、智能與知識,在一位青年身上發揮出來的防腐抑惡的巨大威力!

值此,筆者想到一段聖訓:「在復活日,除安拉的蔭庇外,絕無別的蔭庇的當日,有七種人蒙安拉之優遇,讓他們在自己的蔭庇下遮蔭。他們分別是:一是公道的伊瑪目;二是在敬拜安拉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青年;三是心系清真寺的男子,他走出禮拜堂時,又再一次渴望進去:四是兩人為安拉而相愛,為安拉而相會,為安拉而分別者;五是在幽靜獨處時,想到安拉而眼淚汪汪者;六是有權有勢的關女勾引他,他卻說『我害怕安拉--全世界的主』的貞潔男人;七是暗暗施捨,以至左手都不知右手施散了什麼的人。」(《布哈里聖訓集》)而先知優素福在青年時,就具備了以上七種人中三種人的優秀品德,堪作我們青年人的楷模和表率!

至於我們尊貴的穆聖,不僅是青年們學習的光輝典範,如同聖祖「易卜拉欣和他的教徒,是你們的好模範」(60;4),也是全人類的師表。安拉昭示:「希望安拉和末日,並且多多紀念安拉者,你們有使者(指穆聖1可以作為他們的優良模範。」( 33: 21)穆聖自幼就以「艾敏」(誠實者)這一令名而著稱於鄉里族人之間,但是,從穆聖的家境來看,他一出世就是一個貧窮的遺腹子,六歲時母親又去世,所以在童年時因家庭貧窮,曾幫麥加的富人牧羊為生,從12歲開始,先後兩次隨伯父艾卜,塔利卜去敘利亞經商。

由此可見,穆聖與先前的先知穆薩和先知易卜拉欣等聖人一樣,他們的童年、少年生活都很困難,歷經坎坷;這是安拉對他們的考驗,以使他們在不嚮往名利,不過分追求財富等方面成為自己教生的模範。追求富貴是百禍之源,一切災禍都是來自對財富、名利過分的貪圖。牧羊生活,馳騁於郊野,與大自然相伴,令人心懷開闊;長途跋涉經商,培養人吃苦耐勞的精神,既增廣見識,又了解了社會狀況。所以,穆聖從去敘利亞兩次經商回來以後,看到當時蒙昧的阿拉伯社會中,迷信邪說盛行,倫理道德敗壞,真理緘默,正義不申,人心惟危,良民受害等現象。他對這些深惡痛絕,不願同流合污,於是便遠離麥加的人群,隱居在郊外希拉山的一個山洞裡,通過沉思和功修,一心嚮往安拉,渴求得到匡救社會、引導族人脫離迷信,從而走向正道的良法--這是列代先知在青年時,都具有的共同理念和偉大抱負。

如果說列聖的優良質量是安拉所稟賦的話,那麼,我們來讀一讀《古蘭經》「山洞章」記述隱居山洞的那幾個青年的故事:「當時,有幾個青年避居山洞中,他們說:『我們的主啊!求你把你那裡的恩惠賞賜我們,求你使我們的事業完全端正。』……我把他們的故事,誠實地告訴你,他們是幾個青年,他們信仰他們的主,而我給他們增加正道。我曾使他們的心堅忍。」(18: 10 - 14)

這是發生在早期基督教信仰安拉獨一的歷史時期的一件史實。這幾個青年人為了逃避當時信仰多神教的羅馬皇帝的強權統治,以維護自己傳統的認主獨一信仰,不得不避難到山洞去隱居起來,求安拉祜佑他們,使他們這種行為能博得安拉的喜悅。安拉增加了他們的正信和堅忍,並出現了在山洞中長眠三百年不醒也不死的奇蹟。

從這個故事可知,青年人樂於接受真理,易於走上正道,比老年人強烈和敏捷;老年人往往傲慢、保守。從穆聖當時奉命宣教的情況來看,積極響應安拉和穆聖召喚的極大多數人,都是青年人,比如歐麥爾、奧斯曼都是青年後生,而阿里則在孩童時就信仰伊斯蘭;當時信仰伊斯蘭的老人為數很少。

再來回顧一下先知穆薩的姐姐這個女青年的聰明與膽略。先知穆薩出生後,他母親懾於法老虐殺男嬰的暴政,而又無法避免大難必將臨頭的時候,幸逢安拉的啟示:「你把他放在一個箱子里,然後把那個箱子放在河裡,河水要把它漂到岸邊,而我的一個敵人--也是他的敵人--將收養他。」( 20: 39)雖然如此,穆薩的母親仍然忐忑不安。安拉說:「穆薩的母親的心,變成空虛的。若不是我使她安下心來,以使她成為信道的人,她幾乎暴露真情了。她對他的姐姐說:『你追隨他去吧!』她就遠遠地窺測他,他們毫不知覺。以前,我禁止他吃任何人的奶,他的姐姐就說:『我介紹你們一家人,替你們養育他,他們是忠於他的,好嗎?』於是,我把他送還他的母親,以便她獲得慰藉,不再憂愁,而且知道安拉的許應是真實的,但他們大半不知道。」(28: 10 - 13)於是襁褓中的穆薩從此又回到自己的家中,母子重逢,喜出望外,而且他母親還獲得一份由法老之妻子阿茜月付給的哺乳金。穆聖對這種情況作了這樣的評論:「一個勞動者,考慮到在自己的勞作中必定會獲得幸福,其情況正如穆薩的母親一樣,她哺乳了自己的孩子,還得到一份工資。」(見《伊本,卡西爾經注》)這種絕處逢生,時來運轉的情況,雖然是睿智、全能的安拉的安排,但作為外因,穆薩的姐姐這個女青年,憑自己的聰明與膽略,尋機闖入戒備森嚴的法老王宮,打探自己弟弟的情況,並向阿茜月推薦乳母等一系列活動,發揮了其主觀能動作用,表明了青年人,只要有正信而且信賴安拉,又有知識而善於利用,便對合理的事業,更有信心取勝。

再如先知舒爾卜的女兒蘇福拉,因牧羊和飲水與穆薩萍水相逢,得到穆薩聖人的幫忙。為此憑她自己敏銳的眼力和善良意念,認為年富力強、樂於助人的穆薩這個青年是自己理想中的對象,便委婉地向父親推薦穆薩到自己家中來工作,而說道:「我的父親啊!請你僱傭他。你最好僱傭這個又強壯又忠實的人。」(28: 26)年邁的父親舒爾卜聖人果然採納了女兒的合理建議而收下了穆薩,並將女兒許配給他。

穆聖說:「你們當注意信士的見識,因為有正信的人,一向是借安拉之真光來觀察事物的。」(鐵爾密濟所輯聖訓)這段聖訓,對於舒爾卜聖人父女二人在賞識穆薩的為人,以及僱傭他做工到擇其為婿等方面,是恰如其分的。 最後,我們再舉聖妻阿依舍為例,她白幼聰敏好學,與穆聖結婚後,直接在穆聖的言傳身教、耳提面命下,可謂是如魚得水。學到的知識,既精深又廣博,成為了一位滿腹經綸、博古通今的女青年學者和傑出的聖門弟子。教法學家白德倫·丁·宰爾克史教長在他的《答題》一書中寫道:「我們欲想知道阿依舍在學術上的地位如何重要,那麼,我們只消聽聽穆聖是怎樣對她評價就足夠了。穆聖向前來詢問有關阿依舍學識造詣的人說道:『你們可到這位紅顏那裡學到宗教知識的一半。健全的男性較多,而健全的女性較少;只有麥爾央和阿茜月還算女界精英;阿依舍超越一般女性,如肉湯泡饃之貴乎一般食品。¨』(艾卜,穆薩所傳聖訓)

賈阿德,阿富汗尼教授這位近代伊斯蘭哲學家對阿依舍的事迹作了詳盡的考證後說道:「我曾經用了兩年的時間研究聖妻阿依舍的歷史,她的一生充滿奇蹟,筆墨難以描述。特別令人耀眼的是她具有豐富的知識,如同一座深廣的海洋,波濤澎湃,異彩紛呈。當時人們所欲掌握的知識,諸如法學、聖訓、經注、教律、文學、詩歌、歷史、家系、醫學等,都可以從這位當時還不足十八歲的聖妻阿依舍那裡獲得滿意與喜悅。」(見阿布杜拉,哈利目,艾卜·舒格教授的《先知時期婦女之啟發》第一卷P208)艾卜,穆薩說:「我們聖門弟子,每遇到疑難問題就去請教阿依舍,必有解答。」(見《聖訓》)

我們所談到的以上這些人物,從聖祖易卜拉欣,到聖妻阿依舍的事迹,都是限於他(她)們青年時期,在信仰、知識、操行幾個方面,而且有《古蘭經》、聖訓的明文為證和歷史記載,有據可考,但在此所談內容並不全面,只表明穆聖所說的這一句警語:「安拉所差派的每一位先知,都是在其青年時期;每一位學者所獲得的知識,也無一不是在其青年時期。」(伊本,阿巴斯所傳)可見,穆聖命令我們在老邁之前利用好青年時期,因為一切機遇的喪失是一種後悔莫及的苦惱,何況青春一去不復返!當然,利用青年時期,作為穆斯林主要是著重於信仰的凈化、升華和發奮求知,積極行善,造福人群等伊斯蘭所倡導的正義事業方面,而其中以信仰和知識最為重要。只有以正確而堅定的信仰為動力,才有可能學而不厭,才有擴增知識的希望;有了豐富的知識,才能立足於社會,應付各種複雜的問題,才能肩負歷史所賦予的重任。

伊斯蘭對知識之重視,可從以下經訓看出。穆聖說:「知識是伊斯蘭的生命,是信仰的支柱;誰學習到一門知識,安拉完美其報償;誰學以致用,安拉將教授誰尚未知道的領域。」(艾卜·謝赫所傳聖訓)故此,安拉一再命令穆斯林:「你們應當請教深明教誨者,如果你們不知道。」(16: 43和21:7)即使如穆聖這樣生而知之的先知先覺者,安拉還命令他祈禱說「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 20: 114),而且,穆聖還經常這樣祈禱:「安拉啊!求你促使我利用你所教授我的知識,並教授我更多有益的知識,求你擴大我的知識。」(伊本,馬哲聖訓集)

穆聖教導說:「尋求知識是每個男女穆斯林的主命。」(艾奈斯所傳聖訓)所謂主命,就是人人終生的天職而不可推卸,因為穆聖命令:

「你們學習知識,應當從搖籃開始直到墓穴。」(艾奈斯所傳聖訓)

「尋求知識者,即是尋求仁慈者;尋求知識的學生,是伊斯蘭的支柱。」(艾奈斯所傳聖訓)

「復活日,最悲傷的人就是其生前在世上他有能力求知而不願去尋求者。」(伊本·阿薩克爾所傳聖訓)

人在青少年時期,記憶力強,能吃苦耐勞,是學習的大好時期,所以,穆聖說:

「少年時求學的情形,如在石上雕刻一樣,老年時求學的情形,如在水上寫字一樣。」(艾卜·德爾達爾所傳聖訓)

「任何一個在學習與功修中成長起來的後生,在復活日,安拉將賞賜他九十二位誠實者的代價。」(特伯拉尼所傳聖訓)

「學生如果在求學時期病故,將會受到烈士品級的優遇。」(伯匝子所傳聖訓)

「學習者的墨汁,復活日可與烈士的鮮血相等。」(《布哈里聖訓實錄》)

學習知識之重要,即使在大敵當前,也不可全體總動員而放棄,安拉昭示:「信士們不宜全體出征,他們為何不這樣做呢?每族中有一部分人出征,以便留守者專攻教義,而在同族者還鄉的時候,加以警告,以便他們警惕。」(9:122)那麼,在和平時期,更應該加倍學習知識。穆聖說:「每一天太陽出來以後,如果我不增加一點知識,那麼,在那一天對我來說沒有福利可言。」(阿伊舍所傳聖訓)

中國有許多鼓勵或勸導青年人要珍惜時間,刻苦學習,建功立業的警言名句,與伊斯蘭經訓之精神和要求相吻合,例如,「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勸君惜取少年時」,「青春如不耕,何以自結束」等等。如果說中國歷史上那些功臣名將,文人墨客和現今的專家學者,以及各行各業的英才,都不免是受到上述那些至理名言的啟迪和訓導,在他(她)們的青少年時期發奮求學,奠定自己事業成功之基礎,於是才有本領為人民為國家做貢獻,並從此成名成家,那麼作為穆斯林青年,更應有無比崇高的理想和強大的精神支柱--純正的信仰和為博取安拉之喜悅,弘揚伊斯蘭真理--而學習和工作。

歷史與現實確是依照這樣的常道進行的。從穆聖奉命宣教開始,就有一大批信仰堅定且勤奮好學的青年作為他的忠實助手,一路披荊斬棘,戰勝邪惡,將伊斯蘭真理,在短短的二十三年時間傳遍阿拉伯半島。以後的繼承人中,也是青年精英層出不窮,他們承先啟後,開疆拓土,使伊斯蘭擴展到歐、亞、非。直到近代伊斯蘭的復興運動的領導人和成員們,如哈桑,班納及穆斯林兄弟會的戰友們,以及活躍在巴勒斯坦、敘利亞、黎巴嫩等地英勇反抗猶太復國主義和美、英、帝國主義侵略與壓迫的所有聖戰組織,其成員都是由虔誠的穆斯林男女青年所組成。為了保衛自己的國家和伊斯蘭不受敵人的侵佔與侮辱,他(她)們無私無畏,勇於犧牲,與強敵作不懈的鬥爭。因為,他(她)們堅信安拉的論斷:

「先知啊!你應當鼓勵信士們奮勇抗戰,如果你們中有二十個堅忍的人,就能戰勝二百個敵人;如果你們中有一百個人,就能戰勝一千個不信道的人;因為不信道者是不精明的民眾。現在,安拉已減輕你們的負擔,他知道你們中有點虛弱;如果你們中有一百個堅忍的人,就能戰勝二百個敵人;如果你們中有一千個人,就能本安拉的意旨而戰勝兩千個敵人。安拉是與堅忍者同在的。」(8:65 -66)

「有些將士確信將來必與安拉相會,他們說:『少數的部隊,賴安拉的佑助,往往戰勝多數的部隊。』安拉是與堅忍者同在的。」(2:249)

這些經訓,讓歷代虔誠穆斯林青年充滿信心,並激勵他們勇往直前,敢於面對強敵,且有信心取勝。而且,我們還常常從報紙、電視上看到,許多巴勒斯坦的婦孺兒童以石擊敵,或以身殉職的場面,表明穆斯林青年男女們在安拉的默助下,為真理、正義、樂意忍辱負重,視死如歸。所以,穆斯林青年,除了強化自己的正信,認真學習各種有益的知識,掌握謀生之技能,熱心於各種公益事業,為國家和人民做出有益貢獻的同時,也要考慮面對在自己前進道路上的可能出現的和預想不到的障礙與險境。歷史與現實證明,自古以來,真理與虛偽,正信與迷信,正義與暴虐,清廉與貪婪,貞潔與淫蕩等,真善美與假惡丑之間的相互較量和交鋒,在各種領域、各種人群之間都永遠存在。在這當中,有「人類和精靈中的惡魔為每個先知的仇敵」扮演著各式各樣的角色,「他們為了欺騙而以花言巧語互相諷示,……讓不信後世的人的心,傾向他們的花言巧語,而且喜悅它,以使他們干他們所犯的罪惡」。(6:112 - 113)並且還說:「我必定在你(安拉)的正路上伺候他們,然後,我必定從他們的前後左右進攻他們。你不至於發現他們大半是感謝的。」(7:16 -17)

無孔不入、無惡不作的惡魔所誘惑的對象,首先是不信仰安拉和後世的人;穆斯林中,信仰淡薄、利令智昏的人,也易受其利誘、蠱惑而上當失足,故此,應加強防範意識。《古蘭經》教導我們:「你應當求安拉保護,以防受詛咒的惡魔干擾。對有正信而且信賴安拉者,他毫無權力。他的權力只限於和他交朋友,而且以他配主者。」( 16: 98 - 100)而且,安拉告訴惡魔:「我的僕人,你對他們絕無權力,除非那些順從你的迷誤者。」(15:42)「你去吧!他們中凡順從你的,火獄必定是他們和你的充分的報酬。你可以用你的聲音去恫嚇他們中你所能恫嚇的人;你可以統率你的騎兵和步兵,去反對他們;你可以和他們同享他們的財產和兒女;你可以許給他們任何東西--惡魔只許給他們妄想--我的僕人,你對他們沒有任何權柄,你的主足為監護者。」(17:63 -65)

惡魔的「聲音」就如似是而非的理論和聳人聽聞的宣傳;「騎兵」和「步兵」,就是在理論和宣傳失效之後,採用武力出兵壓服;同時,以經濟(財產)和色情(兒女)作誘餌,使人們加入到他的罪惡行伍中。

穆聖在宣傳認主獨一初期,批判偶像崇拜的時候,遭到麥加的多神教徒極力反對,他們對穆聖進行辱罵,污衊,放毒和暗殺等,真是無所不用其極。穆聖當時雖然勢單力薄,但他堅信真理一定會戰勝邪惡,正信的光明必定將要驅散迷信的黑暗。所以,面對對方的仇恨和迫害,穆聖全然無所畏懼,繼續向族人宣講認主獨一,抨擊偶像崇拜,感召了許多有覺悟的青年人和被壓迫的人紛紛信奉伊斯蘭。多神教徒們無可奈何,但又不甘心失敗,便利用金錢、權位、美女為手段,派代表到穆聖的叔父艾卜·塔利卜處,請他勸說自己的侄子停止宣傳認主獨一,不要批判他們的傳統信仰;如果他想成為富翁,他們會給他金銀財寶;如果他想作領袖,他們會擁護他作霸主;如果他要妻妾,他們會選美女送給他。穆聖對他們的這些利誘非常鄙棄,請叔父正告他們:「即使把太陽放在我的右手,把月亮放在我的左手,我也決不會放棄我所奉的這件使命,直到安拉讓真理彰明昭著,或者使尋求真理的人以身殉職。」(伯伊赫格所傳聖訓)

正是穆聖的這種氣壯山河的胸懷和堅定不移的雄心,迫使麥加多神教徒無法阻止穆聖的宣教和越來越多的人崇拜安拉獨一信仰而放棄偶像崇拜的趨勢,多神教徒於是狗急跳牆,把其他一些部族中的臭味相投者,和猶太教中那些仇視穆聖、反對認主獨一信仰的人糾集起來,共同對抗穆聖,對信奉伊斯蘭的男女穆民進行慘無人道的迫害,甚至殺戮。在此情況下,穆聖為了保護信教同胞的生命安全,奉安拉之命令,接受麥地那輔士們的邀請,率領大家離鄉背井,捨棄家產開始第二次大遷移--這也成為了伊斯蘭發展史上的一次里程碑。

具有先天樸素信仰的中國儒家「亞聖」孟子說:「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也。」(《孟子·騰文公下》)又說:「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前段的意思是,居住在講仁義的國土,可以建立禮制,使人們遵行禮義之坦途;能實現個人志願的時候,那麼,可與大家一道推行仁、義、禮之制,否則,只能獨善其身。但無論得志與否,總不能因富貴、貧賤、威武而改變自己嚴正的態度,這才堪稱有堅定的志向者。

後段的意思是,凡是奉上天之命要肩負重任的人,在身心上必先受到種種苦楚的磨鍊和考驗,才能感動良心,堅定性格,不違背使命,並有所增益。

這兩段話的意思,對穆聖當時的處境及其性格和肩負的重任,都恰如其分,說得貼切。孟子這些名訓,在以往中國士大夫中的影響極大,他們在學生時代和日後的工作中,始終以此作為治學、立業的座右銘。然而,由於沒有正信的指引,一旦成名成家,就往往與原先的準則背道而馳:為官者,貪贓枉法;執政者,徇私舞弊;詩人墨客,煙酒助興,各種敗德行為不一而足。至於如今的青年一代,極大多數人根本沒有宗教信仰,既對儒家所主張的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等傳統倫理道德觀念的認同已蕩然無存,喪失殆盡,又對國家所推行的新風尚和公共美德,僅將之當作口頭語,陽奉陰違。所以,整個社會出現了明搶暗偷、殺人越貨、嫖娼賣淫、吹賭鬥毆、吸毒販毒、忤逆父母、橫行鄉里、酗酒行兇、網路犯罪等等一系列層出不窮、罄竹難書的惡性案件。但凡有心關注社會的每個人,都可從每天的報紙上、電視上聽到和看到有大量駭人聽聞的事件發生。近些年來,青少年犯罪率逐年遞增居高不下,甚至有些還是在校學生,他(她)們給社會的安定造成極大的危害,也給國家公安部門的各項工作帶來重負。傳統穆斯林(回族)家庭中失去宗教教育的男女青年,生活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耳濡目染,有的不免會效尤成習,步其後塵,真是令人痛心疾首.

中國古代刑法中有「重典」之規定,如戰國時的「商鞅變法」,主張「治亂必用重典」,否則社會不會安定;現在國家的法律中,對犯罪的人,也根據情況不同,有輕重寬嚴等相應的懲處辦法,而對罪大惡極者將給予從嚴從重之懲處。可是一些無法無天的青年人,對國法無所畏懼,再嚴厲的法律,都不足以威懾其犯罪心理,有的人連連出入監獄多次,依舊惡性不改。

在伊斯蘭國家,除原來的帝國主義、猶太復國主義對穆斯林後代竭盡其誘惑屠殺之能事以外,繼後又有土耳其的凱末爾拾西方人之牙慧:「西澤的物當歸給西澤,上帝的物當該歸給上帝。」(這句話原出《新約,馬可福音》12: 17)意思是現世的事物應歸於現世掌權者控制;引申而言,凡事各有歸屬,那麼,人們只能對國家盡義務,宗教功修只是個人之義務,政教應分開,互不相干。既然如此,伊斯蘭只限於清真寺,與社會脫離關係。再往後,又出現了由英帝國主義者豢養的邪教組織「艾哈邁迪耶教派」,否認先知穆聖為封印的使者,反對「智哈德」,用私慾曲解《古蘭經》,以迎合帝國主義之利益需要;更有繼之而來的,以埃及塔哈·候賽因為代表的「阿勒瑪念耶」(世俗學者)們,他們的言行、著作、充滿西方思想觀念。穆斯林青年,在這些內內外外、光怪陸離、異端邪說的誤導下,也有人背離經訓。於是,他們的學習內容、生活習慣,甚至衣著、言行、儀錶等等都效仿西方人。在他們看來,穆斯林的優良傳統美德和習慣,似乎已經落後於時代。這些誤入歧途的青年們,逐漸變質。難怪穆聖早有預言:

「我的教生中,將要有一些後生,他們生長在安樂中,他們的旨趣是形形色色的食物和飲料,他們夸夸其談。這些人,是我的教生中的敗類。」(伯克爾,本·賽瓦德所傳聖訓)

「前人的一些行為,你們勢必要亦步亦趨,效尤成風,甚至於,假若前人中有誰曾鑽入過鱷蜥洞,你們也一定要像他去鑽一鑽;甚至於,假若他們中有誰曾姦汙過他的母親,你們也一定會效尤這種滅絕人性的惡行。」(伊本·阿巴斯所傳聖訓)

「這個民族中的一些兇惡分子,一定會模仿已往信奉天經的人們,對之亦步亦趨,心摩手追。」(閃多德,本,吳艾斯所傳聖訓)

「信奉天經的人們」,概括了猶太教和基督教徒,即今天的以色列人中的猶太復國主義者和美、英等帝國主義者。 對此,安拉多次明確昭示:

「信奉天經的人當中,有許多人惟願使你們在繼信道之後變成不信道者,這是因為他們在真理既明之後嫉視你們的緣故。」(2:109)

「你沒有看見嗎?曾受一部分天經的人以正道換取迷誤,而且希望你們迷失正道。」(4:44)

「他們希望你們像他們那樣不信道,而你們與他們同為一黨。」(4:89)

如果我們的青少年,甚至是老年者一旦信仰淡薄,那麼,勢必上了他們的圈套,而墮落成這樣的人:「在未來將要出現一些民眾,他們的面孔是人的面孔,而他們的心卻是惡魔的心,他們惡行不止。如果你跟蹤他們,他們迴避你;如果你避開他們,他們就暗罵你;如果他們向你講話的時候,滿口謊言;如果你信託他們的時候,他們要欺騙你。他們中的兒童為非作歹,他們中的青年奸詐狡猾,他們中的老年人不勸善止惡。以這樣的一些民眾為自豪是一種無恥;求助於他們會引來窮困;容忍這樣的民眾的人是迷誤者。在他們當中的勸善戒惡者,會遭控告。有正信的穆民在他們中被視為軟弱可欺,而淫蕩的人在他們當中卻成了領導。聖行在他們看來是異端,而異端在他們當中反正了聖道。到那時,安拉將讓他們最兇惡的人來控制他們,而他們中賢良者祈禱時,已不蒙安拉准其所求。」(特伯拉尼所傳聖訓)

歐麥爾傳述的以下這段聖訓,既令人深思,又給我們指出了萬一我們不幸面對或陷於這種局面時該怎麼辦呢?穆聖說:「你們將被篩選,而將處在善人去世、惡人存在的時代,你們與這些渣滓早晚為鄰。他們的一切諾言,都不穩定;他們的信用已遭到破壞。」於是我們中有人間:「安拉的使者啊!我們將如何是好呢?」穆聖說:「你們按你們所知道的做,放棄你們所不知道的,要念念不忘地說:『獨一的安拉啊!獨一的安拉啊!求你援助我們,以便優勝於虧待我們的不義者,求你使我們有能力足以對付侵害我們的人。¨』(特伯拉尼所輯聖訓)

穆聖還警告我們,不論處在什麼情況下,穆斯林青年一定要堅持以經訓為指導的誓死不變的立場,不可隨波逐流。穆聖說:「你們中任何人不要成為隨波逐流的人,這種人會常常如此聲稱:我是與世人們同在一塊兒。世人行好,我就行好;世人作惡,我當然不會孤芳寡合。但是,你們應培養自己有這樣的習慣,如果世人行好,你們更應進一步行好;如果世人作惡,你們應離開他們,不可同流合污(《鐵爾密居聖訓》)。」而且,「安拉確是喜愛人們面臨可疑的事物的時候,獨有洞察是非的人,和人們受到各種慾望攻擊的時候,能夠保持健全的理性者」(艾卜·奈阿米所傳聖訓)。

安拉昭示:「你應當宣讀你的主所啟示你的經典,他的言辭,絕不是任何人所能變更的。你絕不能發現一個隱蔽所。在早晨和晚夕祈禱自己的主而求其喜悅者,你應當耐心地和他們在一起,不能藐視他們,而求今世生活的浮華。我使某些人的心忽視我的教訓,而順從自己的慾望。他們的行為是過分的,這種人你們不要順從他們。」(18: 27 - 28)這兩節經文,我們穆斯林青年應該將之作為自己在學習、宣教、交友、擇偶、待人接物等社會活動中的指導原則。

以上這些經訓,含有光明,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不致誤入歧途;同時,也照出那些迷惑人們的惡魔和一切居心險惡者的猙獰面目,以引起警惕而預防他們的陰謀詭計。經訓中也有教訓,表明有些人之所以失足,主要是信仰薄弱,容易受異端邪說之蠱惑,應引以為戒;經訓中也給我們指明防範惡魔及其黨羽之侵襲的良方。

總之,穆斯林要善於利用自己的青春年華,重點是將這寶貴的光陰,用在學習知識方面,尤其是在加強信仰方面:有了知識,能明辨是非,不至稀里胡塗;有了堅定的信仰,就可在任何環境中,守正不阿,不至於趨炎附勢。

知識與信仰,兩者關係密切,而且相得益彰。豐富的知識有助於信仰之堅定與純凈;有了堅定和純凈的信仰,又成了巨大的動力,促使人們去追求更深更廣的知識。這在《古蘭經》和聖訓里,有許多明文足以證明,這裡不再一一贅述。(筆者寫過一篇《信仰與知識的相互關係》的拙文,讀者可查閱《高原》2004年第八期。)

穆聖說:「今天你們是處在這樣一個時期,你們中在此時期最優秀的人,是互相爭先行善者;又將有一個時期要來臨你們,在那時,你們中最優秀的人,是立場堅定,明察是非者。」(見安薩里《聖教學術之復興》)穆斯林欲成為這兩個時期的「雙優」者,無疑就是在信仰與知識這二者上具有高素質的修養與造詣。穆斯林的青春是理所當然應特別珍惜的,只要心意虔誠,任何事業是會有成就的。但是,有的人並不珍惜自己的青春,更不喜歡學習知識,悠閑卒歲,無所作為。這種人,年紀雖是青春,思想已僵化、腐朽,無異於昏庸老邁之人;這種人,將來還要受到質問。穆聖說:「復活日,任何人的兩足不能移動,必至要質問他四件事:一是問他在青春時是如何努力?二是問他的一生如何度過?三是問他的財物從何獲得?四是問他的財物怎樣花銷?」(特伯拉尼所傳聖訓)

所以,穆斯林青年,除了學習以外,應當有一個正當職業,以此自食其力,贍養父母,或以此減輕家庭之負擔。安拉昭示:

「我在大地上為你們和你們所不能供養者而創造了許多生活資料。」(15: 20)

「我確已使你們在大地上安居,並為你們在大地上設生活所需。」(7:l0)

「當禮拜完畢的時候,你們當散布在地方上,尋求安拉的恩惠。」( 62: 10)

穆聖說:「誰為了合法地尋求現世,以抑制向人乞求,而為贍養自己的家屬,或為憐憫鄰居而奔波勤勞,那麼,復生日,其面孔之光彩如圓月之光亮。」(艾卜,奈阿米所傳聖訓)據克爾卜·本·阿哲爾傳述:「有一天穆聖和他的弟子們坐在一起時,大家看見一個青年,身體健康,又有能耐,一早就要外出去工作。聖門弟子們出於同情都說:「這個小夥子真可憐!假若他的青春和他的精力要是用來為主道方面那就太好了!」穆聖馬上制止他們:「你們不要這樣評論。如果他去工作是為克制自己不至於向人乞求而自立自足,那麼,他也是在為主道奮鬥;如果他是為幫其體弱的父母去工作,或者是為撫養自己幼小的兒女去工作,以便他(她)豐衣足食,那麼,他也是在為主道奮鬥;如果他外出去工作,是為了與人們互相誇耀和競賽富庶,那麼,他是在為惡魔效勞。」(特伯拉尼所傳聖訓)所以,「安拉確是喜愛每個人都選擇一個職業,以便不至於求助於別人」(艾卜·曼蘇爾所傳聖訓),而且,「安拉確是喜愛有職有業的虔誠信士」(伊本,歐麥爾所傳聖訓)。伊本·買斯烏德說:「我真是不願意看到一個青年人,不論是在現世的工作方面,或是在後世的功修方面,都是身無長物,空空如也。」(見安薩里《聖教學術之復興》二卷P62)

穆斯林青年如果獲得正當職業,並且建立自己的家庭,那麼,他有一項必須完成的主命,那便是孝敬父母。

中國儒家文化裡面也強調要孝敬父母,孝也是中國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之一,如《二十四孝》裡面的「孝感動天」、「棄官尋母」等故事,成為中國孝道文化思想的代表。又如漢代韓嬰在《韓詩外傳》提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孝道思想,倡導子女對父母應該及時盡孝道。另外,還有「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雛既壯而能飛兮,乃銜食而反哺」等警句,都成為中國儒家文化中關於孝敬父母的倫理思想。然而,儒家文化中的孝敬父母,僅僅是作為一種倫理道德來提倡,不像伊斯蘭將之提高到信仰和主命的高度。在伊斯蘭看來,敬畏安拉是天道之首,孝敬父母是人道之首。因此,安拉命人孝敬父母,即便他們是非穆斯林也要加以善待--除非他們命你去做違背安拉的事情。安拉在《古蘭經》中多次教導說:

「我曾命人孝敬父母--他母親弱上加弱的懷著他,他的斷乳是在兩年之中--我說:『你應當感謝我和你的父母;惟我是最後的歸宿。如果他倆勒令你以你所不知道的東西配我,那麼,你不要服從他倆,在今世,你應當依禮儀而奉事他倆,你應當遵守歸依我者的道路;惟我是你們的歸宿,我要把你們的行為告訴你們。」』( 31: 14 - 15)

「你的主曾下令說:你們應當只崇拜他,應當孝敬父母。如果他倆中的一人或者兩人在你的堂上達到老邁,那麼,你不要對他倆說:『呸!』不要呵斥他倆,你應當對他倆說有禮貌的話。」(17: 23)

「你應當必恭必敬地服侍他倆,你應當說:『我的主啊!求你憐憫他倆,就像我年幼時他倆養育我那樣。」』(17: 24)

即使是在拜功中,還要為父母這樣祈求:「我的主啊!求你慈憫我的雙親,饒恕我的老師,饒恕我的妻子(丈夫),饒恕所有男女穆斯林」。

安拉在《古蘭經》中多處命令穆斯林孝敬父母,並將之提高到了僅次於敬畏安拉的高度:「你說:『你們來吧,來聽我宣讀你們的主所警戒你們的事項:你們不要以物配主,你們應當孝敬父母;……」』(6:15)

「我曾命人孝敬父母;如果他倆勒令你用你所不知道的東西配我,那麼,你不要服從他倆。你們要歸於我,我要把你們的行為告訴你們。」(29:8)

「我曾命人孝敬父母;他的母親,辛苦地懷他,辛苦地生他,他受胎和斷乳的時期,共計三十個月。當他達到壯年,再達到四十歲的時候,他說:『我的主啊!求你啟示我,使我感謝你所施與我和我的父母的恩惠,並行你所喜悅的善事。……¨,(46: 15)

「當他長到能幫著他操作的時候,他說:『我的小子啊!我確已夢見我宰你為犧牲。你考慮一下!你究竟是什麼意見?』他說:『我的父親啊!請你執行你所奉的命令吧!如果安拉意欲,你將發現我是堅忍的。¨』( 37:102)

在穆聖的教導里,也反覆申述著孝道的重要性:

聖門弟子阿布杜拉問穆聖:「最令安拉喜歡的功修是什麼?」他說:「按時禮拜。」他又問:「其次呢?」他說:「其次是孝敬父母。」阿布杜拉說:「其次呢?」他說:「為主道吉哈德。」(布哈里聖訓全集)

有一個人來到穆聖跟前說:「安拉的使者啊?我最該善待的人是誰?」使者說:「你母親。」那人再問:「其次呢?」使者說:「你母親。」那人間:「其次呢?」使者說:「你母親。」那人又問:「其次呢?」使者說:「其次是你的父親。」(艾卜,胡萊賴所傳聖訓)

有一個人間穆聖:「我可以參加吉哈德嗎?」先知問:「你父母健在嗎?」那人說:「健在。」先知說:「那麼,你應該為他倆吉哈德。」(阿慕爾所傳聖訓)

孝敬父母是子女必盡的天職。易卜拉欣的兒子伊斯瑪儀以犧牲自己的生命來完成安拉的命令,服從自己的父親。現在穆斯林的宰牲節就是因此而來,也是為了純潔自己的信仰,借宰牲來清除自己的私心雜念。這也是穆斯林敬畏安拉、孝敬父母的頂峰境界:「當他長到能幫著他操作的時候,他說:『我的小子啊!我確已夢見我宰你為犧牲。你考慮一下!你究竟是什麼意見?」他說:『我的父親啊!請你執行你所奉的命令吧!如果安拉意欲,你將發現我是堅忍的。」( 37: 102)

相反,忤逆父母包含著大罪。穆聖說:「每個人的所有的罪過在今世清算,除忤逆父母外。」(《穆斯林聖訓實錄》)穆聖又說:「安拉確已禁止你們忤逆父母、阻止(應該的)施捨、索取非分之物、活埋女嬰;他憎惡你們說三道四、頻頻發問、揮霍財產。」(《布哈里聖訓實錄》)

穆聖連問聖門弟子三遍:「我告訴你們最大的罪惡好嗎?」他們說:「安拉的使者啊!很好。」他說:「舉伴安拉和忤逆父母。」他本來躺著,說到這裡就坐起來說:「注意!還有說謊和偽證;注意!還有說謊和偽證。」他不停地重複這句話。(《布哈里聖訓實錄》)

穆聖說:「大罪就是以物配主、忤逆父母、殺害無辜、發謊誓。」(《布哈里聖訓實錄》) 穆聖說:「一個人罵自己的父母屬大罪。」眾人間:「安拉的使者啊!一個人還會罵自己的父母嗎?」穆聖說:「是啊!他罵別人的父親,人家會罵他的父親;他罵別人的母親,人家會罵他的母親。」(兩大聖訓集)

穆聖說:「一個人去世後,他的善功將中斷。除非三件工作:源源不斷的施捨;澤被後人的知識;清廉兒女的杜阿。」(《穆斯林聖訓集》)

即使出門旅行時,也要向父母討「口喚」(即同意),徵得父母允許,不能冒失地離開。旅行回來時,要向父母表述沿途見聞,辦事情況。這樣做,一則請安、二則彙報。

正是由於伊斯蘭精神的感召,穆斯林遵主法聖,將此優良傳統發揚光大並成為穆斯林倫理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可縱觀現實社會,忤逆父母的行為屢見不鮮、甚至弒父殺母行為的都時有報導,就是在穆斯林中,忤逆父母的行為也是很普遍的現象。很多年親人成家立業後,有了自己的家庭本應是盡孝道的時候,可是無視父母的存在,將之視為生活的累贅,甚至與父母分居,造成父母得不到贍養和照顧,出現惡劣的社會現象。

所以,孝敬父母顯得越來越重要,這不僅是穆斯林的信仰生活要求,同時也是社會需要極力倡導的倫理道德。

穆斯林青年,除了學習、立業之外,在社會上還面臨著許多責任和挑戰,應該有魄力和勇氣去鑒別是非,應對挑戰。中國唐代文學家和政治革新家劉禹錫有一句名言值得我們謹記,他說:「以不息為體,以日新為道。」意思是把自強不息當成最重要的事情,把每天都有新的進步當成努力的方向。作為穆斯林青年,更應該秉承經訓的教導和教法之規範,去履行自己的人生使命,以免失職或貽誤時機。其中婚姻、交友、飲食、衣著、旅遊、娛樂、體育等,都是青年們所關心的問題,也會影響到個人的信仰、道德與操行。

在此,筆者側重談一談婚姻和交友這兩個問題。 安拉昭示:「你們中未婚的男女和你們的善良的奴婢,你們應當使他們互相配合。」( 24: 32)穆聖說:「誰喜歡我的天性者,誰應當遵循我的品行,而結婚是我的品行之一。」(伊本,阿巴斯所傳聖訓)

以上經訓,說明人到了成年而結婚,既是主命又是聖行。穆聖還說明,結婚的意義是使自己的信仰完整,增進道德的修養,杜絕許多犯罪行為之發生,同時生兒育女,繼承先賢,治理世界。《古蘭經》昭示:「安拉以你們的同類作你們的妻子,並為你們從你們的妻子創造兒孫。安拉還以佳美的食物供給你們。難道他們信仰虛妄,而辜負安拉的恩惠嗎?」( 16: 72)

對此,穆聖多次教導說: 「青年們啊!你們中凡有能力者,他就應當結婚吧! 因為結婚最能杜絕邪視,保持貞操。沒有能力結婚者,應堅持齋戒,因為齋戒可以避免邪念。」(伊本·買斯烏德所傳聖訓)

「誰結了婚,誰已取得了信仰的一半,另外的一半,讓誰去從敬畏安拉中取得。」(伊本,朱澤所傳聖訓) 「你們應當互相婚配,以使子孫綿延。因我將在復活日,以你們人口之多和其他民族誇耀。」(艾卜,伯克·本·買爾杜德所傳聖訓)

「誰有能力結婚而不結婚,誰不是我的教生。」(艾卜·乃智赫所傳聖訓)

「誰為怕窮而放棄結婚,誰已不屬我們的教胞。」(艾卜·曼蘇爾所傳聖訓)

穆聖還專門強調說:「三件事不可推遲辦理:一是禮拜時間一到就當履行;二是殯儀一旦就緒,就當舉行;三是未婚的女青年,找到對象時就該結婚。」(《鐵爾米居聖訓集》)

另據馬立克教長傳述,穆聖說:「誰與一位女子結婚,目的是為了目不邪視,或是為了維護自己的貞潔,或是為了續接其血統,那麼,安拉將對其夫妻二人賜予福利。」(特伯拉尼聖訓集)

據賽阿德·本·宛葛斯傳述,烏斯曼,本·買祖烏尼欲出家過獨居生活,穆聖對他作了駁斥而說道:「假若安拉允許我出家修行,那麼,我們都必定要截除睾丸了。」(見阿布杜·拉赫蔓的《伊斯蘭蔭庇下的婚姻制度》8頁)穆聖還說:「伊斯蘭不存在出家修道制。願安拉譴怒那些不娶不嫁的人。」(見艾卜,伯克,哈桑的《夫妻之圓月與兩聖地之芬芳》)

對於違反人性的同性戀,也是伊斯蘭所堅決反對和譴責的惡習。古代魯特聖人的族人就是有這種醜行,對此安拉多處指謫他們說:

「……你們怎麼做那種醜事呢?在你們之前,全世界的人沒有一個做過這種事的,你們一定要舍婦女而以男人滿足性慾,你們確是過分的民眾。」(7: 80 - 81)

「難道你們當中沒有一個精神健全的人嗎?」( 11: 78)

「你們怎麼要與眾人中的男性交接,而捨棄你們的主所為你們創造的妻子呢?其實,你們是犯罪的民眾。」( 26: 165 -166)

「你們務必要將男作女,攔路作惡,當眾宣淫嗎?」( 29: 29)

可是,西方社會又將這種醜行加以推行,並利用法律給以保護,國內已予認可。這不僅嚴重背離人間的正常的男娶女嫁的婚姻倫理道德的準則,而且也是導致各種性病蔓延和社會諸多不良問題的相繼產生的根本原因。穆聖曾說過:「誰發現你們的同族中有人做了魯特聖人的族人所做的那種醜事的時候,你們應當將當事人的雙方都處於死刑。」(伊本·阿巴斯所傳聖訓)據此;伊斯蘭的四家法學師表一致決議:凡犯雞姦罪者,應與犯通姦罪者一樣論處。根據模擬法教律,不論男性同戀或女性同戀,均屬猥褻行為的範疇,皆應繩之以法。

可見,伊斯蘭的婚姻之目的,還不僅僅是像非穆斯林那樣,出於生理本能和為傳宗接代之所需,以免斷子絕孫;而伊斯蘭的婚姻目的,除了前面我們援引的《古蘭經》16章22節已說明外,下面這幾節經訓也在表明,其目的是為維護和發展人類天性的持續運作。安拉昭示:

「世人啊!你們當敬畏你們的主,他從一個人創造你們,他把那個人的配偶造成與他同類的,並且從他們倆創造許多男人和女人。」(4:1)

「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在安拉看來,你們中最尊貴者,是你們中最敬畏者。」(49: 13)

只有純正的認主獨一信仰,才有可能把「敬畏安拉」這種質量培養到日臻完善而成為「最高貴者」,所以,穆斯林男娶女嫁的基礎,首先是建立在敬主法聖、取悅於安拉這崇高目的之上。故此,穆聖說:「誰為安拉而施捨,為安拉而愛憎,為安拉而結婚,誰的信仰已經完美。」(《布哈里聖訓實錄》)

人類後代的持續生存與繁衍,承先啟後,繼往開來地代安拉治理大地。毫無疑問,人類只有這樣連綿不絕的繁殖和生息,才能保證其存在與發展,並維護人類生理與心理的健康需求。

其次,伊斯蘭的婚姻目的,是使社會免於發生放蕩和道德淪喪,使社會成員從許多腐敗和醜惡行為方面獲得安全。伊斯蘭主張通過合法的婚姻,以滿足人們所賦有的生理需求,維護夫妻的和睦互愛和家庭的穩定,以及子女的健康成長--這與西方社會的縱慾亂婚,性開放、婚外戀、同性戀造成家庭崩潰,社會腐敗,性病成災等等弊害,形成了鮮明之對比。這些醜惡現象在純正的穆斯林個人、家庭和伊斯蘭國家是決不能容忍其發生的,因為人們在經訓的教誨下,並受教法的制約,有堅定的信仰,高尚的道德修養,夫妻互敬互愛,體現了《古蘭經》的昭示:「他(安拉)的一種跡象是:他從你們的同類中為你們創造配偶,以便你們依戀她們,並且使你們互相愛悅,互相憐恤。對於能思維的民眾,此中確有許多跡象。」( 30: 21)夫妻之關係恰似「她們是你們的衣服,你們是她們的衣服」(2: 187) -樣,能遮蓋羞體,取暖禦寒,防熱避暑,體態美觀。

穆聖說:「為保持貞潔而結婚的青年,安拉負責默助他(她)們。」(《艾罕默德聖訓集》)「為遵循安拉之命令而娶嫁的男女穆斯林,應受安拉之保護。」(《艾罕默德聖訓集》)這兩段聖訓再一次表明,穆斯林男女婚配聯姻,是出於崇高的目的--遵主命奉聖行;在這前提下結成的青年夫妻,會獲得安拉在自己的名譽、道德、精神與物質和子女諸多方面的默助和保護,享受天倫之樂。

穆斯林小區中,如果發生夫妻反目、兒女忤逆、家庭破裂的情況,往往是由於男女當事人雙方或一方在婚姻關係上缺乏堅實的信仰基礎所導致。所以,伊斯蘭的婚姻制度中有一個首要原則,那就是男女雙方的信仰必須一致。否則,不是水火不兼容,不歡而散,就是彼此遷就,相互妥協,不倫不類;或者就是雙方的一方同化於對方。所以安拉指令:「你們不要娶以物配主的婦女,直到她們信道。己信道的奴婢,的確勝過以物配主的婦女,即使她使你們愛慕她。你們不要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以物配主的男人,直到他們信道。已信道的奴僕,的確勝過以物配主的男人,即使他使你們愛慕他。這等人常常召人們進入火獄,安拉卻以自己的意旨引導人們進入樂園,和得到赦宥。他為世人闡明他的跡象,以便他們覺悟。」(2:221)這一禁令涵蓋一切堅信安拉是獨一安拉的男人與婦女。所以,穆斯林男女不能與非穆斯林娶嫁,否則,穆斯林便淪為姦夫和淫婦一樣性質。因為安拉昭示:「姦夫只得娶淫婦,或娶多神教徒:淫婦只得嫁姦夫,或嫁多神教徒,信道者不得娶她。」(24:3)

下面這節經文更表明穆斯林男女婚配,彼此應是信仰純正的:「惡劣的婦女,專配惡劣的男人;惡劣的男人,專配惡劣的婦女;善良的婦女,專配善良的男人;善良的男人,專配善良的婦女;這等人與惡人所說的全不相干,他們將蒙赦宥,並享優厚的給養。」( 24: 26)

經文中的「善良」,就是「清真言」的教誨在這些人的心靈和行為方面發生作用;而與此相反的「惡劣」者,無疑就是缺乏認主獨一的性質。所以,穆斯林青年們在選擇對象時,首先應將有共同信仰者放在優先地位來考慮,穆聖對此有許多教導。

這裡略舉幾段供青年們思考:

據艾卜,胡賴伊勒傳述,穆聖說:「娶媳婦,往往是考慮對方的四個情況:資財、門第、美貌、教門。但是,你應當娶有宗教信仰的女性為勝,從而兩世幸福,否則你將今生與後世都貧窮。」(五大聖訓集)

穆聖又說:「你們擇娶的女人,不要僅僅為愛慕其美貌,她們的關貌也許會毀滅她們;你們也不要為企求其資財而向她們求婚,她們的資財也許會助長她們橫行霸道。但是,你們應當喜愛其教門而與她們結為伉儷。一位有宗教信仰的女人,即使是面有斑點的奴婢,也是高貴得多。」

阿卜杜·本,哈米德的傳述是:「一個有正信的女人,即使是無發的黑婢,也要強過無信仰的關女(《伊本,馬哲聖訓集》)。」又說:「你們當謹防小家碧玉!」有人間:「何謂小家碧玉?」穆聖說:「下流人家的美女--糞草堆上的鮮花。」(艾卜·賽阿德,漢德令耶所傳聖訓)

穆聖還教導說:「你們中不論誰,應爭取有一顆感謝安拉的心,有一條紀念安拉的舌頭,有一位有正信的妻子,以支持丈夫從事後世之功修。」(《鐵爾密居聖訓集》)

至於穆斯林女青年,穆聖也有所教導:「當你們滿意其信仰和品德的男青年來求婚的時候,你們應當嫁給他,否則,地方上必將出現禍患和腐敗。」有人間:「安拉的使者啊!如果來求婚之青年是出身貧寒家庭的子弟呢?」穆聖並未作正面回答,只說:

「你們與他結親吧!」連說三遍(《鐵爾密居聖訓集》)。穆聖未重視人們提出的疑慮,只關注信仰與品德。可見,後者之重要,遠遠超過前者,何況安拉已對這種情況作了保證:「你們中未婚的男女和你們的善良的奴婢,你們應當使他們互相配合。如果他們是貧窮的,那麼,安拉要以他的恩惠,使他們富足。」(24:32)據聖妻阿依舍傳述,穆聖說:「你們應當為你們的精液而選擇對象吧!因為有其父必有其子。」(《伊本·馬哲聖訓集》)穆聖又說:「你應該觀察一下,你將把你的孩子根置於什麼基地為宜。因為子肖其父。」(伊本·歐麥爾所傳聖訓)

可見,穆聖希望穆斯林男女青年,在選擇自己的終身伴侶時,如果信仰相左,或是品行不良,那麼,談何相親相愛,百年好合,白頭偕老?!而且,這還會影響到未來的兒女的信仰。因為穆聖說過:「每個嬰兒都是被出生於天然的狀態,直到其舌頭可以自我表達(即會說話)時,那麼,其父母將會使他變成猶太教徒,或者使他變成基督教徒,或者使他變成祆教徒。」(艾斯悟德,本·賽利爾所傳聖訓)

在我國的大中城市中,由於歷史和現實的種種原因,回族青年與漢族青年通婚現象相當普遍,而且婚前也未按經訓之要求,對非穆斯林…方作伊斯蘭信仰方面的教育,並履行人教手續;回族一方之家長也對此聽之任之,所以這種新郎與新娘之信仰,可說是不回不漢,非儒非釋。那麼他(她)倆所生的子女,由於受其父母正信缺失等因素的影響,大多數不可能重新再走上正信的道路,俗話所說的「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相當普遍,個別情況甚至更糟糕。這些現象屢見不鮮,應當引以為戒!

穆斯林青年對自己的婚姻問題,應堅持信仰和品德。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的在校大學生非婚同居而人工流產行為,已成為典型的社會現象。穆斯林大學生處此環境,應用《古蘭經》和《聖訓》中有關婚姻問題的警示來惕勵自己,免遭卡費勒誘惑身受玷污。此外,在交友方面也要十分慎重,因為益友與損友都對自己的信仰和人格有直接的影響,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就在於此。

其實,穆聖的教導更為鮮明,他反覆教導說: 「一個人與他的好友的信仰攸關,所以,你們不論誰,應考慮自己所要結為的好友者。」(《鐵爾密居所傳聖訓》)


推薦閱讀:

《芳華》:把青春獻給騙你的夢,你敢說不好嗎?
經典語錄:青春看似荒唐,沒人會選擇投降
香港:中國的那個「青春期大男孩」——環球網《今日話題》
當你還有青春的時候,別悔恨青春
北京日記(五)——魏公街

TAG:青春 | 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