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90歲仍退而不休,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Mar.

17

「知識並不決定你一生財富的增加,但是你的機會就更加多了。你創造機會,才是最好的途徑。」

作者 | 獨孤伊人

3月16日下午,長和集團盤後在港交所發布一個重磅消息:今年將滿90歲的香港首富李嘉誠正式宣布退休,其長子李澤鉅接任長和董事會主席。

從赤手空拳的青年,變身為構建財富王朝的「國王」,這位「華人首富」68年的輝煌時代終於落下帷幕。

縱觀首富略帶傳奇的一生,讓人不禁感慨,李嘉誠從來沒有真正停下來休息過,90歲的他依然跳動著一顆不老的心,將繼續擔任資深顧問,並推動教育和醫療的改善,這種人生態度值得所有的年輕人學習。

- 01 -

李嘉誠1928年生於廣東潮州一個書香家庭,爺爺是清朝最後一屆秀才,父親是小學校長,母親是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還有兩位伯父東渡日本獲過博士學位。

1939年,因侵華戰爭全面爆發,潮州淪陷,李嘉誠一家不得不舉家遷往香港,投奔家境富饒的舅舅,也是他未來的岳父庄靜庵。

▽李嘉誠一分鐘低調介紹,讓你受益一生!

李嘉誠一分鐘自我介紹

「我是李嘉誠。12歲我就開始做學徒,還不到15歲,便挑起一家人的生活的擔子,再沒有受到正規的教育。當時自己非常清楚只有努力工作和求取知識,才是我唯一的出路。我有一點錢都去買書,記在腦子裡面,才去換另外一本。到我今天來講,每個晚上在我睡覺之前,我還是一定要看書。知識並不決定你一生財富的增加,但是你的機會就更加多了。你創造機會,才是最好的途徑。」

到了香港,為了體貼家用,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到舅舅家的鐘錶店當泡茶掃地的小學徒。在這裡,他學到的第一個功夫就是察言觀色,見機行事。

幾年後,父親因病逝世,為了養活母親和三個弟妹,身為長兄的15歲的李嘉誠被迫輟學走上社會謀生。後來回憶起這段歲月,李嘉誠將其稱為「一生中的最困難」:「15歲的我,彷彿已經有20歲的心態。」

為了養家糊口,不寄人籬下,李嘉誠便到一家塑膠廠當推銷員,每天工作16個小時。但可很快,由於勤懇長進,業績出色,18歲的他不到兩年就被提升為總經理。

1950年,隨著二戰經濟的復甦,塑料製品的需求逐漸旺盛,李嘉誠湊了6500美元,在香港西環創立了「長江塑料廠」——一間100多平方米、生產塑膠花的小工廠。

開業當天,他自信滿滿地對20多名員工演講:「我們公司雖小,但我懂得這一行,人家懂的,我們懂更多;我們懂的,人家未必懂。一步一步,我們一定會擴大,會一路變好,你們的收入,也會一路變好!」

一個日後富可敵國的商業王朝,就此開啟了大幕。

「創業沒有捷徑可走,因為世上根本沒有好賺的錢。」這是李嘉誠對想要創業的年輕人的一條懇切建議。從過早承擔起家庭重擔的貧寒青年,到創業當老闆,這世上絕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真正厲害的人,一直很努力,卻都不著急。在任何領域想要做出成績,都要經過大量持續的積累、深耕與學習。著急要結果之前,先問問自己是否做足了準備,夠不夠格?

- 02 -

「長江」取意於「長江不擇細流,故能浩蕩萬里」。辦廠初期,曾經出過質量事故,李嘉誠在表妹,也就是他之後的老婆庄月明的鼓勵之下度過了難關。

1955年,長江塑膠廠終於出現了轉機,產銷漸入佳境。1957年,李嘉誠無意間看到一則消息:義大利一家公司利用塑膠原料製造塑膠花,正全面傾銷歐美市場。這則消息使李嘉誠意識到:塑膠花也會在香港流行。於是他到義大利考察後,率先在港推出塑膠花,隨即成為熱銷產品。

李嘉誠在香港快人一步研製出塑膠花,填補了香港市場的空白,迅速掀起了香港消費新潮流,長江塑膠廠由默默無聞的小廠一下子蜚聲香港塑膠業界。

1957年歲尾,長江塑膠廠改名為長江工業有限公司。塑膠花為李嘉誠帶來數千萬港元的盈利,長江廠迅速成為世界最大的塑膠花生產廠家。不久,他又積極開拓世界市場,並成為「塑膠花大王」。

李嘉誠在接受採訪時曾說,當他不到30歲的時候,他所擁有的資產,就足夠讓一家人一輩子不用再做任何事。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現在,李嘉誠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你,想靠勤勞致富也得趁早,正如他說的,「在20歲前,事業上的成功百分之百靠雙手勤勞換來;20歲至30歲之前,10%靠運氣好,90%仍是由勤勞得來;之後,機會的比例也漸漸提高;60歲之後,運氣已差不多要佔三至四成了。」

「天時地利人和」,聰明的人懂得順應時勢而尋找商機。李嘉誠也從不避諱別人說他創業並非白手起家,而是得到妻子家族的幫助,他不止一次說到,「不要把我打扮成白手起家的商業之神,我感謝在我創業之初支持和幫助我的所有人。不過我並不是什麼富二代、也沒有去吃軟飯,我最終靠的是自己的能力,還有天時和運氣。」

- 03-

1958年,李嘉誠涉足地產業,並於1971年成立長江地產,1972年將長江地產改名長江實業在香港上市。上市不久,李嘉誠就在董事會上宣誓了「要做香港最大地產商」的雄心,不幾年就超越當時香港老牌地產商置地,成為香港最大地產企業。如今,在香港每7個私人住宅單位中,便有一個由長實建成。

依靠地產躋身一線企業家之後,李嘉誠快速將產業向其他行業延伸,成功控股和記黃埔,成為入主外資集團的首位華人;因收購香港電燈集團跨入電力行業,贏得「李超人」的名號。自1998年,他開始坐上香港首富、華人首富寶座,成為華人世界的傳奇。

整個80年代,李嘉誠靠著多元化經營房地產、電力供給、貨櫃碼頭以及零售,構建了一個堅不可摧的、在全球舉足輕重的商業帝國。隨後,他並不滿足於局限在香港發展,逐漸擴展本港之外的投資比重,開拓中國內地、加拿大、美國、英國、新加坡等地市場。

「不要與業務「談戀愛」,也就是不要沉迷於任何一項業務。」這是李嘉誠豐富的商業經歷之後超然於商業活動之外的思維方式。對於一個真正的商業人士來說,只有贏利的業務,而沒有永遠的業務。這不由讓人想起另一句股市名言:永遠不要和股票談戀愛。

「時勢造英雄」,在現代社會劇烈的競爭中,一個年輕人要想成功,除了不辭辛苦地付出,眼光也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就像參加奧運會一樣,你看一、二、三名,跑第一的往往只是快了那麼一點點。但毫釐之間,勝負立現。

- 04-

2008年歐洲因金融海嘯出現價值窪地,中國內地房產市場持續暴漲,李嘉誠藉機大舉出售內地地產項目,轉投英國天然氣、電氣等公用事業,被外媒封為「買下整個英國的男人」。

一直持續至今,由於頻頻「甩手」中國資產,轉身海外買買買,李嘉誠遭受輿論的質疑不斷,別讓「李嘉誠跑了」成為流行語。

「我的生意或許部分不在中國,但是我的心一直在這裡,根依舊扎在這裡。李嘉誠不會跑,也不願跑,更跑不了。這是我的真心話,也是我的誓言。」這是2015年,一位古稀老人面對大眾的質疑做出的的回應。

實際上,這位商界天才對中華這片土地愛得深沉。作為潮汕商幫的領袖,1980年起,他陸續斥資18億元創辦汕頭大學,建立李嘉誠資金會。1994年,他捐資1100萬元,為故鄉潮州蓋了50所基本教育學校。李嘉誠數據基金會顯示,他對教育、醫療、文化以及公益事業的捐款超過200億港元,其中87%用於大中華地區。

李嘉誠曾買下《光輝歲月》的版權,請林夕填詞,做成汕頭大學新校歌——《大學問》,勉勵學生創新、鑽研和執著。歌聲一響起,唱哭了多少畢業生......

▽李嘉誠請林夕將《光輝歲月》改為校歌,唱到全場淚奔!

2007年5月,美國《時代》雜誌評出當年全球最有影響力人士,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慈善家」一項分別給了東西方兩個最富有的人,一個是微軟總裁比爾·蓋茨,一個就是李嘉誠。

雖然其貴為「首富」,但李嘉誠卻說「我46年,我並沒有拿過薪水,我每一年只拿5000港元」。他不是大英雄,也不是政治家,他說我就是一個商人,一個慈善人士。

在他看來,「財富不是單單用金錢來比擬的,內心的富貴才是財富。真正的「富貴」,是作為社會的一分子,能用你的金錢,讓這個社會更好、更進步,使更多的人受到關懷。所以我就這樣想,你的貴是從你的行為而來。」

所以,即便今天李嘉誠正式退休,但其身上的創業精神、企業家精神永遠不會「退休」,必然會對其他企業家、年輕一代產生深遠影響。


推薦閱讀:

作為一個單身者或者丁克,你努力的意義是什麼?
談談你人生中那麼幾個時刻,你感覺你撐不下去了,但是咬咬牙,堅持下來的事情!?
我覺得什麼都是過程最重要都是屁話,沒好結果就是白努力了不是嗎?
優秀的人異常勤奮不是雞湯,是習慣
你不能靠「指點」過完這一生

TAG:努力 | 理由 | 李嘉誠 |